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370章 大众澡堂

1558年的天变 第370章 大众澡堂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在岛上的“临管会”发布了一纸的“关于调整岛上居民用电安排”通知后,那个电压过低的情况倒真是没有再出现了,不过看似问题在表面上解决了,但是如果一上马其他的用电生产项目,这好不容易堵上的用电缺口就又会豁开了。

于是在黄石回来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陈有新就反映了这一个月以来遇到的这种“用电荒”现象,也汇报了他们后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安排情况。

黄石拿过他们起草的那份“用电安排”通知,一看内容写得都是用白话文,格式也是用的现代公文格式规范,就点了头表示佳许,“不错,你们的这个通知写得很不错,我能看得懂,他们下面的人能看得懂吗?”

就见上面第一行写着“东洛岛(1558)026”、

第二行就是标题“关于临调整岛上居民用电安排的通知书”。

第三行开始就是具体内容了,“尊敬的东洛岛居民:由于我岛当前的电力供应已经出现短时缺电,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用电和有序用电,特此通知如下:……”。

“看得懂,大家都看得懂。”

黄石有些好笑,看他们这些人听到自己的问话,都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也没有接着这个问题再问,因为这已经是岛上发布的第26份通知公告,前面的25份通知内容都是他自己起草,并让李承鹏誊写的。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临管会”的这几个人,看了黄石写得那么多通知公告之后,再加上首长又给了他们一本《现代公文写作规范》这本书,自然再“照猫画虎”的写一篇通知文稿出来并不困难。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这本书的内容很实用,分成四编分别介绍了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规范性公文,以及日常工作中9种常用事务性公文的含义、特点、分类、格式和写法,还有公文处理程序等。

书的内容方面非常精要、体系上很完整、可以说是格式规范、语言简洁、例文丰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一般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各类职业学院、各级党校以及行政管理干部学校公文写作的教材,也适宜于各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公文写作的指导委参考书之一,因此就被黄石“拿来主义”的应用到岛上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当中。

至于在这本书后附录的《中国**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内容,虽然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指向性,自然不适合一字不改的就给他们看,因此被黄石让人把几个现代的组织名词给统一替换成了适合当前现状的字眼。

这种改头换面的小把戏,要是让一些现代人看了,肯定会让他们心里觉得很好笑,但是对于16世纪的这些人来说,并没有原先那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倒也没有觉得太多古怪之处。

……

在开完大会后,黄石又消失了两天,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就通知了蒋老甘、牛大力、丁三还有胡震天和他们手下的这些人,第二天要到那家“大众澡堂”外面集合。

因为听说首长在第二天只是找他们这些施工人员,牛大力还以为是黄石要跟他们讨论关于技能工资等级的事情,这兴奋的一晓都没有睡好,不过在等到了“大众澡堂”外面,见到首长了解了情况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首长准备让他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铺设澡堂子的水泥地面。

在黄石和他们说过之后,就又接着说道,“走,我们上‘大众澡堂’的屋顶去。”

“大众澡堂”是一家公共的“澡堂子”,这名字还是黄石取的,本来他想把它叫做“温泉澡堂”的,在他小的时候冬天就是到“温泉澡堂”里泡澡,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但是东洛岛可不是福州府,并没有地热温泉,要叫这个名字就显得名不符实,而如果叫“人民澡堂”,黄石又觉得有些别扭,于是就取了“大众澡堂”这四个字。

洗澡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情,像民国时期的作家梁实秋说的那样,“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以示虔诚,称之为“戒”。西周的戒礼十分的隆重和考究,有专职的官员执掌。先秦时期沐浴礼仪已经很完备,诸侯要先洗头洗澡了,然后才能去朝见天子。

到了汉唐盛世,朝廷洗澡的礼仪更多了,并且出现了“温泉监”一职,负责皇家汤池事务。明代则有专门的沐浴管理机构“混堂司”。洗澡在那时的中国,是一种严肃的宗教乃至政治活动,官员的仪表已经和“政治文明”息息相关。

下了庙堂,沐浴又与人们的生活规范相连。《礼记》中特别规定,尊老礼节必须包括为老人烧水沐浴,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普通人的沐浴程序、诞生和丧礼中的沐浴,也都有详细的规则。

不过洗澡也是讲规矩的,早在秦汉之际,暮春三月临河祓禊以去病消灾,演化为了后来的全民春游。同时禁忌也是无处不在,男女不共浴,不共巾栉。父子不同浴,君臣不同浴,身份、辈分、地位不同者也不同浴。

而城市的“公共澡堂”,开始是出现于城市经济大发展的宋代。我们可以在《清明上河图》画中看到,那些林立的商铺之中就有一家浴堂。大文豪苏轼也在“公共澡堂”沐浴后曾写下了《如梦令》,从他的“寄语揩背人”的词句可以看出,那时的“公共澡堂”已经有了完善的服务。

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也一改了往日甚少洗澡的习惯,在京城中和各个城市建筑公共澡堂。但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澡堂业被列入“下九流”。事实上,澡堂业的出现是社会的进步,是城市发展和商业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

到了清代,澡堂的构造虽然沿袭了元明,不过也有稍加改造,就变成了后来的澡堂模式。在大池中分隔为数格,从烫到温,并设有“娃娃池”,池小水又不热,适应小孩洗澡。澡堂内设有贮衣柜,还有躺椅之类的设施。

不过这种“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洗个澡,搓个背,一杆烟、一杯茶,躺在位子上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闲生活,也不是当时代所有人所能过的日子,古代的一般人家也就是在家中自备水桶、木盆,再加上皂角或胰子进行洗浴。

……

因此当他们听说这两座一层高,200平米左右的活动房是用来做“公共澡堂”的,那是非常的开心。他们有听见多识方的陈先生和张先生说过,在南京城,就有一家“公共澡堂”叫“瓮堂”,坊间传说那是大明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建。

一种说法是在明初建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的洗澡问题,才建的。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建成了是供外国使臣、达官贵人们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级的澡堂子,是附属于金陵大报恩寺的。

不过不管是哪种传说,反正首长也建了一个“公共澡堂”了,可惜这家叫“大众澡堂”的,在挂了牌之后,就紧锁着大门,让大家想看一眼里面的情形都没有办法。

现在首长回来,又让他们上“大众澡堂”的屋顶,牛大力就寻思着,是不是这家的澡堂子要准备开放了。

果然从澡堂背后的铁制长梯上了屋顶之后,首长就变出了一个带有大圆桶的钢架子,压在澡堂房顶的彩钢板发出“嘎”的一声。

虽然在前面就猜想这东西可能是首长所说的那件法器,但是牛大力仍然问了一句,“首长,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吗?”

“是啊。”黄石点了点头,指了一下那台“太阳能热水器”,对他们说道,“这是已经帮你们装配好的,还有几台没有装配好的,我等会把零配件拿出来,教你们怎么安装。”

原来黄石消失的这两天,除了去采购热水器外,也去学了如何装配这个设备,步骤说起来也不是太复杂,只是怎么把它固定在屋顶上倒是有些麻烦。因此他就把他们这些施工队的经理们都叫了上来,让他们跟着他学习如何组装,同时也研究一下如何把它更好的固定住。

“是,首长。”于是众人在黄石的示意下,就在房顶上坐了下来,听首长说这些“太阳能热水器”的零件、安装、维护等事项。

黄石轻了轻嗓子之后,说道,“首先,我先跟你们说一下,什么是‘太阳能热水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下再和你们说一下,它的一些零件组成……”在岛上的“临管会”发布了一纸的“关于调整岛上居民用电安排”通知后,那个电压过低的情况倒真是没有再出现了,不过看似问题在表面上解决了,但是如果一上马其他的用电生产项目,这好不容易堵上的用电缺口就又会豁开了。

于是在黄石回来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陈有新就反映了这一个月以来遇到的这种“用电荒”现象,也汇报了他们后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安排情况。

黄石拿过他们起草的那份“用电安排”通知,一看内容写得都是用白话文,格式也是用的现代公文格式规范,就点了头表示佳许,“不错,你们的这个通知写得很不错,我能看得懂,他们下面的人能看得懂吗?”

就见上面第一行写着“东洛岛(1558)026”、

第二行就是标题“关于临调整岛上居民用电安排的通知书”。

第三行开始就是具体内容了,“尊敬的东洛岛居民:由于我岛当前的电力供应已经出现短时缺电,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用电和有序用电,特此通知如下:……”。

“看得懂,大家都看得懂。”

黄石有些好笑,看他们这些人听到自己的问话,都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也没有接着这个问题再问,因为这已经是岛上发布的第26份通知公告,前面的25份通知内容都是他自己起草,并让李承鹏誊写的。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临管会”的这几个人,看了黄石写得那么多通知公告之后,再加上首长又给了他们一本《现代公文写作规范》这本书,自然再“照猫画虎”的写一篇通知文稿出来并不困难。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这本书的内容很实用,分成四编分别介绍了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规范性公文,以及日常工作中9种常用事务性公文的含义、特点、分类、格式和写法,还有公文处理程序等。

书的内容方面非常精要、体系上很完整、可以说是格式规范、语言简洁、例文丰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一般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各类职业学院、各级党校以及行政管理干部学校公文写作的教材,也适宜于各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公文写作的指导委参考书之一,因此就被黄石“拿来主义”的应用到岛上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当中。

至于在这本书后附录的《中国**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内容,虽然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指向性,自然不适合一字不改的就给他们看,因此被黄石让人把几个现代的组织名词给统一替换成了适合当前现状的字眼。

这种改头换面的小把戏,要是让一些现代人看了,肯定会让他们心里觉得很好笑,但是对于16世纪的这些人来说,并没有原先那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倒也没有觉得太多古怪之处。

……

在开完大会后,黄石又消失了两天,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就通知了蒋老甘、牛大力、丁三还有胡震天和他们手下的这些人,第二天要到那家“大众澡堂”外面集合。

因为听说首长在第二天只是找他们这些施工人员,牛大力还以为是黄石要跟他们讨论关于技能工资等级的事情,这兴奋的一晓都没有睡好,不过在等到了“大众澡堂”外面,见到首长了解了情况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首长准备让他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铺设澡堂子的水泥地面。

在黄石和他们说过之后,就又接着说道,“走,我们上‘大众澡堂’的屋顶去。”

“大众澡堂”是一家公共的“澡堂子”,这名字还是黄石取的,本来他想把它叫做“温泉澡堂”的,在他小的时候冬天就是到“温泉澡堂”里泡澡,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但是东洛岛可不是福州府,并没有地热温泉,要叫这个名字就显得名不符实,而如果叫“人民澡堂”,黄石又觉得有些别扭,于是就取了“大众澡堂”这四个字。

洗澡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情,像民国时期的作家梁实秋说的那样,“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以示虔诚,称之为“戒”。西周的戒礼十分的隆重和考究,有专职的官员执掌。先秦时期沐浴礼仪已经很完备,诸侯要先洗头洗澡了,然后才能去朝见天子。

到了汉唐盛世,朝廷洗澡的礼仪更多了,并且出现了“温泉监”一职,负责皇家汤池事务。明代则有专门的沐浴管理机构“混堂司”。洗澡在那时的中国,是一种严肃的宗教乃至政治活动,官员的仪表已经和“政治文明”息息相关。

下了庙堂,沐浴又与人们的生活规范相连。《礼记》中特别规定,尊老礼节必须包括为老人烧水沐浴,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普通人的沐浴程序、诞生和丧礼中的沐浴,也都有详细的规则。

不过洗澡也是讲规矩的,早在秦汉之际,暮春三月临河祓禊以去病消灾,演化为了后来的全民春游。同时禁忌也是无处不在,男女不共浴,不共巾栉。父子不同浴,君臣不同浴,身份、辈分、地位不同者也不同浴。

而城市的“公共澡堂”,开始是出现于城市经济大发展的宋代。我们可以在《清明上河图》画中看到,那些林立的商铺之中就有一家浴堂。大文豪苏轼也在“公共澡堂”沐浴后曾写下了《如梦令》,从他的“寄语揩背人”的词句可以看出,那时的“公共澡堂”已经有了完善的服务。

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也一改了往日甚少洗澡的习惯,在京城中和各个城市建筑公共澡堂。但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澡堂业被列入“下九流”。事实上,澡堂业的出现是社会的进步,是城市发展和商业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

到了清代,澡堂的构造虽然沿袭了元明,不过也有稍加改造,就变成了后来的澡堂模式。在大池中分隔为数格,从烫到温,并设有“娃娃池”,池小水又不热,适应小孩洗澡。澡堂内设有贮衣柜,还有躺椅之类的设施。

不过这种“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洗个澡,搓个背,一杆烟、一杯茶,躺在位子上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闲生活,也不是当时代所有人所能过的日子,古代的一般人家也就是在家中自备水桶、木盆,再加上皂角或胰子进行洗浴。

……

因此当他们听说这两座一层高,200平米左右的活动房是用来做“公共澡堂”的,那是非常的开心。他们有听见多识方的陈先生和张先生说过,在南京城,就有一家“公共澡堂”叫“瓮堂”,坊间传说那是大明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建。

一种说法是在明初建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的洗澡问题,才建的。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建成了是供外国使臣、达官贵人们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级的澡堂子,是附属于金陵大报恩寺的。

不过不管是哪种传说,反正首长也建了一个“公共澡堂”了,可惜这家叫“大众澡堂”的,在挂了牌之后,就紧锁着大门,让大家想看一眼里面的情形都没有办法。

现在首长回来,又让他们上“大众澡堂”的屋顶,牛大力就寻思着,是不是这家的澡堂子要准备开放了。

果然从澡堂背后的铁制长梯上了屋顶之后,首长就变出了一个带有大圆桶的钢架子,压在澡堂房顶的彩钢板发出“嘎”的一声。

虽然在前面就猜想这东西可能是首长所说的那件法器,但是牛大力仍然问了一句,“首长,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吗?”

“是啊。”黄石点了点头,指了一下那台“太阳能热水器”,对他们说道,“这是已经帮你们装配好的,还有几台没有装配好的,我等会把零配件拿出来,教你们怎么安装。”

原来黄石消失的这两天,除了去采购热水器外,也去学了如何装配这个设备,步骤说起来也不是太复杂,只是怎么把它固定在屋顶上倒是有些麻烦。因此他就把他们这些施工队的经理们都叫了上来,让他们跟着他学习如何组装,同时也研究一下如何把它更好的固定住。

“是,首长。”于是众人在黄石的示意下,就在房顶上坐了下来,听首长说这些“太阳能热水器”的零件、安装、维护等事项。

黄石轻了轻嗓子之后,说道,“首先,我先跟你们说一下,什么是‘太阳能热水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下再和你们说一下,它的一些零件组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