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九十七章 入川(三)

红色帝国1924 第九十七章 入川(三)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万源县政府

“师长,原九团三营营长王胜前来报到。”现在已经是川东游击队副司令的王胜,在红军主力拿下万源之后,他便与王维舟等人来到这里面见黄公略。

“王营长,辛苦了!这位想必就是维舟同志吧!”看着略显消瘦的王营长,黄公略便安慰了一下之后视线就转到了旁边的一个年龄略大的同志身上,想想川东游击队的里面的人物,也就只有那位连李卫国都提起过得比建党还早的党员-----王维舟了。

“黄师长,你好!”看着黄公略伸出的手,王维舟也很热情的与之握起了手。

“维舟同志,这次我们能这么快拿下万源,你们川东游击队功不可没啊!”黄公略客气的夸赞道。

“哪里哪里,配合大部队拿下县城是我们的职责,毕竟都是为了**奋斗。黄师长,我们游击队武器不足,很多游击队员都拿着刀跟敌人战斗,你看能不能给我们补充点武器,不用太好,只要能杀敌就行。”王维舟开始大义凛然的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开始厚着脸皮要武器了,不过这也没办法,虽然他们是游击队,但组织有能力了也不能就不管他们吧。

“武器好说,我们刚缴获了一批夏利曼步枪,这跟我们主力部队的制式不符,你们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些回去。”听到要武器,黄公略就乐了,现在根据地红军虽然扩编了一部分,但就是不缺武器,仓库里之前缴获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步枪起码一万支,因为口径不符就被扔在仓库或者就送给附近的游击队之类的,让他们去敌人占领区搞破坏。

“太好了,黄师长,太感谢你了,我代表游击队全体人员谢谢你了。”听到黄公略没有犹豫就给了自己那么多枪,王维舟非常激动,两个手紧紧地握着对方,久久不收手。

“维舟同志,你客气了,都是党领导的武装,你不用这么客气。我这也带来了组织给你们的新的安排,接下来的时间川东游击队的任务就是负责袭扰敌人的补给线,在宣达(即宣汉、达县,刘存厚的核心统治区)附近发动群众,策应主力部队的这边的战斗。”说着,黄公略就从身边参谋的手上拿过一封电报,递给了王维舟,由于两者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若想调动对方只能通过党委来下达命令。

“好的,没问题,这本就是我们的份内的工作,我回去就马上行动。”看到电报上署名是西南特委,王维舟啥也没说直接答应下来。

“行,那就这样,我这边事情比较多,我让这里的党委直接跟你对接吧。”在聊的差不多之后,黄公略就去忙他的事了。

王维舟等人此次也不是来游玩的,在万源县城待了不到一天就领着快一千支步枪让同行的游击队员给带着,虽然每人身上都背着七八支步枪,但这些队员一个个都是乐呵呵的,平时苦逼的他们连枪都很好摸到。主力部队一来,他们的武器水平都能赶上一般的川军了(没有重武器,基本就是步枪和几挺轻机枪)。

轰,一声爆炸在竹山县的武器试验场响起,只见两百多米外的靶子已经被炸坏了,散射的弹片也把周围的木板给弄得支离破碎。

“威力还行,就是射程和重量还得改进!”李卫国起身拿着一具掷弹筒,感觉重量有点偏重都有四公斤了,而且射程也是很好,只有不到300米,这个距离对于操纵掷弹筒的士兵来说非常不安全。

“总指挥(李卫国是西南特委书记,也是陕鄂根据地的军队总指挥),这还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样品,后面我们会在仔细改进的。”新任的兵工厂厂长王军(原汉阳兵工厂的管理层之一,也是一个武器设计师,至于何东主要忙着整个后勤的事就没法兼任兵工厂厂长一职)在旁边恭敬地说道。

“对于这个掷弹筒我的期望很高,我也希望兵工厂能早日把它改进到我想要的要求。

第一、全重不能超过3.5公斤;

第二、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第三、精度得高,有效射程必须在400米;

第四、造价不能超过汉阳造步枪(历史上日本最好的那款**式掷弹筒成本只有38大盖的四分之一)。

我把话也放在这,若是有人能把这个掷弹筒改进后能达到我的要求,首先津贴标准升一级,并奖励500大洋。”为了尽快研制出这个掷弹筒,李卫国也是下血本了。

看着眼前生产出来的掷弹筒,李卫国是在不敢恭维,就跟历史上日本的大正十年式看着差不多,不过由于工艺等原因,虽然造出来的射程达到了200米,但重量太重,精度也不高,也不方便携带。眼前的掷弹筒就像是兵工厂技术人员吧60迫击炮强行给缩小了一样,看着也特别憋屈,所以他很不满意。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着急研制掷弹筒也是有原因的,想想前世日本军队的掷弹筒多牛逼,中**队伤亡快到1/3都是它造成的。当时日本用的**式掷弹筒,全重才2.7公斤,精度也不错,有效射程达到了500米,最远达到700米,这个射程有效的保护了操纵人员的安全,也正是用着这款掷弹筒,日军给国共双方乃至美军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在很多人眼里,掷弹筒就是小口径的炮击炮,都是射角大,弹道弯曲,适合用来杀伤躲在工事或者隐蔽物的敌人。而且掷弹筒操纵还简单,杀伤效果特别好,直接躲在隐蔽处攻击敌人的什么机枪阵地,一炮一个准。经典的就是历史上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用掷弹筒攻击中央军一个拥有36挺重机枪的旅,直接打掉了这个旅32挺重机枪,剩下的的重机枪因为移动不便(好几十公斤),又要躲着日本的掷弹筒,根本就没什么杀伤力了。

“总指挥放心,我会亲自抓这个掷弹筒的生产任务,保证完成任务。”王军见李卫国这么重视这个掷弹筒,便在那严肃的保证道。

“多跟着点这个项目,其他的生产也别落下了,必须保证兵工厂产能能跟上部队扩编的速度。”

“总指挥放心,我代表兵工厂在这里立下军令状,绝对不会拖军队的后退!”

“有信心就行,带我去看看各个武器生产车间看看吧!”李卫国也不想在这一直听这个兵工厂厂长在这里立什么军令状,便直接去实地勘查一下。

此时的兵工厂车间,工人们都在认真地生产武器,自从李卫国提出了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流水线作业之后,武器生产的速度现在已经大幅提升起来,就是原材料限制了武器生产规模。

现在根据的钢铁厂每年生产的出来的钢也不多仅仅8000吨,生铁产量1万吨而已,这些还都要用于生产重要的炮管、枪管等,所以每年的武器产量就被钢产量给限制了。虽然此时中国的钢铁产量也不高加起来还不到10万吨,不过其他的兵工厂可以去国外买钢材,根据地确是不行,只能靠自己更生。

“总指挥,指挥部电报。”就在李卫国视察兵工厂的时候,身边的警卫员拿来一个电报。

“挺不错,居然这么快就拿下万源了,去给指挥部说一声,让一师也做好准备,刘存厚那边可不会这么轻易让我们抢他的地盘。”看到二师这么快拿下万源,李卫国也不是很意外,川军什么水平他也知道,拿下万源是必然的。

接下来的就是应对刘存厚的反扑了,自己跑到四川去插一脚,还不知道杨森、刘湘等会是什么反应呢,对于这些老乡,李卫国可是知道他们很排外的。

再看了一下电报之后,李卫国就没再管四川的战事了,有徐向浅、陈更他们去指挥。

四川,各大军阀也得知了红军占了刘存厚的地盘。

“这个李卫国还真是让人意外啊,没想到就这么几年就发展的这么快了!”云雾山的吴佩孚听到部下带来的消息感慨万分,对于这个李卫国,他没见过,但不就意味着他不知道这个人。自己的武汉不就是这个后起之秀给攻破的吗,他前期的崛起不就是建立在自己的失败上的吗。当然他的失败跟这个后起之秀,关系不是太大,现在已经站在棋盘外的他,也看的很开了,想要再次崛起是不可能了。

“gcd居然进入四川了,不知是福是祸呀!”在重庆的刘湘得到红军进入的消息,也有点意外,以前只是gcd人小打小闹,没事来个所谓的‘武装起义’,现在居然主力部队进入四川了,不过即便他想阻止,也没有精力,周围的一大波军阀正在虎视眈眈呢。

“小赤佬居然进了四川,看样子刘存厚这龟儿子的日子不好过了。”远在成都的刘文辉对于红军占领万源一点也不担心,他的队伍跟红军之间可是隔着刘存厚、罗振洲等川军实力派。

“红军进入万源,看样子后面红军得有大动作了,必须在拿下下川东(今重庆市南边,重庆市北部叫做上川东)。”万县的杨森对gcd没有好感,但是此时的他正在与其他军阀商量一起进攻刘湘,夺取下川东,哪有心思去管隔着众多大山的红军。

此时的川军各大军阀虽然不少都得知了刘存厚的地盘被红军占了,不过在他们看来区区红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又不是抢自己的地盘,所以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此时由宣汉到万源的路上,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正在前进,这是刘存厚现在的大部分兵力了,此时的他正打算用这些部队去赶走占据万源的红军。

就在川军大举来攻的时候,远在万源的黄公略便得到了这个消息,对于川军的前来,他早有预料,不过却比预想中的时间晚了好几天,看样子川军的集结能力差点事啊。

黄公略也下来了作战命令,其中九团留守县城,八团、十团以及游击队出击迎战来犯川军。

在得到李卫国的命令后,三师的王尔琢便带着他的部队从安康出发前往万源,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