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八十六章 皇姑屯事件

红色帝国1924 第八十六章 皇姑屯事件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号外!号外!南京**,坐视日军大肆屠杀我通报!”

“号外!号外!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大肆屠杀我同胞,数万军民死于日军的刺刀之下。”在上海租界,一个个卖报的孩童拿着一份份印刷好的报纸,在大街边喊边卖。

“小海,给我来一份报纸!”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的年轻男子喊住卖报的小孩,要了一份报纸。

“先生,你收好!”小孩在接过钱后,便把一份报纸送到买报的人手上,便继续高声喊着卖报!而大街上的行人,很多都好奇的买了一份报纸,纷纷驻足看看报纸上的内容。

“可恶,这些日本鬼子!”

“天杀的日本人,小孩都能下去狠手!”

“南京政府也太软弱了,对于日军的进攻居然不抵抗,坐视平民被杀!”

一时间各种言论便充斥在大街小巷,基本都是对日本的谴责和对政府的不满。随着时间慢慢走着,没几天全国各大城市都知道这些事,在各地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反日示威游行,顺带斥责国府的软弱无能。

“啪!”南京的一个修的很漂亮、戒备很严的一栋建筑里的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声音。

“娘希匹,怎这是么回事?你看看,怎么这些多指责国府的文章!”办公室里,老蒋顶着一个大光头,把刚才看到的报纸摔到桌子上,对着来人大发雷霆道。

“总司令,这是好像是gcd和那些左派人士搞的鬼,要不要我们!”来人说到后面做了一个割头的动作,可见此人的心狠手辣。

“不行,左派的那些元老不能动,现在是关键时期,我需要他们的支持!至于gcd,都给我想点办法,都给我抓了!”老蒋也不是傻子,他的资历在国民党内其实并不算多高,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还不是因为自己凭借黄埔军校校长担任了北伐军总司令得到的,现在他刚刚复职,根基还不稳,不能得罪那些那些元老派。但对于gcd他可就没那么顾忌了,早就撕破了脸皮。

“好的,总司令!”在得到老蒋的命令之后,来人就退下了。

坐在办公室里的老蒋也是很烦躁,这段时间的事情让他无比烦躁,日本人的背信弃义,国内的指责,让他无比烦恼。最后他便决定了,还是不要去趟北伐的这条浑水了,越往北对日本的刺激越大,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于是老蒋便命令自己的第一集团军退回徐州,北伐的任务交给另外三家,出了什么事让他们去承担责任去,就算外国人不刁难,几家争夺地盘肯定会产生矛盾,老蒋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所以这么想想老蒋也就不觉得什么了,不过想着还得去跟那些元老派解释,这头又开始大了。

就在老蒋在这边头疼的时候,远在湖南、江西交界的井冈山根据地迎来了两件喜事。

1928年5月中旬,朱得、陈义率领南昌起义的保存下来的部队万余人,经过数个月的辗转,终于来到了井冈山(历史上是28年4月底来到井冈山会师的)。

这是第一件喜事,第二件喜事则是叶挺也来到井冈山了。历史上的叶挺在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gcd,在这个时空在李卫国的帮助下,叶挺仍然是**员。此时的叶挺,通过自己的卓越才能再加上李卫国这个老部下的支持下,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后,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5000人的军队。在李卫国的建议下,率领麾下周士第、许继慎、周子昆等,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本来三支军队汇合在一起是一个很高兴的日子,但他们又不得不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安排职位。毛委员无所谓,他是走的党的方面,不算军人,队伍再怎么改党代表也是他,但其他人不一样。

就拿朱得来说,历史上他之所以能成为红四军军长是因为他上山时带来了大量军队,加上南昌起义时他也是军长一职,当红四军军长是理所当然。但这次不一样,第一,井冈山根据地在,老毛和其爱将蒋先云的努力下,再加上李卫国的帮助,发展迅猛此时的红一军已经拥有了两万余人,实力很强劲。而且军长还是蒋先云;第二,现在又有了叶挺这个强力竞争者,他的资历虽然没有老朱老,但南昌起义时同样是军长,而且是着名的叶挺独立团这个‘铁军’一号人物。

虽然这事挺尴尬,但不得不考虑。经过一系列的商讨并上报湘南特委之后,最后只能新成立一个军----红三军。其中朱得出任军长,叶挺出任副军长(也兼任师长),陈义任党代表,周士第出任参谋长。部队就是朱叶两支军队会师后的部队,再加上红一军一部分组成,全军分为3个师,全军近两万人。

红三军的成立,让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队伍壮大了一倍,拥有两个军,达到了惊人的四万军队,俨然成为红军队伍最多的部队(他们都不知道李卫国的军队有五万余人)。已经达到了4万军队之众的井冈山根据地,现有的地盘肯定无法容纳这么多军队了,向外扩张已成必然。

趁着国民党军队北伐之际,红一军、红三军开始大幅出击周围各地。万安、安福、泰和等县迅速沦陷,兵锋直指吉安府。

就在红一军、红三军大肆扩张的时候,北方又发生了一件影响国内政局的一件大事,张作霖死了。

“一代枭雄,可惜死的太惨了!”这是国内很多熟知张作霖的人对这个事件的统一看法。

原来在五月底北伐大军逼近京津地区,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在六月二号发布了‘出关通电’,宣布退出北京回东北。若是只是退回东北也没什么事,谁叫面对日本的威逼利诱,老张不为所动,这让日本人对其很是憎恨,见其已经不能为自己所用便决定除掉他。

在六月三号晚上六点,在张作霖坐火车途径近距离沈阳仅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火车站时,被关东军早已埋好的炸药直接掀飞列车,张作霖被炸得仅剩一口气,最后死于沈阳的张府里。

最后远在兰州的张学良回到沈阳,接手了自己父亲的基业,成为新的东北安防保卫司令。对于皇姑屯事件,说实话队员北伐军以及gcd军队谈不上好事坏事,隔得太远。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在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得知这事后,大为恼怒,这个关东军太喜欢乱来了。本来之前日本是想通过张作霖和平控制东北,这下好了,张作霖一死,张学良再不是人也不会跟自己的杀父仇人合作了,想要占领东北只能出兵攻打。

而且在张学良主政东北之后,日本方面对张学良的不重视,让张学良最后在老蒋的劝说下,最终宣布易帜。

“一代枭雄啊!”李卫国拿着张作霖死去的电报,不禁十分感叹。张作霖虽然是一派军阀,但说实话,若是没有张作霖的存在,东北估计早就被日本人变成了实际的殖民地了。他这一死,继位的张学良又不能服众,能力也不行,大好的基业在九一八之后就白白送给了日本人。

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最好的就是东北,能造飞机、大炮、军舰等,沈阳兵工厂更是中国最大的兵工厂,轻重武器都能制造。可惜的就是整个东北后面白白的被日本占领了,成为日本侵华的桥头堡和重要后勤基地。李卫国也在想,为啥他没穿越到东北去呢,要是给他这么好的一个基业,什么老蒋都得给他乖乖让位置。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不喜欢张学良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一个败家子,他老爸才把基业交给他三年就被丢失了,虽说后面会有一个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功劳,但这并不能抵消他的罪过。

“卫国,你怎么对东北的局势这么关心了?”一旁的陈更看着唉声叹气的李卫国,便不禁问道。

“能不关心吗?东北这么好的地方,可惜了!”李卫国站起来,来到窗户看着院子里树木,感叹道。

“可惜什么?张学良不是已经接管他父亲的基业了吗?”陈更不解道。

“你真认为张学良这个纨绔子弟能守得住他父亲的基业?”李卫国回头看了一下陈更,冷笑道。

“卫国,你的意思是?可现在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已经成为了奉系军阀的新任掌权者,即便有日本强压,但作为老帅新丧,下面的军队也会同仇敌忾对付日本人啊!”陈更看问题还是在表面,没有看清楚局势,也是,这个时候中国有几个人能看透当前局势的。

“老陈啊,你还是没看清楚啊!张学良什么能力,能掌握东北数十万军队。他现在靠的就是他是张作霖的长子,但奈何其能力一般,若是泡泡妞、抽抽大烟还没什么,若想守住他父亲的基业,他还没那能力。

首先,就凭他,他父亲下面的一律大将他都不一定能指挥得动;其次奉系内部与他唱反调的人可不少,;最后还有一个强敌日本,以他的能力跟日本人周旋还差点事。

所以说对他来说,外有强敌,内又不稳,我敢打赌,不出五年张学良必丢东北。”李卫国就开始在那吹嘘着,让陈更听的一愣一愣的。

“卫国,你说的也太夸张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奉系可是有着30来万军队。”陈更不同意的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李卫国说的不是很靠谱。

“算了,你不信就算了。我们还是聊聊正事吧,趁着西北军都去北伐了,我们得抓住机会呀!”李卫国见好友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便岔开了话题。

“你之前提的那个事?现在倒是个好机会,我们这边现在发展的也比较好了,是要去到处点燃我们的革命火种了!”陈更跟李卫国会了会意,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