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167章 念出来!

大明嫡长子 第167章 念出来!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几年时间不听,太子还是一样拥有诡辩之才。

只不过相较之前,如今更加的游刃有余。

而且现在所考虑的也更加的实际,想必在太子心中,怎么处理浙江桉才是至关重要的。

但浙江发生的事,刘大夏不知道。

太子觉得听不懂他的话,刘大夏还觉得太子避重就轻呢。

他据理力争道:“殿下是太子,选任内官臣自然无权过问。可内官督理地方,大多贪墨无度,索贿无穷无尽,臣别无他念,惟愿殿下详知此情,若是能够节制内官,减省员额,天下苍生必感念太子圣德。”

“至于是敛官财、还是民财,其中无有区别。岂不知官之财即取之于民?又因设内官于浙江,自是索民更甚,其中道理简单至极,殿下又何苦与臣争论?”

这叫什么话,仿佛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派了个太监。

朱厚照有些觉得生气,“刘尚书,我大明朝的官员贪墨成风,难道是因为本宫在浙江派了一个太监嘛?没有魏彬,浙江的官员就不‘索民’嘛?你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异化成一个派遣内官的问题,然后拿到宫里来,又说这个人是本宫派的。若真要如此,那好,你兵部没有内官吧?”

“咱们今日就彻查兵部,所有官员从上而下一个不落!本宫倒要瞧瞧,一个没有内官的地方,究竟有没有贪墨!若是真的没有,本官这个东宫太子给你赔礼道歉,若是有,你刘大夏怎么说?!”

弘治皇帝一听,这主意可不行,便温声劝道:“太子,治国不是下赌注,你消消气。”

朱厚照想翻白眼,像你这样的老好人,大臣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说老实话,明朝在这个时候的疆域面积还没有共和国大呢。

他哪有那闲工夫当什么好人,他要当的是圣君。

“父皇!对各部的官员是否有受贿的情况整体清查,这当然也是治国,儿臣心中有数。再说了,兵部的堂官,也没有不能查的道理吧?”

他们之所以有些反对,就是这些‘本地人’都知道官员的贪墨情况。

朱厚照不是历史系教授,他也搞不懂,为什么民财被搜刮就要去说派了很多太监在各地,是,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文官也贪啊!

能不能不要顺着太监贪污这条线,砍到皇帝头上,说是皇帝的错啊。

其实在朱厚照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内官、外官的区别,都是大明的官。

皇帝被太子不轻不重的‘劝’了一句,也有点硬不起来。

转而再看向刘大夏,刘尚书此时嘴唇颤了颤,明显是被架住了。

朱厚照冷笑一声,“刘尚书,该不会在心中酝酿着辞官吧?怎么了?对兵部没有信心?要不要赶紧回去找找?说不准衙门里藏了个太监,那就好了,又是本宫的错了。”

刘大夏被讽刺得老脸都红了,

他怎么敢和太子打那样的赌,这一赌完,自己还剩个什么?不赌则还好,因为同僚之间是相互理解的,老朱家发的钱那么少,不想办法捞一点,早就饿死了。

其实原先刘大夏也的确是个老是要辞官的人,但话给太子说了,此时他要辞官,心虚的也太明显了。

“殿下言辞犀利,坚持不听臣诚心劝谏,实令臣痛心之极。所谓养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臣忝居兵部尚书之职,食君之禄,有些话不得不言。”

“殿下,臣斗胆问之,殿下是否将湖州知府徐若钦的奏疏,扣下了?”

这话一说,三位阁臣都有些哀叹。

刘大夏这是为了道义,拼命了……

作为一个兵部尚书,怎么能讲这种话,其他官员上的奏疏你凭什么知道。

弘治皇帝也有些诧异,这个事又是何时发生的?

却只见太子从袖口里拿了出来,直接扔到他的面前,“你是说这个嘛?”

刘大夏捡起来,拂去上面落地时沾的灰尘,

“没想到殿下一直随身携带。”刘大夏捡了起来,挑了其中一句当场念了起来,“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这是董仲舒的名句,殿下应当也读过。”

刘大夏以头触地,泣声而对,“殿下,您是大明的皇太子,宫中用度从不曾缺过。可我大明尚有许多百姓,他们衣不蔽体,食无裹腹,居无定所,他们也都是殿下的子民啊!臣恳请殿下,还利于民!”

这些话,说的情感真切。

一时间朱厚照有些分不清,他是真的能演成这样,还是读书读得傻掉,自己也信了。

刘大夏是弘治皇帝的宠臣,他这番情绪,弘治也不免有些揪心。

朱厚照旁得没说,他从怀里掏出另外一样东西,交到刘大夏的手中,“刘尚书,念出来。”

刘大夏,抬头望了望太子,有些茫然。

“念出来!让父皇、让这里每个人都听到!”朱厚照提高声音命令道。

“臣……”刘大夏也是进士出身的天才少年,说不上一目十行,但打眼一看基本内容了然于心还是做得到的,所以他读到第一个字,手就开始颤了,

“臣浙江……浙江巡抚王华沥血上奏……自臣赴任浙江,奉殿下旨意查办原镇守太监魏彬贪墨一桉,经查自弘治十二年至十七年,魏彬前后贪墨总银两超一百五十万两以上,如今仅剩余一百二十六万余两。臣遵殿下旨意,奉旨贪墨,只为混入浙江官场之中,虚与委蛇。今特呈浙江布政使李俨才、按察使党善吉审桉结桉之桉卷,并浙江各官员分赃之名单。”

“李、党二人定计,桉卷之中只写三十万两白银,其余五十万两为一众官员活吞私分,其中李、党二人为主谋,各贪银十万,并与府中参政、按察副使按官职大小共分……”

到这里,他忽然停了。

朱厚照不许,“不认字了吗?”

众人心思被这封信吸引了过去,刘大夏也只得再念,“……另有杭州知府丘宗夏分银三万,湖州知府徐若钦分银三万,台州、绍兴、嘉兴知府皆有主动攀援之举……殿下,”

他抬起头,有些念不下去了。

“谢阁老。你嗓门大,你继续念。”朱厚照都懒得理他。

谢迁拿到手中,中气十足,比之刘大厦一边涕泪一边念要让人觉得舒服的多。

“台州、绍兴、嘉兴知府皆有主动攀援之举,李、党二人将其列位党羽,各分银一万,另有河道衙门,织造衙门各分食其利。除此外,尚余白银十八万两,此银未动。臣不解,问而后知,此为入京必备之薄礼也。殿下,众臣皆言,民生之苦,苦不堪言,臣以为,为坏民生之第一大害,吏治也!”

“把信还我。”太子去要了过来,再回头看看刘大夏,“大司马,你现在再看看这个徐若钦写得奏疏呢,本宫扣下他的奏疏,他冤还是不冤?你今日在这乾清宫闹这样的戏码,本宫冤还是不冤?还有那个李俨才,一样你举荐的。这些沽名钓誉之辈,口口声声说本宫与民争利,他们做的这些事叫什么?!”

砰!

原来就寂静的暖阁里忽然传出一声清脆响声,吓了众人一跳,定睛看后才发现是弘治皇帝忽然抓了个什么东西往地上一扔!

“陛下息怒!”

乾清宫一众官员,太监,宫女全都跪了下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