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357章 考虑的因素

1558年的天变 第357章 考虑的因素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一般来说货币的购买力高低,最直观的是以大米价格为参考,比如在16世纪的明朝,1两白银可以买入2石的大米,重量大约为350斤左右,当然也有是370斤的说法,或是400斤的说法。按今天21世纪的物价水平,黄石到超市查看的结果,大米价格一般中等的是在2元1斤或是1。5元1斤之间,因此1两白银差不多就等于是600元到800元左右。

如果是5两银子的话,那么就是3000元到4000元之间。只不过考虑到今天杂交水稻技术使大米的产量大大提高,大米的一般价值会有所下降,所以1两的实际购买力应该要大于800元,会达到1000元左右。

当然在16世纪与21世纪进行购买力的比较,其实意义并不是很大。因此黄石要比较的就是海对面的大明朝,首先黄石把自己的地盘东洛岛当成了发达国家,而大明朝则只是发展中国家。

假设两类国家的同类商品价格相同,比如可以认为一只鸡蛋在明朝和东洛岛应该是一样的价格,或者一个简单加工的馒头也是一样的价格,但是如果同一类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差别,那么自然价格也就会存在不同,比如一件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的服装或者锄头的价格就不应该会是一样的。

而且黄石还把东洛岛和大明朝,看成了两个政治与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可能发生的投资和贸易中,东洛岛的“人民币”与明朝的“铜钱”之间,还有兑换“汇率”的问题存在。

“汇率”也称“外汇行市”或“汇价”,在现代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也不一样,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这就是汇率。

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因为现在的东洛岛才这么大点的地盘,这么少的人口,再加上它出产的海鱼又不是出口到海对面的大明,所以“人民币”与“铜钱”之间的汇率不可能是“浮动汇率”,而只能是采用固定汇率,就是由他制定和公布,并且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这样的话,1分钱“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文的铜钱,都是由他来制定的,只不过他之前就打定了主意,东洛岛与外界还要隔绝很长的一段时间,因而东洛岛的主要贸易对象还是现代社会。因此,“人民币”与“铜钱”的汇率是不急的制定下来,倒是与现代的“人民币”汇率他一早就定了下来,1:10,也就是说,1元的东洛岛“人民币”要等于10元的现代“人民币”。

黄石之前就准备拿出4000万元人民币做为“黄金储备”,实行“金本位制”,在这种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数量的现代人民币,所以他可以实打实的发行400万的“人民币”。

毕竟这只是在纸币发行的早期,发行多少纸币都必须有等价的现代人民币作为担保,以此来保证东洛岛纸币的价值。但是如果将来经济的发展日益扩大,与现代社会进行贸易的资源不够丰富,那么现代人民币的流入与存积量又相对有限。在后期只有通过自己的强制力和信誉作为担保,继续发行纸币,因此纸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了,而是依据地盘上的社会财富而定。

那时要发行多少的货币量呢,这让黄石现在想起来就有些头疼,因为那在宏观经济学里是一个颇为基础的问题,不过对应解释的角度却很多,有一个最基本的公式就是“货币数量论”,它的数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而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公式的右边儿就是名义gdp,左边儿的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儿的v除过去,货币发行量与这个**不离十。

当然实际上货币的发行量,是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控制的,gdp是规则中的重要因素。只是gdp如何计算,就不是连经济学半桶水的水平都没有的黄石他所知道的。只是好在现在还处于货币发行早期,离后期还远着呢,他还有时间去慢慢研究,或是找人研究。

……

至于黄石为什么要考虑居民的可分配收入,这是因为这个因素还和他准备在东洛岛上制订的物价水平有关,如果物价很高,而黄石给他们定的工资又过低的话,那么就会造成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过低,那么就会抑制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利于整个政治体系内的经济循环,他们就会省吃俭用,只会把货币存储起来,那么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就会大幅萎缩,从而造成钱荒。

所以黄石就得推行一个高收入、高税收、再加低物价的政策,刺激岛上居民的商品消费能力。在收入、税收、物价这三者之间,他还得参考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以居民维持最低需要的食品支出为依据,除以同期最低收入水平组的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标准。同时它也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测定贫困线的方法。恩格尔系数就是家庭食品支出与总收入的比值,它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即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越贫困。

这种恩格尔系数的理念就是由于食物的消费是基本的,不会随收入的增加或消费的增加而提高的,可以算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当一个人或是家庭的收入或是消费额提高时,他或他们的食物支出占总消费的百分比会相对地减少的。因而,可以引用食物支出占总消费的百分比,即恩格尔系数来断定某人的生活质素;当恩格尔系数愈高,其生活质素愈差,而当其系数愈低,其生活质素则愈高。

那么黄石就得为岛上大多数的家庭找到一个以食品、衣着和燃料为基础的最低消费点,这个最低消费点就是贫困家庭的生活预算中66%要用于食物消费,而中等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则应该为35%到40%之间。

就这样,当黄石定下了一个馒头一分钱的时候,他就笑了,这么算下来,安如意她们也就和自己当年一样,工资的收入可以买到5000个馒头,也算是迈入了中高收入阶层了。

而黄石如果让曲儿的餐厅给一个肉菜定价4分钱,一个素菜2分钱,一碗肉汤3分钱,一份米饭2分钱的话,那么他们每天就得花3角,一个月下来也才花9元钱,再加上零食上的消费,那么食品上的消费就差不多占到了30%到40%之间。

……

工资的等级是黄石给安如意她们定工资与物价水平时的另一个考虑因素,工资的等级有好几类,比如有技术工资等级、职务工资等级和岗位工资等级等等。

其中技术工资等级,是根据工作的技术复杂性、精确性和责任大小以及劳动者为完成该种工作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生产技能而确定若干技术等级,以此为依据而确定技术工资等级。它是衡量劳动者技术水平的尺度,是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主要的依据。

而岗位工资等级,则是根据各种岗位工作的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杂程度和责任大小不同而确定。

像职务工资等级,则是根据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担任的具体任务确定。适用于担负不同职务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职员。工资等级反映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社会平均劳动量的差别,是确定劳动者工资数量差别的依据。

东洛岛现在就只是一个大企业,如果能合理的选择工资等级,那么有利于正确处理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各方面的关系,那么就有利于鼓励岛上的人们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得以促进岛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原先黄石还想仿造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的体制,采用行政24级的方式进行定级,因为有了行政级别,那么军队的军官军衔问题也能确定了,但是东洛岛既然当前只是一个企业,那么它的结构工资制的内容和构成,就不能简单照搬这一套办法。

他只有根据岛上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具体规定,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要求,他厘定了工资的六个组成部分,一是基础工资、二是岗位工资、三是技能工资、四是效益工资、五是浮动工资、六是年功工资。一般来说货币的购买力高低,最直观的是以大米价格为参考,比如在16世纪的明朝,1两白银可以买入2石的大米,重量大约为350斤左右,当然也有是370斤的说法,或是400斤的说法。按今天21世纪的物价水平,黄石到超市查看的结果,大米价格一般中等的是在2元1斤或是1。5元1斤之间,因此1两白银差不多就等于是600元到800元左右。

如果是5两银子的话,那么就是3000元到4000元之间。只不过考虑到今天杂交水稻技术使大米的产量大大提高,大米的一般价值会有所下降,所以1两的实际购买力应该要大于800元,会达到1000元左右。

当然在16世纪与21世纪进行购买力的比较,其实意义并不是很大。因此黄石要比较的就是海对面的大明朝,首先黄石把自己的地盘东洛岛当成了发达国家,而大明朝则只是发展中国家。

假设两类国家的同类商品价格相同,比如可以认为一只鸡蛋在明朝和东洛岛应该是一样的价格,或者一个简单加工的馒头也是一样的价格,但是如果同一类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差别,那么自然价格也就会存在不同,比如一件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的服装或者锄头的价格就不应该会是一样的。

而且黄石还把东洛岛和大明朝,看成了两个政治与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可能发生的投资和贸易中,东洛岛的“人民币”与明朝的“铜钱”之间,还有兑换“汇率”的问题存在。

“汇率”也称“外汇行市”或“汇价”,在现代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也不一样,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这就是汇率。

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因为现在的东洛岛才这么大点的地盘,这么少的人口,再加上它出产的海鱼又不是出口到海对面的大明,所以“人民币”与“铜钱”之间的汇率不可能是“浮动汇率”,而只能是采用固定汇率,就是由他制定和公布,并且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这样的话,1分钱“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文的铜钱,都是由他来制定的,只不过他之前就打定了主意,东洛岛与外界还要隔绝很长的一段时间,因而东洛岛的主要贸易对象还是现代社会。因此,“人民币”与“铜钱”的汇率是不急的制定下来,倒是与现代的“人民币”汇率他一早就定了下来,1:10,也就是说,1元的东洛岛“人民币”要等于10元的现代“人民币”。

黄石之前就准备拿出4000万元人民币做为“黄金储备”,实行“金本位制”,在这种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数量的现代人民币,所以他可以实打实的发行400万的“人民币”。

毕竟这只是在纸币发行的早期,发行多少纸币都必须有等价的现代人民币作为担保,以此来保证东洛岛纸币的价值。但是如果将来经济的发展日益扩大,与现代社会进行贸易的资源不够丰富,那么现代人民币的流入与存积量又相对有限。在后期只有通过自己的强制力和信誉作为担保,继续发行纸币,因此纸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了,而是依据地盘上的社会财富而定。

那时要发行多少的货币量呢,这让黄石现在想起来就有些头疼,因为那在宏观经济学里是一个颇为基础的问题,不过对应解释的角度却很多,有一个最基本的公式就是“货币数量论”,它的数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而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公式的右边儿就是名义gdp,左边儿的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儿的v除过去,货币发行量与这个**不离十。

当然实际上货币的发行量,是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控制的,gdp是规则中的重要因素。只是gdp如何计算,就不是连经济学半桶水的水平都没有的黄石他所知道的。只是好在现在还处于货币发行早期,离后期还远着呢,他还有时间去慢慢研究,或是找人研究。

……

至于黄石为什么要考虑居民的可分配收入,这是因为这个因素还和他准备在东洛岛上制订的物价水平有关,如果物价很高,而黄石给他们定的工资又过低的话,那么就会造成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过低,那么就会抑制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利于整个政治体系内的经济循环,他们就会省吃俭用,只会把货币存储起来,那么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就会大幅萎缩,从而造成钱荒。

所以黄石就得推行一个高收入、高税收、再加低物价的政策,刺激岛上居民的商品消费能力。在收入、税收、物价这三者之间,他还得参考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以居民维持最低需要的食品支出为依据,除以同期最低收入水平组的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标准。同时它也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测定贫困线的方法。恩格尔系数就是家庭食品支出与总收入的比值,它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即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越贫困。

这种恩格尔系数的理念就是由于食物的消费是基本的,不会随收入的增加或消费的增加而提高的,可以算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当一个人或是家庭的收入或是消费额提高时,他或他们的食物支出占总消费的百分比会相对地减少的。因而,可以引用食物支出占总消费的百分比,即恩格尔系数来断定某人的生活质素;当恩格尔系数愈高,其生活质素愈差,而当其系数愈低,其生活质素则愈高。

那么黄石就得为岛上大多数的家庭找到一个以食品、衣着和燃料为基础的最低消费点,这个最低消费点就是贫困家庭的生活预算中66%要用于食物消费,而中等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则应该为35%到40%之间。

就这样,当黄石定下了一个馒头一分钱的时候,他就笑了,这么算下来,安如意她们也就和自己当年一样,工资的收入可以买到5000个馒头,也算是迈入了中高收入阶层了。

而黄石如果让曲儿的餐厅给一个肉菜定价4分钱,一个素菜2分钱,一碗肉汤3分钱,一份米饭2分钱的话,那么他们每天就得花3角,一个月下来也才花9元钱,再加上零食上的消费,那么食品上的消费就差不多占到了30%到40%之间。

……

工资的等级是黄石给安如意她们定工资与物价水平时的另一个考虑因素,工资的等级有好几类,比如有技术工资等级、职务工资等级和岗位工资等级等等。

其中技术工资等级,是根据工作的技术复杂性、精确性和责任大小以及劳动者为完成该种工作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生产技能而确定若干技术等级,以此为依据而确定技术工资等级。它是衡量劳动者技术水平的尺度,是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主要的依据。

而岗位工资等级,则是根据各种岗位工作的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杂程度和责任大小不同而确定。

像职务工资等级,则是根据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担任的具体任务确定。适用于担负不同职务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职员。工资等级反映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社会平均劳动量的差别,是确定劳动者工资数量差别的依据。

东洛岛现在就只是一个大企业,如果能合理的选择工资等级,那么有利于正确处理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各方面的关系,那么就有利于鼓励岛上的人们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得以促进岛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原先黄石还想仿造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的体制,采用行政24级的方式进行定级,因为有了行政级别,那么军队的军官军衔问题也能确定了,但是东洛岛既然当前只是一个企业,那么它的结构工资制的内容和构成,就不能简单照搬这一套办法。

他只有根据岛上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具体规定,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要求,他厘定了工资的六个组成部分,一是基础工资、二是岗位工资、三是技能工资、四是效益工资、五是浮动工资、六是年功工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