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壮士出川,我穿越到了抗战第一线 > 第536章 未雨绸缪,盘活土地

对于这种没有多少意义的报道,温三不屑一顾。

后世媒体攻击手段可比这些激烈得多,采用的方式方法更是千奇百怪,让人很难压得住火气。

温三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些,但是看过的次数已经多不胜数。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就想搞坏他的心态,根本不可能。

当前的情况下,如何全方位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根本,其它的东西,根本就不重要,至少温三是这么想的。

现在离抗战结束的时间还早,鬼子的综合国力依然相当的强盛,欧洲的二战还没有开始,只要肯努力,绝对大有可为。

经过这件事情一闹,温三让列强们都明白,这位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拿捏的主儿。想在连云港这边开办事处,那就要按温三的意思来,那些不切实际的强盗行径是行不通的。

所以接下来与英吉利为首的洋鬼子谈判,温三变得更加的强势。只要他开出来的条件,绝对不会打什么折扣,能谈成就谈,谈不成就滚蛋,没那么多时间跟这些洋鬼子来回拉扯。

到了后来,这些列强也只能按照温三的意思去办,他们付出比之前更多的代价,这才达成了合作的条件。

温三明确向所人的宣布,连云港这里不存在任何租界保护条例,他的人随时随地都有权力对任何一方势力进行合理的调查和干预。如果有谁不按照他们颁布的条令办事,轻则进行驱逐,重则按律抓捕,以正条令。

如果之前温三颁布这样的法令,那些列强肯定不会当成一回事儿。洋鬼子们在华夏领土上耀武扬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别说对普通老百姓,就是那些高级官员,身份显要的家伙,见到洋人,也要矮上三分。

这些洋鬼子的脾气,都是他们给惯出来的。

温三的强势打破了国人之前那种在洋人面前奴颜婢膝的形象。他的手段也相当的激烈,只要自己占理,不让分毫。

在这个秩序混乱的年代里,这种高压的手段,反而更容易保一方土地的安宁。

至少在连云港这边,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起来。不管哪方面的人过来,都得遵守温三团体颁布的条令。

在规矩之下做事,自然会显得更加的安全。

卫洪兵被直升为连云港地区的保安团团长,管理该地区的日常安保,对一切作奸犯科的行为实施打击,基本是零容忍。

连云港很快就进入了相对的平静期,各行业聚集,城市也快速的繁荣了起来。虽然还谈不上百业兴旺,至少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因为某些问题,一下子坍塌下去。

理顺了连云港的问题之后,温三又把重心转移到军队的建设上面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各部的损失的兵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日常的训练自然不会停止,部队以战带训,对周边的地区进行面整束,将潜伏在周边的一些鬼子,汉奸,以及破坏分子全部清除。

与此同时,周边的土地也将纳入管理范围。

华夏是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不管怎么发展,老百姓对土地的渴求发自内心深处,永远不可能割舍的。

大量的人口过来,对土地的耕种和利用也有极大的好处。温三还记得另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几年之后,因为天气以及多种原因,整个华北平原地区,将会陷入严重的粮食危机,大把人因为没吃的,直接被饿死。

国府的储备粮食也是严重不足,连自己都满足不了,根本无法顾及到广大的老百姓。

小鬼子的为烧杀抢掠无疑加重了这样的灾难,加上天气严重干旱,几个月都没有下雨,土地完全绝收。

当时【指挥官】坐镇陪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对于下面呈报上的来消息,也不是很上心。一心只想着征兵,征食,以至于耽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在这场大饥荒中,粗略统计死去的老百姓人数超过了300万人!

这对当时无比严峻的抗战形势来说,也是极大的打击。老百姓饭都没得吃,哪有心思去抗日?

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温三是知道的。

他现在控制的区域,就在这华北平原上,山河四省都在他的辐射范围之内。

如何利用手中的土地,囤积更多的粮食,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特殊天气带来的大旱他改变不了,但可以从**方面入手。比如如何占领更多的地盘,将自己的控制区尽量扩大。如何消灭小鬼子,将他们赶出这片富饶的土地。

目前温三的实控范围之内,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种。目前人口都不能保证将所有的土地利用起来,更别说进行开荒了。

土地有了生机,才能快速聚集人口,才能繁荣经济,提供必要的工业基础……

这一切的问题,都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温三对于这一点,脑子非常的清醒。没有土地的繁荣,空谈工业发展就如无根之萍,随时都可能直接崩溃。

如何把土地安全交到老百姓的手上,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在那个年代里,老百姓完全是弱势群体,他们是弱小的代名词。

跟那些土豪劣绅相比,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即便温三把土地交到他们的手中,如果没有严格而又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些土地很快不会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去。

最后又会形成地主垄断土地使用权,对老百姓进行无情的盘剥。老百姓依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这种现象并不是温三想看到的,他已经在徐州推行土地改革,虽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最后在他的高压政策之下,还是强势推行了下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所以从徐州到连云港,中间这一大片的地区,也要及采取这样的管理办法。

只是这样一来,需要他安排更多的人手,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对这些地方进行监督管理。

所以有事情如果都让温三一个人去盯着,累死他也不可能完成。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而又有活力,有信仰的团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