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八十六章 津浦线风云(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八十六章 津浦线风云(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山东沂水县东北乡,这里是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部。

八月的沂水县天气一直不怎么好,昨天一天,附近几十里地的天空都被乌云所笼罩。不过今天一早,积累了一天乌云的天空下起了大雨,整个沂水县都迎来了这一次暴雨。

屋外的雨水不断地从房檐上滴落在地上,整个院子都积了几厘米深的雨水。雨非常的大,执勤的士兵只能躲在屋檐下避雨,不过他们的军装仍然被飘雨给淋湿了。

于学忠静静地站在窗前,不过此时的他心里很烦躁。

“这雨终于下来了!”于学忠看着窗外的大雨,若有所思道。

“孝侯兄是话中有话吧!”就在于学忠说完,起身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淡淡地说道。

“知我者,宗璞也!现在山东局势十分地微妙,我等夹杂其中实在不知如何是好。”于学忠担忧道。

“孝侯兄多虑了。我等奉重庆政府命令坚守此地,即便局势再微妙,没有重庆的命令,我们还是别擅动。否则上面还不知道给我们扣什么帽子。”旁边的男子提醒道。

“宗璞你说的我如何不知,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我等能左右的。山东最大的两股势力,现在就要一决雌雄,我们这几万人要是继续留在这,或许会被这两方给猜忌,甚至可能先下手解决我们也有可能。

继续待在这里,太危险了。”于学忠摇头道。

“可我们是国府在山东唯一的军事力量,重庆方面肯定不会让我们撤离此地的。”被称为宗璞的男子反驳道。

于学忠现在是中国民国苏鲁战区总司令,兼鲁南游击总指挥。至于这个宗璞,就是牟中衍,现任山东省主席,也是原51军军长。两人都是出自东北军系统。

别看于学忠顶着一个苏鲁战区总司令,但真正听他指挥的就51军三个师,以及原57军两个师(57军已被撤编,两个师受苏鲁战区直辖)总人数也就几万人。

皖南事变期间,陈更命令山东八路军吞并了沈鸿烈部,并把沈鸿烈俘获,虽然最后交还给了国民党。不过国民党在山东,也就于学忠这几万人,而且还龟缩在鲁南的三个县,实力很弱小。

在之前的四年里,山东的八路军一直保持着十几万正规军,还有数量不明的游击队,总兵力比日军和伪军加起来都多。虽然八路军的装备差,但是却有着人数优势以及庞大的群众基础,即便是日军都不能消灭八路军,反而被八路军逼着只能龟缩于重要的交通线沿线。

好在对于于学忠,八路军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而日军的主要敌人早就变成了八路军,所以他这几万人才能在两个强大势力中间的夹缝求生。

不过随着豫北被八路军占领后,山东的局势就发生了极大地变化。日军和八路军的调动非常频繁,这让实力本就不强的于学忠部很是担忧,这才有了在山东职位最高的两位这段对话。

“不撤离怎么办?浑水摸鱼?还是趁火打劫?最近八路军陈更部十几万人在进行军事调动,安徽、江苏的新四军也在北调,至于豫北、鲁西方向也出现由山西而来的八路军。八路军和新四军至少超过30万军队正在密集的调动,明显是想对山东日军动手。

而在整个山东,现在鬼子也聚集了七八个师团和数个混成旅团,总人数也快20多万人。眼看双方就有一场大战,重庆方面居然还不下令让我们撤退。

在我们周围现在有八路军一个师和日军一个师团,虽然没有进攻我们的意思,但是防备之意很明显。

别看我们有几万人,但这点人放在双方面前根本不够看,掺和进去,我们手上这点东北军余部,就可能全军覆没。”于学忠越说越激动,显然对于重庆方面拒不下令赶到不满。

看到于学忠这么激动,牟中衍心里也泄气了,不想再去争辩,“孝侯兄,我听说鼎芳(王以哲的字)那边最近派人来了?”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一分为几,王以哲和何柱国带着麾下两个军跟了八路军,另外四个军则是被老蒋打散分到其他部队。于学忠手下原来有两个军,51军和57军,不过57军被撤编后,只剩下51军。加上重庆方面也不怎么给这些东北军补充兵力,所以现在于学忠手下的部队并不多。

对于另外四个军,**方面也一直想拉过来,在抗战之初最为强烈。不过随着八路军实力越来越强,军队也越来越多后,对于其他的东北军也就不是很很感兴趣了。这一次,八路军准备把日军驱逐出山东,自然就打算把这支实力并不强的东北军给吞并,实在不行把他们赶出山东也行。

因为王以哲和何柱国二人跟于学忠等人关系很好,所以**方面就打算通过他们解决此事。

“没错,是派人来了,而且还是老熟人。鼎芳二人都劝我们加入八路军,说愿意给我们一个纵队的番号,我没答应,现在来人已经去了陈更那里。”于学忠道。

对于八路军的纵队,牟中衍也知道,就是军的说法,这也是八路军扩军的一个说法。不过对于八路军的条件,他则是有点不屑,“一个纵队?这不就一个军的番号吗?我们手上现在可是有五个师,一个军的番号就想把我们打发了?”

看到自己这位部下加搭档的不屑,于学忠认为还是有义务把事情说清楚,“宗璞,忘了告诉你了。鼎芳现在的67军有三个师,八万多人,而且武器都是清一色的苏械,也就是所谓的制式化。”

“什么?这么多人?三个师的人数,比我们五个师加起来的两倍还多?”听到于学忠的解释,牟中衍显然大吃一惊,要不是外面下着大雨,就他这声音,都能把卫兵引进来。

“没错,他们的一个团就是两千多人,军队都是三旅九团制,一个师基本上都是两万多人。听鼎芳的意思,未来不知道多久,师会变成军,而八路军现在也就十几个纵队。”于学忠说道。

“什么?要是这样,我们其实可以答应他们啊,这个条件已经很丰厚了,总比现在被国民党故意打压好不少。”听到于学忠的解释,牟中衍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不答应。

“为什么要答应?你舍得你的你现在的地位?还有你的家产?以及你的两房小妾?”于学忠反问道。

“这。。。。”听到于学忠的反问,牟中衍一下就哑口无言了。八路军是一夫一妻制,他想到自己不久前纳的那个小妾,他一下就泄气了,这么过去肯定会被八路军针对。

而且自己现在作为山东省主席,虽然没多大权力(手上就管几个县,能有多大权力),但也是一方大员,自己过去八路军肯定不会给自己这么高的职位。而且八路军待遇也差,让他过去,他还真不适应。

“你明白我为什么不答应了吧!我倒无所谓,可下面的这些将领都跟你一样有顾虑,怎么投靠八路军?所以我没有答应!”于学忠认真道。

说实话,他对重庆方面早就失望了。对于**方面这几年的表现,无论在哪方面都要比国民党要强,即便是有些做法他不看同,但瑕不掩瑜。

不过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他得为下面跟随一起的将领考虑,不然他早就投靠过去了。他当初参军不就是为了一展抱负吗?现在王以哲、何柱国两个昔日同僚,现在各自率领近十万的精锐之师,在跟日军作战,而他却只能在鲁南这弹丸之地苟延残喘,说不羡慕,那是骗人的。

新泰,位于沂蒙根据地的中间地带,在几年前本是被日军占领,不过后面被八路军拿下。不过作为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的陈更,并没有把军区指挥部以及人民政府驻地迁到新泰这个县城里去。

在山东,八路军可没有航空部队,把指挥部设立在这么明显的地方,难道让日军来炸?所以陈更把指挥部放在了下面的一个乡镇,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此时山东军区的指挥部也在谈论山东仅剩的一支国民党军队,也就是于学忠部。

“首长,我也无法说服于司令,他没答应加入我们,而且也没打算撤出山东的意思。我的工作没错好,愿意接受组织上的处罚。”只见作为67军参谋长吴克仁(不再兼任117师长),正一脸沮丧地向陈更请罪。

本来去见于学忠之前,他以为任务是十拿九稳的,可是对方没有答应他的条件。要知道一个纵队编制在目前八路军里意味着什么,而且还允诺尽快给其换装,可再这样优厚的条件下,对方居然没答应。

在劝说几番无果后,他只能先回山东军区的指挥部复命。这次派他来就是因为他也是出身东北军,而且跟于学忠也熟悉,可还是以失败告终。

听到吴克仁的自责,陈更并没有怪罪,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吴参谋长用不着自责,我来山东几年了,一样没能劝降他,你这几天的功夫没能说服对方,也很正常。”

陈更没怪罪,一旁的王树声看不下去了,“这于学忠还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个纵队都不答应,还真当他那几万人多值钱似的,我一个师都能把他那几万人给灭了。”

于学忠拒绝他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要不是对方一直都没跟他们搞过摩擦,还有看王以哲等人的面子,他那几万人早就被请出山东了。在这些八路军高级军官看来,对方的屡次拒绝,着实有点不识抬举,自然就引起很多人不满。

咳咳

就当王树声说完这话时,一旁的刘志单在旁边不禁咳嗽了几声。王树声看见刘志单的眼神看着吴克仁,他很不解,不过等他看了过去,这才发现吴克仁此时很尴尬,他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那个啥,吴参谋长,我是就事论事,你别想多了。”王树声摸了摸鼻子解释道。

“王司令,你放心,我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于司令那边,的确有点过了,或许应该让两位军长中来一人才对,我的话还是难以影响于司令。”吴克仁脸上虽然尴尬,但没有不高兴的意思,他自己都觉得于学忠过了,其他人有些想法也很正常。

“王军长和何军长倒用不着亲自跑一趟,于学忠后面要是知趣就好;要是不知趣,我们按规矩来就行。

还有你老王,要是没事去督促部队训练去,这不知道就要跟鬼子大干一场。这可是表现的机会,你要是给我们军区丢脸了,总部那边,我可不好意思给你们请功。”

或许看着王树声在这发牢骚让陈更有点看不下去了,所以就直接打发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