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434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大明嫡长子 第434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能干就干,不能干就回家养着,又没有强求。皇帝的这番话多少还是激发了一些威宁伯心中的男儿自尊。

按照旨意,回府以后他便筹备出发。

但王止真的疑惑起来,她反复和自己的二哥确认,“陛下真的催促你?”

“圣上的话,我哪里还敢撒谎?而且,陛下似乎也不在意派我办这么难的事。”

这就奇怪了。

明明是游走于刀锋的事情,搞不好就是两边得罪,皇帝为什么还是要派她这个二哥呢?

姑娘侧身走到栏杆边,这里是威宁伯府内的亭楼,廊檐高翘,梅花满园,她迎着阳光,皮肤白得透亮,微风掠过,青丝飞舞,美得有如一副画卷。

皇帝是故意陷害威宁伯吗?

不会的。

没有道理。

而且以今上之能,收拾一个失去了根基的伯爵,简直如探囊取物。更加不会搭上民牧这样关乎百姓的正事。

还是说,皇帝真的就是为了考验一下二哥?

王止微微摇头,始终想不明白。

另外一边王烜又急着出发,她也没什么办法,“二哥一路小心。凡事,谋而后动。”

“好。”

王烜是拿了圣旨的,接下来他要去太仆寺与太仆寺卿王禀交接,又因为涉及到地方政务,所以势必要通过当地的知府、知县。

不仅如此,因为民牧是皇帝关心的政务,所以与一般的事情又有不同。

基本上,顺天、保定两地的巡抚他们也绕不过去。

好在太仆寺做这件事已经有几年了,包括牛种、廪食的储备发放,马匹的查验、收回,基本都有例可循。只不过这次顺天府一次性退出六个县,所需要的量多了些,工作量也会更大。

王烜觉得皇帝那边催了他了,半点不敢耽搁。拉着王禀先拜会顺天巡抚、顺天知府、然后就往固安县去。

搞得王禀很难受,但是王烜毕竟是威宁伯,手中又有皇帝的圣旨,即便这些都不说,兵部的许多官员都受过他爷爷王越的恩情,所以面子还是要给。

一路上王禀多番配合,一直到固安县的时候,他忍不住拍马上前,跟在王烜的侧身旁,

“威宁伯,一会儿我们到了固安县,属下的意思先将当地的知县叫来,宣读圣旨、讲明事情,然后将廪食、牛种交予他们,请他们先差官张榜,然后联系当地各乡大户发放,领一份廪食,收回一马匹。若是马匹不合格,则不给廪食和牛种。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妥当?”

“甚妥。”王烜点头应下,又问:“那我做什么?”

王禀心说,你是上司,我是下属,你要做什么,我怎么好安排?

不过人家既然这么问了,他也只好硬答,“若威宁伯不嫌弃,不如就在固安县寻一处所住下,这件事总归是要办个几天的。”

“住我是会住下,我的意思是,我具体做什么事情,咱们总不是就来固安县住几天的吧?”

王烜很认真。关于如何侍奉皇上,他与妹妹早已形成了共识,就是全心的办事,其他不管。

王禀没办法,只好再想法子,给威宁伯找些他可以做的事情。

其实他的目的,是尽量希望威宁伯少管这些事,因为只简单的接触,他已经知道这是个什么人,所以说让他参与的愈多,事情越不顺利。

哪曾想,威宁伯是第一次接到皇上给的差事,那是事必躬亲,各个细节都要询问,而且他知道自己愚笨,所以胆子就小。

他害怕万一将来回到宫里去交职,皇帝问起来他啥都不知道,撒谎又不擅长,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

所以说从他的角度来说,那肯定不可能只找个地方住住。

这样弄了几天以后,

固安县的几个大户受不了了,他们找到姓岳名成的固安知县诉苦。

县衙后院的隐蔽的小屋子里,他们开口就说:“堂尊,这事情再这么搞,大家都要撂挑子了!”

“便只说收回马匹一事,不管谁说话,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本来差不多就行,现在是差半点儿都不行。更不可理喻的是,到最后罚银子,都罚到我们自己人头上来了!这不是闹笑话吗?!”

所谓民牧,就是朝廷给百姓一匹马让你养,如果你养不好,或者本来朝廷给你的小马驹是健康的,结果给你养出问题来了,那朝廷是不是得找你?不然小马驹给下去,第二天百姓就全给你卖了。

现在朝廷虽然取消民牧,但不是说马就不要了或者说对马匹的健康不在意了。即便是朱厚照也不能开这个口子,因为还有其他地区没有退出,真的决定马可以随便扔,那大明会瞬间损失天量的马匹。

这不仅是钱,还是军事物资,不能乱来。

但如果对于收回的马匹有标准,那么如何判定马匹是否合格,就有灰色空间。

岳知县长了个眯眯眼,他摊手苦涩笑道:“两位,你们也不要诉苦了。这人是上面派下来的,我一个小小的知县能有什么办法?人家拿得是王命旗牌,凭得是大明律法,他这般作态就是金光满身,无孔不入!咱们啊就将就将就,过了这一关再说。”

“堂尊,我们是没问题。可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巴要吃饭,这样搞,今后便没人替我们卖命了,到时候廪食牛种谁发?不能按期发下去,完不成马匹收回,朝廷是不是不追究?”

“这……”

另外一位插话,“要不要探探这一位的口风?银子、美女,只要他开口,咱们想想办法就是了。”

“那也行,有的人就是胃口大,所以故意如此。”

岳知县倒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有些犹豫,这种事做得成还好,做不成,那么个愣头青哪里能饶过他?

见他踌躇,两位大户相互对视了一眼、点头,眼神中也闪过一抹厉色,脸上的神色更有一种奸邪,

其中一人眯上眼睛,双指并拢,幽幽的说:“堂尊,若是此事不成。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马匹给换了。”

“怎么换?!”岳知县小眯眼忽然睁大。

这还能怎么换?

养得好的换给自己人,养得差的换给其他人,老百姓么欺压惯了,他们又能如何?这样的话,到了钦差的面前,自然就好交差了。

万一朝廷罚钱,那也和他们无关。

岳知县这么问,好像显得自己不知道一样。

两位大户心里大骂这家伙装傻,但脸上笑容却暧昧,“堂尊放心好了,又不是头一回,不会有什么事的。如此一来,钦差可以交差,您可以交差,我们也能把事儿给办了,朝廷的事顺利完成,说不准堂尊还是领赏升职,这京里,不是在办大朝会?我等都听说,现在知县、知府可是吃香!”

这的确是个皆大欢喜之策。

唯一会哭天抢地的,就是百姓了。

岳成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主要也接触过威宁伯这么个人,可以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死心眼的。

所以到底是‘拉他入伙’、‘瞒着他干’,这倒也是个两难。碰上一般的人,当然是选前者,但这一位……搞不好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到时候他还一本把你给参了。

瞒着他干……威宁伯看起来并不聪明。

左右权衡之后,岳知县心中有了定计。

但在北直隶当官,还当了这些年,如果只会欺压百姓,那也不至于这么多年不出事。

“万一、本官是说万一,万一有了民乱呢?到时候又怎么办?”

只会敛财,那不是本事,敛财的同时把风险转移,这才是本事!

三人一合计。

“有了!这钦差不是爱讲朝廷法度么?咱们就帮着他讲,讲得全县皆知!他不是要不留情面、官事官办么?那咱们秉持这个口径,该罚多少银子就罚多少银子,将来出了什么事,他遵的是朝廷的旨,我们遵的是他的旨,遵旨而行,又有何错?”

“说的有道理。有这么一面大旗不扯,也是浪费。”岳成满意的点点头,心中确定下来,“好,就这么办。”

长在威宁伯府的王烜并不知道真正的底层是什么模样。

什么叫上有对策、下有对策,什么叫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说句不好听的,到了县里边儿,有的时候圣旨还不如银票好使。

次日一早,威宁伯被人领着去亲自验马,太仆寺的官员教着他如何判断马匹的优劣。

他说一句优,后面一人在纸上打个钩;他说一句劣,后面一人在名字后面打叉,再记下:罚银3两。

马匹可是很贵的,正儿八经一匹战马要二十两银子呢。小马驹收这个钱也是优惠。

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

正德皇帝朱厚照在宫女的服侍下更衣,他身穿冕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翼善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自信的走进了奉天殿。

近来他还长了个头,脸上的稚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褪去,上位的气势也因为登基日久而越发醇厚深重,其眼神也越发锐利。大明,迎来了无比年轻又无比成熟的帝王。

“皇上驾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