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460章 军名羽林

大明嫡长子 第460章 军名羽林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吕祖云把马栓好,伸手在旁边抓了一把精豆,马的嘴皮子一翻分明有股难闻的味道,不过吕祖云没有一丝嫌弃反而还轻轻摸了摸他的头。

“你这黑货,也累坏了。”

说话间,马棚屁股后面的墙外传来一些脚步声。

不多时,一身戎装的马荣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吕祖云不敢托大,急忙上前行礼,“见过将军、东家。”

他所说的东家乃是一个女人,去年马荣出征是就是从这个女人这里要来的吕祖云,也因为吕祖云这个向导,明军才得以顺利的找到永谢布这个部落。

而且更加知道济农这样的情报。

至于这个女人,是个寡妇,本名谢柔,这些年来一直自己操持着出云记这个商铺,做的是布帛、动物毛皮买卖的生意,也接触到一些食盐。

马荣与她相识也是偶然的机会,情节还是老套的英雄救美,后来一来二去的相互之间便熟识起来。

此时一见到吕祖云,马荣也没有摆将军的架子,大喜道:“快快起身。我本来还在问谢东家你去了哪里。”

边上的女人端着手,说:“知道将军要回大同,我特意叫回来的。”

吕祖云再看此时的马荣,已是和去年不一样了。马荣因为作战有功,升为指挥使。

而且他这个指挥使可比一般的指挥使实力更强,便是因为他还领着三千蒙古士兵!

这是区别于其他卫所的。

所以周尚文令其独领一军,赐古名‘羽林’,全军共八千六百精卒。

马荣会说蒙语,与亦不剌交往最深,许多蒙古人都认识他,交给他最合适不过。

毕竟这三千人,是皇帝亲自开口要过来的,万一没弄好,周尚文也交不了差。

而且当初是马荣力主收服永谢布部落,蒙古人对他最是信任。

此次返回大同,马荣就奉命办理此事,周尚文对他也很是欣赏,所以给他的将军、士兵、武器、战马都是上乘。

现在马荣手下有他的大哥马胜,以及当初和马胜在战场上打得不相上下的蒙古勇士嘎比亚,还有原先就跟着他的罗义、熊汉,一共四员勐将。

吕祖云刚刚返回大同还不知晓,他只是凭着直觉,感觉到马荣又显得成熟了几分。

“将军想必高升了。”

马荣拍了拍他的肩头,“也有你的功劳,朝廷没赏你,我一定不忘吕大哥指路之恩。”

“岂敢。将军但有需要,我还愿意系着脑袋陪将军走一回。”

“当真?”

“自古少年出英雄,跟着将军这样的英雄,有何不愿?”

少年英雄这样的话马荣听得太多了,所以倒也没多骄傲,当然也是笑了笑,“往后用不着吕大哥冒险了,我军中就有蒙古人。”

谢东家问:“马将军此来还是想了解草原上的情况。祖云,你快说说。”

吕祖云面色并不算轻松,他看了看谢东家,也看了看马荣。

“大朝会时,鞑靼人就应该已经知道了朝廷封锁贸易的消息,所以最近大同这里也来了许多他们的人,他们想赶在正式封锁之前购买更多的盐铁与布帛。不过与我接头的那人显然比较急切,我估计鞑靼人今年难以过冬。”

朝廷大朝会时就已经在讨论封锁之事,所以鞑靼人通过探子回报或是各种消息打听想知道应当不难。

不过问题不在这里。

马荣竖眉凝思,说:“朝廷的禁令应该快了,大朝会时封锁之策并没有被推翻,这两三个月都在忙着北直隶庄田之事,等到陛下一反应过来必定会追问此事。所以谢东家,你的那个生意首先不要再做了。虽然说这样会导致我们的消息断掉,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会打仗吗?”谢东家略有担心的问。

“不知道。但谁会真的坐等自己冻饿而死?”

如果没有贸易,这些草原人不靠抢要怎么活?

光是没有盐巴,就能要他们的命。

马荣越想越觉得形势不对。

他在这里也待不下去了,转身就要往外走,几个亲兵也把马给他牵来。

不过他们这一行几人,还没走几步,就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所以个戎装的士兵下马单膝跪地,“将军,周总兵急召!请将军速速归营!”

马荣不再犹豫,双腿一夹马肚,“驾!”

总兵府。

周尚文已经接完圣旨,副将马一槐、严兴奎,参将孙希烈、常大成、柳江杰、和徐镇安俱在。

军令极快,不多久马荣也赶到了。

“朝廷得了消息,达延汗今年必定犯边,唯一无法确定的便是他此次选择何处、何时入寇。皇上、军机处和兵部的意思都是认为大同的可能性最小,但朝廷给人给钱给粮给马,目的自然不是要我们在这种关键时候只缩在大同看。

再说句小人的话,我周尚文手握一支精兵,也没到七老八十的岁数,心里头更想着建功立业。这达延汗绕道而行,反倒不美了,本将怎么会成全他?”

军机处和兵部的旨意,几名将军传递看了,最后落在马荣的手里。

周尚文继续说:“你们以为应当如何?”

“当然是打出去,”孙希烈说道。

所谓打出去,就是引兵向北、向西,趁着他们出兵关内,这边明军就可以彻底端了他的老巢。

虽然鞑靼人是长在马背上,可出门打仗总不至于拖家带口,女人孩子以及积蓄的各种物资肯定留在后方。

这些人没有了保护,在草原上就是一群待宰的羊群。

这一点不难想到。

马一槐也点头,“看旨意,朝廷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大同往西的榆林、宁夏、甘肃,大同是鞭长莫及了,消息传递再加拍马赶到,这时间太长了,等到他们到了,连鞑靼骑兵扬起的灰尘都吃不到。

“就是围魏救赵嘛,而且我们已经几次出长城,今年实力又有增强,定不是问题。”

严兴奎提了一个问题,“右翼蒙古那边怎么说?”

……

……

马荣听他们讨论了好久,他没怎么插嘴,因为他觉得围魏救赵这个法子不好。但军机处和兵部似乎都是这个意思,总兵官之下各副将、参将也这样认为。

他们总觉得达延汗不会放着老巢不管。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问题就在于一个,这么明显的局势,笨蛋都想得到,达延汗会想不到?

那可是个志在一统蒙古的大汗,绝对不是只会几手三脚猫功夫的人。

……

“马荣?!”

“末将在!”

“右翼蒙古那两个万户部落,就由你率羽林军和亦不剌一同前往。记住,不论他们是否愿降,都不要与他们进行冲突。只要他们不随同达延汗作战即可。”

“末将明白。”

“你怎么了?”周尚文看着他有些奇怪。

马荣只是有些不安,但许多关节自己也没有想通想透,“末将没事。”

马一槐看向儿子的眼神略显狐疑。

周尚文见他如此也没多问,“好,那便各自准备吧。本官来回复朝廷,一旦皇上准许,我们就择机出征!”

众人散去。

到了晚上的时候。

马一槐去找了儿子,发现他站在望着远方发呆。

“今日议事,你竟一言不发,这是怎么了?”

马荣转身,“爹,你来了。”

“再问你话呢。”

“嗯……孩儿是在想如果孩儿是达延汗,这场仗要怎么打?如果是爹呢,要怎么打?”

马一槐敛眉犯愁,“难打,一动则后方虚弱。你觉得我们的计策不妥?”

“不是不妥,而是达延汗一定想得到。这世上就怕想不到,一旦想得到,总是有办法应对。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英雄一般的人物是不会轻易害怕的,我们都觉得他会避开大同的骑兵。可若我是达延汗,我一定会想着鞑靼与大明必有一战,既然有这一战,那么大同骑兵想躲是躲不过去的。与此同时,右翼还有两个万户有不臣之心,永谢布又已归顺明朝,说不准那两个万户也会归顺。既然如此……”

马荣抿上嘴唇,说得斩钉截铁,“爹,如果是我,我就会打大同!拼死、不顾一切的打大同!”

马一槐没有一点开玩笑的神色,“你刚才不说,是觉得周总兵也不会信。”

“是朝廷不会信。”

“那你的理由呢?就是刚刚那些?”

“不止。爹,你仔细想,不打大同,从榆林或是宁夏入中原,首先面临的防卫会强很多,因为人人都知道那里薄弱,既然薄弱,从朝廷到杨阁老,必定会加强守卫,达延汗也一定知道这一点。其次放任大同的兵马随意横行,这一路上他都得担心大同的兵去哪里了,万一截住他的退路怎么办?这个风险不大,但很致命。

也就是说,打榆林或宁夏,他们就是用更多的牺牲取得更小的战果,还要冒一定的风险,更关键是没有能够解决明军的主力,如此便震慑不住两个右翼蒙古万户,而且随着封锁之策的推行,势必是他们更弱,明军更强,这样一来,结局终究是有一天被消灭。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打大同呢?打败了和打榆林、宁夏是一个结果,无非就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可如果打胜了,首先是消灭了大明的主力,如此两个右翼蒙古万户便不敢轻易归顺大明,说不准还可以携大胜之余威收服他们,更加能够震慑京师。大明的实力不能尽快恢复,他们可以明年、后年持续犯边。如此,死局就活了!”

马一槐叉腰,他给说得头皮发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他疯了,还是你疯了?也就你没说,说了估计周总兵还要骂你!”

“爹!那不是疯,若他真的是草原英雄,那就应该像孩儿这么选择。至于说敌人更强……这不是吓阻强人的理由。”

其实乍一想挺冒险,但是那才是生的机会。

“可你也知道周总兵上不了这个疏,陛下也不会认这个疏!”

马一槐提高了点嗓音,一下子让马荣冷静了下来了。

是啊,他们怎么和皇帝说?怎么和满朝的文武大臣说?

说陛下我们最强,但我们最危险?

再想深一层,万一达延汗真的躲着大同,那周尚文又怎么解释?

他们是在大同,但也身在朝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