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八十二章 缅甸反击战(八)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八十二章 缅甸反击战(八)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军座、师座,以上所说的就是之前跟日军的交战的感想!”

新平洋的一处防卫严密的建筑里,112团团长陈鸣人正在把自己一个多礼拜前跟日军交战的一些看法,向孙立人和李鸿汇报。

听完陈鸣人的话,李鸿一脸轻松,“军座,看样子这鬼子还是老样子,自大、骄狂,还真以为我们是去年那个样子吗?我觉得这次反攻会很顺利!”

“李师长,你刚说日军自大,你现在的心态也有点,小心阴沟里翻船。我们的军队是要比去年改观很多,但别忘了,我们的部队大多是新兵,刚才陈团长也说了,日本人就是利用这点,才跑掉不少人,不可大意!”孙立人还是比较谨慎。

就在孙立人在那讨论的时候,他的这个指挥部也迎来了一群客人。

“军座,魏德迈参谋长和麦瑞尔司令来了!”

“哦!”

听到这两人来了,孙立人几人倒是有点惊讶,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很快他们就听到一阵爽朗的声音从司令部外面传来。

“孙,你太让我惊讶了!首战告捷,听说是击败日军一千多人?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只见身穿中将军装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德迈走了进来,脸上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而在他的身后,则是跟着梅列尔突击队司令,梅列尔准将(梅列尔突击队也就是5307部队,也被称为麦瑞尔突击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

“魏德迈参谋长,得感谢你们美国给的这些武器,不然我们可取不到这么好的成绩。”

看到是魏德迈,孙立人很客气,走过去跟对方热情的握了握手,也顺便恭维了一下对方。

魏德迈这人比史迪威更受驻印军和老蒋等人欢迎,因为这人挺好说话,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像史迪威那么武断。就像对中国驻印军的一些管理,他也在跟中国方面商量着来,因此驻印军上下都对他抱有好感。

孙立人本身就是留学美国回来的,魏德迈也是一个半中国通,两人在交流上没有任何问题,基本都是英语交流。这也是为什么孙立人能这么受重用的一个原因,美国人看好他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却是让它成为新一军军长的一个推力。

“哈哈,孙,你就是这么谦虚。你的士兵我也是看着训练出来的,我相信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打赢的日本人的。”听到孙立人的恭维,魏德迈心里也很舒服,也理所当然的受用了。

“孙,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客套话归客套话,魏德迈来这可不是来听客套话的,他也是为了这次的战事,不然他可不会亲临前线。

“魏德迈参谋长,请跟我来!”孙立人嫌翻译麻烦,显然打算自己亲自介绍局势,自然是用英语。“现在我们的部队有两个团已经聚集在新平洋地区,后面的新编30师等部队也在路上,就是装甲部队估计得慢点,临时开辟的道路有点不好走。

至于日军,18师团已经把师团部搬到了达罗,在附近汇集了以两个步兵联队为主的一万多日军,还有少量的装甲部队。现在日军就固守在达罗和太白加一线,依靠地势阻挡我军的进攻。”

“孙,你接下打算怎么做?”魏德迈比较相信孙立人,谁叫他是南方西点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呢。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史迪威时期,还是魏德迈时期,孙立人都是美军的红人,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现在我们手上就两个团,我打算等后面的30师到了之后,分两路分别进攻达罗和太白加,让日军无法相互增援,逐个击破日军。”孙立人简单地说道。

“你说的没错,缅甸一战,身关盟国在东南亚以及中国战区的走向,不能操之过急。”对于孙立人的策略,魏德迈比较认同。

“司令,我的突击队什么时候使用,总不能让我们看着我们的盟友跟日军血战,我们却在一旁看着吧。我下面那群混蛋,现在一天到晚闲的没事做,看着我都想揍他们,希望让我们也参加战斗。

我早就看日本人那群猴子不爽了,我要亲自率军去教训他们。”

两人谈话时,一旁的梅列尔准将却是忍不住了,便开口请战。(注:魏德迈是在华美军司令,印度和中国的美军都归他管。)

“梅列尔将军,你的部队行吗?日本人可是很擅长丛林战的,你们的部队好像没有丛林战作战经验吧。”一旁的李鸿听了翻译的话后,不禁说道。

美军和中**队其实一直有矛盾,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之前史迪威时期就很严重,后面换了魏德迈,情况稍微好点,不过并没有彻底杜绝。

其实很简单,美军士兵瞧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人太土,像什么马桶之类的都不会用,没少嘲笑驻印军。中**队也一样看不惯美军,认为美军纪录涣散(譬如调戏妇女、饮酒),没有丛林战经验,就喜欢在那瞎指挥,而且还怕死(当然主要是指的英国人)。

所以李鸿听到梅列尔要率领他的部队参加战斗,就有点怀疑。

“李,你不要拿英国人的胆小懦弱,来质疑美利坚军队。我的麦支队,可是从巴拿马等地抽调组成,那些地方都是热带雨林,对于丛林战,我们有很好的战斗经验。”听到李鸿的质疑,梅列尔当即有点不高兴道。

“好了,两位将军都别争了。孙,你要知道梅列尔突击队在瓜岛等地的表现很不错,有着很好的丛林战作战经验。我希望这次我们中美联军能够好好地打一场漂亮仗,让英国人知道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看着有点不愉快的两个人,魏德迈连忙劝道。

“李鸿,听魏德迈参谋长的,现在是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团结一致,而不是质疑盟友。”孙立人也对李鸿指责道,即便是他也不太相信梅列尔突击队,但魏德迈的面子,他必须给。

而且魏德迈也说到一个重点,就是让英国人明白他们自己的错误,跟他们一起作战。

对于这次反攻,英国方面其实并不赞同。英国人是想从英帕尔向缅中发起进攻,最好是能一波拿下曼德勒、仰光等地。但是这个方案,美国方面并没有同意,认为反攻缅北、打通中印的地上联系才是最重要的,反攻缅中以及缅南,太难了。

这次派梅列尔突击队过来,是美国人有意为之。美**官跟中**官的不和,从李鸿跟梅列尔的话就能看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要派自己部队过来的原因。让梅列尔突击队展现出美**队的作战能力,让中**官能信服美**官,以此缓和两**官的矛盾。

“是!”孙立人都发话了,李鸿自然不敢再多说,只能服从。

很快这支让美国人寄予厚望的军队就有了用处,因为前线出事了。

“什么?112团两个营被日军55联队给包围了?怎么回事?”孙立人听到这个消息,脸上十分地惊讶。

“师座,梁副团长说,他率领两个营的兵力于邦地区侦查,不过中了日军的圈套,现在正被日军55联队包围在加拉苏付金额几个山头。”

“这个梁砥柱,搞什么?是第一次打仗吗?告诉他给我守住,我派人去增援他们。李师长,给113团发报,让他们立即出发,前往加拉苏,解救112团。还有给陈鸣人也说声。”孙立人吩咐道。

“军座,估计不行。”来人哭丧着脸道。

孙立人脸色铁青道,“到底怎么回事,说清楚!”

“军座,就在昨天,新平洋以东的一条河因为降雨,引发了山洪和滑坡,现在我们跟陈团长之间的道路暂时中断,我们的人正在抢修。不过我们的挖掘机并没有到,靠人力的话,得五天才能挖通道路。”来人解释道。

“什么?”

听到道路中断,孙立人和李鸿二人的脸色都很难看。缅北的气候就这样,动不动就大雨,加上这里的河也多,发生山洪本身就是个灾难,现在道路还因为滑坡给中断,这不是要断112团的活路吗?

两人都有点焦急,不过刚好有事来找孙立人的魏德迈进来看到像无头苍蝇的孙立人等人,就有点好奇,“孙,你们这是怎么了?”

看到魏德迈,孙立人眼前一亮,心中便有了主意,“魏德迈参谋长,我想问一下,梅列尔突击队现在在什么地方,他们可以空降吗?”

虽然不知道什么事,但魏德迈倒没有隐瞒什么,“能啊!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是这么回事。。。。”

孙立人这才把112团的情况告诉了魏德迈,而魏德迈听了之后,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两个营面对一个联队的日军,实在是有点危险,要是全军覆没,肯定会影响士气。

魏德迈也意识到这是一个缓和两军关系的好机会,“孙,我马上就命令梅列尔准将,让他派梅列尔突击队出发。你放心,他们都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最迟明天应该就能空降到加拉苏地区附近。”

“多谢了!”孙立人感激道。

“你说什么?”

于邦地区,一处山坡上,一个士兵正在对112团副团长梁砥柱大声地说话。不过周围的炮声太过激烈,梁砥柱根本听不清对方说的什么。

“副团长,师部发来电报,说是美国人派那个什么梅列尔突击队来增援我们,让我们务必坚持住。”眼前的那个士兵也是扯着嗓门在那喊。

听到是美国人来,梁砥柱瞬间有点不解,“什么?是美国人来支援?为什么不派113团来,他们不是到了新平洋吗?”

“副团长,后面那条河发生了山洪,而且还出现了滑坡,113团短时间根本过不来。师座说,美国人在明后天只要不下雨,就能空降到我们附近,从外面进攻日军。”

听到山洪暴发,梁砥柱脸色不是很好看,“他娘的,怎么这么点背,还山洪,这是要把我往绝路逼吗?美国人就美国人,总比没有好!”

“副团长,日本人又开始进攻了!”

“他娘的,这些日本鬼子,真以为我们人少就怕他们是吗?兄弟们:

我们的武器可是比国内的都要好,国内兄弟们还等着我们把这么好的武器装备给他们送回去,还有我们的家人也在国内等着我们!坚持住,孙军长已经派了援军来增援我们,而且军座还会带着我们打回中国去的。”

“副团长的说的没错。跟鬼子拼了,大不了就是死,死之前再怎么也得多打死几个鬼子垫背。”

“就是,军座会带着我们打回中国去的!”

梁砥柱的那段话一下子就把这些被包围士兵的求生**一下激发了。他们知道落在日本人手里,要么当场死,要么被折磨死,反正都要死,还不如拼了。

这些驻印军,早就想着什么时候打回中国,他们不想死在异国他乡。他们之所以战斗力能爆发很强,就是一股回国的念头在支撑着。

就在这边112团两个营正在拼死防守几个山头的时候,远在印度的梅列尔突击队也开始集合。不过当天晚上以及第二天整天都一直下大雨,根本不敢实施空降,直到第三天,胡康河谷的天才变得晴朗。

由于知道前线战事紧张,平时虽然相互看不起,但是几千突击队员还是毫不犹豫的登上了运输机。

今天就一更,晚上有点事,明天还得早起赶飞机。成都雾霾太严重了,我得找个地躲雾霾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