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二十九章 观察团事件(三)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二十九章 观察团事件(三)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不好意思,昨天跟前天出了趟门,更新就没跟上,我后面试着恢复三更

山西灵石,城东的一条小街道有一个王姓家庭,当家的外人都叫叫王老汉。王老汉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在城里有着一家面馆,城外的老家还有一些土地,在这个乱世算是那种能好好活下去的资本,而且还能过的滋润。但这个前提是苛捐杂税较少。

灵石在去年就属于日军的占领区,日本人为了抢夺这些地方的财富,设置了不少苛捐杂税,还有当地投靠日本人的汉奸更是为虎作伥。他家的面馆经常有日伪军士兵来吃面,而且日本人来吃面基本不给钱,或者就是给民间不认同的代金券、军票等。

在这些原因促使下,他家的生意也不是很好,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不过这一切在八路军收回灵石县全境后,便发生了改变。

八路军一来就取消了不合理的税收,而且也没有禁止他这种小面馆的个体户经营,而且八路军的干部以及士兵要是前来吃面,那都是分文不差的给钱,若是有不给的,直接可以去城里的保卫局办事处去揭发。

虽然生意好了,日子好过了,但是王老汉在附近的街坊邻居里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出了个汉奸,具体点就是他的儿子当了伪军。

这要是在日本人占领期间,也没什么,虽然王老汉不满自己的儿子当汉奸,但是他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没去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不过自从八路军收复灵石后,就不一样了。

虽然他家出了伪军,但是这个时候很多百姓家里都有当伪军的,八路军对于伪军都没有赶尽杀绝,自然也不会对这些普通伪军的家属动手。不过很多时候,舆论的压力才是最容易让人崩溃的,特别是这个抗战时期,很多百姓家里都被日伪军祸害过,连带对伪军家属也有一丝恨意。

之前邻居们碍于日伪军不好惹,平时也都是在家里议论而已,现在日本人被赶跑了,这些人胆子就大了,很多时候当着他的面在那指指点点,都是跟他的那个伪军儿子有关。

本来王老汉对于儿子当了伪军不是很高兴,现在他又因为此时被周围的邻里议论纷纷,心里那叫一个生气,对于没消息的许久的儿子的怨气也就更大了。

这天,王老汉在前面招待招待顾客的时候,又听到有路人再说这个事。由于有顾客在,他不好乱来,不过再把面端给顾客后,回到后堂就一脸生气的坐在那,连面都不做了。

看见自己丈夫又在因为这事生闷气,40多岁的王老汉妻子就给前面忙活的儿媳妇说了声,就来到了后堂,安慰着王老汉,“当家的,又在因为守义(王老汉的儿子)生气?”

“可不是那兔崽子吗?现在他让我在邻里面前连头抬不起来。我们王家祖上也是大家族,我这一房虽然早已没落,但是也没出过汉奸这种败类。但现在我们的那个儿子,却是让我们王家的脸都丢尽了!”王老汉用巴掌拍着自己的脸,并生气地说道。

看着自己丈夫就知道怪儿子,王老汉的妻子也不高兴道,“你就知道生气,现在有用吗?儿子现在下落不明,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你就知道顾你的面子,你想过没了这儿子,你们王家可就没后了。你不祈祷儿子能平安归来,还在这把自己儿子当作仇人。”

原来在几个月前,他们的儿子跟他们就失去了联系。那个时候正好是日本人跟八路军打仗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是被八路军打死了还是被抓了,开始的几个月他们两口子那叫一个伤心,毕竟老王家就这一个带把的,还有个闺女都已经出嫁了,也就意味着不是老王家的人了。

这个时候中国99%的家庭都可以说是重男轻女,认为儿子是传宗接代的,而女儿基本就是嫁出去的人犹如泼出去的水。至于儿媳妇,儿子失去消息前几个月才娶进来的,根本没有给老王家哪怕是一个女孩,更说带把的了。

就在王老汉夫妻二人在那相互置气的时候,外面的大堂里,两个吃面的正在那里聊着天。两人都差不多30岁的样子,打扮看着像是读书人,一副文质彬彬的,其中一个人戴着眼镜。

眼镜男子喝了一口面汤说,“朱兄,你推荐的这家面馆还真心不错,这味吃着挺合我的胃口的,你怎么知道这家面馆的?”

旁边那个朱姓男子笑着回答道,“周兄,这灵石县城的哪家面馆我没吃过。县城不过万把人,总共也没多少家面馆,我在这家面馆吃了七年了,抗战前的时候我就跟这家面馆的老板认识。

不过就是。。。。”

不知道这个朱姓男子想到什么,摇了摇头叹气道。

看着自己的好友叹气,周姓男子也很疑惑,“朱兄,不过什么?”

朱姓男子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这家老板人不错,就是他的儿子不争气,前两年居然参加了伪军,让老板一家现在一直抬不起头来。

现在他的那个不争气儿子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这老板就这一个儿子。咯,那是老板那不争气儿子的媳妇儿,年纪轻轻,却守活寡,老王家也就意味着快没后人了。”

周姓男子看了看那个忙碌的年轻女子,长得一般,不过人挺勤快,算是能持家之人,便说道,“老板儿子是死了,还是?”

“谁知道,失去联系的时候,正好是几个月前八路军打鬼子收复县城的那段时间。鬼子都被死了上万,伪军更是死了不少人,也不知道他那不争气的儿子是被八路给打死了,还是被抓了。差不多半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朱姓男子叹气道。

由于这个面馆位于城门不远处,从面馆的那个并不大的大堂里面通过窗户或者大门,还是能看见外面的街道上的情况。就在二人聊天的时候,他们听见外面传来阵阵杂声,二人就好奇地看了过去。

他们看见此时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一对对八路军士兵,把街道上的百姓给劝到了道路两边。随后城门处就传来阵阵踏步以及汽车轰鸣的声音,二人随即就看见,大量的八路军扛着武器出现在了城里的街道上,队伍中间跟着几辆小汽车以及大量马车,后面还拖着一门门让人看了就不寒而栗的火炮。

“朱兄,这是要打仗的节奏吧,一下子来这么多八路军?”周姓男子发现差不多了过了好几分钟,这些八路军的队伍都没有完的趋势,不禁惊讶道。

“估计是,这两天来往城里的车辆和部队这么多,除了打仗还真不知道会干什么。”朱姓男子认真地说道。

“这八路军真的挺不错,除了对那些地主的态度不是很好外,打仗倒是比国民党军队厉害。想当年阎司令执政咱们山西的时候,几个月的时间,即便是有中央军帮忙,数十万军队被日本人打的丢了大半个山西。

哪像八路军,开始的时候虽然也打不过日本人,不过这一年多以来,却是如有神助,接连收复了大半个山西。现在日本人只能龟缩在晋中以及正太铁路这些不大的地方,现在八路军又要开始打太原了,前段时间更是一举收复外蒙,想想都激动。上次咱们中国管理外蒙,还是北洋时期的徐树铮将军的功劳吧,不过可惜的是,徐将军被冯玉祥派人给暗杀了,好在有八路军!

朱兄,你说这中国未来是不是属于gcd,就这架势,国民党以后能打过?”周姓男子认真地说道。

“周兄,我们还是别讨论国事吧,这要是被八路军知道了,就不好了!”朱姓男子担忧地说道。

“没事,只要咱们不是故意诋毁八路军,他们不会管我们的。”周姓男子不在乎地说道。

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外面一个年轻但没有带枪的八路军士兵来到了王家面馆大门口,脸上则是充满了激动之情。

“八路军同志,你是吃面吗?”正在忙活的年轻女子看到门口来了一个八路军士兵就热情的上前问道。

八路军的口碑比日伪军、晋绥军、中央军好很多,虽然不像前几者经常来吃,但没事也能碰到一两个,而且都是付了钱,对他们的态度也很好。这个女子也没多想,或者是太忙,她都没有认真看来人的长相,也就没发现眼前这个八路军眼中的激动!

“媳妇,是我啊!我守义啊,我回来了!”那个八路军士兵双手放在女子的肩上,激动地说道!

“守义?真的是你?你怎么成八路军了?”看着眼前的八路军同志真的是以及失联已久的丈夫,那个女子喜极而泣地说道,眼角些许眼泪正在凝聚。

“守义?你回来了?还成八路军了?”一旁的朱姓男子惊讶的说道!

“是的,朱老师!”王守义尊敬的说道。

朱老师是他的中学老师,虽然只有几年的师生之情,不过由于对方经常光顾他们家的面馆,自然很熟悉。一下大堂里就热闹起来了,这个县城本就不大,不少人都认识王守义,现在看见对方穿着八路军军装,自然很好奇,就在那好奇的询问着。

外面的嘈杂声也让屋里正在说话的王老汉夫妻二人察觉到了,这才想起就只有一个儿媳妇在外面忙碌,他们还以为是儿媳妇跟客人冲突了,顿时有点着急。

不过就当王老汉二人正起身时,外面传来了喊声,“王老汉,你家守义回来了,还不出来看看!”

“什么?守义回来了?”听到外面人说自己儿子回来了,王老汉的妻子开始有点不相信,可当她听到‘爹,娘,我回来了’这句话时,她非常的激动,嘴里也不禁念叨着。

“咱儿子回来了,守义回来了,这是他的声音,我不会听错的!”

王老汉自然也听到了,不过他想到之前别人的议论,顿时就火冒三丈,抓起旁边的擀面杖就冲了出去!

“兔崽子,你还回来,叫你别当伪军,把我们一家的脸都丢尽了!”

本来王老汉怒气匆匆地冲出去的,不过看到自己儿子穿了一身八路军军装后就楞在那了!

“爹,我现在是八路军了!”说着王守义就连忙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说了!

原来在年初的战斗中,他跟着大部分伪军一起向八路军投降了。对于伪军,只要是没犯那种伤天害理的罪,八路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些懂得一定军事技能的士兵。筛选出来的伪军士兵,接受过几个月的思想改造以及军事训练后,就被吸入了八路军的队伍,王守义就是其中一个!

由于知道王守义的家是灵石县的,他的排长就批了他两天假回来看看,让他的家人别担心,所以现在他才出现在这!

“守义,你当了八路军就好,记住八路军可不是伪军队伍能比的,这是咱百姓自己的部队,你一定要好好跟着八路军打鬼子,给我们王家光宗耀祖!”王守义的母亲摸着自己儿子的脸庞,激动地说道。

“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打鬼子,绝对不会再给咱们家丢脸!!”王守义连忙点头道!

王守义的回来,也让邻里的议论变成了夸奖,毕竟这个时候家里有个八路军都很光荣的。当天晚上,王守义被他父母赶到了他之前和儿媳妇居住的房子里,后面他得打仗,王老汉夫妻肯定想借此机会,让儿子给家里留个香火!

王守义在家里待了一天多就离开了,而这两天数万八路军进入灵石境内,这些百姓也都能猜到又要打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