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209章 救命啊,救命啊,我不想死

1558年的天变 第209章 救命啊,救命啊,我不想死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海角”是在东洛岛上伸出的一角,只要顺着弯曲曲的海岸线就能走到这里,这里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和在岛上另一端,“天涯”的风平浪静,一点都不相同。

海浪每时每刻都在它的脚下咆哮着,猛烈地向岸边冲袭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发出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看上去让人心惊胆寒,听上去更是让人两股战战,所以一般很少会有人到这儿的。

之所以这些地方会叫“海角”、“天涯”,其实就象那个港湾叫“三湾”一样,完全是黄石个人的恶趣味,因为这个小岛就是他一个人的小世界,而且原先也没有前人遗留下的地理名词,一切的地名就都可以从他开始命名,比如连岛中间的那座小山也被他叫做了“不周山”。

这些怪异的名词,让他手下的那些人,特别是那些文化人都捂着嘴偷笑,感觉黄首长童心未泯。不过有些名词让他们也摸不着头脑,比如前一阵在山脚下刚被命名成“挪威森林”的小树林,就让他们几个人要揪光了头发,怎么也想不出典故的出处。

现在黄石他们几个人就走在通向海角的小道上,说是小道,其实就是只有一些好踏足的石头,有尖的,有滑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拐到脚了,所以一看这条路不好走,他就让红儿在后面呆着,自己就带着闻讯赶来的马千嘱、王洛宾等几个人。

“首长,要不我先去看看。”马千嘱很着急,他见黄石他们几个人慢慢悠悠的,好象是在游山逛水,心里就很是不满意,不过他又不好直接催促,于是自己只得提出来先行一步。

黄石正在想要不要给这个小道取个“胡志明小道”的名字,就回说,“哦,好啊,那你去吧。”话音还未落,就见马千嘱匆匆的给自己行过礼后,一溜烟地转过对面那根“擎天柱”消失不见了,黄石摇了摇头,这人啊就是关心则乱。

不过黄石也能理解马千嘱,知道他和吴南海原先就是同一个寨子里的亲人,后来寨子被官军当成土匪顺手给灭了,那寨子里的几十来号人也就只有他们逃了出来,可以说他们是相依为命的毫不为过。

所以他在封闭的军营中,听到在营地外施工的王洛宾在那儿嚷嚷,他才知道原来吴南海失踪几天了,就连忙通过对讲机向黄石请了个假,然后跑了出来。

知道是这种情况,黄石自然也不能不近人情,知道他还在训练队伍,就让他把手里的任务交给他的副手,批准了他的请假请求。不过没有想到的是,王洛宾居然也跟在他的身后同时出现。

黄石见到马千嘱的时候,看他是满头的汗渍,绿色的军衣已经湿透了,好像能拧出水来,脸和手也不时地淌下汗滴。但是他站在自己的面前,却像是秋天原野上的一棵老白杨,魁梧挺拔,朴实健壮,一点也都没有过去的苍老与佝偻。

虽然他的内心很着急,但是在他黝黑的脸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却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惊慌失措,脸上的神情还是那么的肃穆。黄石在心里暗暗的点了头,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终于把他们从一个农民转变成了一个比较合格的现代军人。

黄石虽然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军人,可是没有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的,所以知道要训练出符合现代标准的士兵,而不仅仅是强行灌输条例的古代农民兵,除了给他们良好的后勤补给外,就是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的操练,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

在封建时代,军队的组织结构不用说了,作战也主要是靠个人的武勇,凭级计功、靠抢劫来维持斗志,尤其游牧部落更是如此,所以封建军队才会有归师勿遏、围城必阙的说法,目的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对手拼命。

而近代的军队则是一具战争机器,通过残酷的体罚和每天的训练,让士兵们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而形成对命令条件反射式的执行。一支近代军队中的合格士兵对军棍和皮鞭的畏惧是根深蒂固的,在战场上越恐惧就越会机械地执行命令。

所以近代军队是拼光了拉倒,不过这样的军队,也只是战场上的一具僵尸和行尸走肉罢了。没有灵魂的军队只能僵化地进行杀戮或被杀戮,而不能积极主动地作战,所以如果它们有遇到现代军队,那么肯定就会出现再次一边倒的大屠杀。

只有用理想,才能给近代军队这具死尸注入灵魂,不仅仅是机械的刚硬,还有灵活的战术和柔韧的弹性,而近代出现的国家概念、民族主义就是个非常好的东西,英法德日等先发达国家都是采用了这些,所以后来的世界近代军队都开始有了现代军队的雏形,就是思想灵魂。

到了现代军队,那个灵魂和精神建设就更厉害,最典型的就是八路军的敌后武装了,军队充满战斗意志地去作战,灵活地根据战场形势去争取胜利,被击溃的单兵也能自行恢复战斗意志。

这是封建军队根本没法做到,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并非古人不愿意,而是封建军队和近代军队根本做不到的,陷入敌后的封建军队是只会成为抢劫的流寇。那么黄石自然而然的也只会拿现代的军队当作参照系,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建军计划。

从他带着十几个人登上东洛岛的那天起,就象他把东洛弯更名成三湾一样,他也就下了决心要象毛委员那样,把自己的这支军队打造成一支思想统一,百炼成钢的一支人民军队,要能打仗,能打胜仗,还能打硬仗的一支现代化军队。

而这些要靠什么实现,就是要靠思想领域的建设,思想领域的建设,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说容易是说军队可以凭级计功、鼓励抢劫,就象早期的蒙古与后金军队,金钱与女人的刺激比什么兴奋剂都管用,在刨除掉他们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外,这种思想也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说难也难,因为上面这种强盗式的思想,可以凭借一时,但是等军队的官兵吃饱喝足之后,他们就会失去了进取的精神,那个腐朽退化的速度也让人瞠目结舌,这些从进关之后的满清八旗迅速蜕变就可以看出,事实上最后打下大明江山的还是那些汉人的汉奸部队。

而后来的一些近代国家因为往往是单一的民族国家,所以就采用了民族主义作为主要诉求,比如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等等诸如之类的宣言。

只不过他们都可耻的失败了,但是好笑的是大部分前仆后继的穿越者们,却纷纷的都采用这看上去很鸡血实际上却很狗血的玩意。他们忘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强调单一民族的荣光就是取死之道,只有强调国家至上、人民至上这才是正解。

什么是国家,在政治书上说国家就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同时国家也指那些享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人民,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

而什么是人民,它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在不同的阶段就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其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的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可见所谓的人民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它的精神内核都是一致的,就是对于一个目标共同认同的群体,他们不分民族、不分阶级、也不分肤色,只要他们认同了这个目标,那么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的人民。

而这个“认同感”就是黄石一直在孜孜以求的,为了这个,虽然他的手下人当时还没有能编成一个排,他就亲自象毛委员那样担任了这只部队的指导员,也同时兼任了这只部队的文化委员。

再手把手的教他们认识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在平常的时候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调动他们的创造性,熟悉他们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和爱好特长,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经常和他们谈心,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就象当年他在公司里给新进员所做的一样。

“高,就是高,首长,您取得这个名字简直太绝了,擎天柱三个字……。”跟在黄石身后的王洛宾,向他伸了一下大姆指,同时还咋了一下嘴,象是在回味似的,然后又拍了拍他身旁的那根大柱子。

这根石头化成的大柱子就立在“胡志明小道”上,层层叠叠的石头垒起来有十来米高,人站在下面抬头望天,确实有那么一种它撑到天上去的感觉。

黄石心里暗笑王洛宾这种粗人居然也学会了拍马屁,不过这前面的说的话,怎么和那个鬼子的胖翻译差不多,正要回身说些什么,却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喊,“救命啊,救命啊,我不想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