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十章 起义前夕(一)

红色帝国1924 第五十章 起义前夕(一)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在得到共产国际‘五月紧急指示’的副本之后,汪精卫马上召开了国-民党内部的一次紧急会议。

参会的有汪精卫、孙科(孙中山的长子)、陈友仁、谭廷闿等人。

“你们看看,这是昨天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给我的,说是共产国际最新的指示。我看了之后觉得事情重大,所以赶忙把你们叫过来,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在武汉政府国-民党几个要员到齐了之后,汪精卫就把昨天罗易给他的那个“五月紧急指示”,拿了出来放在桌上,沉重的说道。

“我看看!”孙科接过去那个副本,越看脸色越难看,手也在发抖。“岂有此理,这严重违背了三民主义,这个指示坚决不能执行。”作为孙中山的儿子,见曾经的合作伙伴开始反对三民主义,他岂能不生气?

在孙科看了之后,谭廷闿、陈友仁等都相继仔细看了这个所谓的“五月紧急指示”,看完之后脸色都非常不好看。

“gcd这是要干嘛?难怪湖南会成现在这个样子,搞半天都是依照这个实行的。”

“这个指示,意味着国-民党和gcd的战争即将到来。”作为出名的国-民党左-派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陈友仁,看了文件之后,也吓的“面如土色”说道。

而此时,汪精卫也跟孙科等人看法一样,在他看来这个五月指示说明,gcd要发动革命,推翻武汉政府,因此他也下定决心,准策划分-共。

“已经到了争船的时候了,已经到了争舵的时候了。要将国民革命带到gczy那条路去,而且不将国-民党变成gcd,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消灭国-民党。反之,若是把国民革命带到三民主义那条路,只能消灭gcd一法。正如一条船,有两把舵的,有两个不同的方向。除了赶去一个,别无他法。”深思熟虑之后,汪精卫决定赶走gcd这个“舵手”。

就这样,武汉国民政府的几个要员一致通过了分-共的计划,便着手开始实施这一计划。

接下来的时间汪精卫开始为之前制定的这个计划,开始选找帮手。,并且得削弱gcd的武装力量。

6月5日,武汉政府宣布解除苏联顾问鲍罗廷和加仑等140余人的职务。

6月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开会,达成了反公的默契。

6月18日,第四军以及第十一军调离武汉,开往江西讨伐老蒋的南京政府。作为十一军副军长的也挺被迫离开武汉,而第四军27师则借故并没有前往,仍然驻扎武昌。

与此同时汪精卫还跑到唐生智以及其部下去去鼓动那些将领,说共产国际和gcd要解决国-民党及其一切军队,实行共产-主义革命。

就在汪精卫等武汉政府在那密谋分-共大计时,gcd这边也得知了罗易的泄密,也召开了一次会议。

“罗易同志,你到底怎么想的,那么绝密的文件你怎么能给汪精卫看,并且还把副本留给他!你到底想干嘛?我一定电报莫斯科,把你调回去!”刚被解职的鲍罗廷由于心情极度不爽,一开会,便对共产国际的最高代表罗易“严厉斥责”。

“鲍罗廷同志,首先我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最高代表,请你注意你的身份。其次,我并不觉得我又做错什么。这份指示是紧急时期需要的,但它来得太迟了。那个时候汪精卫认为我们已经背离了她,私下他应该与国-民党右-派进行了谈判,叫喊将用gcd的鲜血去换取老蒋的谅解。我想在这关键时刻,进行最后一次努力,去恢复对汪精卫的信任,所以我才把莫斯科发来的电报通知给他!”罗易在那不停地辩解着,显然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

“我说两句吧!”李卫国在这时候见这两个代表还在那相互指责,陈独秀也没有作出决定,就出动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与会的一众gcd党员,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对这个有点不喜欢共产国际的后起之秀,都很好奇他会有什么惊人的看法。而李卫国也没管众人的眼光,继续说着。

“两位共产国际代表现在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吧,你们在这相互指责有什么用,至于罗易代表的错误做法,请你上报给共产国际,我相信他们会有决断的。

本来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就已经有了容不下我们当的意思,只是之前一直找不到借口,现在可好,我们的罗易代表给敌人送去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相信,下一个412就会在武汉上演。

而你们在干什么,有没有想过制止灾难的发生,还在这相互指责。就在昨天,第四军、第十一军都奉命开往江西讨伐南京政府去了。相信在座的也知道,我党在第四军以及第十一军的党员以及部队很多,他们这一走,我们在武汉的军事力量减弱不少。

若是党再继续妥协,我们到了后面将没有还手之力了!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还希望在座的中央委员以及政治局常委早做决定!”李卫国直接发话指责二位共产国际代表,并提醒中央尽快下决定,在武汉政府下手之前做好决定。

李卫国的讲话,让在座的很多党员感到震惊。他们看来李卫国分析的挺有道理,若是真让武汉政府这样慢慢蚕食,在未来一个时候,肯定会翻脸,说不定412会在武汉重演。而且最近武汉政府辖区的镇压农民运动的事件越来越多,这不得不让他们有所动摇,是否该跟国-民党翻脸。这个决定他们没法做决定,因为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并没有发话,此时他的权威还是很大的。

“我觉得,李卫国同志的看法很有道理,我们不应该这么被动,不管共产国际这边如何解决他们的错误,但我们应该有所决断。上次五大李卫国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点,就很对。

现在的情况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若是退则就是万丈深渊,只有进,拼一把我们才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希望。而且我们可以寻找国-民党统治区域的薄弱点,开展土地运动,进行土地革命,只要我们能团结好农民阶级,我们就有了很大的余地!”就在李卫国讲话完了之后,会议上安静了半天,毛委员也被李卫国说动了,在犹豫片刻之后,坚决的站起来支持李卫国的观点。

“我也赞同李卫国同志以及毛委员的观点,望党中央速做决断!”蒋先云见自己同窗好友以及革命道路的导师都站出来了,便也站起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我也赞成!”

“我赞成!”

再有人示范之后,越来越多的党员代表站起来支持李毛二人的观点,包括任弼时、恽代英等,已经占到了与会代表的一半多了,这让陈独秀以及共产国际代表很是震惊。其实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陈独秀的威望已经慢慢不行了,只是现在还没到清算错误并定罪的时候。(注:周-恩来此时并不在武汉,而在上海。)

在众多党员的强烈要求下,陈独秀被迫做出了让步。

最后陈独秀成立一个临时军事委员会,李卫国任委员会总指挥(谁叫他是武汉附近手下兵力最多的呢)、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除此之外还包括毛委员、聂荣臻、陈赓(二人是李卫国加进来的)、林育南、刘-少奇、恽代英、徐向前、蒋先云一共十人组成临时军事委员会,准备起义事项。起义时间暂定于七月十号。

但是还有一个前提,若是武汉政府没有正式宣布取消与gcd的合作,则不能起义,这也是陈独秀以及鲍罗廷等一众妥协派的要求。因为他们心里还是寄希望于坚持国共合作,这个武汉军事委员会只是迫于党内不少人士要求才成立的。

在武汉军事委员会成立之后,李卫国便与蒋先云、徐向前等一众指挥官,开始商讨起义事宜(而此时周-恩来也正在从上海赶过来)。

由于临时军事委员会人员不齐以及中央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最后李卫国等人决定先调动一切的能调动的军事力量,向武汉靠拢!

会后,李卫国直接以武汉卫戍司令的身份,把自己手下的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警卫团全部调到汉口、汉阳周边(其中第一旅、教导团留守襄阳地区。)。除此之外,李卫国还把警备旅、27师也在武昌手边集结。

武昌市区里面则由蒋先云负责,抓紧扩充工人队伍,武器不够则由汉阳兵工厂以及李卫国提供(李卫国的兵工厂已经投产),并加紧工人队伍的训练。

武汉周边的农村则由林育南等湖北党委的负责,联络各个县的农民自卫军武装,策应即将到来的起义。

此时武汉的国共双方都在为着即将到来的撕破脸做准备,局势变得瞬间紧张起来,空气中也开始弥漫着硝烟的气味,战争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