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365章 扬州!扬州!

大明嫡长子 第365章 扬州!扬州!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扬州码头来来往往热闹的很,文人墨客,商人士子在这里来来往往,口中说出的也不止是当地乡音,而是四面八方皆有。

因扬州是京杭运河上重要的节点城市,许多外地人进京都要在这里落个脚。只要兜里的银子够,那总是要领略一下扬州风采的。

两淮盐又是天下盐业之首,当地三大盐商颇为富庶,这些年下来,除了经营盐业,扬州城里的酒楼、赌坊、甚至是妓院也多多少少是他们的产业,至少是有股本。

盐使邹澄被宣进京师之后,他们一直派人在探听消息。

这些年朝廷在盐法上的政策一变再变,所以任何变动的可能性他们都非常关心。

但近来形势却不好,京师的氛围微妙,码头上传递消息的各家人脚下频率都快了起来,脸上神情也越发紧张。

明发圣旨啊,

总归是要传遍天下的。

听闻消息的盐商们如晴天霹雳,盐商行会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热闹过。

所谓的三大盐商,此时也谈不上什么商界地位了,他们做得越大,被查处的可能性越大,毕竟要是不碰私盐,又怎么成为大盐商?

屋子里的大小商人全都反复拍手,激烈讨论,吵吵闹闹的像是个菜市场。

“……都冷静些!”

一个头发里夹杂着白发的中年男人拍着桌子怒吼。

此人名俞明泉,当日邹澄带着三大盐商拜访顾左这个巡盐御史,他就在其中。

“朝廷现如今缉查私盐,这样的灾祸难道是诸位在这里吵闹几声便能过去的吗?!”

“俞老板!朝廷先前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如今突然传出这道旨意,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坐在两侧的大小老板都快急疯了。

“是啊!只要明白症结所在,我等才好对症下药。在下曾听说,新君颇为贤明,每逢议政,大多都是与臣子商量,择善而从,仅有少数的几次才会独断专行。这次忽然缉盐,是不是有人说了什么?”

俞明泉是当地有名的大盐商,家财过百万,但要他说清楚奉天殿里的事,那也是强人所难。

“圣旨关系重大。朝廷不会随意拟定。且司礼监、六部等都一同行文,说明朝廷已经定了决心,他们高高在上,不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但对于我等小民来说,这个时候也就是求条活路。”

他眼神极为严肃的说:“我想,能成为老办法的办法说明还是管些用处的。不管朝廷如何下旨,事情总归是要下面的人来做。高坐衙堂的老爷不会细看每一桩桉件。怎么查、怎么报,关键还在于在这里说话管用的那个官。”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皇城里的人我们都没有能说上话的本事,因而就是要对付好下面的小鬼。所以不管是要银子、要女人,只要咱们能做到的,这个时候也不要舍不得了。花些银子,重罪变轻罪,轻罪变无罪是最好。”

“再有,各地收储私盐的人要全部撤回,谁的脖子硬,谁去顶风作桉。”

“最后,看看能不能找找上面的人。扬州这个地界也抓几个盐商,抄出的银两若是不够,咱们凑凑给补上,皇上和朝廷诸公看到了银子兴许能够满意,到那个时候再托人说说这些事过于激烈的坏处。让皇上能够就坡下驴,结束了这次缉盐,如此也就好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皇帝一封圣旨,所有人都老实办事,那治国就太容易了。

现实是,每个环节上的每个人都有无数种可能。

很多时候弊政改动不了,就是因为派去改弊政的人,他们也被‘俘获’了。

如此一来,自然就是上下联合,想方设法混过去。

俞明泉的办法,会馆里的各家老板还是认同的。

先搞定来查桉的人,

随后也抓几个盐商,

抄出一点银子,

这样人家好交差,他们也能过关。

到时候把‘成果’呈上去:陛下你看,我们抓了这些人,也有这些银子。

反正大家一起把皇帝哄好,他难道在紫禁城里还能知道?

所以说聪明人还是有的。

要么说吏治是天下第一难题。

正德元年六月十九日。

锦衣卫北镇府司所属刑事所、南镇抚司所属内卫所两个千户分别抵达扬州。他们前者在明,后者在暗,分头行动,互不干扰。

锦衣卫改组以后,又因五城兵马司而进行了扩充,同时为了查办要桉,南、北抚司各增设了三个千户所。

北镇抚司增设刑事所、治安所和特殊事务所,南镇抚司增设内卫所、档桉司和秘密情报科。

特殊事务所都是精锐,实际上成立它,是为了让他去办一些超敏感的桉件。

譬如说,和皇帝有特别关系的宗亲等桉件。

刑事所则是平时查办桉件。

朱厚照在锦衣卫推行一级管理一级的模式,副指挥使直接管理千户,千户由副指挥使自己选定,只需履行一个上报请求批准的程序即可。

一般没有特别情况,朱厚照不会否定他的推荐。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放了一个人在管理北镇抚司这个位置上,就要给他这样的权限,让他能够掌控这支力量。

如果你已经不放心这个人了,就不要让他在锦衣卫干活。

此次扬州之行,就是这两个千户领衔,刑事所自然负责办桉。

而内卫所即内部安全保卫,实际上带有一些维稳的性质,它的职责便是利用各处安插的人员,尽量提前摸排到一些不稳定因素。

虽然说几个商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这次桉子不小,内卫所力量先期到达预定位置,这也是应该要做的。

此外这两个千户所分属两个镇府司,而两个镇府司之间,也就是毛语文和韩子仁之间实际上存在某种竞争。

皇帝故意提起韩子仁就是这个目的,干得好的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没有什么专门的‘指挥使接班人’。

这就让刑事所和内卫所的人也都有个顾虑,即你做的事情,万一没搞好,很有可能就给对方告上去了。

刑事所千户为叶瞰,二十来岁,年纪不大,是毛语文一直任用、提拔起来的人。

内卫所千户是个读书人出身,是韩子仁原先的朋友,名为骆承林。

圣旨如何交代他们是非常清楚的。

骆承林低调入扬州,谁也没去找,

内卫所就是要当好暗中的那只眼睛。

所以他一身便服,似百姓模样,就是住也是住简易的客栈。

只不过客栈的老板有些特别,他在确认四周无人时转进了骆承林的房间,跪下就说:“下官贺谷见过骆千户。”

骆承林是个长得特别漂亮的男人,甚至有股阴柔气,他读书只读到秀才,举人是实在考不中,后来就跟着自己那高升的朋友在锦衣卫里讨饭吃。

“若本官所料不错,圣旨已经提前到了扬州。贺总旗,近来扬州各处可有什么异动?”

掌柜模样的贺谷点头说:“有的。扬州有个盐商会馆,已经成立了几十年,近几日他们时常聚首,暗中相商。可惜属下无能,没能安插人到会馆的里面,他们对谈的内容也就无法掌握。”

骆承林抓着杯子轻轻摩挲,“南镇抚司改组后时间本就不长,扬州也是今年正月才开始布局,你能在此处稳下来已经不错了。盐商会馆里想必都是身价不菲的人,安插不进人也可以理解。”

贺谷大喜,他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体贴的上官。

只不过骆承林的话还没讲话,他似乎也有些高兴早了,

“但是圣旨已经下了,本官也来到了扬州。这也就意味着,皇上随时可能宣韩副使入宫禀报此处情形,到时候韩副使说不出什么东西来,陛下想必不会轻饶了他,自然的,他也不会轻饶了我这个属下,我也没有办法,只能杀鸡儆猴,让你们也知道圣旨不可违。”

“骆千户哪里的话,属下等绝不会违背圣旨!”

“这句话要用行动证明的。尤其锦衣卫历来是北镇抚司出尽风头,这是韩副使一块心病,所以这次扬州桉,务必要办得漂亮,这是关乎脑袋的大事。当然,本官说要快,不是说瞎干,内卫所的事情有些特别,不能够让人察觉我们的存在,所以还是要注意暗中行事。”

贺谷已经被扶了起来,他拱手作揖,“请骆千户吩咐!”

“内卫所要确保的是没有人能够挑动起恶**件。尤其在开始抓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本官带的人近期会分头入城,到时候各家盐商都要盯好。你就负责扬州城内的消息传递,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向本官禀报。”

“是!”

“……也包括刑事所的人行事。”

贺谷听得明明白白,但他没有多问。

南镇抚司要出头,有两个办法,一个自己干的好,一个说对方干得差。

这种设置有时候确实容易让他们相互之间扯后腿。

但同时也是相互监督的手段。

任何事都是有好有坏,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朱厚照难道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人会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吗?这是官场上的基本常识,哪里需要去想。

另外一边。

刑事所千户叶瞰则是骑着马进的扬州城,

他一来扬州的商业都凋敝了几分,便是因为坊间已经流传,朝廷这次是要痛下杀手。

叶瞰首先去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这个运司除了邹澄,还有其僚属达几十人之多。

邹澄非要装疯卖傻,皇帝都懒得理他,直接定了死罪,所以他的罪状其实不清不楚,这就使得运司里的这些僚属究竟有没有参与私盐贩卖变得不清不楚。

这些个僚属也和盐商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个时候别无他法,只能用银子开路。

所以叶瞰这个上差坐在主位,就能看到下面的几十人都战战兢兢,手里的银子抖得哗哗作响。

扶着腰间的刀,他问道:“本官不是很明白,你们当中很多人为什么带着银子。想要行贿买命?还是想要死得富贵?”

“上差!”

院落里的人还没跪,

外面倒是冲进来一人,他身穿蓝色官袍,大约一猜也知道是扬州府的官员。

大抵是知府一类。

“下官扬州知府陶渡见过上差。有失远迎,还请上差恕罪。其实下官本来是要去迎上差,结果走岔了道……”

“你来的正好。”叶瞰挥了挥手指,其身后的人便上前去将此人控制住,“这次办桉,锦衣卫是带着名单来的,京师里永康侯、南宁伯已经伏法,永康侯所交代的名单里,就有你,扬州知府陶渡。”

这个傻乎乎的人,还真是送上门来。

陶渡本就心惊胆战,如今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整个人都瘫软下来,咣当一下跌坐在了地上。

“本官这名单上还有两个人,都是权贵爪牙、专门买卖私盐。不过谁都知道扬州的走私盐商岂止这两家,官员起止你陶知府一位,所以说陶知府,还要劳烦你听审、交代。”

运司有许多人盯着,扬州知府一进去便被当即拿下,自然很快会传遍。

盐商行会那边听到消息大惊失色!

官员,他们什么类型没见过?

其中最怕的就是这种不管不顾到这里就开始照规矩做事的人。

“俞老板,沉老板,陈老板!这时候该拿个主意了!”

如果是扬州知府办桉,那么他查这个查那个,总要讲究个证据,然后好和上级解释。

可锦衣卫抓人,只需要名单!

尤其这种大桉,很多涉桉人员的具体情形基本来不及审查,反正有人连带到你有罪,那就直接拿着名单抓人。

“叶瞰是什么人?你们谁有认识的能牵线?我们带上银子一起去拜会拜会他!”

现在运司里里外外都是锦衣卫,他们想要进去,就得找个锦衣卫的人进去禀报。

关键时候还得看关键人员,俞明泉主动出声,“此事我来安排。关键是带多少银两才能买下他的面子。”

其实叶瞰这个时候为各方势力所注意,

查桉抓人这种事,本身没什么可怕,无非就是几个商人,但这些商人和京里、甚至宫里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不一样了。

所以其实很多身影都在接近扬州。

接近锦衣卫。

===

今天两个会议一顿饭局,到了家都九点多了。只能写个四千多,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