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160章 第一次“悟道”的人

1558年的天变 第160章 第一次“悟道”的人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通常的时候,这环状存水槽上会分出一条管道,引导淡水流入另一端连接的水袋里;但也有相对简易的法器装置,它们不连接水袋,倒转装置,把里面收集到的淡水直接倒出来,也是可以的。”

因为张晨很感兴趣,他拉着黄石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所以黄石就和他还有陈有新走到一边,那儿正好有一堆沙子堆在上面,就抓了一把起来,然后蹲了下来,将它们撒在地上,用手抹平了,拿起一块小尖石头在地上边画边说,将这个净水器的工作原理说了一遍。

“当然了在该装置中,保证这个净水器容器的相对密闭,从而维持容器内外温度差也很重要。”黄石说完了拍拍手,准备站起来,因为他看到陈有新好象如听天书一样,迷迷糊糊的连眼光都散了,显然是一头的雾水,就差大喊为什么听不懂。

而张晨则是眼睛死死的盯着地上,因为黄石在上面画了“法器”内部的结构图,他紧紧地抿着嘴巴一幅苦苦思考的样子,黄石也没有去打扰他,就站了起来,看着远方那水面上的净水器。

这个“少年派的海水净化器”他已经买了很久,当初还没有上岛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个东西,当初知道有这个净水装置还真是多亏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那个时候还是电影的热映阶段,有细心的网友就从影片中发现,一个类似水母的锥型透明物体被拴在救生艇旁,它被认为是利用太阳能收集淡水的工具,感觉蛮高科技的样子。

当时黄石看到这个新闻时,还在想这可能只有国外的驴友才能配备得上吧,后来想起来的时候在淘宝网站一搜上居然都有,可见这中国的山寨能力又快又狠,走自己的路不给别人活路。

买了这个东西当时也是因为它是在非常时期的应急装置,这种太阳能蒸馏装置所获取的淡水量微乎其微,每天只能从海水中收集0。5升-2升的淡水,所以它不但能从海水中蒸馏出淡水,也适用于在野外极端环境下的使用,比如沼泽或是山林。

后来到了东洛岛才知道这地方的水井足够他们二十个人使用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再花力气去搞这个,而且用上述蒸馏方法得到的淡水过滤掉了大量的矿物元素,这和实验室里获取蒸馏水的原理相同,用它来应急应该没有问题,但不能作为日常饮用水长期饮用。

再等到蒋家这大一批人被裹挟回来的时候,该是用上这个东西的时候,却因为忙东忙西没有想起来,终于到今天把这座浮桥安装好了之后,才想起来自己的仓库里还有这么个东西,就蛮拿出来试验一下效果看看如何。

在现代其实象这种海岛,特别是大型海船一般都配备有专门的“造水机”,靠燃料蒸馏海水,再冷凝得到淡水,用这种大型装置每天能生产数十吨淡水,而算上饮用、洗漱、船上设备冷却等各种用途,船上每天消耗的淡水量不过10吨-15吨,而船上的淡水舱通常能存300吨水。

如果是个人的户外生存饮水,那么黄石也在亚马逊网站上看到有一款的吸管,当时的售价是14。99,也就是95元钱左右,说是可以直接用于吸饮地表水,包括那些脏水、浑水。

因为它也被一些国际救援组织用于非洲地区净水项目,所以看了视频发现这产品确实非常凶猛,真得是能在浑浊的水中汲取到能饮用的水,这一点让黄石咋舌不止。

它的原理是内置了7级过滤器,官方的说法是可以过滤99。99999%水中的细菌,有效循环次数1000升。黄石也买了一些,这种东西他是想只配备给一些特种部队或是到特殊地区执行任务的士兵,那肯定是非常实用的。

……

“首长,这净水器的原理那是不是就和天上下雨的道理一样?”蹲在地上的张晨忽然问了这么一句,并且抬头看着黄石。

“啊……是啊。”被问到的黄石还真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呵呵,首长,我见您给我的那册‘简版自然之道理’是这么写的,说是大洋的海水经过太阳蒸发就有水蒸气,水蒸气到了天上,被吸在云里面,云吸多了水汽就变成了积雨云,而积雨云就会下雨。对吧?黄首长。”

张晨两眼熠熠放光,兴冲冲地看了黄石一下,然后捡起刚才那块的小石头在地上也开始画了起来,黄石看他先是画了个圈,然后在外面又画了一个圈。

然后在圈外的右上角画了一个小圆,再从小圆向外画了几条的辐射线,黄石看明白了,他画的这是太阳,那么刚才那两个圈估计就是地球与大气层了,果然看张晨手里的石块又转回到两个圆圈之间,在上面画出了几朵的祥云,接着又是一些代表下雨的小黑点。

“是的,道理上差不多,真没有想到张晨你突然之间脑袋开窍了。”黄石看着地上的两幅图笑了,同时也有些惊讶,毕竟一个明代土著只看了一本经过他让人改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居然也能将两件不同的事情联系起来解读。

“呵呵呵,首长,先前那本书我是看不明白的,只是今天算是对这个道理,突然之间好象有了顿悟一样。”张晨摸了摸自己的头。

在那个橄榄绿的帽子下面也是一个光头,他和营地内的其他男性一样都被强制剃了发,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他和陈有新被训斥的第二天,这让他们愤懑了很久,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东洛岛四周皆水,就是想泅渡也没有办法。

陈有新不解的看了张晨再看看黄石,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说什么,这种插不上嘴的感觉让他很难受,于是他便开口说道,“黄首长,张先生,你们说的什么下雨的道理?”

见陈有新在问,黄石笑着回道,“因为我让张晨和美玲他们负责这个岛内的成人与基础教育工作,所以就送了他们一本书,就是张晨他刚才提到的‘简版自然之道理’,其实这本书在我们上界呢,是叫做‘十万个为什么’的。”

“‘十万个为什么’?”这下子不仅陈有新吃惊不小,就是连张晨也张大了嘴。老话说大道三千,或是三千婆娑世界,感觉这个大道和世界就已经是无穷无尽了,这上界却提出一个“十万个”,这……。

“是啊,就是差不多快有十万个了,其中有航天的知识,天文的知识,还有军事科学、自然科学、动物植物、人类自身奥秘的,还有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化学。其实这些知识道理加起来还不止十万个呢。”

原来黄石还想叫几个大学生拿了学校里的自然教科书来改造,结果等拿到那些了教材才发现,自然课现在在小学是叫“科学”,在初中是叫“自然课”,而在高中则是“生物”和“生理卫生”,里面除了说男女的生理发育外就是孟德尔实验豌豆的皱皮等。

这和黄石印象中的自然课相去甚远,其实就象政治课我们以前叫“思想政治”,是教你认清世界的本质,现在改叫“思想品德”,中心思想就是要学生做“好人”,这真正的大道不见了。

当然黄石离开学校也有二十多年了,时代是在进步的,这些课程的设置自然也会跟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见这些教科书不好用,因此无奈之下黄石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 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可以说是黄石青少年时代的科学启蒙读物。

但是当时家里没有钱,所以只能零零碎碎的给他买了几本,就是这几本书和那些“五角丛书”、“少年科学画报”、“奥秘”一起点亮了他从小立志要当个科学家的梦想,不过这个梦想最终并没有实现。

于是为了将来能在东洛岛上培养出几个科学家来,黄石就开始有计划的盗版起这套书来,他专门上淘宝买了一套韩启德编的《十万个为什么》,总共有18册。

然后就招呼了原先在齐叶公司的那两个大学生,哪知道人家没有空,他只好再找了一个叫沈默的学生,让他来改编写这套书,完成的那册图书经过了自己的审核后,黄石就叫齐叶的厂子试印了几套出来。

因为这是 13年才新版的书,所以在书里的各板块中还有涉及到了网络通信、低碳环保、基因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因为这些东西放在书里太超前了一些,而且有些用词也得修改才成,所以沈默忙活了一个月也才整编完成了一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