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战平汉线(九)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七十三章 战平汉线(九)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什么?日军居然撤退了?”

洛阳,傅作义的司令部,当听到这个消息,傅作义有点惊讶。他以为日军和八路军会有一场龙争虎斗,结果前两天刚说打算坐收渔翁之利,今天就听到了日军撤退的消息。

“是的!昨天日军就撤退了,现在应该已经退到了原阳,打算退回开封。”董其武苦笑道。

说实话对于这场战斗,他们本来是充满期待的,看看双方最后会打成什么样子,结果没想到是以日军主动撤退结束了。要真是这样,傅作义的反攻计划就得暂时搁置了,现在日军虽然损失不小,但却不是傅作义手下这十来万人能够对付的。

本来他是想等八路军和日军拼个一两个月,到那个时候,他的部队也差不多恢复元气了,加上有了美式武器,应该可以跟日军较量一番。现在一切都变了!

“到底怎么回事?日军费尽心思打通平汉线,就这么主动放弃了?还有他们被包围的那几座平汉线沿线城市呢?他们不要了吗?”傅作义有着一连串的问题。

“司令,我一个个说吧!”听见傅作义一下好几个问题,董其武也有点回答不过来,“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八路军和日军把此战是否进行下去的焦点就放在第六师团的成败上。

之前第六师团渡过黄河后,通过毒气攻击把八路军许是友部压着打。但随着日军战车师团的溃败,让双方的攻守态势发生了变化,即便如此,八路军进攻日军第六师团的战斗也不顺利。

真正造成日军撤退的原因,是八路军赵寿山部击溃了日军左翼两个混成旅团,日军为了不被夹击,只能选择了撤退。

不仅第六师团,还有第九师团,甚至邯郸南下之敌,都已经撤退,日军已经全面放弃豫北之地了。至于司令你说的那几座城市,今天上午都已经被八路军攻破,现在豫北已经属于八路军。”

“几座城池,半天不到就被攻陷?八路军有这实力,为什么不在之前就给拿下,那样豫北战斗早就结束了。不对!”说到最后,傅作义一脸震惊的看着董其武。

看着傅作义的表情,董其武无奈地说,“司令猜的没错,八路军是故意的,典型的围点打援。他们这次战斗虽然是想拿下豫北,但是也打算多消耗日军的实力。

参与此次豫北作战的日军,都是隶属于日军华北方面军,多消耗点日军,八路军下次进攻肯定就要轻松很多。”

傅作义赶忙来到地图面前,死死地看着地图上的区域划分,良久才感叹道,“八路军所图不小,拿下豫北之后,八路军下一步肯定就是山东。山东若被八路军拿下,南北日军的陆上联系就会因此被切断,而且还能对河北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八路军都抓住日军兵力分散的弱点在开始蚕食日军的占领区,而我们**的主力还被拖在云南。上面的人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再任由八路军这么下去,黄河以北以后都会是八路军的地盘,而**却很难插进去。”

“司令说的没错,但是国府现在也很困难。日军威胁着西南腹地,对外联系只能靠那个听说很危险的驼峰航线,接下来国府的主要着力点,还是打通滇缅公路,没有精力管其他方向。”董其武摇了摇头道。

依靠美国援助的美械,短短大半年,已经武装起了超过25个美械师,但其中20个都在云南、广西以及印度。而且这20个美械师才算是合格的美械师,拥有不少重武器,给胡宗南、傅作义的美械也都是半美械,武器装备弱了不少。

“我听说委员长有意启用卫长官做远征军司令,不知道是真是假!”董其武继续说道。

“好像是有这么一说,委员长就是不会用人,蒋鼎文、胡宗南、汤恩伯之流哪会指挥打仗,这次陈诚也栽了。

听说是委员长对远征军的作战不满,美国人那边也在抗议,说远征军的指挥官不会指挥打仗。这不就指的陈诚吗?我看陈诚还是去干什么政府方面的工作算了,委员长倚重的这些人,搞政治斗争是好手,打仗,我真看不起他们。”傅作义鄙视道。

听到傅作义抱怨老蒋,董其武没有发表意见,老蒋毕竟是国府领袖,他一个军长还是没资格去评价的,“要真是卫长官出任远征军司令官那就好了,以卫长官的能力,一年内打通滇缅公路应该问题不大。只要滇缅公路一通,国府精锐就能大量调到国内战场,或许还真能收复失地。”

“希望吧!”傅作义说道。

卫立煌这人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就是跟**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加上身居高位被政敌暗算,要是卫立煌仍然是第一战区总司令,豫中会战不会这个样子。

日军说撤退就撤退,没有丝毫的拖拉。现在日军已经知道除非肯从河北调集五个以上的师团增援,否则夺回豫北无望。但现在河北的情况,根本不允许冈村宁次这么做,他要真敢大军南调,说不定八路军就会进攻察南、石家庄等地,丝毫不会犹豫。

孰轻孰重,冈村宁次心里也有一杆秤!

豫北的丢失,对于华北日军来说是很不利的,八路军的下一步作战意图也很明显,就看日军如何取舍。是保河北,还是保其他地方。

豫北丢失之后,日军中也有一批比较有远见的将领也发现华北的不利局面,开始建议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和大本营放弃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以保证河北、山东等地的安全。

包括此时担任最高军事参议的坂远征四郎大将,还有中国派遣军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都建议利用**与国民党的矛盾,继续离间两党,以期望拖住八路军的进攻脚步。

至于放弃一些占领区,日军内部也争论不休,不过不赞同放弃的人居多。但即便这样,日军也开始加强了对华北方面军的支持力度,力图让冈村宁次守住河北、山东等地,确保日军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国派遣军畑俊六的支持下,日军计划从华中、华东抽调了数个师团加强华北方面军,保证华北方面军有16个师团,以及7个混成旅团.

除此之外,日军大本营计划组建6个独立战车旅团,并把其中4个调驻华北,两外两个调至东北。反正最终结果,日军计划在三个月内,使华北方面军拥有45万军队,1000辆各式战车,1200余架各式飞机。

八路军的威胁,日军也不是第一天提起了,但是直到现在才引起真正的重视。但日军显然还是有点不果断,45万日军是挺多,但他们面对的八路军更多,不知道到时候真的爆发大战,兵力分散的日军,来不来得及增援。

日军怎么打算的,八路军不知道,现在的八路军正处于喜庆之中。豫北拿下,让八路军在战略上拥有了极大地优势,关内日军,也面临着被八路军一分为二的局面。

“民国32年晋冀鲁豫军区各部,在司令员刘伯成刘伯成等人的指挥下,我军出动12个师的大军,分数路向豫北之地发起进攻。

此战共历经14天,一共击毙日伪军余人,俘获以及劝降日伪军共人,收复城市31座,乃几年最大之战果。我军士兵伤亡余人,损失也不小。

然而在此战中,我军也涌现不少善战之师。第六纵队副司令员许光达率领麾下第二装甲师,一个礼拜内连克数城,并在最后击溃日军一战车师团;

独立五师师长李家俊,发挥其足智多谋的优势,劝降两万余明伪军,使我军避免了不少死伤。

独立三十师。。。。。

十七师。。。。。

一一九师。。。。。

此战之后,日军费劲心机打通的平汉线被我军切断,而我军则掌握了华北战场主动权。坐拥豫北之地,让我军进可以威胁日军津浦线,从而包围河北之敌;退则可以利用地理优势,以保不败之地!”

当彭得淮把这封战报发到西安时,着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感慨八路军再次战胜日军并收复失地的时候,也对日军不顾国际公约,悍然使用化学武器感到愤恨。

而这封电报,经过一些修改,去掉了敏感的数据之后,就出现在了西安各大报纸之上。八路军收复豫北,跟国民党军队豫中惨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新近收复的山西,那些各阶层民众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无比振奋,各大学校都涌现了不少当兵的热潮。

对于学生当兵,李卫国还是比较支持的。此时中国的学校不缺文科学生,把这些整天说废话的人弄去当兵还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少说大话多干实事。

不过国民党方面看到这些报道后,也开始抢功以及指责**。抢功认为,要不是第一战区的部队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八路军根本不可能拿下豫北,所以收复豫北,还有国府的功劳,不能只说是八路军一军之功。

指责的无非就是,认为八路军在豫中遭遇日军进攻的时候,没有及时支援。反而是落井下石,夺取本属于**的功劳。

一时间双方的报纸都在针对这个事你来我往的打口水仗,也给百姓增加了不少饭后谈资。不过即便国民党军队如何抢功,也掩盖不了他之前惨败的事实,让不少中间人士对国府也越来越失望。

拥有比**更好的优势,还有着远超**的外援,军队数量比八路军和新四军加起来都要多。可即便这样,国民党军队还是败多胜少,有能力的将领得不到重用,蒋鼎文之类的庸人却是身居高位,一时间连国民党内部都对老蒋的一些处事原则表示不满。

面对**的咄咄逼人,老蒋等人心里也都很着急,也对之更加忌惮。但现在**已经是尾大不甩,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日军钳制**的发展势头,但若是跟日军联合,肯定会引起不少内部反感。

所以老蒋心里即便很着急,暂时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办法去钳制**,不过远征军的事必须得有所改变了。

老蒋本想让自己的亲信掌握这支军队,但是跟日军的数次交战都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不仅军队内部不满,连美国方面也在抗议。老蒋除了恨铁不成钢之外,只能选择更换指挥官,想要钳制**,就必须把远征军的精锐调到华中等战场。

但此时美国人肯定不会同意把远征军调到华中等地的,滇缅公路才是美英两国的重中之重。老蒋要是想快速增强自己的实力,并把精锐部队调到国内,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打通滇缅公路,这样他才有理由调军。

而且滇缅公路打通后,美援也能快速的运往国内,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决定启用卫立煌了!

在八路军收复豫北不到一个礼拜,老蒋就下达了一个命令。任命卫立煌担任远征军总司令,负责指挥云南和印度几十万远征军,在美英的配合下,对缅甸日军发起反攻,打通滇缅公路。

至于原司令官陈诚,则以‘伤病’卸任总司令一职!

卫立煌这人也是很有抱负的人,他知道被老蒋免去第一战区司令官一职后,他想要东山再起只能凭借远征军。对于远征军的事情,他都时刻在关注,所以上任不到一个礼拜,就拿出了一套让美英中三方都满意的反攻计划。

卫立煌也准备借缅甸日军,来给他和远征军正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