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152章 梅可甲的银子

大明嫡长子 第152章 梅可甲的银子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梅可甲睁开眼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海上,过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已经回到了杭州,回想起来,走的时候万木逢春,此时已经满目枯景了,路上一地的落叶,这让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大概海上的景象实在是太单调了。

“老爷,我们去哪里?”

府里的下人小心伺候,梅可甲平时话很少,也不苟言笑,其实他自己压力很大,所以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去找,浙江镇守太监魏彬。”

梅可甲奉东宫密旨在东南沿海一带行商,这个地方商业发达,丝绸、茶叶贸易很兴盛,因为有官府背景,梅可甲成立梅记后,并不缺货源,一方面他有张永,另一方面他是正儿八经的拿银子购买。所以倒也还好。

无非就是拿货之后,其他的一些商人没了货源,大抵是要开罪他梅可甲。不过‘公公’这个背景让人忌惮很深。

人们当然不会想到,他是皇上或太子的人,只会觉得是某个公公在支使着这些商人。

其实终明一代,许多文臣偏向于禁海,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宦官贪财,所以眼见海贸有利可图,大多会插手进来。

市舶司的太监、苏州的织造太监,这些都是很肥的主。

文人要把大船毁掉,目的就是要掐断宦官的财源,所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政斗。

海上贸易在这个年代确实很赚钱,只要有本钱,买几艘船,载点货,不要死在海上,基本上就可以把货物卖出去,因为明朝的茶叶、丝绸非常受欢迎。

对于那些西方航海家也是一样,只要过来,带上东西,回去再载一船货,那就是大卖。

一般来说,十倍以上的利润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才有很多亡命之徒趋之若鹜。

明朝在此时也有一定程度的白银危机,但在日本等地,白银还是有些泛滥的,银价也一直起不来。

后来,也正是因为长年累月的白银流入,给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创造了条件,至明末时,大明的银价都开始跌了。

梅可甲初次出海,手笔不是很大,只备了十多万两的货物,但获利令他惊讶,

出去走上这么一回他才知道,为何太子殿下要提前好几年谋划,

如此巨大的利润,必定供养了一大批财力雄厚的商人,氏族商人再供养子弟读书科举,想来在朝廷里也是有力量的。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就像唐伯虎的那个朋友徐经,

就是富家商户出身,唐伯虎被打了一顿,没能科举,徐经胳膊可没断,就是没考上罢了,下一次说不得还得努力。

而之所以今天要去镇守太监的府上,

乃是因为这是个新任的镇守太监,出自东宫。

魏彬,后来的八虎之一。

朱厚照专门把这个人放在这里,就是为了梅可甲。

在梅可甲看来,既然是新上任,他又是东宫的人,怎样也要去拜个码头。

魏彬一听拜门的是他,那叫一个惊喜万分,

“……咱家来浙江都四个多月了,整日里就是等你,你可总算是出现了!”

梅可甲是商人,商人不能穿绸缎,只有灰色的布衣,这件衣服始终提醒着他,身份之别,哪怕魏彬待他如上宾,那也极为守礼节,弯着腰拱手,“叫公公忧心了,主要是海上的时间说不好。”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可知殿下现在已经监国了,朝廷于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当差的怕给殿下惦记上。咱家就给惦记上了,虽说杭州的景儿是美,但我身上担着大事,这大事就你梅可甲的梅记。”

“可不是咱家和你邀功,你不在的日子,不是咱家帮你护着这梅记,你回来时候还能一切安安静静的嘛?”

“公公这话不对。”

“我不对?”

“梅记虽取自我的姓,不过那是为了掩人耳目。公公不是帮我护着梅记,是帮殿下护着梅记。”

魏彬先是一怔,随后嘿嘿笑了起来,指着梅可甲说:“怪不得殿下选了你,果然聪明,识大体。”

梅可甲再行礼,表示谦虚。

“这次出海获利如何?咱们把账算算,也好给殿下禀报。”

梅可甲说:“初次出海,有些不熟悉的地方,在下已经点了,大约六十万两白银。公公在杭州看护梅记也很是辛苦,这账不如就这样分,三十万两起解押送京城,归于殿下。公公意思一下,十万两买点茶喝。剩下的留给我作为再次出海的本钱。”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行礼端庄,语速缓缓。

魏彬听得却是眼睛发亮,银子他是见过,但是像梅可甲这么大方,倒也少见。

“公公……有没有意见?”

“没有,没有。一切都听你梅可甲安排!”

“谢公公。”

……

梅可甲后来还在镇守太监的府上吃了饭。

觥筹交错间,自是又一番苍白的客套。

回去的马车上,梅可甲头靠着马车,像是在休息,过了一会儿,他嘱咐道:“慢一点。”

“是,老爷。”

长时间不在府里,府里有什么人他自己已经搞不清楚了。

若论私密,怕还不如这辆马车。

“福政,你进来。”

“是。”

听东家的吩咐,一个精壮干练的青年一个闪身钻进了马车里。

这是他在西北时就跟着他的老人,原本福政的爹伺候他,但命不好,生了场大病人去了,现在是他儿子。

梅可甲很信任这人,

“你明天启程去京城,带上我的信去我的家里,把这封信交给怀古。记住,只给怀古,然后让他在入东宫时转交给殿下。”

福政攥着这信,有些奇怪,“有魏公公,为何还要通过怀古少爷?”

“魏彬这个人活不长久,不能深交。”梅可甲看他疑惑,就把刚刚的事解释了一下,“……太监贪财倒也正常,但是也得分时候、分对象,若是圣上,那没什么。可咱们这位太子则要万分小心。东南之事是太子心中之至重,越是往后,越是会关注,到时候难免不出疏漏。”

“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他连太子的钱都敢拿,想必其他人的钱也没少拿。”

梅可甲摇摇头,不去管他了。

“那,东家是准备要向太子揭发他?”

梅可甲更摇头,他双手插在袖口,闭着眼睛端坐了起来,随着马车一晃一晃,“那是蠢人干的事。魏彬既然能让太子将他送到这镇江当镇守太监,想必还是得殿下信任的,咱们把刚才的那番话写下来,太子难道就会信了咱们?”

“这些太监往往和太子朝夕相处,你东家我,可就只见过太子两次。”

“那东家这信……”福政不太理解。

“这是另外的三十万两。”

“东家自己不留了?”

“我要那么多钱干嘛?当初张坋想要我的家财,他没得手,东宫将我唤至京城,他难道不知道我身家百万之巨?可东宫没有动手。我如今依然富甲一方,还要这三十万两干什么?搞不好将来还落得和魏彬一样的下场,再说下次的本钱我也已经留好了。”

“那东家为何不直接交给魏彬?”

梅可甲睁开眼睛,“银子这种东西,每经一道关口都要被刮下来一点,都交给这种人,我不放心,万一他贪得多,截留了东宫的银子,东宫还以为是我能力不足。”

他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看外面,杭州的一切都很陌生,商人习惯漂泊,商人也最厌恶漂泊,他已经有些想回去了。

这个世道,人活着不容易。

这感觉就和此时的张冕一样,

那日蒋瓘说什么锦衣卫敲你家大门,你就知道什么叫晚了。

现在锦衣卫真的来了,

张冕吓得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他本就是个混日子的偏门官员,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场面,一时间心中惊恐,心里胆寒,

“蒋瓘你他妈不是人!”

但喊是没有用的,这也就是弘治朝,

因为弘治皇帝人好,所以不仅对宦官管的严,对于锦衣卫的严刑酷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朱厚照一样不喜欢那些不人道的刑罚,所以也没有要求北镇抚司恢复。

否则,张冕当场就得吓得尿出来。

不过即便这样,他这个胖子还是吓得嘴唇直哆嗦,连鼻涕都下来了。

啪啪。

锦衣卫拍了拍他脸上的横肉,“不消半个月,肯定给你去了这身肥肉。”

“大人不要啊!”张冕吓得脸色惨白,一说话哭腔都出来了,“罪臣也没什么好求的了,只求大人可以快快提审罪臣,我一定有什么说什么,千万不要动刑啊。”

“没出息。”

但张冕可管不了那么多,当这么多年官,他也没多大指望。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有人就想躲在角落里舒舒服服过自己的。

这个张冕就是后一种。

可惜啊。

不过也正因为碰上这么一个人,

锦衣卫才能很快把桉宗整理好送到东宫桉前。

太子桉前,站着刑部尚书谢迁、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以及太仆寺卿梁储。

太子翻着翻着桉卷忽然大怒,啪的一声把桉宗给扔在了地上,

“这些大明的臣子眼中还有本宫这个太子,还有父皇吗?!父皇一代仁君,到了他们眼里就是软弱可利用之人,利用父皇来阻止本宫兴利民之策,这圣贤书难道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还有你牟斌,你是猪脑子啊!父皇御宇十二载,励精图治、仁德爱民,到最后朝廷里竟然藏着这么一个无君无父、藐视圣躬的大臣!你把这些拿出来,叫父皇怎么看?叫天下人怎么看?朝廷的脸面何在啊?!”

牟斌也有些摄于皇太子的威势,“殿下,那个张冕根本就是软骨头,还没等臣用刑,他就一股脑全招了,这种种罪状,他都认的呀。”

“他认你就写嘛?!”朱厚照主要想到自己每日殚精竭虑,结果扯后腿的反而就是朝里大臣,所以忍不住要发怒,“牟斌你现在就去,把这上面提及的人都抓起来!梁储!”

“臣在。”

“本宫……”朱厚照缓了几口气,声音终于轻了下来,他仰着头,缓声交代,“本宫限你一个月的时间,把太仆寺整改到位。马政也要尽快走上正轨。若是还传出这种笑话,拿你是问!”

“是。”

==

好想下班回来看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