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240章 首长,对不起,我错了

1558年的天变 第240章 首长,对不起,我错了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好吧,我不说了,你们不要紧吧。”黄石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几句话,会让红儿和曲儿她们两个人这么难受,心里那真是瀑布汗啊,看样子男人与女人的神经确实粗细不同。

“没事了,没有事了。”红儿和曲儿干呕了一阵,也没有真正的吐出来,她们只是听得首长说的那么形象,让她们一下子好象就看到那毛坑就在面前似的,里面是白色的蛆虫,黑褐色的粪便,所以感觉特别的恶心,不仅是想吐,而且全身也起了鸡皮疙瘩。

“那行,我们回去吧。”黄石看她们也确实没有事情,就放下心来,于是便提议回去,一会儿安排人过来这边收拾。

三个人又走了一小段路,都快到基地大门前的时候,红儿有些忍不住了,因为她对首长刚才说的内容很好奇,于是就说道,“对了,首长,您刚才说那些蛆虫可以喂鸡的,是要怎么才养可以的?”

“这个啊,这么说吧,苍蝇是传播疾病的害虫,身上有很多的细菌、病毒,所以不能拿来直接喂养家禽,这是我前面说的吧,你们都还记得吧?”

“嗯,首长,您刚才说过的。”

“所以在我们上面呢,很多的农业学家就想要‘养殖苍蝇,变害为宝’,其中啊,有一所很有名大学里的教授。这个大学,不是你们这儿读书人读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而是象我们岛上这样的‘小学’,那样的‘中学’和‘大学’,这个你们理解吧?

红儿与曲儿都点点头表示理解,因为都知道扫雪在管的小孩子们的那个地方是叫幼儿园,而宋美玲教的那几个学生那算是小学,就象蒋家当年曾经办过的书塾差不多,主要就是发蒙,读书,识字和练字。

其实在古代也有“小学”的,不过这两个字最早并不是专指学校。在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须先要识字,要掌握字形、字音、字义,还要学会使用。

周朝的时候儿童入学,首先要学六甲六书,六甲是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而且比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则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因此从前把“文字学”称为“小学”,所以“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里面就提到了,“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因此“小学”,就是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前面必须要有“传统”两个字,因为它不是指现代的语言文字学。通常说“小学”就是文字、音韵、训诂,而且这“三门”课是“浑然一体”的,但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大学’那更是和论语、孟子、中庸被列为了儒家四部经典著作之一,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是宋朝程颢、程颐两个兄弟把它们从《礼记》的篇章中抽出来,重新编次了章句。然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统称它们为《四书》,从此之后这《大学》就成为了儒家的经典。

不过到了近代之后,这“小学”也好,“大学”也好,都和过去的含义有些不同,因为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势来袭,文化体系乃至是整个的教育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名词都是被“古为今用”,不过也不妨碍红儿、曲儿理解就是了。

黄石见此就接着向下说,“这个教授呢,他就经过多年的研究,从野生苍蝇中驯化出了一种适合我们人工养殖的,称它们为‘工程蝇’。”

其实他说的是天津南开大学杜荣骞教授的研究成果,因为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喜欢看中央10套的《走近科学》和中央7套的《金土地》这类的栏目,当时看着电视中人家养鸡、养鸭、养各种东西都能发财致富,那可真是羡慕死了。

讲杜教授的这项科研成果的节目,大约是在 05年元月的时候在央视台重播了好几次,不仅引起了众多养殖户的强烈反响,而且也让黄石是记忆深刻。

因为那个时候他非常喜欢看穿越的小说,刚好看到有主角在穿越小说中,提到了用养蚯蚓的方活来办养殖场的情节,那个时候他就在想,要是自己穿越了,就会办个蝇蛆养殖,那速度不是会更快,于是这个事情一直是印象很深。

记得在电视片里介绍说,苍蝇终身生活在脏乱的厕所,还有垃圾堆等细菌繁殖的场所生活,却不会染病,并能“家族兴旺”地生存下来,它是依靠什么东西来抵抗各种病菌的侵袭呢。

后来科学家们就在苍蝇身上发现了一种抗菌活性蛋白,名叫抗菌肽。这种抗菌肽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浓度就足以杀灭各种病菌。而且在浩如烟海的动植物种群中,苍蝇的生长速度极快,其干物质积累只需9。8分钟即可增加一倍。

在没有受到外因干扰的情况下,一对苍蝇一个夏天可以繁育2660亿个,可以生产蛋白质600吨以上,生产潜力那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周期很短,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什么办法人工生产如此多的动物蛋白。

而现在他如果养殖苍蝇的话,那么还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就是生产原料很容易取得,因为蝇蛆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工农业的有机废料,来源很丰富,在现代社会价格也很低廉,在东洛岛上也可以找到很多。

其次就是不污染环境,养殖它们不需要任何的防疫措施,也不需要现代化的厂房,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不会出现臭味。第三就是饲养简单,投入很低……

不过想到这儿,黄石又愣住了,因为他突然想起来那两个节目里提到的,是要农民朋友用广大农村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及猪牛粪、鸡粪甚至是人粪尿……

说是只要人们自己动手,再一次性花上百元的投入,稍作营舍的建设就可以开始饲养野生的苍蝇。然后蝇蛆将会自动地聚拢在一起,人们收集起来也非常方便,这不就是和红儿刚才提到的内容差不多吗。

“首长……”红儿见黄石怎么突然不说话了,好象卡在了那儿,就连忙问起来。

“哦,对了,他就发明了这种工程蝇,然后用它们的蝇蛆来饲养猪、鸡、鸭、鱼等动物,因糨它们可以替代骨粉、鱼粉,在饲料中就不需再添加其他的微量元素,就可以保证饲养的动物生长快,还不会发病。”

“这么神奇啊!”虽然红儿和曲儿不知道“微量元素”是什么,但是不妨碍她们发出惊叹声。

“是啊,非常神奇的!”黄石也发出感叹,不过不是为了这个“工程蝇”,而是为了自己头脑中的记忆,怪不得人人都喜欢穿越呢,自己本来都已经沉封的记忆就象被打开了一个口子,那个曾经模糊的电视画面现在却纤毫毕现的展示在自己的眼前。

在节目中,饲养苍蝇的原料原来也是有要求的,是要求加入专门配制的em菌种,加了这种菌种后苍蝇方才没有臭味,然后可以反复地饲养,最后成为上佳的有机肥还田或是拿来肥鱼池。

黄石接着又说道,“对了,这个项目对我们很适合的,因为养这种东西有个空地方,或者是有间空房子就行了。我们也不用花太多的饲料,只要有麦麸、米糠和一些的红糖就行,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这能省不少的钱。”

“首长,这什么都好,就是会不会看着有些吓人。”

“是,看的是有些吓人,不过见效却很快。”黄石当然也承认这一点,他刚才看到那么多的苍蝇的时候也是头皮发麻的,但是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方法,那么家禽的现代化高效养殖也就无从谈起,肯德鸡的白羽鸡为什么能45天就出栏,不就是采用了类似的饲养方法吗。

红儿和曲儿相视了一眼,默默的为煮酒担心,先前让她去养猪就已经是难以忍受了,要是再让她去养这个苍蝇,人会不会疯的啊。

走了一会儿,黄石见她们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沉闷,便开口说道,“其实也可以养另外一种东西。”

“什么东西?”两女异口同声的问道。

“蚯蚓。”

“蚯蚓?!”

“就是地龙了,你们知道吧。”黄石见她们并不知道,只得把它翻译成本地的“平话”。

果然一说“地龙”,红儿与曲儿就听明白了,也都有见过那些大一些的公鸡、母鸡,经常用爪子在地里刨着土,然后找到“地龙”,把它们用利嘴啄断之后再吞下肚子去,而且也有听老人们说过这些“地龙”还可以入药,于是便有了些兴趣。

“首长,这‘地龙’也可以养的吗?”虽然刚才都已经听首长说过能养苍蝇,但是苍蝇吃什么都是能看得见的,而“地龙”就不一样了,整天躲在了地底里,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

“呵呵呵。”黄石笑了起来,“当然能了,在我们上面什么动物都能养的。”不要说这种蚯蚓了,就是国宝熊猫那么挑剔的,也一样是被养得白白胖胖的。

“太好了,首长,那我们就养这个吧。”红儿拍着手叫起来。

“呃,我都还没有说完呢,你就说好了,这可不行。”

红儿有些不好意思地吐了一下香舌,连忙认了个错,“首长,对不起,我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