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464章

大明嫡长子 第464章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行在乡间忽而叫刘瑾安排个适合皇帝待的处所,可把这个老太监急得不能行,最后是找到了宛平县的知县,到了县城选了个相对干净的四方院落。

宛平知县乃是原先经顾人仪推荐的姓左名山松的一个人。弘治十五年的进士,令皇帝有些诧异的是,此人是顾人仪的连襟。

顾人仪自认为光明磊落,推荐人时是举贤不避亲,别人要弹劾什么,他也不管不顾。

朱厚照摇头轻笑,这帮文人都是这个酸臭的硬脾气。

当然,他听到的奏报的确是说此人干的不错。不过今日到此就不见他了,作为皇帝要赐恩,但也不能碰到谁就赐,否则多少有些轻率的味道。而且既然是顾人仪的连襟,只要干的不错,倒也不怕被埋没。

左山松见君不成,只得回去,可惜回去睡得却不安稳,毕竟皇帝在这里。此外还听闻皇帝是特意出宫巡查各地分田之事。

这一路走来一路看,也不知有没有被找到什么错漏之处。

无奈,反正皇帝跟前他不必伺候,便连夜把县衙里的人都召来,仔仔细细再把宛平县分田的各项事务再摸一边,多少户人家、分田多少亩、粮种发放的如何等等。

另外也要修书一封,尽快给顾人仪那边送过去。

之前就一直听闻皇帝对这件事重视,可再重视也没有见过亲自出宫来看的。

与此同时,宛平县也涌进了许多东厂和神武卫的人,这些人里三层外三层,基本上把那处四方院落给围得水泄不通。

王止住在偏间,这种时候自然也难有什么睡意,所以时不时的就要看一下正厅,那里的烛火始终未灭。偶尔会有黑色的人影在窗前移动,看身段身形也知道是皇帝。

婢女说:“陛下很是勤政,都入夜了竟也不就寝。”

“出了宫……应当是没事了吧。”王止这样猜着,但却猜不到皇帝为什么不睡觉。

实际上朱厚照在写信。

白日里,王止说鞑靼小王子可能入大同的事非同小可。难的是这只是一种猜测,现在边防守卫都在各处总兵、总督自己的手上,他作为皇帝虽然可以轻易调动,可一不小心也会打乱原有的布防,而且鞑靼人又不是傻子,他看到你有所调整,自然会随之而动。

万一调别处兵马向大同方向运动,结果鞑靼大军真的没有过大同,那又要怎么办?

不过他态度很端正,他写信就是告知杨一清,请他予以考虑,不要疏漏,若真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这封信是密信。

他本来也想着要不要给大同总兵周尚文也写一封,后来觉得还是不要。他原本领兵入草原,攻敌老巢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边皇帝这封信一去,作为臣子,他必定心下犹豫,两边为难,意志不坚之后,搞不好还容易导致目标不明而致溃败。

“刘瑾,”

“奴婢在。”

“替朕记着个事,回头去问一下京城规划司的人,京师南城之外有片没有城墙的区域,令他们递一封奏疏上来,说清楚多少户、多少人,喔,让兵部协同办理,若是鞑靼人突入进了关内,这些城外的百姓要如何疏散保护。”

朱厚照是觉得先前的一些想法可能太过于乐观了。

王止想到了一个突破口,说不定达延汗还能想到别的突破口。

这世上不存在什么还没打就一定赢的战争,所以有些防范的准备还是要有的。

“是,奴婢记住了。陛下,夜深了,差不多就就寝吧?明日还有事情呢。”

“不急,再等等。”

而且他也有些睡不着。

又过了会儿,院落的外边儿有了动静,来人都是腰间挂着刀的。

他们径直往里走到了门口啪一下跪下。

“臣锦衣卫指挥使毛语文觐见。”

吱呀一声,棕色的木门叫人打开,随后毛语文低头再往里走,其余人都落在门外的院落里等候。

朱厚照也不多说废话,一边执笔,一边问道:“京师周遭各处的田亩可有分发到位?有没有什么歹人又生出兼并百姓之田的念头?”

“陛下严令朝臣多轮巡视,层层重压之下,许多百姓还是分到了田地。不过各处乡间情况复杂,有些人本已欠下巨债,被人压着以田抵债。还有些乡间恶霸,穷苦的百姓惧之已久,依臣所见,今年明年大约还不会怎样,不过朝廷一旦放松下来……反弹的速度会出乎预料。”

“原先顾人仪也上过一道奏疏,他建议朝廷冻结田产买卖,卖了田的人只要告到官府,官府则判买卖无效,包括以田抵债,本质上这也是一种买卖。如果用这种判罚方式,便再无买田的人了。不过这种阻断买卖交易的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朕只允许他在大兴县施行。今日听你的话,与他当时说的倒是对得上。也罢,回去后朕便令内阁下旨,推而广之。”

“陛下圣明。”

朱厚照之所以一直不放心这乡间的分田之事,就是想着那部电影里,即使有人为百姓出头,可老百姓对于黄四郎还是发自内心的恐惧。

田可以分,但要去除这个恐惧其实非常困难。

“朕走过的地方,锦衣卫再去摸一遍,把那些平日里喜欢欺男霸女之人都查查,定个罪抓起来。”

“是。”

“你懂朕的用意吗?”

“请陛下示下。”

朱厚照还是保持低头写字的姿势:“天下的百姓其实是最弱小的,山高皇帝远,朕即便想,也做不到天天为他们做主。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把坐在金銮殿上的圣君当做希望。朕此次出宫也不秘密,过了今夜便会传遍京师。朝中大小官员也都知道朕是为什么而出宫。

所以如果朕走了一趟,结果一切照旧。老百姓的公道连天子都主持不了,那朕这个皇帝不就是个笑话?语文,你也要注意,锦衣卫的中下层绝对不能够和地方的官吏沆瀣一气。你是朕身边的老人了,不要觉得朕严厉,这几年很关键,不能在这种关键的事上出岔子。”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的。”

“鞑靼那边呢,可有什么消息?”

按照锦衣卫现在的分工,北镇抚司要负责刺探境外的情况,南镇抚司才掌握境内。上次那封密信也是北镇抚司递来的。

“上次之后,到现在还未有。”

良久。

皇帝回了一句,“知道了。明日你还是暗中跟着。”

“是。”

毛语文正在想着要不要告退的时候,皇帝差不多也写完,放下了毛笔。吹了口气之后,又折叠好,塞在边上已经准备好的黄色信封中。

“找个稳重的人,将这封信送到固原三边总督府。”他强调了一下,“记着,除了杨一清,不准任何人打开。”

毛语文双手举着接过,随后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一早,

朱厚照洗漱好后出门,路过刘瑾身边的时候,他说:“今日坐马车。让威宁伯府的那个姑娘也上马车吧,外面日头太毒。”

“奴婢明白。”

等到他走到门外,发现跪了许多官员,只不过大多被拦着不让接近。许冠和刘瑾都摸不准,有些人他们认得,有些还不认得,说是某某官员,难道不会是什么人假扮的?

“怎么这么多人?”朱厚照眉头一皱。

“陛下,他们都是听说了圣驾在此,故而来接驾的。”

“叫他们各自回自己的衙门!那么多的田地,分好了没就来这里。朕不必他们一路作陪。”

说完他自己上马车去了。

宛平县县城之内大致也被清过了,否则不至于稀稀拉拉的少有人影。

朱厚照是不想多追究了,他为了许多关键的事情处置不少人,这种小事就算了,还是自己快些离开为好。

王止端坐着多多少少也有些小紧张,皇帝面色不好,她可不要触了眉头。

好在车队行驶了一会儿,朱厚照不时撩开帘子向外看到到处都是金色的麦田,心里头渐渐舒畅开来。

“朕该早点出来的。总是在深宫里待着,做一辈子皇帝也见不到这样的景象。”

这话说完,没什么回应。

朱厚照想到什么,“怎么了?吓着了?”

“昨日家兄还说过我不知宫里的规矩,怕说得不对,徒惹陛下生气。”

“朕出宫就是不想理会宫里的规矩。”

“陛下出宫,应当是为了北直隶的百姓吧。”

“与你一样,一半一半。”

王止想到昨天自己也说过同样的话,不觉有些笑意。

“王止,从你教会威宁伯说出的许多话看来,朕这个皇帝的心思你还是清楚的。说来说去,朕就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饭。然而仅北直隶一省一地就已经如此困难,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要完成这样的分田之事,又该有多难?”

“圣意,我一个女子又哪里能猜得到,之所以能教家兄那样讲。也是因为陛下的圣意,其实早就一遍一遍的告诉了臣子,我只是信了而已。”

“你讲得倒也对,朕早就告诉他们了。”

“至于陛下说分田之事难做,在我看来也没什么。”

“没什么?”

“一年做一个省,十几年也能做完了。汉代有文景之治,唐代有开元盛世,这都是穷尽两三代人的努力才使天下大治,陛下若能在十几年之间令各省都能像今日的北直隶一般,那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了。”

“若是十几年,朕都觉得长呢?”

王止听懂了皇帝话里的意思,但又有些不敢相信,她只能旁敲侧击的说:“陛下,南洋公司的海贸之利就算再大,也买不尽天下之田。”

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去赎田,那么就是要动天下乡绅的利益,这个干系可就大了。

朱厚照也知道,清朝的康麻子就曾几次想丈量天下田亩,可就是丈量,他做了几次都做不成。

“你果然聪慧。”

王止的话看似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说的是要害。

朱厚照视线偏过来瞧了她一眼,发现她是小巧的嘴巴,脸颊的皮肤有一丝嫩弹,眼睛大而有神,一瞥之间,极有清纯之气。

“你应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他这家伙是老手,脸皮厚得不行,如此生硬的转场,但说起来也特别自然,没有一丝尴尬。

倒是一下子把王止这么个姑娘给弄得脸蛋儿一红,只得轻轻‘嗯’了一声。

“为什么没嫁人?是家里没有人给你张罗?”

“也……也是我自己任性,不想嫁人。”

“喔,那也蛮好。”

朱厚照放下心来。

“若……若陛下真的想做成刚刚说的那件事,我倒也有一个谏言。”

“你说。”

“整顿卫所,执掌兵权。”

“详细说说。”

“北直隶因有南洋公司,因而许多乡绅还算没被逼急。可剩余省份并没有这样的条件,这就难保不会有什么地方发生一些乱象,朝廷也免不得要用些强力的手段。恰巧,各地卫所本就破败不堪,朝廷借整顿之名,重建卫所,只要各地卫所不失,陛下便可稳坐钓鱼台。”

“你一个姑娘,说起话来倒是辛辣。”

“谢陛下批评,小女子以后多多注意。”

“饭要一口一口吃,重建卫所的事,现在去做就有些操之过急了。”

“是。”

朱厚照打开扇子缓缓的扇了几下,不管怎么说,王止还是敢想敢说的。

“你若不嫁人,也就没有夫君管得了你。你或许可以去替朕管一下《明报》,现在的那个人做了这么多年,再不升职,他该懒政了。”

“啊?”王止直接‘啊’出声来,她是真的有些被惊诧到,“这……只怕满朝文武大臣都会觉得不妥。”

“养在深闺虽说悠闲,但你毕竟有一身过人的智慧,在那里空度余生实在也没什么意思吧?至于说文武大臣觉得不妥……你若在朝中为官,那确实不妥,不过《明报》本身并不是开了衙官府,他们说说就算了,也不能做什么。”

王止抬起眼皮,使得朱厚照也能在近处仔细瞧得清楚她真正的模样,“陛下若是愿意信任,我自然是愿意的。虽说是女儿身,不过,王止也是忠良之后。”

“好一个忠良之后。有你这话朕就有数了。其实以往的《明报》作为官府的喉舌,实际上在掌控舆论方面也起到了些作用。但它本身并不能算特别的成功,影响力也实在有限。朕有时在想,《明报》所经营的范围其实可以扩大一些。这也是朕的真正用意,用这个名套在上面,再去做一些事。”

王止听得全神贯注。

没想到马车这时忽然一下停了下来。

由于停得特别突然,就连朱厚照都忍不住向前倾倒而去。

王止虽是姑娘,但她心中总是敬重和爱护皇帝的,情急之间急忙伸胳膊想要替皇帝挡一下,“陛下小心!”

与此同时,车外马匹也忽然嘶鸣。

朱厚照还来不及管外边儿,因为他正撞压在人家姑娘的腿上。

===

久坐腰疼呢,今天更个四千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