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316章 封建

大明嫡长子 第316章 封建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随着各地督抚和三司官员陆续进京,皇帝每日时间安排的越发紧凑,说起来其实也比较辛苦。

而一旦皇帝都开始辛苦了,各地的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明朝的税粮分为夏收和秋粮,其中秋粮又是主要,而秋粮的结束日期大约就是要到来年的二月,所以最近皇帝都在看各地的秋粮数据。

虽说朱厚照很想看到数据增长,但其实他在节奏上很控制,以免地方官员为了盲目提高这些数据而对百姓横征暴敛。

他只是针对那些答不出或是答错的官员比较苛刻,早在他还是太子监国的时候,就要求过六部以实务为先,现在轮到了地方的要员。

而各地官员进京之后,也开始了人情活动,京师当中各处酒楼热闹非凡。

文人才子赋诗而庆: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辰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这是宋代诗人蔡襄所作,其意是说,宫外千座灯山高高耸立,无数宝烛点燃,到处彻亮到明日。

恰好正如京师南城的热闹景象。

皇帝广开言路,邀请天下重臣相商国事,各种意见都在被提出,虽说皇帝不可能每个都采纳,但只要被朝廷引起重视的,也都是关乎百姓切身之利的善政。

天子有此作为,民间自然称颂。

所以近来喜事连连,也就是皇家子嗣问题掺杂在其中,使得有些人开始对王守仁提意见。

其实永寿宫里的两位也在想办法,

皇帝的规矩,处理政事的时候不得打扰。她们没有办法,于是就熬些补汤给送到乾清宫。毕竟再忙,喝口汤的功夫还是有的吧?

令她们欣喜的是,皇帝不仅喝了,而且每次都有赞赏,说两位贵人用心了。

这样梅怀笑和梅怀颜颇受鼓舞,

闲时,她们也会去问秋云,探听皇帝到底喜欢吃些什么,后来知道是喜欢吃鱼,鱼肚子上最肥的肉尤其喜爱。

鱼有些麻烦,因为吃鱼有风险,万一被鱼刺卡住,这可怎么办?

真要是出了这个事,那梅府上上下下都能被吓死。

后来秋云给她们送来了几个人,专门是挑鱼刺的。

正在相谈甚欢时,两名太监拎着食盒回来。

梅怀笑是姐姐,所以处处主事,起身便问:“怎样?陛下喝了么?”

“喝了!”太监欣喜答说,“陛下不仅喝了,还写了便帖。请两位贵人阅。”

听闻皇帝写了东西,边上的梅怀颜都忍不住近身凑过去看。

其实也很简单,皇帝喝完就顺手写了四个字:甜澹相宜。

秋云在一旁也有些惊诧,原先还以为皇帝是不懂女人心,没想到其实也蛮擅长,就是这四个字便能让这对姐妹开心异常。

其实朱厚照怎么会不懂。

男女相处之道,如果处于被付出的一方,所要做的非常简单,就是有回应就好了。

熬一碗汤忙的多,还是写四个字忙得多。这个账他还是算得明白的。

“看来陛下很喜欢喝。”秋云也在边上说着好话,“这些年,奴婢们伺候陛下,倒也得过赏,不过有亲笔写于帖的情况实在不多。”

怀笑、怀颜两姐妹果然开心,且动力更加十足,“既然陛下喜欢,那便多熬些给陛下。”

“那倒不必。再好吃的东西,每日都吃也会腻的。”秋云对此是有心得了,为了皇帝的口腹之欲,她们这些人都研究好几年了,“还是多几种花样,隔开吃,只要陛下每次喜欢,就是最好。”

怀颜温婉些,她轻声说:“那明日再做别的好了。”

“嗯。”秋云点头,“只可惜陛下国事实在繁忙,否则两位贵人如此用心,以陛下宽仁随和的性格,定会来永寿宫。”

提到这个,她们两个就有些难过了。

便是‘那个事情’,

首先张太后提过,

其次就是娘家人大概是在外面也听说了什么,所以几经转手递了一封信进来,问外面所传是否为真。

因为她们入了宫,所以古氏在梅府的地位陡然上升,梅夫人现在恨不得将古氏作为闺中姐妹一般去对待。

而她们两位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那个事情。

怀笑和怀颜也是会感知的,各方的关切传来,自然而言就会形成对她们的压力,虽说她们也知道自己是商人家庭出身,不指望争什么,但是那毕竟是压力。

秋云一看两人都抿着嘴唇有些犯愁,也知道其缘由,于是便解释:“……听外臣说,近来各地的督抚要员都陆续进京,所以陛下也比平常时候更加繁忙。两位贵人也不要多想。”

怀笑不敢说其他的不敬的话,只是小心的问:“秋云姑娘,我们当然不敢耽误陛下的大事。不过,按照往年来看,陛下何时会比较清闲?”

秋云仔细想了想,

要她来说,其实皇帝更像个独居者。

他永远能自娱自乐,把时间安排给自己。

实际上,如果不是这种性格,叫一个后世人常年待在紫禁城,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不要说这么小一个城了,好些人待在大城市里时间一长还要出去旅游呢。

秋云看到的皇帝就是这样,要么是在处理国事,要么是在读书,确实有时间了,就会去书院,前段时间还去看了正阳门下的不夜城。

偶尔绝对清闲的时候,皇帝就会休息,一段时间内谁也不见,像是一种恢复精气神的感觉。

“奴婢想,或许三月这次朝会开完以后会好些,不过陛下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

怀笑和怀颜略显失望。记得家里人与她们说过,宫里的女人最怕时间长了,肚子却不见动静。

秋云说道:“也是那些外臣,不知道爱惜圣上龙体,他们一边要皇家子嗣传承,一边却总是有那么多的烦心事要圣上处置。”

“可不可以……”怀颜双手交叉放在小腹前,她本来是要说什么的,但是话讲到这里,似乎是觉得害羞,眼神一偏,满脸嫣红,难以启齿了。

怀笑忍耐不了催促说:“若是有什么便讲。秋云姑娘和我们一样,也是实心为了圣上好的。”

“是的,小贵人,再说……”秋云也凑近些,“再说咱们都是女人,什么话都好讲的。”

怀颜还是害羞,但她的性格不善于违逆别人的意思,所以也是声若蚊蝇的说了,“我是在想,陛下喜沐浴,便是再忙也要沐浴,好不好,我与姐姐去……去……”

伺候那两个字大概是实难讲出口了。

秋云一愣,她也没想到是这样。

这个小贵人看着恬静,没想到心思却大胆。

这主意,便是怀笑都要脸红,但她也不否认,的确是个办法。

反正不管怎样,皇帝都是要沐浴的,而且频次很高。主要就是看秋云同意不同意。

实际上,这事儿也有些为难。

“……倒,也不是不可以。奴婢只怕,两位贵人没有干过伺候人的粗活,万一出了差错,反倒是个祸事。”

“那我们学一下好了。”

秋云抿了抿嘴唇作思考状,“那……那也行。”

朱厚照当然不知道后宫当中在计划这些事情,他正在召见陕西巡抚齐承遂和太仆寺卿王禀。

陕西马场经过这几年恢复,逐渐增加到了八处苑马场。

马政太过重要,所以朱厚照一直都比较关注。

这两人三言两语已将陕西马场勾勒清楚,“……弘治十八年,陕西共有牧马草场16.8万顷,增加了3.4万顷,共蓄养战马1万8千余匹,牧军从最初的748名增加为4808名。”

“尤其弘治十七年,陛下力主修复的安定苑,其建成的马营大城共有中营、原川、稠泥河、衙门、石峡口、双井等六营。中营旧有城堡一座,原先损坏,且地基狭窄,此次修缮于本城向南拓展三十五丈,其北边有山,斩削成墙,将其余各墙则加以修理,东西共二百步,南北长二百七十步,周长二里六分四毫;而原川、稠泥河、衙门、石峡口四营,年久亦多损坏,也一并督军修葺;双井原无城堡,于本营修筑小堡一座。”

“安定苑经过此番修缮,到明年此时,仅这一处马场,臣就敢担保陛下岁可得马一万匹!”

朱厚照一听看手中的东西,一边听他们两位讲,又问道:“弘治十八年,朝廷下令修缮惠安苑,现在情形如何?”

“回禀陛下,惠安苑也在大力修复,过去一年来主要是清复牧马草场、增置牧马军人、增加苑寺种马、稽考骑操官员、添设马营城堡,这些都有进展,只不过时日尚短,等到今年底,就可蓄养战马至少五千匹。”

朱厚照又问:“这些草场说是恢复,难道没有人夺去种粮么?”

“倒也有,不过马政乃陕西最重要的政务之一,臣若是遇上得罪不起的,那也只能向陛下奏报了。”齐承遂倒也是会说话。

朱厚照明白了,那意思,我毕竟也是陕西巡抚,一省的老大。那么大的国家,总不至于随便出来一个人就比我官大。

主要还有个杨一清,他先前任陕西巡抚也是力主恢复马政秩序。

“这些数字,可都是人命啊。”朱厚照感叹,“朝廷近些年在有序的将民牧退出,西北多养五千匹马,就有五千户家庭,一两万的百姓就能脱离苦海了。”

这话说得齐承遂和王禀心中动容。官牧之所以受皇帝重视,其中一条也是民牧害百姓太苦,弄得不好,就可能来个河北大起义。

“陛下勤政爱民,百姓必能体会上意。”

“不说那么些了。马政还是成效显着的,正德元年,朝廷会再拨银两继续恢复已损坏的马场,你们两位还是要辛苦些,等复套成功,让杨部堂带着你们逐水草于阴山之南!”

国库的银子近来也是哗啦啦的流出去,准确的说叫预算,而且皇帝又出奇招,要将每年度的预算公之于众。

他可不管朱元章的子孙过得好不好。说白了作为皇帝能有什么不好的。他要把这个国家的赋税花在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上。

所以其实近来京师里也在讨论预算的事。

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的花费或者还未确定但肯定有的花费,马政一定榜上有名。

此外还要有河工!

“……国库的银两每年都是有去向的,官员俸禄、宗室禄米,仅是这些,就已经十去七八,西北还要拨付军饷,老夫这个大司徒其实手里也没多少银子。再有,弘治十八年江西闹灾荒,拨二十万两,今年尚不知哪里会不会有水灾、旱灾,再预留个三十万两的赈灾银也有必要。你们说,这个账怎么算?”

几日以来,有的官员面圣要到了银两。比如王守仁。

有的官员也开口要银两,什么官道、驿站、城墙、寺庙失修,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有钱,恰逢又有人要到钱,自然就都会动心思。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韩文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原本众人是为了王鏊入京相逢而相聚,结果说来说去关注点却都在财神爷手上。

除了国库。

皇帝的银子也不少,许多人心里也在盘算。

现如今宫里的渠道要么是少府,要么就是内帑。

少府最大的一笔收入来自弘治十七年抄家,当时现银查获一百六十多万两,古玩字画也有一百多万两。

皇帝下令,古玩字画全部折银卖了,他一个皇帝要那玩意儿干嘛,当宋徽宗啊。

除此之外,少府还有些持续性收入,不过数量不多,弘治十八年也就六十多万两。

而花销则惊人,正阳门内,不夜城建的如火如荼,每月都要有十万两银子出去,此外还有官办粮商、船厂也都是吞银子的大户。好消息是再有半年不夜城也就可以完工了,毕竟不是几十层的高楼。

到时候出租、收税,都是一笔收入。

这些账,离户部近的人都是知道的,所以少府少说还要有近百万两白银。

内帑就更让人充满想象,去年西北战事之后,皇帝见于明面的花费就是拨给杨一清二十万两。其余的便没有浪费过。

而且宫里用度削减、所有的营造都停了,类似修个宫殿、造个亭子这些事,皇帝提都没提过。也就是说,内帑还有约二百万两白银。

他们大概还不知道梅可甲和谷大用又从浙江起运了二百四十万两入京。

但官员们知道,三地市舶司皆有准入制,准入制从富商手中收银亦有两百万之巨。

多少年都没这么富裕过了。

这么多银子,当然要想办法申请一点了。

所以韩文哭穷,众人都没当一回事,闵珪说:“浙、闽之银诸位就不要想了。陛下于奉天门诏谕过群臣,市舶司准入制的银两皆用于百姓!”

当时许多臣子不同意这奇怪的准入制,结果皇帝这句话一讲,闵珪当场来劲,他是个有个性的人,也骄傲,所以这个时候讲起这个,也是要露露脸。

也果然就有人捧场说:“国有闵珪,百姓之福矣。”

王鏊却笑了笑说:“所谓用于百姓,也要看怎么个用法。我等做官都是为百姓民生计,到了君前,我们也是要说话的呀。”

闵珪羊怒说:“济之是帝师,你这样就是欺负老夫了。老夫可不服气!”

他就是这个性格,众人只觉得像老顽童,所以都哈哈大笑。

担任阁臣的李东阳和谢迁坐在面朝南的主位,感慨道:“老夫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也没敢想过,朝政会有今日盛景。陛下所得银两若非用于边,则必是用于民,用于己,那是极少的了。”

“圣明无过皇上!”

“上下用度有节制,则民生之困可解其大半。老夫浅见,市舶司所得银两,总该要给河工一点。”

农业生产的关键在水利。

弘治六年,刘大夏以主持修过苏松河道,成效显着。

“浙江进入大治以后,嘉善、杭州、宁波,正需要一笔河工款,只要略加治理,则可为朝廷再造一个松江府。”

松江紧邻嘉善、杭州。

这些地方都是特别适合种粮的平原地带,但是杭州府与松江府的税两还是有几十万石的差距。这话是王鏊所说,他是浙闽总督,自然就有这个私心,另外因为地理相近,杭州府的条件也没差多少。

……

宫外面肯定是讨论的热闹的,

不管真实的民间怎么样,但至少现在在朱厚照的带动下,朝廷之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展现出来了。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各个官员都在提一些善政。

这样提,或许有心中理想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想进入皇帝的视线。

朝廷之中,因为事务做得好而圣宠攀升的已经有好些人了,譬如户部侍郎顾左、刑部侍郎赵慎、太仆寺卿王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嘛。

不过外面的人夜晚相聚,皇帝太过疲惫,圣驾已近后宫。

这两天有言官就着皇家子嗣之事在参王守仁,问题倒不严重,就是让他有些生气,不是因为王守仁参不得,而是朝廷竟然还有这么多笨蛋。

沐浴时,他一直闭目养神,皇帝不想说话,其他人也只是在忙活自己的事。即便是秋云也是如此,她不是那种叽叽喳喳烦人的人,而是会看皇帝的心情选择说还是不说。

雾气腾腾的房间里原本也没什么异常,一直到他在某个间隙睁开眼,才忽然瞧见身形不对。

梅氏姐妹因为血统的关系,身形比常人要高挑不少的。

朦胧画面之中,她们穿戴倒是整齐,但大概是热了脸蛋儿给蒸得彤红,就像是红熟的苹果。

“你们……怎么来了?”

“陛下恕罪。臣妾姐妹二人进宫以来日日享福,不知道如何伺候陛下,以尽薄力,又不敢在陛下忙于朝政时打扰,又请了秋云姑娘来教臣妾,若非如此,每日养尊处优而不思如何报效陛下,心中实是羞愧难当。”

“平身吧。”朱厚照看她们噗通一声跪下去,老实说脆生生的小姑娘,一个十七、一个十六,行为举止之间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什么似的,他看着也不忍心,“旁得话也不必多说了,既然愿意来,那么就来好了,一会儿帮朕更衣吧。”

怀笑怀颜心想,秋云姑娘说得果然没错,只要是心思纯善,不犯错误,皇帝其实非常随和宽仁。

朱厚照则在想,他或许也该反思反思,既然把人都接到宫里来了,那么还是不要冷落过多,所以他才没有撵人走。

而且说实在的,有人愿意伺候,干嘛要撵走,他才不当那清高的伪君子。

“你们,应当不会吧?”朱厚照看她们站得有些僵直,略觉好笑的问。

“会的。”怀笑先答,“臣妾与妹妹仔细学了。”

“好。也是这几日朕太忙了。请你们姐妹谅解,不过你们思路是对的,再忙朕也要沐浴,这时间不算你们耽误的。咱们借此聊聊人生,倒也蛮好。”

“……陛下,人生,是什么?”

“陛下是想说生人?”一直不说话的怀颜忽然又抛出惊人之语。

朱厚照都没想到,笑着说,“差不多,差不多。这里都是热气,你们穿得太多,还是脱去几件,否则,头发都要汗湿了。”

如此要求,被这样平澹的说出来,整得两位姑娘都不会了。

“过来,朕帮你们脱。”皇帝亲自上手,给她们一种被动的感觉,这样就不那么为难了。

反正再害羞,那是皇帝的命令。

于是外面的长衫都退了去,露出粉红肚兜和白如嫩藕的臂弯。衣褪半含羞,似芙蓉,笑吐丁香,薄汗轻衣透。搅乱香堆里,娇无力,浅迎深递,风流谁消受。

“……近来,你们在宫里待得如何?”

也不知道是什么过程,反正怀颜就觉得莫名其妙脱去了许多衣服还和皇帝一起泡了水,且热水浸泡的确舒服,好似全身都要瘫软了似的。

怀笑偏着头,“还好,就是怕陛下会不喜欢我们。”

朱厚照一个胳膊搂着一个,他仰起头,忽然想起前世,那会儿应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天,“皇帝,是不应该有资格说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的。”

“为什么?”怀颜眨着大眼睛在问。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护住喜欢的,否则会统统失去。朕知道你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没关系。你们只要记得,朕每日辛苦,其中也有一分是为了你们。”

“臣妾相信。”

朱厚照又泡了会儿,越泡越觉得热,“擦身吧。”

“是。”

于是两人又伺候他更衣入床,以往朱厚照只觉得人间不平等,但他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封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