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51年:隐居深山建立超级家 > 第943章 起源组织在努力(1)

随着12月1日逐渐临近,不光星斗组织在着急,其他的组织也不轻松,都想在觐见家主之时能有一点功绩来装点门面,否则,实在不好看。

尤其是起源组织,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和资源,但是回报却寥寥无几,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结果就是结果,他们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就拿目前建成的16个研究所来说,都是吞金巨兽。

首先就是建立研究所的固定支出,这么多年下来,光是付出的建设成本,就根本数不清,起码能建一个世界级城市,要是用钱去填,怎么也是上千亿美元计算的。

其次就是持续支出,这16个研究所,总共拥有3.7万人的研究人员,这些人每一个都是高级科学家,超过4200人属于顶级科研人才,他们的生活支出,物资份额,都是天花板级别的,每个月都是二十亿美元以上的支出。

注意,这还只是生活待遇方面的,好在有八大组织,和几个国家共同负担,所以没有太大的问题,否则,光是靠杨军自己,就算有2万吨黄金,也坚持不了几年的。

最后,也是大头,那就是搞科研的耗费,这是毫无疑问的,绝对不能少的,否则,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

这么多的研究人才,每时每刻都有上千个项目在进行研究,它们就像是上千头巨鳄,不停的把一切吞进肚子里,最后,啥都没有。

这种耗费,已经很难用金钱去衡量的了,有的根本就不是能买到的东西,就比如第三研究所的核物理实验室,其中的核燃料,稀有元素,辐射源,等等,都是通过各种地下渠道弄到的。

当然,这些耗费,其实认真算起来,并不是很大的负担,因为杨家已经拥有了7个国家,而且还是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很多东西根本不用买,直接调集就行了。

就拿科研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来说,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家庭教育,等等,全部都有安排,所以,真的没怎么花钱。

而且,随着杨家掌控的势力越来越大,这种优势也会逐步扩张,就像美苏这种超级大国,他们的科研机构,不知道有多少呢,花费了不知道多少钱,但是,在国内转一圈,其实什么都没付出,全部由国内的民众买单了。

这就是底蕴深厚的好处。

如果苏国的计划最终成功,杨家的起源组织瞬间就能扩大好几倍,一跃而起,能跟欧美,英联邦的科研实力碰一下了。

回归正题。

先来盘点一下目前的这16个研究所。

第一研究所,主要是进行人类方面的研究,对人体的基因,本源,本质进行探索,追寻长生,乃至永生的奥秘,细分为26个二级实验室,300多个小型实验室,它们都围绕着人类这个目标进行着攻关。

当然,衍生出的各种实验项目也不在少数,比如最近美国进行的改造人,又或者强化人,基因药剂,等等。

目前,作为杨家第一个组建的研究所,加上杨军的重视,所以是起源组织里规模最大的一个,人员超过5000,每一个都是天才科学家,没有到一定的级别,根本没资格进来。

所取得的成绩,也算让杨军满意,虽然限制于目前的科技设备,无法彻底画出人类基因图谱,但是,其他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的完善,光是靠想象,就能搞出无数个研究领域和方向。

甚至,很多超前的黑科技猜想,把杨军都吓了一跳,什么生化人,纳米人,幽灵态,机械人,电子人,等等。

说真的,杨军发现,这个世界最恐怖的,其实是科学家,如果没有控制,这些人能干出什么来,真的不敢想,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科学实验都是在官方的控制下进行的,否则,后果难说。

据说,在这个研究所的档案室里,光是猜想类的研究理论,就超过了10万份,里面哪怕以后能成功万分之一,也有10种啊。

当然,跟长生不沾边的研究,杨军是懒得搭理的,基本都是让它们在档案室里吃灰去了,那些提出科学理论的科学家,也都是在闲来无聊才会干这种事情,毕竟灵感来了,挡也挡不住,先不管能不能成,搞一个理论计划书,还是可以的。

这种风气,其实是杨军自己造成的,一开始他就比较鼓励这个,还为此狠狠奖赏了一波人,现在却很头疼,幸福,又恐惧。

所以,杨军才有点信心把目光投向星空。

未来,第一研究所的发展会越来越顺利,其他研究所的进度跟上的话,很多设备也会跟着出来,比如计算机,比如超算,比如光刻机,比如数学理论大一统,比如微观探测设备,等等。

有了这些作为养料,人类长生,人类强化,人类超凡,还远吗?

想想前世的21世纪,没有杨军的插手,各国乱七八糟,抢来抢去,打来打去,科技都能发展到那个程度。

而现在呢,经过杨家的整合,半个世界汇聚在一起,想来不到十年,就能比肩前世了吧。

再进行20年的发展,把欧美打趴下,融合其精华,进行科技大跨越,用金手指搞黑科技。

啧啧!画面太美了,不敢想。

百年内发展太阳系是有很大机会的,殖民火星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就连马斯克都能靠自己来搞,杨家这么大的规模,不可能搞不了。

然后,再用300年的时间发展,走出太阳系,进军银河系,当然,这还太远,期间有太多的过程需要走,暂且不提。

话题扯远了。

接下来就是说说第二研究所,它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搞机械,和精细加工的,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最重要的科技,甚至没有之一,任何一个国家,和势力,没有加工能力,全是扯淡。

不管是军事方面的武器,还是各大研究所的实验设备,都是需要机械,和精尖端设备的。

所以,第二研究所的是必须要发展的,杨军还指望它能尽早制造出光刻机呢,没有超算的日子,科研进度,实在不理想,完全靠人数去堆。

(我想细细写一下起源组织的科技研究,1000章以后的情节就会侧重科技了。接下来的几章大家要是不喜欢这样的情节,可以评论说一下,我尽量减少,5章到15章,你们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