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港岛旧事 > 第427章 挤兑 危机

港岛旧事 第427章 挤兑 危机

作者:萌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2:04 来源:泡书吧

夜晚。

九点余钟。

“对2”

“过!”

三名警员凑在白天的办公桌前打开,手边都堆着一叠零钱,两名警员站在一旁,抽着香烟,津津有味的看着。作为隔离办案期间唯有的娱乐活动,警员们打起牌都热情很高。

剩下的几名警员早早洗漱,躺在房间里看电视。

“嗙!”

突然间,一块石头砸在窗户上,惹得警员纷纷回头。

“怎么回事?”

带头的警长放下扑克,狐疑的站起身,旋即又是一块石头飞来,将窗户玻璃直接砸烂,发出巨大的破碎声。第一块石头没有砸中窗户,仿佛像一种提示。

他办案经验丰富,意识到不对劲,悄悄靠近窗户,探头往楼底一看,见到五六名便衣探员抓着手电,正昂首望着窗户。

“赶快叫兄弟们起来。”

他立即回头挥手。

三名跟在后头的警员对视一眼,马上张口答应,急匆匆地前去敲门。房间里,警员们提起裤子,要系皮带,两个燃烧瓶就飞进窗户里,发出爆炸声,相继落地。

“tmd,搞什么鬼,连燃烧瓶都扔啊!”

警员们骂骂咧咧,有人穿着短裤就冲了出来。

“开门!”

“开门!”

众人拍击着大厦铁门毫无反应。

“死鬼佬,自己回家睡大觉,连看门都不派一个人,就想着把伙计们锁死在房间里。”谢法新手下有两个财政司调来的助理,平时负责监视伙计们工作,运走材料。

之前还会守门到十点多钟,现在八点钟就会撤走。

没有上头的命令,警员们害怕担责,根本不敢在夜晚出门。

大厦保安里也有安插总督府的人,平日负责监视他们,但现在显然赶不到现场,给了警员们充足逃生的理由。

“嗙!”

一名警员踹了铁门一脚泄愤,回头吼道:“爬窗户走!”

“好。”

大厦三层不算很高,而且墙体多有水管,落脚点多,警员们受过训练,攀爬难度低,火势虽有,但瓶子里装的柴油少,一时半会根本烧不起来。警员们便纷纷回到窗前,沿着管道、墙面往下爬。

当然,夜色漆黑,上头有火,警员们难免有些紧张。

再加上管道湿滑,落脚点小,危险性还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就会出事。好在楼下的警员们准备周全,见到伙计们出来,打了一个手势,便有人带着木梯跑出巷子,把梯子架到伙计们二楼。

三楼的伙计们只要扒着窗户,踩到梯子,换一个手就可以安稳沿木梯下楼。

十几分钟后,警员们便全部来到地面,大厦的安保也反应过来,纷纷走出楼梯。便衣探员再度拿出玻璃瓶点燃,甩向工业大厦,瓶子里柴油装满,立即烧起汹汹大火。

“快闪!”

探员们前拉后拽,慌忙逃离。

翌日。

上午。

总督府。

佰立基收到谢法新的报告文件,将文件狠狠砸在桌面,出声道:“连专员的办公署都敢烧,港岛警队是匪还是兵?”

虽然,总督专员没有真正的官署,但是办公地址即是临时公署,烧工业大厦的办公室,就是没有把总督府的权威放在眼里。佰立基作为总督不可能不生气,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要和警队开战的意思,缓了口气便道:“换一个办公室继续调查,问问警队方面有没有受伤。”

“在港岛任职最危险的就是沾上警队,做事的时候注意安全。”

他望了谢法新一眼。

“是。”

“长官。”

谢法新脸色也郑重起来,以前在财政司总听人讲警队有多狂,那时心里只以为有夸大其词的成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他见识过警队的不讲道理,心头可格外紧张。

港岛能给英府高层带来威胁、压力的部门,真的仅有警务处了!

同一时间。

大馆。

郝德夫拿着文件,将昨夜调查到的消息,一字一句向长官汇报,不时还抬起眼眸看一下长官的神态。只见长官正一口一口,气定神闲的吸着雪茄。

“总督府委任一个专员,抽调十个兄弟,锁在办公室里专门写巴顿案的资料?”何定贤问道。

“是。”

郝德夫道:“总督府可能想重审巴顿案。”

这个信号就已经足够危险。

“不可能!”

何定贤却直接否决:“这起案子总督府已经签字,还嘉奖了办案人员,重审巴顿案于总督没有好处,唯一的可能就是扩大巴顿案,借着巴顿案入手调查警队其它官员。”

“总督忍了好几年,终于也是按捺不住。”

郝德夫闻言心惊肉跳,第一个念头是想要逃避风波,但下一个举动却是抬起头,迎上了何定贤的目光。因为,扩大巴顿案只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追索巴顿的行贿名单,往商业方向搜查。

第二个方向则是追究巴顿在警队内部的贪污网络,把手伸进警队,而郝德夫作为反贪室长,之前没有调查出巴顿的贪污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过错,极其容易被人换下。

最有力的办法就是抱紧大腿,寻求何sir的支持,而何sir明显也看出郝德夫的意思,出声道:“你去与葛sir、昆先sir、伊辅sir都打一个招呼,让他们做好准备,把尾巴清理干净。”

“反贪权只要在我们手上一天,我们就是安全的。”

郝德夫站起身颔首答令:“yes,sir!”

何定贤其实很想把反贪权一直握在警队手中,永远自己查自己,只查想查的事情,但无论是否有总督府打,立法权都是掌握在总督府手中,总督要是铁了心成立一个独立的反贪公署,那么,警队根本无计可施,但只要不刻意激化本次事件,总督府其实没理由再成立一支纪律部队。毕竟,成立一支纪律部队要投入的经费、资源、解决的流程是很多的。

佰立基对港岛经济的发展确实有所促进,但收上来的税够他这样用吗?历史上,港岛也是发展到麦理浩时期才有资金成立廉政公署。光是为了扩大一个已经结束的案子,就成立一支纪律部队,辅政司、财政司、保安局恐怕都要有意见,市民舆论也不一定会支持,到时佰立基的政绩岂不是打了水漂?

不过,何定贤却忽然意识到自己利用反贪室肃清政敌的手段,落在佰立基眼里应该很方便,好用,又易学吧?不管佰立基最后想要的是什么,反贪权毫无疑问将成为一把两派争抢的利剑。

两个月后,一个下午。

九龙仓集团总裁雷恩正式约见上百位仓库货主,正式公布九龙仓集团除“德丰银行”的支票外,拒绝收其它银行银票作货款。全程没有指名道姓任何一家华资银行,但矛头却直接对准明德银号。

明德银号只是一间小型银号,属于钱庄性质,在战后靠经营美元兑换起家,由于给码头货主们较好的兑换率,日积月累下,给钱庄积累了一批很忠诚的客户。

由于,货主们都做海上贸易,常常需要兑换美元交易,加上明德银号给的利息不少,所以,常常有货主把货款存在明德银号,让明德银号从几十万的规模,做到现在一千多万港币。

在华人钱庄业里多少算小有名气。

雷恩这一举措既给会德丰的银号拉拢客户,又能引起客户前去明德要求兑付。

这十年间明德银号大举投资房地产,收益率虽然高,但是现金流早已见底,况且收益分摊给储户们,留下的金额又重仓房地产,追求业务上的扩大。

可手上没有握住现金流,再多的资产都等于零。

金融风暴一来全完蛋!

而在雷恩见完货主们的第二天,码头上就流出着明德银号无力兑付九龙仓持有银票的消息。货主们正纳闷九龙仓怎么会突然拒收它行支票,惊闻此消息立即觉得合情合理。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涉及到资金安全,人人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争先前往明德银号兑付。

当天傍晚。

尖东。

明德银号的库房里,大老板“周伟民”穿着白衫,一脸绝望的看着满桌支票,出声向三位股东道:“金库里三百多万港币已经见底,柜台刚刚又送了两百万港币的支票过来。”

“这笔钱凌晨之前兑不出来,明天一大早,恐怕要取钱的客户就会排满钱庄门口。”

一位股东说道:“明德银号经营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肯定是英资洋行在背后搞鬼。”

“这笔钱就算去商会借、去濠江找高可宁借高利贷都得拿出来,只要撑得过前两天,信誉有了保证,银号就还有得救。”

一间做了三十多年的银号。

股东们很难放弃。

周伟民却苦着脸感叹道:“这不是两百万港币的事情,外面满世界都在传明德银号投资地产大亏,想要稳住阵脚,恐怕得抽出八百多万的现金。”

三位股东表情一愣,因为,明德银号资产估值确实缩水了不少,可楼市追高了五六年,回调一两年是很正常的吧?港岛经济发展的这么好,其实银号股东们都觉得追地产没错。

偏偏有人挤兑他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