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291章 上谕问天下

大明嫡长子 第291章 上谕问天下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对于张逸闻这样千千万万的商人来说,光想到布政使衙门和总督府是没有用的。

因为他们进不去。

不管实际上是不是地方宗族把持了所谓的民间力量,只要不是总督主动想见他们,那么他一辈子也见不到浙闽总督这样的高官。

哪怕就是知府,其实也有他那个京师族兄的面子在里头。

现在最关键的人出了事,张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过不了几天,消息传开,那么伸向他的黑手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不过也不是就是说他在这个关口立马去向丰熙倒戈,结果就会很好。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个商人怎么可能哪那么抢手,仿佛一省之长就在等着他。

这其中,两层不得不考虑。

其一,张逸天在京师到底是怎么被抓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是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倒戈,然后囫囵吞枣的事情一股脑全说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而且还把张逸天给卖了。

本来人家没啥事,或者人家自己还没交代,又或者人家在京师能量大,总之一句话,就是张逸天会不会转危为安还不得而知。可不要张逸天在京师守口如瓶,结果家里人就先全部交代了。

说到底,真的拿出真金白银去倒戈这个选择很难,人,总是会对更好的结果心存幻想。

其二,张逸天变得有问题,那就是张氏有问题。这个时候,张氏其实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不管是丰熙还是王鏊都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京师里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皇帝是出于什么原因把张逸天给抓了起来。

张氏倒戈,做出很大牺牲,其目的必然包含要救出张逸天。

因为如果救不出这个人,对于张氏来说其他所有的选项都毫无意义。没有保住半条命的说法,要么继续辉煌,要么回去当贫农,甚至还小命不保。

可要救张逸天?谁敢打这个包票。

所以这个时刻对于张逸闻来说是极端煎熬的,他的心情也很难说,对官府的憎恨有、对过去选择的懊悔有、

而丰熙是听到有人禀告说张氏宗族的好多家店铺忽然关闭,才开始知道京里有个四品的小官被抓了起来,否则他都不会关注到这一点。

除了张氏以外,

福州城内其余几个家族顿时慌了神。

张逸天求见不了丰熙,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不可以。

一向和张氏同进退的郭氏第二天就去了福州知府衙门求见,等到他到了,才发现在他之前已经有个人在了。

有身穿官服的,也有穿着粗布麻衣的……有些是知县,有些是大户。

而其他各家的老板也都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郭氏的郭方振。

他怎么来了?

这帮人互相之间大诉苦水……原来是王守仁似乎想来硬的。

“新任王知府不是单枪匹马而来,他的上头有布政使、总督,昨日,知府衙门里的人都和我们说,这个王知府急了,开始去按察使衙门借兵了。这是要干什么?”

如果一个外来官员到地方容易被架空,那朱厚照就派一群……行政、军事都在手中。原来还有个按察使会掣肘丰熙,只要感觉不合适,那也一并换掉。

还真就不信了,就当朝廷的官不是个官呗?

眼下是到了明末不成!朝廷的统治还没有瓦解到这样一种地步吧!

……

……

“这么说,王伯安这个法子,还真的有些用?”

丰熙笑了笑,“连番恐吓,多少是有些用。大部分人也不是要拼命的架势。不过并没有彻底的解决问题,还是有些地方、有些人顽固不化,觉得咱们拿他们没有办法。”

王鏊摸了摸胡须,“只要不是铁板一块,就是王伯安大功劳一件。至于剩下的也不用急,当初陛下的意思是要将打击走私和开海联系在一起。本官已经听说,京里有了动静。谁要是冥顽不灵,到时候自有办法。”

“再有,本官已向京师行文,请求陛下将福建今年的税粮暂时抵作军需粮饷的储备,若是有变,即刻可用。若是有惊无险,那么该做何用就做何用。这样哪怕只收取部分税粮,于子初那边也当够用了。事后大局已定,那些拖欠税粮的账再和他们慢慢算!”

最主要是,这帮人打着税粮不缴纳,然后让朝廷怪罪他们二人的算盘落空了。

事后,王鏊怎么样也会将福建该缴纳的税粮收齐。

“就地转为军需粮饷这个法子好。”

不到福建当地,就不知道会遇到这个问题,不遇到这个问题,就想不出这个办法。

总之福建大局能稳,对他们来说应当不是问题。

“部堂,浙江那边如何?”

在封建时代,福建的地位和力量都不如浙江,浙北毕竟还有大片的农田适合种地,湖州府、杭州府这些都要比福州府要好。

尤其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不是说着玩的。

而且浙江的进士多,就是在朝当大官也有。

“一切都还是要等真的开海令下来才知道。”

不管是什么宗族也好、淮王也好。

朝廷的架势已经摆开来了,有没有胆量真的实打实的对抗,这才是更为关键的。

在这样的等待中,时间其实过的很慢,但再慢,夏天还是会变成秋天,树叶会逐渐枯黄,天气会逐渐变冷。

时间在流逝,各方人士再猜测朝廷的动向。

九月时,浙闽总督王鏊去了一趟杭州。回来之后开始有一些消息传出来,是从总督府出来的。

据说浙闽总督亲自去杭州乃是为了督办当地官员,批评了沿海州府商人私自出海之象既乱又多。

九月中旬,司礼监忽然向浙、闽两省及整个大明天下转送一道上谕,

它不是圣旨,而是一个发问,问得就是市舶司该不该撤。

上谕问: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浙闽两省七山两水一分田,朝廷海禁一严,百姓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或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罢市舶后,利孔在下,奸商外诱,岛夷内讧,海上无宁日矣。海禁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逃亡海外者愈众。朕欲借此问天下,若百姓衣食无所出,如何不相率而勾引为盗?”

==

今天有点小加班,改明天开会的材料,略忙。当一回2k党,可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