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七十六章 缅甸反击战(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七十六章 缅甸反击战(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戴副军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别藏着掖着了!”

魏德迈跟卫立煌谈了大约一个小时,两人聊得还挺算愉快。在魏德迈走后,卫立煌就问着旁边的戴安澜,因为他之前发现在跟魏德迈聊缅甸游击队的时候,戴安澜神色有异样,显然是知道什么事。

戴安澜看了看周围的,发现没什么可疑的人,这才缓缓说道,“卫长官,这个缅甸游击队我倒是知道一些,而且我该跟他们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或者可以这么说,要不是他们的帮忙,我的部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穿越野人山回国。”

“哦,没想到戴副军长也对缅甸游击队很了解,你说说他们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卫立煌好奇道。

在刚才跟魏德迈的交流,卫立煌只知道缅甸游击队大致情况,具体情况美国政府都不清楚,魏德迈也一样。他们只知道这是一股由缅甸反对日本的众多势力联合组织的游击队,反对日军进入缅甸,也反对跟日军合作的缅甸独立军,而且还反英。

不过暂时这些游击队倒是答应暂时跟英国人合作,以换取美英提供的援助。他们知道或许这股游击队里面包含了gcd,所以之前**才能帮他们与之联系,但是他们不知道这股势力其实就是**在后面控制。

“这个组织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他们很早就冒出来了。他们的名字以前叫南洋华人统一战线,活跃缅老泰边境地区,主要以南洋华人为主。

后面扩展到缅甸全境,非常的活跃。不过不仅有华人,还有不少缅族、当地少数民族,加上熟悉丛林作战,日军对他们很是头疼。不过我怀疑这缅甸游击队有gcd的影子,至于是苏共还是**在后面插手,我就不清楚了!”戴安澜解释道。

要说国民党将领中谁对缅甸游击队最了解,就是他戴安澜,毕竟他跟对方也是合作过的。现在他部队里还有十几辆英式坦克还是对方送给他们的,加上对方帮助他们回到国内,200师很多官兵都对缅甸游击队有好感。

“gcd?”听到这个缅甸游击队跟gcd扯上关系了,卫立煌不禁头疼。

现在他好不容易让老蒋放下戒心,可不想再因为这个事而受牵连。要是苏共的话,倒还无所谓;要是**的话,这件事就有点意思了。**把手伸这么远,还在缅甸发展了十几万游击队,这要是传出去,估计重庆那位委员长都会气得跳脚。

难怪戴安澜有点吞吞吐吐不想说,要真是**,凭他之前跟对方的合作,肯定会受牵连。

“这也只是我的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戴安澜摇头道。

“既然没有真凭实据,那就不管他。既然美国人让我们可以跟缅甸游击队合作,那我们照做就行,后面要是有什么问题,直接推给美国人!”卫立煌淡淡道。

既然可能牵涉**,这件事肯定不能谈了。谁知道这个司令部里有多少军统以及中统的情报人员,再谈下去,肯定会出事。

卫立煌一上任可谓就雷厉风行,再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后,就把自己的司令部设立在了距离怒江前线不足50公里的保山,以证明他的决心。

当然他不可能刚上任就大举反攻,他也得先熟悉日军的情况,而且这次反攻仅限于缅北、滇西。当然反攻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利用反攻牵制日军主力,修建中印公路。

说实话在卫立煌得知了远征军目前的状况后,就知道全面反攻肯定没有那实力,只能一步一步来,先夺取缅北,然后再图南进。首先出击的自然就是驻印军,谁叫他们的装备最好。

驻印军的一个师是三团制,总共余人(前面的傅作义那个章节有问题,我把美械师当做美军步兵师了,抱歉)。都是按照之前和美国达成的美械师标准配备的(此时标准的美械师,步枪皆为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m1卡宾枪,半美械师步枪则是以春田步枪为主,配以少量的卡宾枪),除此之外,每个步兵师都配有一个装甲营。

美械师的装甲营跟美军的装甲营有所区别,美军是3个谢尔曼坦克连和1一个斯图亚特坦克连。谢尔曼坦克是中型坦克,而斯图亚特则是轻型坦克,这个配置是用来对付德军的。

而美国给国民党军队的则正好相反,因为日军本就没有美国标准的中型坦克,所以给国民党提供的是1个谢尔曼坦克连和2个斯图亚特坦克连。每个连17辆坦克,全营一共53辆轻中型坦克,3辆半履带车,6辆吉普车,以及3门自行火炮。

装甲营是驻印军的编制,云南的远征军除了200师,可没有坦克。现在驻印军完成训练的有6个步兵师,还有5个装甲营,出征缅北是绰绰有余的。

5月18日,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率领麾下新编30师和新编38师开始向胡康河谷(即今胡冈谷地,历史上就属于中国领土,不过之前被英国借机抢夺,现在被日军占领,新中国后就真正成为缅甸领土),打响了远征军反攻缅甸的号角。

而与此同时廖耀湘麾下的新编22师也在师长李涛的率领下开始负责掩护中印公路的修建。而卫立煌则是在计划如何收复日军占领的滇西之地。

“主席,美国人又开始削减坦克以及飞机发动机的供应数量了,看样子,美国方面应该是跟国民党方面达成了一些初步协议。”主席的家里,李卫国拿着一封运一师发回来的电报,担忧地说道。

“卫国,你是不是太过担心了。美国人的物资可能是运不过来呢!”一旁的任毕时猜测道。

“不可能,根据运一师驻扎在印度人员说,近两个月到达发动机数量都比之前少了三分之一。我们需要的这点发动机,对于美国人来说根本不叫事,而且我们还是大部分我们都是拿钱买的。

既然连续两个月削减数量,肯定是有意为之,我担心老蒋跟美国总统见面后,我们的援助可能会中断。或者说是,我们想要的物资,可能会大幅削减。”李卫国摇了摇头道。

从美国开始拒绝提供轰炸机开始,李卫国就知道可能要坏事,没想到美国又开始在发动机上面做文章了。虽然**拿这么多发动机,也不一定生产出来相应的战斗机,但是**的工业实力也引起了美国的忌惮。

虽然美国人需要**的为他牵制日军,但要是八路军过于强大也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想到罗斯福要与老蒋会晤,李卫国猜测这可能是罗斯福的示好,至于私下签订了什么协议,他也不清楚。

“卫国,真的有像你说的那么严重吗?我们都跟美国签订了援助协议,他们不至于主动撕毁吧!”主席也不太相信。

“主席,协议这个东西,之所以签订就是为了将来撕毁做准备的。你看西方国家相互签订了多少协议,到时候还不都撕毁了,这个没有什么约束性。

我想可能是我们的一些行动引起了美国的忌惮,他也怕我们以后威胁国民党政府。在他看来,一个资产阶级的中国,比一个社会主义的阶级更符合他的利益,所以现在就开始在有意打压我们。

不过现在国民党所表现的实力让美国并不满意,要是国民党表现更为强劲一点,估计美国会直接撕毁之前签订的援助协议。”李卫国解释道。

“这就是实力弱的悲哀啊!”主席感叹道。

现在**的实力其实已经有赶超国民党的趋势了,别看军队数量只有国民党一半,但是战斗力却已经跟国民党方面拉开了差距。而且因为国民党政府的内部**问题,很多百姓都开始不太看好国民党,心里的天平已经有朝着**倾斜的趋势。

但即便如此,这个实力在美国和苏联面前根本拿不出手。刚刚结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双方总兵力投入超过400万。这是什么概念,连美国人短时间组织起这么多军队参加一场大战,国民党所有军队也就这个数量,日军现在全部兵力加起来也就比这个数字多一点,而且还分布在西南太平洋、东南亚、中国以及日本本土等地。

“卫国,要是这些发动机最后停止供应,我们的工厂能生产出来替代品吗?”任毕时问道。

“能倒是能,但是生产出来的性能肯定不如美国原产的,发动机这东西实在是个技术活。不过应付目前的对日战斗,倒是问题不大,日军最强的就是海军,它的陆军现在装备已经无法压制住我们。”李卫国自信道。

虽然他也察觉日军在增强河北、山东等地的实力,但是仍没有放弃其他占领区,即便是豫中,都还放了一个师团在那驻守。日军对于战略方面着实不咋地,现在日军在各个战场都遭遇极大地挑战,兵力严重不足。

现在日本拆东墙补西墙的能力都快不行了,可还是坚持不放弃占领的领土。要是他是日军主帅,肯定大幅收缩兵力,集中强大军队对付八路军,先把八路军这个威胁消灭,可日军并没有这么干。

以目前八路军的实力,日军想要重创华北八路军,起码得出动100万以上的军队,还得配有大量的坦克和先进战机,或许能让八路军吃几场败仗。可日军现在在华北军队还不到40万,面对八路军的进攻只能被动防守,要是主动出击,破绽也就出来了。

“卫国,对于南洋纵队的事你怎么看?南洋局传来消息,国民党方面已经打算反攻缅甸,美国人也联络了他们,想要他们在后面牵制日军。”主席说道。

“南洋那边,我倒是觉得南洋纵队可以和远征军合作,不过不能白给干活吧,让林标找美国人要点武器弹药,反正美国人有钱。

美国人就是地主老财,我们这没赚到,南洋那边再怎么也得从美国人身上扣点东西出来。”李卫国笑着说道。

“哈哈。。。”

听到李卫国这么一说,在场的人也都笑了起来,之前比较凝重的气氛也就一消而散。

“不过卫国,你刚才不是说要是国民党强劲一点,美国人就可能甩开我们。南洋纵队若是协助远征军,远征军岂不就很快可以占领缅北,我们让南洋纵队配合岂不是就是有资敌之嫌?”王稼祥质疑道。

“稼祥,你言之差异。我们不协助远征军,日军肯定会集中兵力对付南洋纵队,虽然南洋纵队现在实力不弱,但要是日军下定决心围剿,南洋纵队损失会很大。

远征军反攻缅甸,日军肯定会集中优势兵力对付远征军,我们在其背后袭扰,压力很小很多。英国人对缅甸一直不打算放弃,我们必须在日军战败之前,尽可能控制更多的缅甸地区。

远征军反攻缅甸,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就可以以缅老泰交界处的根据地,向周围大幅扩张。说不定还能借此,把实力深入缅甸平原地区。”主席显然看出了李卫国的意图。

现在南洋纵队在缅甸的根据地,主要就是缅甸东部掸邦高原,在缅北的山区也有近万游击队。不过在缅中、缅南的缅甸繁荣地区实力较弱,这里不仅是日军统治核心,也是缅甸独立军的地盘,南洋纵队发展极为缓慢。

若是此时远征军反攻,肯定会让这些地区的防守变得薄弱,也就是南洋纵队再次壮大的机会。显然主席和李卫国都看到了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