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410章 行动开始

1558年的天变 第410章 行动开始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别看小小的打更,那可是还有许多的讲究,总体来说是是由慢到快的过程,连打三趟才能收更结束。

比如这打落更的过程,就是在晚上七点,打的的时候要一慢一快,这样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的时候是晚上九点,要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则是晚上十一点时分,这要一慢两快,声音就如“咚!……咚!咚!”;

打四更那是凌晨一点了,梆子的声音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最后在打五更时,那是凌晨三点,梆子的节奏要一慢四快,声音“咚……咚!咚!咚!咚!”。

总之,古代的更夫打更要很多讲究,同时也十分辛苦,因为他们晚上不能睡觉,要守着滴漏或者燃香,这样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而且更夫这一行从汉代诞生,直至明代,都不算是公务员序列。但是到了清代,地位低下的更夫却摇身一变,变成了吃国家饭的公务人员。

因为从汉代到宋元时期,更夫、扫街的都是由城里的市井里正、地保等城镇中最小的管理者出面雇佣、管理。到了明代,巡更这一行更是归入了丐帮,大多是由老弱病残的穷人充任。时间一直发展到了清代,朝廷为了加强管理,便从治安缉盗方面强调巡更的作用,巡更的这才成了官差。从此,巡更的也就多用身强体壮、手脚麻利的人,这工资待遇也水涨船高了一些。

由于这种原因,文德嗣他们的顺昌行在开业的时候,便开了几桌的席面宴请了周围的街坊邻居,连那些归于丐帮的更夫和扫街的也不落下,倒是得了一些善名。过后几日又以这些人辛苦劳累、尽忠职守为名,让何慊上门打赏了一些银钱,并请他们几个人吃酒,让他们多看顾一下顺昌行。

这一方是受宠若惊,感恩戴德的;一方是虚情假意,热情大方。这样下来不消多时,在何慊殷勤的劝酒之下,那几名更夫就酩酊大醉的不省人事,而他们身上的十几把钥匙自然也落到了文德嗣他们的手里。

这几把钥匙其实结构很简单,就是几根的小铁条,顶头上是几个不一样的牙花,要是拿到铁匠铺里花上一天时间也就全打出来了,但是因为钥匙算是顺来的,自然就不可能有这么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摆弄。

于是文德嗣只得先用数码相机给它们正反面分别拍了照,然后才开始复制他们,复制他们自然得用到模具。在古代铸造器物的模子就称为模具,而在现代,生产上用的各种模型或模板才称为模具。

古代的模具称谓是“范”,早在5000到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了模具,因为不使用模具,要制造象青铜大立人、**带冠祭师立人像以及司母戊大方鼎这样的大型青铜作品是无法想象的。

青铜主要是铜、锡的合金,其间也含有少量的铅、锌等。一件铜器的制作如果要全面考察,大致可以包括这样一些程序即采矿、冶炼、合金配制、制范、浇铸与后期处理等。其中的制范其实就是模具的制作。在古代,曾先后出现了这样一些模具制作方式即泥范、石范、陶范、铜范以及铁范、熔模等。在我国,泥范、铁范、熔模被称为先秦“三绝”。

文德嗣他们采用的就是泥范,泥范原先是先用泥土按照器物的原型雕刻成泥模来,但是现在是复制钥匙,自然就不需要用到什么泥模,钥匙就是模子,关键在于翻外范。

他们将早已经调合均匀的泥土拍打成了平泥片,按在钥匙的外面,然后用力拍压,使钥匙的形状牙花反印在泥片上,这个过程就是翻外范。等泥片半干之后,按照钥匙的中间对称点,用刀把它划成两块范,然后将这相邻的两块泥范做好相拼接的三角形榫卯,而后用小火烘烤,再修整剔补范内面的纹路,这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

因为他们并不是要制作铜器或是壶瓶,而只是几把实心的钥匙,自然也就不用制内范。所谓的制内范是指将制外范使用过的泥模,趁湿再刮去一层薄皮,然后再用火烤干,制成内范,这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铸铜器的厚度。

既然跳过了制内范的这一个环节,他们就开始合范,原来的合范是要将内范倒置于底座上,再将外范块置于内范周围。而他们现在直接就在外范合拢后,上面盖着一个封闭的范盖,然后在范盖上挖了一个浇注孔。

文德嗣他们先用来试验浇铸的只是蜡液,这融化的黄蜡溶液沿着浇注孔注入,等它冷却了,再分开外范,将所试铸的钥匙取出进行比较,发现几乎没有差别后,这才开始真正的开始铜液浇铸。浇铸好的铜器经过打磨修整,就算是把这些的钥匙复制完成了。

……

“好,那我们就按原计划执行吧。”胡广向文德嗣说道,这有了街道栅栏的钥匙,也有了对付巡查宵禁的方法,他就决定按原来的计划在晚上动手,于是他接下来便安排手下的战士们休息,这边又交待文德嗣注意高师爷的行踪。

时间过了几个小时,手机闹铃响过之后,胡广起身一看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他连忙叫醒了在其他屋内休息的几名战士。然后又到情报室里询问了一直在那边拿着对讲机守候的文德嗣,知道高师爷今天已经早早地回到了住处,平常这个人也就是两点一线,很有规律,一处是府衙,一处就是他的宅院。

吃过一些早已准备好的点心,等候了不久,院子外面的街上就传来了更夫手上“咚!……咚!咚!”的梆子声,和“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

随着这两个声音的渐渐远去,站在院子中的胡广向和他穿着同样黑色衣衫,带着黑色头套的战士们低声命令道,“出发!”

之后院子的侧门轻轻的打开了一条小缝,接着从里面探出了一个脑袋,他先向四周瞧了瞧,发现没有其他问题,就用手势作了一个动作,然后就跳入了黑暗的街道中,紧接着在他之后又是几个黑色的身影出现。

“更夫在前面,我们再等一会儿。”他们的动作很快,6个人分成了两拨,躬着身子猫在了街道两侧房子的屋檐下,看到前面那个老更夫还在慢悠悠的走着,他一边敲着手里的梆子,嘴里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一边提着纸糊的灯笼,朝着两边的房屋照去。

过了一会儿,胡广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好了,更夫走了,警报解除,我们走。”

说完,房屋两侧的这几个人影就身手敏捷的从屋檐的阴影下跳了出来,向前跑去。

很快地到了第一条十字街口,为首的胡广向后作了一个手势,“停,注意隐蔽!”。

然后他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个小东西,高举了起来,然后眼睛凑在上面向街道的前后左右观察去,这是一款二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能够在全黑或是有微光的夜晚观测热源目标的仪器。不过他这一次在一片深绿色的夜景中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红色热源的出现。

“街口安全,可以通过。”说完胡广率先从黑暗中跃了出来,几个大步就跑到了街的另一面,接着其他人也都是三步两步地一闪而过,很快的就消失在了街道的另一头。

花了三十几分钟时间,胡广他们终于来到了高师爷的宅院外面,先前为了行动安全,为了躲避其他的夜行人,一路上花了他们不少的时间进行隐蔽。

胡广轻声地向身后几个战士说道,“就是这里了,现在按我们先前的分工,大家开始行动。”

6个人很快分成了两股,其中的一股两个人顺着墙分开向四周搜索,而另一个人则是站在院子的小门外面向四周警戒。

而另一股的两名战士迅速地站成面对面的方向,四只手交叉的搭在一起,弄成一个简单的座椅,然后弯着腰把手低了下来,让胡广站在上面,接着两个人一吸气再发力,把胡广给抬了起来。

原先他们的想法是想要用专用的钩索勾住墙头,但是白天的时候发现墙头镶着密密麻麻的碎瓷片,要是钩索不小心碰到了瓷片,在深夜里可能会发清脆的响声,于是就换了一种爬墙潜入的方式。

胡广趴在墙头上,再用红外线夜视仪向里面观察了一下,宅院已经是夜深人静、悄无声息,只有一些的房间里传来轻微的呼噜声。

确认院子内并没有人,而屋子内的那些人都已经睡熟之后,胡广三下两下地就爬上了围墙,然后再轻轻的从墙头一跃而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他四转五转地来到了宅院的小门边,轻轻地把门后的那两根门栓抽到了一边,然后再打开了木门,外面的5个战士除了警戒的之外,都蹑手蹑脚的鱼贯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