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492章 这场仗是谁指挥?

大明嫡长子 第492章 这场仗是谁指挥?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敌人从哪个方向来?”

达延汗听着声音冲出帐外,晃动的火把仅能照亮他身前这一片区域,抬眼望远处,则是漆黑一片。

多少人、在哪里,一时之间都摸不清楚。

所以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然而手下几名大将紧张兮兮跑了一圈,回来回道:“大汗,敌人从四面八方而来!”

“四面八方?!这是多少人?”

“太黑,还看不太清楚!”

他们原地着急,一个个都披挂上马准备迎战,不过真的折腾了一会儿发现,所谓的战斗都集中在边缘区域,这中心的地方,其实并没有要战斗的感觉。

达延汗渐渐觉察到不对,放松下来,笑说:“明军黔驴技穷也,空城计是徒有其表,夜袭扰敌,也声势不大。谁去为本汗灭了这一部明军?”

库台最为激烈,“大汗!末将愿往!”

“好!命你领三千精骑,记住,破敌之后亦不要恋战,速去速回!”

“是!”

易州是兵部调来的山东都指挥使薛斯一部,他所领卫所之兵有三万余,但到了易州以后,经易州知州刘肃居中介绍,认识了负责本区域防守的军学院的三人小组。

鞑靼骑兵锐不可当,读过兵书的人,随便一想也知道白日进攻是不行的,因而便制定了这个夜袭的策略。

考虑是第一夜,因而夜袭以做足声势为主,先是射箭、随后投掷些火石、粪便,装模作样的冲击一下,接着各路兵马全部返回。

平原之地,没有大山那样的天然遮蔽之所,只能是白天摸好了路,以便撤退之时能够尽快。

薛斯的营帐之中,升起了稍显粗糙的地图,大致看看、了解一个意思。

“如果小王子看破咱们的计策,那便算了,按照鞑靼人的作战习惯,他们今日本该到乡间掳掠,现在迟了一天,但也没所谓,最晚明日,一定会有抢粮的小队,我们将主要目标定在他们身上。

若是他没看破咱们的计策,派了人追了出来,在下已经嘱咐过,不管是哪一路都顺着先前定好的路线逃跑,消息一来,薛将军便带兵去阻击。

正常来说,鞑靼人夜间行动不便,即便派人,也不会让五万人马全数出动,否则前军看不清后军,这仗没法打。所以至多就是几千人。而薛指挥使的三万人马,只要不退,再加冯、邓两位同窗,领民兵前往支援。大胜不敢说,小胜还是可以期冀。”

说话的人名为陈大波,也没什么职位,就是易州小组的三人之一。

薛斯则是指挥使,省级高官,听完这番话,他其实没什么反应,只是顾虑到这次的所谓的三人小组是兵部直接委派,皇上亲自关心,不管是通过学院,还是通过同窗,似乎都有向上禀报战况的关系。

否则,薛斯才不会鸟他。

他摆了摆都指挥使的官架子,说道:“本将知道了,你们且下去吧。”

话外之音陈大波听得懂,

“在下告退。”

留有易州知州刘肃禀报:“薛都使,军学院所派的三人小组对于如何与鞑靼作战是极为熟悉的,依属下看,他们说得颇有道理。薛都使有不同的意见?”

薛斯说:“他说的,本将都知道,还要他来教本将如何打仗?笑话。”

刘肃官位不如人,也不好讲什么。

就只能听薛斯开始调兵遣将。

不久之后,外边儿传来消息,说真有一路人马追了出来。

薛斯装出一副尽在掌握的模样,

“取本将大刀!杀鞑虏去!”

“是!”

忽然之间,军营战马阵阵嘶鸣。

“这个薛都使,是想要抢功。”三人小组之一的冯通阿有些不满的说。

刘肃都看在眼里,这个薛斯所安排的都是刚刚陈大波说的,但是却冷冷的对待陈大波,弄得好像一切都是他想出来的似的。

冯通阿的话他也听在耳朵中,说实话,要是陈大波真有什么不满,他都不好替薛斯去圆这个场。

不过,

陈大波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也听说了一些……山东、河南两省的都使都叫陛下给骂了一通。我们都是在军学院读过书的人,应该知道战事是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

打赢就是打赢、打输就是打输,敌人不会配合他演戏。不管他以往是通过什么办法当上的这个都指挥使,这一次若是没有功劳,陛下必定轻饶不了他。所以他……焦急啊。”

另外一个邓子彦说:“便是如此,也不该如此不顾脸面。真是令人不耻。”

“他不顾大局,我们不能不识大局,明蒙之战是陛下最最关心之事。若是在易州来一场大败,咱们是无罪也有罪,若是来一场小胜,则是无功亦有功。夜里黑,山东的兵不熟悉这里的路,还得靠冯兄、邓兄带领乡间民兵前往支援。”

冯、邓二人算是捏了鼻子认了。

“我们这就带人摸过去!”

“好,那我带一路人埋伏在他们回去的路上!

三人相互鼓劲儿,然后各自忙碌。

易州知州刘肃在一边听得心服口服。

“都说军学院之中藏龙卧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三位之见识、胸怀真令本官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刘知州过誉了。只不过你说见识、胸怀……这其实也不是我们多厉害。这样说吧,军学院有两个特点,一是如何打鞑靼,白天学,夜里梦,所以仗怎么打我们都知道的。”

“第二个特点呢?”

“升官快。”陈大波笑了笑,“所以不是我们心胸宽,是这个都指挥使,抢不走我们的功劳。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们三人就是立的功比他小,他升得还是没我们快。”

“这……”刘肃没好讲,我就是吹捧一下你,你也没必要这么自负吧。

“不信?”陈大波也不勉强,“刘知州可以等着看。”

“若真是如此,却不知作何解?”

“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除了学怎么打仗,还学为什么打仗。军学院里有句陛下说过话,会打仗的人,不能不懂朝堂。我们都学过朝堂。”

天子要的人,不是薛斯这种官员,他要的是懂得历史经纬、民族大义的忠臣。

这些人在哪里?当然在军学院中,不然天天学那么多历史干什么?

当然,外人并不知道这些。

陈大波也不勉强。

“刘知州,咱们也走吧。”

话说库台这边,

他骑着战马,在火把的指引下顺着一些明军回逃的路线也追了好几里地下来。

如他想象的那样,明军士兵慌忙逃窜,几乎没有胆量反抗,不过黑夜之中,这些人一下跑散开却不是多么好找。

战果寥寥,让他有些恼火,闪动的火光映照着他愤怒的脸庞,

“这些狡猾的汉人!

库台愤怒是因为他想追下去,但是出营的时候大汗和他交代过,追击不可过深。

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让他稍微用了一下自己的脑子,毕竟火把也有烧尽的时候,到时候怎么摸回去的路还是问题。

坐下的马呼哧呼哧晃着,库台原地转了几圈,颇有些不甘心的说:“我们回营。”

而后不久,薛斯在当地百姓的热情率领下行至一处密林之中。

说热情应当是没错的。

自从鞑靼兵开始打大同,朝廷开始动员他们快速割麦的时候开始,老百姓就知道鞑子又要来祸害他们了。

百姓们不管什么复套啊、圣君啊这一套,他们就在意一件事:劳资现在分到田了,地里种出来的粮食,鞑子想抢是绝不可能!

后来知州衙门带着军学院小组下来,教着他们怎么联合、怎么保护自己。

再后来,朝廷的大军来了,也是为了打鞑子。

利害关系这么明显,他们能不热情么?

村民百姓是自发的各自组织,数千人在这片黑夜的大地上相互传递消息,河岸边的芦苇、废弃的破庙都有他们的身影。

还有河岸斜坡之上平躺着听鞑靼军路过动静而一动不动的三两青年,夏夜蚊虫极多,但在死亡威胁面前都不算什么,他们秉着呼吸,把尽量把身体贴近岸坡,一直等这些人全部路过,才开始起身,抄着田间小路,把消息递往下一个地点。

所以库台很奇怪,为什么一点儿动静没有,但是却忽然有一路明军阻断在他们行进的路上。

因为他想象不到,自己的动向完全被人摸清,也想象不到当地老百姓能在黑夜之中走出另外一条路。

“报上名来!好让我知道你是哪一路败军之将!”

薛斯没别的念想。

对着身边人就一句话。

“朝中都已传出话来了,打不好这一仗,便没人能保得住我们。陛下那个性子,谁说情都是无用。五万人,咱是没本事。但这三千人……还是要令兄弟们用命作战,否则不仅老脸丢尽,就是脑袋也会不保。”

他身边都是他的心腹,完全听得明白他说的话。

“若想要赏钱,便用这些鞑子的脑袋来换!”

话说到此处,其他都是多余。

“上!

上万人一起行动,仿佛大地都在颤动。

黑夜总归是瞧不清楚,只是听到些声音,战场经验丰富的鞑子都知道这些是什么。

“小心弓箭!”

嗖嗖嗖!

连续几声惨叫,惊醒了库台。

他知道自己是遭了埋伏了,不过他对自己所领的精锐有极强的信心,指挥也丝毫不乱,

“盾牌!盾牌!”

极富战斗经验的士兵们纷纷拿起盾牌阻挡,

一阵箭羽过后,明军攻势渐歇,

库台抓住这个间隙,大刀向前:“冲锋!

轰隆隆的马蹄声,让薛斯都有些紧张,不过他并不在正面。

实际上,库台这三千人已经被他给围了,多亏了百姓的领路,他才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能不能挡住那是另外一回事。

看火把辨认方向,薛斯知道库台是向他们的右方突进。

他马上指挥,

“按照计划,不受攻击的方向快速进军!升起信号!”

所谓信号,也就是很简陋的一个烟花。

但在黑夜之中分外显眼。

薛斯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他再躲着,是不会有人替他卖命的,只能身先士卒,冲击着大喊:

“进攻!

随着他的命令,士兵们举着盾牌,手持弯刀开始向鞑靼士兵接近。

这些卫所之兵,在这几年不能说没训练,毕竟正德皇帝还是重视,但军屯、军饷的问题没解决,训练的也不是很多。

好些人是看着主将,而自己不太敢接近,主将冲了,身边的人似乎也在冲,那么便跟着冲了。

碰到几名鞑靼人,前面的人是被后面的人推着前进,但总算也上前去打了。

有些人不敢正面对敌,就在背后砍马腿。

反正杀声震天,人叫、马叫,乱作一团。

库台一看这样不行,人实在是太多了,他粗略一估计,也是数倍于他的敌人。

锵!锵!

库台连续砍杀两人,便对着身边的部下说:“找人!找到明军的主将,我去砍杀了他!”

“四面都有敌人,不知主将在哪里!”

薛斯其实是在他的右方,从肋部进行攻击,这么多人冲上去,鞑靼部队马上开始承压,肋部也向内收缩。

勐冲勐打的鞑靼士兵在初期的顺利之后,很快便逐渐分散开来,明军士兵不敢单独接敌,便好几人围着一个打。

薛斯一看,士兵的勇气根本不够,心里担忧,可别小命丢在这,于是心里快速的算了一下账,然后大喊,“割一头颅,本将赏银五两!”

就是全杀完也就是一万五千两,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们也总算有了些拼命的劲头,

“这五两,让我来拿!”

亢奋的状态来了,明军士兵一拥而上!

鞑靼人一旦反应不急,或者是马匹受伤,便只能被拽下来,然后就是数不清的拳脚刀锋,稍微受伤,则更容易被围攻。

噗!

头颅落地,鲜血喷涌。

“我的!这是我的!”

薛斯一看,有这样有够了,他冲劲大起,盯上了面前的这几十人,“先围住他们!上!”

实际上,受压的明军那一侧,战况很惨,只不过大晚上,战场上吵闹,太黑相互之间看不见,太吵也听不见,许多人只关注到眼前的敌人。

而区区三千人马,一旦陷入这种苦战,伤亡也很快起来了。

库台来回转战,他可以冲进明军阵中再出来,只不过后方隐约传来的不好的消息,让他有些担心。

“跟我来!”

要说勇也是他勇,库台不作他想,竟然返身要再杀过去!

战马奔腾,但为时已晚。

因为冯通阿、邓子彦已经领人出现在正面了,他们本来的职责也是帮忙堵住薄弱之处。

两个青年小将,比之薛斯的气势要好许多。

冯通阿还聪明一点,他一边冲锋,一边大喊,“保粮护田!保粮护田!”

这是最通俗的话语。

许多老百姓,在临战的一刻有些害怕的,这个时候也受此感染,于是这一路行军并不算整齐的‘军队’,反正也叫喊着往前冲!

“保粮护田!

“保粮护田!

……

有些人没有趁手的武器,就把已经倒下的明军士兵的刀给抽了过来,

呜哇大叫的人们仿佛有用不完的勇气。

潮水般的攻击从四面八方而来,

尤其是“保粮护田”的口号,它喊得震天响,就说明友军很多!

薛斯都受到可能胜利的鼓舞,撕心裂肺的大喊”

“鞑子要败啦!鞑子要败啦!”

砰!

又一匹战马倒在地上。骁勇的鞑子士兵虽然马上起身,但三五人一下子冲过来,多数人也支撑不了几下。

啊!

库台身边的属将,被乱枪扎中了大腿,他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得突围!明军越来越多了!”

库台自然也知道,这些人虽然不像紫荆关守军那么勇勐,但是他们在这种地方被围住,还是大晚上,实在也放不开。

骑兵冲不起来,叫什么骑兵。

“走!撤退!”

强悍的战斗素养告诉库台,不能再拖了。

于是乎围绕他的几百人一合力,一下子开始盯住一个方向勐攻!

战马高高扬起,踩过明军尸体,两边各有人护住侧方,抵挡明军冲锋,库台自己从中而过,对于挡在前路上的人,几个回合之间便是砍杀。

战事,

极酣!

鏖战之中,库台生生开出一条血路。

“鞑靼人要逃!咬上他们!”

他们逃不掉!

库台挑了一个来时的方向,但这里是乡间,乡间有百姓。

陈大波带着刘肃望着一个个升起于空中的烟花,便知道了最后鞑靼军逃窜的方向。

“驾!”

这一路人马开始出发,走斜线去拦截。

其实库台也发现不对劲,但突围之时,肯定管不了身边田野之中窜起的烟花。

而且他猜测,那里说不定就一两人,跑过去意义实在不大。

当然,这让他对可能遭受的埋伏有了心理准备。

……

所以陈大波没有埋伏他,这有什么好埋伏的,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事了。

他只是骑着马领着人,挡在了库台的前面。他也不着急,库台的身后还有追兵呢。

“抢粮食、抢女人,这些事便是这些人做的。现在,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运气好割个脑袋,还能换赏钱。”

库台其实到现在还不明白一件事,“这场仗,是你们哪个将领指挥?”

陈大波觉得说自己的名字不合适,他想到之前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人,

“韩,十二郎。”

话音落下不再多说,

他们之间有国之大仇。

鞑靼士兵已苦战过一轮,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全盛状态,好在这不是什么山谷,两边还能跑,虽然黑夜里、田野间,跑得不快。

“将军!后面还有人!”

库台明白,生死时刻到了,但他可不是只会逃跑的懦夫。

“来!杀!”

陈大波也拿起了自己的枪,“我第一次立功,便从你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