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壮士出川,我穿越到了抗战第一线 > 第433章 各取所需

单子上,都是根据地急需要的东西。主要是各种工业制品,以及一些工业机械,包括一些金属的提炼方法,等等对根据地有直接提升的物品。

除此之外,当然少不了各种枪械,以及各口径的火炮。温三手上的德械营各种武器弹早已经用光了。他的部队打了太多的仗,手上那点装备,根本够用。这东西在战场也是无法缴获的,如果能从汉斯手上弄来一批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

清单上的东西很多,但是温三也明白,想要全部弄到手,根本就不可能,就算双方能达成长期合作,有些东西汉斯也不可能给他们。只要是他罗列出来的东西,尽量去谈,能弄来多少算多少。

观察团在根据地转了大半天,见识了一下温三这个老巢的实力。虽然表面上,汉斯等人都保持着高傲的神色,不过暗地里对有些东西还是很看重的。

毕竟这个根据地建立起来的时间也就半年左右。能从无到有,建设到现在这种程度,换作是别人来,还真的办不到。

关键是有些东西还做得非常的精细,这一点汉斯等人还是非常佩服的。

谈判在第二天上午正式进行,一开始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并没有亮出自己的底牌,而是相互试探,看看对方愿意付出些什么。

不管明面上气氛有多和谐,到了谈判的时候,依然是唇枪舌剑,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的压榨对方的底线。

不过温三和朱明远也不是吃素的,为了给根据地谋取足够多的利益,为了自己这个小团体的成长,将一些关键的东西捂得死死的。观察团想要,也不是不给你,但是你得拿出相应的东西来做交换。

温三非常的清楚,如果自己一开始就唯唯诺诺的话,就算对方肯让步,也不可能得到多少想要的东西。

所以涉及到实际利益上的东西,温三都咬得很死。有时候就连朱明远等人都觉得温三有些过分了。只有那么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却想换一个盆满钵满。

但是温三死咬着不松口,朱明远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才是这个团体的大脑,再说温三做事向来有章法,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拖温三的后腿。

事实证明,温三的坚持是有用的。以汉斯为首的军事观察团确实愿意付出一些代价。此时的d国虽然在大肆搞工业发展,但是对军队的建设也是非常的重视,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打造他们的强军。

温三也正是抓住了对方的心理,一点一点的进行相互博弈。

“温先生,以前我们只知道你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指挥官,没想到你谈判的能力也是一绝。”汉斯冲温三竖起了大拇指。

如果是别人,绝不可能在他手上换到这么多的条件。

为了得到温三在军事上的指导,光是工业上就付出了近十项相关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在汉斯看来,已经是相对落后的东西了。可对于温三,对于华夏大地这个几乎为零工业的国家来说,依然是非常实用的东西。

除了工业技术和相应的产品之外,温三还和汉斯达成一些军火交易。最主要的就是肩扛式火箭筒,东西在近战的时候拥有极强的火力压制能力。

然后再是制式武器,以及相应的武器弹药。原本温三还想引进一条武器生产线的,但是汉斯死活不同意,说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权限。

最后温三也只能无奈的放弃了。不过他只要把那些工业技术弄到手,想要建立起一条完整的武器生产线也并不是不能完成。只是需要自己这边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员去进行研发。

就拿一些工业机械来说,汉斯答应只是给温三相应的零件,最后能不能组装起来,能不能顺利运行,都得看温三的本事。

本质上说,汉斯也是在学温三的谈判手段,将一些物品进行分拆,最后卖给他。如果温三手上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就算东西到手,也未必能用得上。

对于这种情况,温三也是无可奈何。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手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太少了,如果不进行分拆的话,根本换不来那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汉斯带领的观察团也不是傻子,有些物品分拆也是为了绕过列强之间的禁运条约。别看国际列强一个个说话都好听得很,真到了下手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狠角色。

各种禁令都在针对弱国,稍微有价值的东西,都很难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温三想要弄到这些东西,也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来,才有那么一点点机会。

也真是难为了他!

双方经过了近两天的谈判,这才算满意的结束了相差议程。总的来说,谈判的双方都比较满意,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温三这边,也算正式与国际列强达成了贸易关系,尽管有不少东西都被分拆开来的,但总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开了头,后面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温三这个小团体可是妥妥的潜力股,随着他的实力越来越强,肯定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汉斯离开不到半个月,一些协议书上的东西就送了过来。毕竟有不少东西,他们并不需要从国内去调货,周边的国家可能就存在相应的物品。

当然,绝大部分东西还是要付钱的。好在朱明远的商业团队实力不弱,确实给温三挣下了丰厚的家底。否则就算别人想卖,都没有钱买。

这一批工业机械进来,立马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原本一些部门只是立起了架子。现在有相差机械进场,很快就可以进行调试,慢慢投入生产了。

工人们工作热情也很高,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相当新奇的机械,以前是见都没有见过。要不是有一批留洋归来的技术能手,他们根本就无法上手。

这个时候,才真正体现出知识分子的作用。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