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350章 打一下

大明嫡长子 第350章 打一下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正德元年五月,两淮都转运盐使邹澄也收到司礼监的旨意。

旨意要他安排妥当之后,立刻进京。

邹澄接到旨意的时候心中大慌,

最近这节骨眼忽然之间就说进京,也不说为什么事情。

到底发生了啥?

邹澄心虚,所以听完宣旨就开始整日忧惧,不知所措。总觉得皇帝盯上了盐课。

这一去,万一真的闹出什么事情,可怎么得了?

所以这京城之行,他是千不愿、万不愿,于是马上召集僚属于府中密商,讨论要不要称病不出。

他的僚属劝他,“邹使,若是换了其他时候这样还行,但当今圣上乃是雄主,司礼监若不得其首肯,怎么会有旨意传出?因而既是圣旨,要是故意借口不去,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平白引起圣上的注意。”

邹澄在扬州是个上的了台面的人,但碰到要去京师,他还是慌的,所以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转悠,突出一个坐立难安,

“可本使要是去了,到宫里顾礼卿将那些话囫囵吞枣全都说了,陛下转而问我,我该如何回答?”

问题就在这里。

其实如果昏庸之主在位,许多事总可以曲线救国,比如说这是司礼监和外庭相斗,那么大家各显神通,互相斗呗,作为下面的人他就抱紧朝堂上的大腿。

可这两年形势越来越不一样,

现在这事儿不涉及朝堂派系斗争,皇帝每次对于派系斗争的苗头都是及时掐灭,所倡导的就是务实为本的官场风气。

说白了,当今皇帝不管你是什么人、你背后有谁,他在意的是事情本身!

事情办好了,当然硬气,皇帝有时候还护短。事情办不好,皇帝开始要找你麻烦,你说你在大明朝找谁能管用?

偏偏邹澄这些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事情本身。

所以他不愿意去,是因为了解皇帝的风格,实在是没办法呀!

除非……

除非是去骗!

真的骗过皇帝,那么也是有惊无险。

僚属则说:“走使也不必过于担心,顾礼卿到扬州时日尚短,他又能查出什么?而且他一开口便是要得罪数不清的勋贵、内臣和朝廷官员,涉及这么多的人,难道陛下就依据他三言两语便将邹使定罪?不会的,陛下处置任何事情历来都是思虑周详。所以职下断定,邹使这次去是有惊无险。”

韩文虽然已经在乾清宫禀报过事情,不过朱厚照下令所有人员不得透露半句,在那种小范围内,这个命令确实管用。

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泄露了,事后查起来也不是多么难的事。

这样一来,远在扬州的邹澄等人自然不知道京师里已经有这样的变化,不是他们无人在京师,而是即使有,也探听不到。

这样看来,当时皇帝在情急之下的处置也可称妥当。

邹澄听完僚属的话,心中颇受鼓舞,自己安慰自己似的说:“不错!此桉一办不知要牵扯进多少人,顾礼卿就是再有圣宠,也不至于到这等地步。”

到了晚上的时候,终于有消息随着司礼监的旨意前后脚跟来。

是大大的好消息。

邹澄看完之后与几名僚属相互庆贺,大喜,“之前利用内臣的法子管用了!陛下果然开始对他起了疑心!顾礼卿这次怕是要自身难保!”

性命与利益都攸关的时候,他们肯定忘记了当初科举之时所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来,邹澄也就敢进京了。

从扬州到京师可以顺着京杭运河一路北上,免去陆上马车的颠簸。

顾左在这次事件中是‘进攻方’,他不害怕多与地方官员接触,所以还主动来信,要邹澄与他同船而行。

邹澄也不像原来一般了,接到钦差的帖子还有一分得意:“官场之上难分黑白,这次咱们就好好瞧一瞧!”

五月初六日,

两人收拾妥当,租了一条客船在扬州码头北上。

码头上极其热闹,因为皇帝正在选妃,扬州自古就是风流地,所以经过第一轮初选而要进京的百姓也蛮多。

人群熙攘之中,顾左与邹城相互拱手,表面客气。

京杭运河并不宽阔,基本也就二十米左右,乘舟北行能将两岸的风景一览无余,此时又是春天,两岸杨柳依依,不时看到桃花盛开,端得是一副人间美景。

算上弘治年间,朝廷君臣认真治国已近二十年,沿着运河还有无数良田,一片青黄之色,同样震撼人心。

“圣天子临朝,天下大熟,上差,此情此景,可贺呀!”

顾左心想,你就是再拍皇上的马匹也没用了,皇上也如太祖皇帝一样,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盐法的事,既然被提起,那就是有始有终,绝对不会虎头蛇尾。

“邹大使可知,朝廷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忽然宣我们进京?”

甲板上,邹澄的脸色微变,但是他已知道宫里的事情,所以只是转瞬之间有些疑虑,马上又是成竹在胸,说:“圣上从来都是思虑有奇,下官资质平平,除了甘奉王事,其他便也不去想。”

顾左是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的,明明是贪念十足,表面却能如此一正言辞,脸皮厚到这种程度也实在让他心惊。

京师,皇宫之中。

先前朱厚照碰到的那个尚膳监的主事太监和宫女的情况,已经被送了过来。

这个主事太监名为郑舟,三十四岁,入宫已经二十年。尚膳监掌皇帝及宫廷膳食及延宴等事,基本上属于边缘角色。

不过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照此人当时所说,他是有一个扬州的亲戚请他帮忙,宫外的人不管你在里面是什么职务,只觉得这么多年兴许也可以接触到皇帝的机会。

而尤址的动作也算是快的,

查人就是从他身边的人开始,尚膳监这样的地方涉及到一些采买事情,郑舟此人平日里克扣、挪用、贪墨这些毛病基本上也还是有的,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数额应当不小。

既然是爱财,朱厚照就更加不能排除有人设局的可能。

所以他下定决心,已经吩咐锦衣卫在顾左入京之后便将其拿下。

虽然仍然不明白为什么韩文突然上此奏,但盐法牵扯的人员的确太多,当年为了浙江的桉子,他牺牲了一个王华,现如今顾左这个人倒是要保护起来。

而韩文已经七十多岁,

一来他德高望重,比顾左根基更深,二来壮士已暮年,年纪太大总归是要让路。

与此同时,在大明的北境。

大同之兵已经完全置身于大漠之中。

整体呈现的情况是前锋马荣部,领三千骑兵为先锋,后方跟进由周尚文领兵两万,刚入大漠时他们之间的距离约为五天的路程,现在已经缩短为三天,可以说越深入越缩近。

说到底,虽然春天是草原上放牧的季节,但达延汗不是弱主,哪怕碰上他一支偏部,那也会是一场恶战。

周尚文的两万兵中,有一万九千为骑兵,剩余一千为运粮队。

这次朝廷给的银子足,所以除了咸菜,会有些咸肉,虽然难吃,但在草原行军能有肉吃,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马荣部则要辛苦些,干粮、野菜,沿途采水,这就是他们这十几日的食物,基本上嘴巴里快要澹出鸟来了。

部队抓住了两只蓄养的黄羊,许多士兵都在想能不能杀掉打打牙祭,但没人敢说。

马荣看着自己手下的四人,他大哥不太合适,冲动而不稳重,所以他便和那位年纪稍大的千户说,“刘千户,你带三人原路折返,去和周总兵禀报这里的情形,请他们稍稍加快行军速度。”

“得令!”

草原之上,四面八方可能都是敌人。

往哪个方向走,完全是看命。

马荣看向向导,向导姓吕,名祖云,此时正蹲在草地上查看,

“如果没有错的话,应当是永谢布部的亦不剌,”向导用草把手上像粑粑一样的东西擦去,“亦不剌是蒙古右翼三个万户领主之一,小王子的敌人。”

达延汗,明人称其为小王子,在这个历史时间节点,他主要有三个敌人,或者可以称为右翼蒙古,即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

“你如何能确定,这附近是永谢布部的人?”

向导说了一个让马荣无法质疑的回答,“我去过。”

去过……

这么说,只要想找,现在就能够摸过去。

但情况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马荣下马,对着自己的将军道:“大哥,罗千户、熊千户,蒙古右翼与左翼不和,相互之间亦有征战。按照周总兵交代,如果我们遇到右翼部落,要先摸清情况,然后选择出击与否。主要是看看是否能有联合的可能。”

马胜有些不耐烦,他找了这么些天,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人,结果还不冲锋,心里头接受不了,“都是蒙古人,有什么区别?全部砍杀了算!”

“全部砍杀肯定不行,这是周总兵的军令,难道大哥想违抗?”

姓吕的向导这个时候过来说:“将军,其实右翼永谢布部近来有一个事情或许将军会愿意知道。”

“是什么?”马荣转身问。

“今年初,达延汗派了次子乌鲁斯博罗特到右翼来当济农。”

济农,相当于副汗,是大汗的助手,其职责是秉承大汗旨意管辖蒙古右翼政务。

说白了就是给右翼三个万永谢布、鄂尔多斯和土默特派去一个共同的管主,代表大汉行使权力,而济农一般为大汉的长子(达延汗长子早卒),相当于汉人中的亲王。

所以达延汗派了这么一个人来其实就是要把右翼三个万户全部收编。

马荣瞬间捕捉到其中的要害,“右翼三万户虽然明面上尊达延汗为共主,但他们并没有被收服,这个时候派济农,恐怕没那么简单。”

接着他又快速想,“如果这个乌鲁斯博罗特死在了右翼,那达延汗必定震怒,即便他是一时英主,胸怀宽广,但永谢布部这些人也会因此而害怕。”

吕祖云虽只是个向导,但吃他这碗饭的人脑子一定要灵光,所以他本来是想提这个建议,这是他当初跟随明军出征前,东家嘱咐他的。

只不过话刚出来,关子都还没来得及卖,眼前这个少年将军竟然已经觉察到了。

马胜听了反而兴奋,“小王子的儿子,那一定是个大官!咱们去把他捉过来!上次跑了火筛,我们可是给一顿笑话!”

这说的是当时杨尚义和周尚文之争,杨尚义领着皇帝辛苦攒起来的骑兵,结果追不到一个火筛。

一旁,罗千户说:“谁也没见过这个乌鲁斯博罗特,即便我们打赢了,又怎么知道抓的对不对?”

向导这个时候也只能摇头,“小人也没见过部落里这样的大官。”

马荣先是蹙着眉头,随后嘴角一弯,“其实不必。我猜测,右翼的三个万户一定都很想杀掉达延汗的次子,但是惧于达延汗之威所以不那么敢,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另一方出手,岂不是完美?”

“这就要事先和他们通气。”

“不必,咱们这么远跑来忽然通气,他们会奇怪的,只有忽然出现要打他们,他们才不奇怪。况且如果这些人真的有意要杀乌鲁斯博罗特,只要明军出现,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来。说到底,达延汗在前,我们在后,他们又能有什么选择?”

两日后,周尚文拍马赶到。

令马胜惊讶的是,他以为自己那稳过了头的二弟,开口就建议周总兵出兵攻打永谢布部!

周尚文不理解,“你说要打右翼部落?”

“末将以为朝廷要联合右翼的决策没有问题,但蒙古人不打一下,他们是不会甘心与明军联合的。”

“可打一下还怎么联合?”

“首领不打死,抓住再放了就好。只要能让达延汗的次子殒命,放回去的首领才是达延汗的麻烦,因为他一定会去游说另外两个部落,与他一起反对达延汗。”

就像当年蒙古人将英宗皇帝放回来,结果弄得明廷上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难受的要死。事实上,朝廷也确实因此剧烈动荡,这招啊,厉害着呢。

周尚文有些犹疑。

马荣继续劝说:“周总兵,这个时候右翼有达延汗次子,右翼三万户首领绝对不会当着他的面轻易与明军联合,他们没有与我们心连心到这种程度,说到底他们都是蒙古人,我们才是外族人,因而简单的罢兵求不来握手言和。”

“好!”武人没那么多的忸怩与纠结,“那咱们就打一下!兵分两路,从两侧冲击永谢布部!”

得到首肯马荣拳头瞬间握紧,

……此战,他有把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