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太原光复(三)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太原光复(三)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就在斯诺等人刚到战地医院的时候,进攻太原的八路军一部,也就是卢德铭的107师率先从城西攻破了太原城,过万八路军终于冲进了太原城。

抗战以来,就当时第二纵队在林标的率领下短暂夺取过一次太原,之后的几年,太原一直被日军占领,也就八路军的飞机曾经光临过这座城市的上空,而八路军的、甚至整个中**队的地面部队都没能踏进这座城市。

远在重庆任职的阎锡山当初想通过跟日军谈判‘收回’太原城,可惜被李卫国以通敌之名,一下把晋绥军都给灭了。

太原城之所以打了这么久都没能被拿下的原因就是太原城的防御工事太强了。日军早年一年多以前就开始加固太原城的城防,大量的防御工事被修建而出,这给八路军的攻城战斗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且日军以武力逼着城内伪军参与守城,变相给日军增加不少军队,短时间内八路军遭遇的抵抗很强烈。

攻入太原城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是彭得淮并不是很高兴。虽然城里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还有着不少军队,坚守个几天应该没问题。可冈村宁次不想这些部队完全损失在这儿,所以下达了让太原日军突围的命令。

冈村宁次的命令下达后,先是晋中城的日军36师团突然死灰复燃,在师团长井关仞的率领下,残存的6000日军找到了八路军包围圈的漏洞,竟然突出了包围。

当得知日军36师团居然趁机突围,孙蔚如虽然有点惊讶,不过赶忙让军队追击,并把这个事汇报给了彭得淮。听说了这个事,彭得淮便命令从太原的军队中抽调了一部分去围住这支突围的日军,以免对方坏事。

不过最后还是坏事了。36师团的决死反击是有意之举,太原城的日军借着这个机会,命令数千日军在城东南发起反击,做出要与突围而出的36师团汇合的样子。趁着八路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后,日军集中近万名军队从北门杀出了重围,朝着北面逃去了。

城内的日军逃了大半,自然抵抗就弱了很多,八路军才能这么快攻入太原城。

当听到日军率部突围了,彭得淮很是生气。不过他再生气也无济于事了,是他自己被日军的虚晃一招给蒙骗了,让城北的包围圈出现了漏洞,才让日军有机可乘。

不过跑了就跑了吧,彭得淮当即命令大军拿下太原城,然后派一个师去追逃走的日军第37师团以及第9混成旅团的残部。剩下的部队先把附近的日军消灭了再说,保住已经得到的成果再说,别被日军再钻一次空子,说出那就丢人了。

当斯诺等人进入太原城的时候,城里的战斗还在进行着。不过城里的日军大部分都逃走了,所以日军的抵抗并不是很强,不过枪声依然在不断响起。

岩松义雄最终带着8000名日军逃脱了八路军的包围,他知道这种情况只能放弃那些老弱病残,至于那些日本平民他们根本带不走,只能抛弃在太原城。所以斯诺等人进城后就发现那些日本籍平民正在惊慌失措的逃窜,他们没想到他们的军队会抛弃它们。

城里的日本平民一共有3万多人,有一半都是之前从附近县城撤到太原城来的。八路军封锁了整个出山西的道路,他们这些被中国人以及中**队憎恨的仇人自然只能躲在城高墙厚的太原城,等着他们的军队来解救他们。

开始的时候由于日军军队不够,岩松义雄在城里的日籍平民里把所有成年男子都招进了军队,协助防守太原城。不过这些人的战斗力本就不强,守城期间也损失不小,加上还拖家带口,所以岩松义熊直接抛弃了这些人,带着残余的军队选择了突围。

这些日本平民没有军队保护,自然就成了八路军的俘虏。而且那些之前被日本人逼着守城的伪军也趁机落井下石,起码斯诺就看见不少穿着伪军衣服的士兵压着一群群日本人平民像八路军投降,按照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投名状的意思,虽然他不懂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此时的太原城早已破烂不堪,城里的很多建筑都被炸毁了,甚至不少飞机的残骸都可以看见,不过都被烧毁的不成样子了。斯诺等人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战争场面,国民党方面的一些战斗他们经历过,不过最后结果是国民党失败告终,而这一次却是中**队赢了。

战争中最惨的其实就是平民,无论是城中中国平民还是日本平民。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八路军也不可能保证炮弹不落到居民区,天上的飞机战斗也一样。虽然城里的百姓都很高兴结束了日本的奴役,但是家人的失去,还是让他们陷入了悲痛之中。

斯诺看着那些哭泣的百姓,以及对方解脱的目光,心里也是五味陈杂。在28年来中国后,他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中国待着,自然对中国有着一定的感情,看着这些场面,心情肯定也很沉重。不过他所能做的就是把这里的情况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希望可以给予更大的帮助。

太原城的城墙上终于插上了八路军的军旗,破烂的军旗证明着这些部队遭遇了什么样的战斗。太原城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那些被临时征召而来的日军平民士兵大部队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并没有军队那么强烈,加上妻子儿女还在,他们也舍不得死在这里。

太原城被八路军拿下,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这意味着日军将彻底放弃山西。随着岩松义雄带着一部分军队突围后,东线的娘子关战役也终于停止了,冈村宁次知道现在进攻娘子关实际上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就命令那两个精锐师团开始撤退。

而北线的日军,却是彻底被盘活了。虽然突围的日军只有8000人,却是37师团和第9混成旅团仅剩的精锐部队,王尔琢率领的三个师本来就打的很费劲,突然出现这么一支军队也出现了一定的慌乱。

把独立混成一旅团包围在忻县的独36师,被这8000日军一冲击,包围圈直接被撕开了一条大口子。36师是新扩编不久的部队,战斗力是第十纵队最差的一个师,那个师长因为经验不足,让太原突围的日军跟独立第一混成旅团汇合在了一起,而且部队还出现了混乱。要不是江淮仁的108师及时赶到,让岩松义雄放弃了跟36师交战的想法,估计36师还会出现更大溃败。

不过这么一来,江淮仁的部队并没有及时追上北逃的这支日本溃军,就让这支部队跟日军41师团汇合在了一起。王尔琢的战斗经验还算丰富点,虽然部队装备不是很好,但是卢东生的独20师装备不错,。

面对日军的大举突围,王尔琢当即只让卢东生的20师继续包围日军41师团,他则命令吕正操的29师布置阻击阵地,尽可能挡住北逃的那一万多日军。

但在这个时候,日军第十四师团的一个旅团杀到了代县。而在代县,卢东生率领的20师主力58、59旅包围着日军41师团主力约7000多人,可面对突然出现的日军援兵,卢东生只能选择撤退。他手上的两个旅现在只有一万七千人,根本不是日军一个野战旅团的对手,只能选择撤退,不然恐有被反包围的危险。

本来第十四师团打算把北同蒲线的这三万日军都给解救出来,不过此时八路军的援军也快到了。日军的侦察机发现了八路军装甲部队的南下,而且距离原平只有不到半天的行程,若被八路军的装甲部队缠住,估计得跟八路军在这里再大打一场,才能脱身。但此时冈村宁次已经不想再打了,只想把军队尽可能的撤出山西。

没有办法的日军只能让岩松义雄率领的三支部队的残部撇开原平的41师团主力,向东突围,从五台山南侧退回河北。而第14师团以及被解救41师团主力原路退回,这也就意味着战前日军在山西有4个三单位师团以及4个独立混成旅团,最后只有第37、41两个师团以及第1、9两个混成旅团各一部共人回到了河北,其他的都交代在了山西。

即便目前36师团主力和41师团一部仍在抵抗,但没有了援军,他们注定会被八路军消灭。

包瑞德率领的军事观察团主要成员一直跟随着八路军战役指挥部一起行动的。这次太原战役,是他第二次看到的八路军大规模作战,比几个月前没头没脑结束的察哈尔反击战更让他满意。这次战斗不像上次只是考察,实际的指挥作战,他并没有参与;这次不同,从他率领观察团到了指挥部后,彭得淮关于作战的命令,并没有有意避开他。

他也发现了这位八路军副总司令的脾气不怎么好,但对他还保持着基本的礼貌,对方的一些作战思维让他很感兴趣。

彭得淮给他的印象是脾气暴躁、但指挥作战的能力优秀,对于部下的失误,基本都是直接开骂,但对战场局势掌握的比价透彻(岩松义雄跑了除外)。李卫国给他的印象更像一个上位者在那掌控大局,对下面的部队掌控力很强,就是作战方面,他并没有发现对方的优秀,主要是对方现在并不直接指挥打仗。

至于李振华,也是他接触过的一位指挥官,但跟彭得淮的脾气暴躁不同,前者很沉稳,考虑的事情很全面。

“上校,这是八路军那边刚刚送过来的战况统计,你看看吧,我觉得很震惊!”观察团成员之一的高林,拿着一页纸来到包瑞德面前。

此时包瑞德正在把玩着一把军刀,准确地说是一把日式少将军刀,是日军37师团步兵团团长的佩刀。中将军刀这场战斗中一共就缴获两把而已,分别是36师团中将师团长罔本保之和35师团中将师团长重田德松的军刀。

由于彭得淮之前跟王以哲打赌输了,其中罔本保之的军刀就给了王以哲,另外一把则是彭得淮自己留下了。

对于这把少将军刀,包瑞德可是非常的喜欢,拿在手上那叫一个爱不释手,这两天一直在把玩。几十年后这把军刀在包瑞德死后,被他的后代拿出去拍卖了,后面被一个日本人以500万美元给拍下。照理说这么一把军刀应该不值这么多钱,后来买家透露这是他祖父的军刀时,其他人才恍然大悟。

听到这次战斗的统计结果出来,包瑞德这才放下手中的军刀,好奇地拿过那张纸,认真地看着,“真不可思议,不过八路军的伤亡真够大的!”

原来上面写着这次八路军一共消灭了日军8万日军,其中击毙7万8千多人,俘获超过2000人(要是算上那群临时征召起来的平民,应该是8000来人);而八路军为此也付出了至少10万人的伤亡代价。

看着一场大战伤亡至少十万人,包瑞德心里只能说佩服。他们美军要是出现这样的伤亡估计都军队崩溃了,可来到中国就发现无论是国共双方,只要是一场大战,中**队伤亡都是数万、数十万来算的。只是八路军的伤亡比例比国民党小了很多,但同样让包瑞德惊讶。

“上校,这个情报要发给国内吗?”高林问道。

“发,一定要发!不过先别急,我得好好写一篇汇报,把八路军的具体表现也写上去,然后一起发回去!”包瑞德搓着手高兴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