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558年的天变 > 第6章 在路上

1558年的天变 第6章 在路上

作者:时光的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1558年的天变 !

真是望山跑死马啊,黄石用长袖重重的给自己扇了几下,那城关怎么就在左转右转的山道中并没有接近多少呢,转身看看跟在身后的几个小孩也有些疲惫,他挥挥手,“来,我们再休息一会儿,再出发”,看着来往方向都没有人,黄石便从自己从光门中隔空取出了几个小木登,在一个稍稍宽阔的地方摆开,大家都坐了下来,然后各自拿起自己身上行军壶喝了几口水,然后接过黄石递过来的牛肉干,开心的都眯起了眼睛。

黄石为了这次的远行,虽说也就是百多里路,又多准备了两天,甚至专门上体育用品店采购了几个旅行帐篷,在古代出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说住的,如果遇到山村中的旅店,不说安全性问题,就是那个卫生问题也是可怕的,那些通铺肯定是臭虫与跳蚤横生的地方,至于有没有上等客房还不知道,就是有那个被褥有没有清洗也不也保证。黄石是可以穿回现代去休息,但是小孩们刚刚搞好了卫生,他可不想也让他们再冒次险。

所以这次黄石除了帐篷外,还特地上网向那些天南地北乱窜的驴客们学习,买了几袋的散装牛肉干,葡萄干2大包,这些听说都是可以迅速补充体力的好东西,然后就是创可贴,云南白药喷剂,碘酒,纱布,救生哨,清凉油,还有特别采购的镇蛇药,这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除救生哨让每个小孩都带在脖子上外,其它的都让他们用衣服包着,再在外面用结实麻布结成包裹套在身上。

看看小孩们也都休息好了,黄石示意大家起来要动身了,他收拾好东西,挥挥衣袖似乎要带着云彩上路,今天的黄石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一身古人打扮了,一袭完全崭新的青边玉色布绢澜衫系着玄色的腰带,头戴着一顶石青色的瓦楞帽,遮住黄石那一头的短发,澜衫里面是一件复古的短衣,下面是作了收腰处理的别别裤,但是没用裤带,而直接穿上一条牛皮筋,脚底下则是穿了双北京牌的千层底布鞋,虽说看上去只是一副乡里秀才的装束,但是行动间衣袂飘飘,却有着一番别样的洒脱飘逸。这斯现在感觉特好,浑然忘记了自己早上刚试穿时的种种别扭。

“孩子们,转过这个山头,那个城关就近了,到了那儿我再给大家点奥利奥”,“好唉”,“好唉”,小孩子们一下子又从焉焉状态兴奋起来,现在离他们熟悉的山神庙与小山村已经很远了,这一路上行来除了刚出窝时,偶尔山边还会出现个别衣衫褴褛的农夫,后来有一段咱就几乎不见人烟,似乎这世界上就只有他们几个人在行路,小孩子们先开头还兴高采烈的讨论城关会是什么样子,但后来声音就越来越低,而黄石也只能时不时的打打气,鼓把劲。

现在二狗他们也都改了名字,毕竟要去城里生活,还是叫个贱名不大好听。所以黄石给李二狗取名李国胜,李柱子取名李国柱,赵愣子则改叫了赵国任。只有二丫的姓已经不可考了,她原来是老庙祝收养的,从来就是二丫二丫的叫,但是自从去年老人家过世后,这个小庙也就因为无人主持而破败下来。临行前,黄石还让二丫带着自己和他们几个人来到了后山老人的墓地前,看见那儿只有个简单的石碑,上方为“皇明”二字,右边上款刻着“嘉庆十六年丁未春”,下款则还没有任何文字。在大家给老人的墓作了清扫后,给老人上了三柱香,摆了供品,一一拜过后,黄石摸摸二丫的头,“你就叫王小丫吧”,那个老人家姓王,所以让小丫记着他,以后也有个念想。

“嘉庆”,黄石在回来的时候,边走边思考这个问题,有点风中凌乱的感觉,因为明朝16个皇帝中,只听说过“嘉靖”,没有听说过“嘉庆”啊,这个大明朝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年号,难道这个世界的历史改变了,那又是从什么时候改变的?算了算了不管了,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

他们几个小孩现在都带着边鼓帽,上身穿着搭护,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半臂短袖,下身则穿着灯笼长裤,裤脚处都扎紧了,下面是穿着长套毛袜,外面同样蹬着一双北京布鞋。虽然有些热,但是总比被山道两旁植物上的蚂蝗接触比起来来的可以接受了。

……

又转过几个山头,那城关终于变得清晰可见了,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顺着山道越往山下走,那周围的一切就显得开始厚实起来,山道两边的花儿都在炙热的阳光下尽情盛开,一瓣瓣,一朵朵,刹是好看。

不远处有几条山路汇转成了一条官道,再往前一些有一个草棚茶铺坐落在官道旁,等近了一看,其中有一张桌前坐了几个当地的农夫正在闲聊,而另一桌子则坐了几个挑着担子的游商。他们望见走近的黄石他们衣着崭新,象个士子,便有些敬畏,连说话的声音都低了许多,偶尔也偷偷的斜着观看。

黄石好歹在社会上也历练了n年,对这种目光早就熟视无睹,脸上带笑,“店家,这儿离城关还有多远?”

“十里外就是城关了,公子就是慢行,中午前也可以到了。”

“那店家你这店里可有什么吃食?说来听听?”

“公子,店里只有葱饼,不知公子是否愿意?”

“那你这儿,碎银可找得开”,黄石想买东西吃,倒不是为吃本身,而是想找个零头,因为他在现代时空花了一笔钱买入了一些工业用白银,然后再买了溶金炉坩埚钳等工具,所以他把那些个银条都通通融化后,倒入模具后生成一些银饼与银条,这是他准备在这个大明朝创业的基金。

“公子说笑了,我们这儿的小本买卖哪里能找得开啊”,见找不开,黄石倒是没有失望,毕竟这只是一个小茶棚先前也就是随口一问,现在看来也只能继续赶路了,好在小孩子们刚才从山上下来前还吃了几块垫饥的奥利奥。

再往前走,官道两旁就会经常有山路接入进来,偶尔也见着了零散的村落,但是现代农村那种常见的独户散居是几乎没有,都是有着土墙的围堡,估计这个时代的野兽与土匪不曾少过。

那些水田里现在有不少佝偻着背,身穿破旧粗布衣服的农夫在辛勤劳作,这种景象落在黄石眼中再也没有一点青山碧水,田陌纵横的诗意了,只有古代穷苦劳困的生活模板。

有时也会有一两群光着屁股蛋的小孩儿追追打打到官道上来玩,中间也只有一两个稍大的小孩有穿着衣服,但是那些挂在身上的与其说是衣服不如说是烂布条,当他们看到这一群衣着光鲜的人从自己前面走过,都万分羡慕。显然小丫他们看到这情景,不由的开心自豪起来,腆胸抬头目不斜视,倒是黄石经常看看他们,有些怜惜,可惜这些小孩都是有家的人,就是看中了也无法带走。

……

走走停停,总算在中午前赶到了城关,这最后一路行来,他们的组合算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所以这些行人多少会看他们几眼,然后才匆匆而过,他们几个算是走得慢的,毕竟有4个小孩,有些行人是结伴而行的,黄石听他们的口音除了和自己的不象外,连和小丫他们的口音都不一样,怪不得大家都说福建的山水是十里不音呢。

距离城墙前五百多米黄石止住了脚步,他拉着几个小孩走到路边的一棵树下,各自用毛巾擦了擦汗,再补充了一下水分,黄石看见此时四周没有其他人,就拿出望远镜观察。

城门口只有几个类似兵丁的人在把守,手里柱着红缨枪,那几个兵丁穿着也不甚好,所谓的战袍上都有着沉旧的补丁,现在的日头也让他们精神不济,他们对入城的行人没有理会,但是却翻检一些行商的货物,显然是准备收入城费的。

黄石看城门口进出的人也不是特别多,但是有挑柴火的,有挑着蔬菜的,有推着车的,还有驾着牛车的,也有类似自己穿着的人。看了一会儿,确定这些兵丁只对较大宗的货物要收税,并不对个人进行盘问与检查,而自己几个一看过去就是这个世界的读书人和奴仆,不会引起他们的特别注意,进城关显然是不成问题的。

又休息了一阵,看小孩他们几个巴巴的看着那个城关,显然是比较兴奋,这是他们这辈子来得最远的地方了,黄石拍拍他们的背,重新走上了官道,和后面赶上来的行人一并往城门走去。这个城墙在近了看其实并不高,也就是5、6米的样子,城门的左边还贴了一些通告,不过黄石也没有兴趣去看,他就4个小孩随着人流穿过那阴暗的门洞走进城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