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332章 试探

大明嫡长子 第332章 试探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虽然说人容易身在局中不知局。

不过显然不包含李东阳、谢迁这样的聪明人。

大朝会刚刚结束三日,大朝会的七个议题,落到他们手里就剩个削减开支和加设恩科之事,这两样事,想必皇帝最多只会一次宣召大臣听取情况介绍。

刘健一开始开特例升为巡抚的时候他们还算开心,但后来发生的故事就不一样了,甚至刘健自己都提前一天回了山东。

春江水暖鸭先知。

“来京师这么些年,这个时候忽然却想不起来许多地方的模样。”

说起来真是巧,他们两人是各自出门,然后碰上的,接着就干脆同乘一辆马车了。

李东阳回应,“是啊,若是十年后我们再回来,大概路也不认识了。”

现在添了许多新生的东西,是他们这两个老学派看不明白的。

书院门口尽是年轻的身影,

有个声音高喊:

“十二郎!等等我们!”

已经逐渐长高的韩十二郎身体更加硬朗,且有几分帅气,他穿着青色的布衫,包了个狮子头在头顶,整个人分外阳光干练,像个充满活力的大孩子了,“快些,去晚了就看不着于大脑袋的热闹了。”

“来了,来了。”和他一般高的少年郎快速的过来,脸上一水儿的振奋神情,“于大脑袋平日里欺负人欺负惯了,这次朝廷抓人,他还是叫人给举报了,真是恶人有恶报。”

孩子是最嫉恶如仇的,所以这几天真叫大快人心!

韩十二郎也会去做工挣点钱花,所以见得可多了。要说举报,都是他举报的。

谢阁老掀开门帘看到少年郎欢跳的画面,这些孩子如此支持皇帝,以后就会是皇帝的战将。一代年轻人起来,一代老人就得退下。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亘古未变。

“于乔想说什么?”

“也许我们确实老了。”

李东阳笑着说:“我们本来就老了。但老也不该是这样的哀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啊。再说,你还有以中那孩子。”

“……是不是下雪了?”谢迁以为自己看错了,伸出手去还真的接到了蛮大的雪花。

三月的天气竟然忽然下起来雪。

李东阳眉头一皱,“天有异象。咱们得提醒陛下,今年或有大灾。”

“还有地方,要加强储粮。只希望百姓能少受些苦……”

“我们回去吧,现在交由我们的事虽然都不大,但治理天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要把那些政务处理掉。”

“好。”

……

……

三月十一日,杨一清等人也离京北返。

各地的督抚要员走得差不多了。

朱厚照也在想,是不是要迎来一段平静而愉悦的时期,毕竟有许多事他都已经安排下去了。

趁着这段时间,他也好享受享受春日的静谧。

宫里按照他的喜好,给他打造了各式各样的躺椅,马上快要弄成躺椅展了。不同季节使用、不同高度、弯度都有。

因为他本来就是躺宅,现在算是躺到最高境界了。与此同时,再晒一晒阳光,挑几本书籍,还有清新花香,美人玉肌,这不比出宫去碰晦气要强?

隔了几天朱厚照还是觉得难受,便是出宫一次,结果让他这个皇帝去处理几个社会小流氓。

还是现在好,他读书的时候,怀笑和怀颜可以捏肩、捶腿。

某个瞬间,皇帝合上书籍揉了揉眼,吩咐说:“去将侍从室的四个人都叫来。”

“是。”

等到人差不多要到了,朱厚照撑起身子稍微坐起来一点:“今天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们呢,应当也没有那么多事情吧?”

“回陛下的话,大朝会刚结束,事情都是刚交代下去,大多没到反馈的时候。”靳贵从容答道。

“嗯,那你们就陪着朕做几首诗来听听。朕来出题。”

这四人都是才子,作诗自然不怕,不仅不怕,甚至还觉得到了要表现的时候。

“陛下请。”

朱厚照也是附庸风雅,古人爱好这个娱乐,他也就试一回,“你们都是少年登科、风光无限。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以‘登科’为主题,你们怕早就写过,所以朕要你们以‘落第’为题各赋诗词。”

皇帝的要求略显奇怪,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汪献抬手,“请陛下限韵。”

“韵就不限了。”朱厚照摆摆手,“没来由的加那些做什么,你们只需尽抒才能即可。”

“谁先来?作诗只分才情深浅,不分官职大小。”

“陛下,微臣先来。”

谢丕劲头十足,脸上充斥着稚嫩的红光。

“好。”

只见他单手负后,真像是个器宇不凡的公子,吟道,“多少秋芳入贵家,独余泥落几寒葩。

对君莫讶相怜甚,同是无人…赏鉴花。”

朱厚照点点头,有那个意思了,但听下来缺乏打动人心的细节和瞬间。

“这么短的时间,张口即来,也不容易了。”

之后是汪献,他没那么急躁了,一句一句念得慢,中间隔得时间还久些,“十口沟皇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鬓毛如雪心如死……”朱厚照觉得这句稍微有些力量,“科考场上,白发老人和黑发童子一同应试,真叫是鬓毛如雪心如死。”

汪献说:“微臣不敢欺瞒陛下,此诗只有前半句是微臣所做,后半句乃是和一名老书生喝酒,听他说来的。”

“无妨,坦诚就好。看来这位老书生是心死了。且除了他,又不知有多少人死了心……下一位吧。”

严嵩无法再退,“陛下,微臣想好了。请陛下品鉴。”

“寂寞城东铸雪翁,颠毛半白尚飘蓬。浮夸触目悔非瞽。鄙里经听恨不聋。”

听到这个朱厚照忍不住笑了起来,“会这么写的,也就你了。”

所谓瞽就是瞎子,严嵩这几句虽然没提落第,但读书读到恨自己不是瞎子,听经听到恨自己不是聋子,那肯定是不知道考了多少次还不中了。

“微臣献丑了。”

“不妨事。”皇帝转向最后的人,“充遂(靳贵字),你呢?”

“回陛下,微臣只有半句。”

“半句也行,今天不是科场。”

“是。”靳贵语气沉闷,缓缓念道:“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尘。”

念完之后其余三人包括皇帝都有一丝悲恸。

一家一半已成尘。

就是说十年光顾着科举,实际上家里已经有人都阴阳两隔了。

汪献道:“充遂的诗太过悲凉,读之令人心生戚戚。”

“就用这句吧。”朱厚照也觉得这个写的好,“写在今年加恩科的圣旨里。”

靳贵不敢托大,“陛下,这是微臣随性之作……且刚刚也说了,其中悲凉之意太足,万一使得一些举子不来考试该如何?”

“没关系的,苦难并不会因为不说就不存在。如果确实有人因此而放弃科考,那也是去与家人重逢了,这有什么不好?”

又过了会儿,有几名公公抱着奏疏走过来,朱厚照玩得差不多了又开始批阅奏疏。

这个时候一般没什么大事,他快速的看一眼即可。

其中有一个蛮奇怪的,是广东一地的知府,他在奏疏里报告:皇上!微臣上次上奏的,说我们这儿有村民捕到了一条像马一样的鱼,其实是错的!不是我大明百姓捕到的,他们也在海外是听红夷说的。

红夷。

朱厚照不知道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反正大约就是那些人。既然能够听说事情,说明其实也就在附近了。

其他也没多想,就批示:知道了。

后来还有封奏疏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这是在为李东阳和谢迁鸣不平,它摆出劝谏的姿态,说皇帝对待阁臣没有像传统那样,现如今这些阁老重臣都没有被重用。

朱厚照看到的时候眉头一动,先吩咐说:“其余的拿走吧,这份朕先留着。”

“是。”刘瑾低头回复。

朱厚照还没有想太多,但他能感受到这封奏疏中的进攻味道,看起来是在劝谏,实际上却是在试探。

好像是想要知道皇帝对两位阁臣的态度似的。

他轻轻摩挲着奏疏的表面,心里也慢慢有了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