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676章 天子气度

大明嫡长子 第676章 天子气度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尤址遵照皇帝旨意将他们三人带出了奉天殿。

奉天殿外的广场之上,近处是汉白玉石阶,远处是红色宫墙,就这么大的地方,有一种难以一眼看穿的历史厚重感。

三位老者缓缓前行,临别之时,尤址对他们说:“三位大人,皇上从来都知道需要做什么的,不需要做什么,十年来,皇上心怀熙洽,意欲治世,勤勉政事,旦夕不遑,天下谁又不知皇上是怎样的皇上?”

“不知,尤公公此言何意?”

尤址微微一笑,他与这些人又没有特别的交情,所以到此为止,转头离开。

罗仲远望着他的背影,发怒似的甩了袖口,“小人得志。”

石宾贤道:“虽说是小人得志,但是不可轻视此人。他的意思是,皇上的圣名在外,所以警醒我们不可轻言乱说。”

“现在要如何?”

“管不了的,想到办法也是没办法。至于说这份警醒……我们三人的嘴好封,但万千悠悠之口又如何封呢?”

南京城这个时候是躁动的。

其实他们说的对的,最初是要抓二十七人,可这些人会招供啊,一个牵连一个,最后抓了一百多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最初是豪强,而后涉及到胥吏,不管是豪强和胥吏,都会有官员扯上些关系,一百多人,就是一百多户家庭,这些家庭是生活很优渥的家庭,家中不乏秀才、举人……士绅就是这样为一体的。

他们拿皇帝自然没办法,可是却可以将气撒在王炳和锦衣卫指挥使毛语文的身上。

一边是审案的大堂,一桩一桩罪行被交代,一个个牵连之人进入监狱,一边又是官场震颤,人心浮动……

正德十年,五月末。

南京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左都御史等人一并开始给皇帝上奏疏,弹劾王炳。

奏疏中言:……臣左都御史岳孝文禀奏,近日臣风闻南京城有奸臣王炳者,其狂悖之行如狼疾风,肆虐朝廷,逢迎君主,巧言令色,未尝尽责。又滥用重刑,痛加百姓,致使良善之人无罪受罚,无辜受戮。其人如狼似虎,荼毒生灵,人怨天怒,而奸臣之行不止……愿陛下重惩奸臣,以正朝纲,以安百姓,复我国家之安宁。非如此,国无宁日,民无安生。天地不容,奸臣当道,痛心疾首,臣不胜忧虑,谨此上谏……

似此类的话一直不断,还有人也不管的事实的,似‘无辜之人,受其牵连,含冤受屈,悲愤填膺’这样的话也向皇帝跟前送。

这就是所谓的风闻奏事,我听说了就可以。

这样的动静甚至惊动了连日养病的李东阳,许多人登门拜访,托其出面,或是求情救人,或是规劝君主,总之热闹的很。

不过李东阳自知大限将近,加之这些年许多事也渐渐看得清楚了。所以他连连称病推辞。

即便如此,他的府前还是络绎不绝。

李东阳是重名之人,所以派李兆蕃一一耐心解释,不要怠慢了上门的客人。

官场之上,什么都不好讲,现在这些人看似地位不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一朝登龙门呢。

正在热闹之间,府外忽然来了一队人马,看服侍和车马应是宫里人。

到了门口以后,有个内侍模样的人上前,“李公子,宫里的旨意,请令尊接旨吧。”

同样一幕也发生在审案的公堂。

这几日王炳是忙坏了,所以圣旨只能到这里来宣。

……

李府。

李兆蕃一听是旨意,放下了手中所有事,忙道:“公公先请入府,在下这就去请家父。”

“西涯先生身体如何?能否下床接旨?”

“可以的,公公稍待。”

李兆蕃急急入府。

接旨可不是从床上下来,听一下就完事的。这是有一套完成的礼仪和流程的。

首先他得换上自己的官服。

所以说好赖要等上一会儿。

尤址也不急,等到一切准备妥当,他便迎着李府一家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李东阳忠诚贯日,才略盖世,俾应天巡抚,实乃朝廷之福。惜乎疾病缠身,难当重任。今免去其应天巡抚一职,特赐致仕,以示眷顾。

又感其勤政务本,德政频施,振风易俗,治安一方。昔在应天,屡有殊绩,宜为百官表率。朕心念功绩,复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殊荣,以彰其功。钦此!

李东阳跪在地上久久不愿动身。

历史上他是加少傅、柱国的,不过这一世,他在正德初年就被撵出内阁,实际上也就是到太子少保。

近八年的时间,皇帝剥夺了他过去的所有荣耀。

刘健、谢迁都是如此。

但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

皇帝还是将这一切又还给了他们,虽说只有衔,没有职,只有荣誉,没有权力。但毕竟名分还是给了。

这一刻,是李东阳自己都不曾想过的。

“李少保,你怎么了?为何不接旨?”尤址是做个好人,提醒其他人,是不是李东阳身体问题,站不起来。

毕竟卧床那么久。

其实李东阳是鼻头微酸,这些年他渐渐积累的一些后悔到此刻达到了最**。

他没有履行好对弘治皇帝的承诺,那个辅佐当初皇太子的承诺。

十年了,他都干了些什么呀!

如今这个大明盛世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后悔、惭愧和痛苦几乎将他淹没,一个老人家在此时留下泪来,“臣、臣不敢接旨,臣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先帝,也对不起大明这江山社稷啊!”

尤址能听得出这种时刻,一个人是否说的真心话,他其实都有些感慨,“事到如今,李少保又何必如此?至少陛下与李少保仍然算是君臣相得,而且八年巡抚应天,也算是一段佳话。”

“微臣尺寸之功,难当陛下恩赏!”李东阳确实流了泪。

“接旨吧。不要辜负了陛下的良苦用心。”尤址转头,他点的是外面的那些人。

只要李东阳还是巡抚,这些烂事他都逃不掉。

所以皇帝此时免他的职,其实是免除他的一些麻烦,都病成这样了,受不了这些事情折腾。

这一层,李东阳是想到的。

不管如何,圣旨不能不接,所以他还是艰难站起了身。

同样的另外一边的审案大堂,也有人在宣读圣旨,这份的旨意大意同样令人震惊,大意是:内阁大学士王炳,才识卓越,品行方正,今特命其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此职权重任重,宜深思熟虑,慎行权谋,恪尽职守,夙夜匪懈,以使政通人和……

没有错,皇帝让王炳兼巡抚应天。

这当然是个临时过渡。

不过子在这种关口忽然卸去李东阳的职,而让王炳来兼任。

这就是一种态度。

王炳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道旨,他现在还是应天巡抚,许多事做起来就更可以名正言顺了。

皇帝说他是铁骨头,这就是。

“缇帅,从明日起,咱们这审案的大堂要地儿了。”

毛语文拱手,“下官先恭喜阁老,职虽不大,但重,且是陛下信重的。”

“这不是老夫之功,这是皇上的决心,天子的气度!”王炳晃着手中的圣旨。

同时心中在想,读史是一回事,那不过是几段文字几篇文章,但真的侍奉天资聪颖、英明果断的帝王又是另一番感受,它是鲜活的,是读文章所不能体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