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705章 王炳突病

大明嫡长子 第705章 王炳突病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如果说产业之议是为了未来,那免除士绅优免就为了纠正过往。

与这两个大事相比,甚至东征日本都是次一级的事项,因为这两个事做好,日本那一个小岛又算得了什么?

到时候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张璁回府以后也开始思索皇帝的这番用意,这个时候举目望去,朝堂之上几无‘盟友’,这样的大事情他不能与杨一清讲,不能与王鏊讲,甚至一向拥有清名的顾人仪都不会搭理他。

过往之中,他本来也将这些人都得罪了。

如此一看,唯有孤军奋战。

京里因新疆复归而热烈吵闹,张璁却一反常态非常安静。

几日以前,他就已经准备研墨提笔,士绅优免其害莫深,这样的道理并不难说。

税基越来越小,百姓的税负越来越重,这是多难懂的事啊?

但是……朝中难道就没有人意识到吗?

张璁瞳孔之中忽然射出精光,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到?

皇上说过,南下江南的时候已经和一部分人讲过了。为什么一份奏疏都没有,一声响都听不着。

闲窗之内,灯影晃动,张璁这样已经好几日了。

最终他还是决定去找一下王炳。

皇帝南下是带了他的,许多事他都该知道的。

不过他递了拜帖以后,却被管家告知王阁老病了。

张璁心中一揪,以为是又被拒绝。

但实际上王炳真的病了。

朱厚照也听到了同样的消息,他本来正在批阅奏疏,听到尤址这么讲,还很诧异,“病了?前几日还很好,怎么忽然就病了?请了大夫去看了吗?是什么病?”

“便是昨夜忽然病倒的,像是重病,据王府中人报,入睡前一切平常,到了早上下人叫起时忽然间便病到不能起身,最初是有些呕吐,很快又不能言语,此时王府都已经慌乱了。”

“你说什么?”朱厚照完全震惊,本来生病倒也正常,尤其这帮阁老都那么大的岁数,偶有不适根本没什么,但听到这种描述,他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立马道:“快传太医去王府瞧瞧。”

“是。”

尤址低头退出。

“用跑的,慢吞吞的像什么样子!”

老太监听闻屁股撅起来猛跑。

朱厚照皱起眉头,老人忽然不能说话……这怎么有些像是脑梗啊。

这种病一般是会突发,关键是……比较要命啊。

王炳今年也六十出头了,本来还觉得他在内阁中算年轻的,不过仔细想来,古人有这个岁数算是很长寿了,到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在哪一天出问题都不奇怪。

主要是这种病在现代医疗条件下都要抢救得及时,放在此时……

朱厚照也不好说他结局会如何。

但无论是好是坏,想来朝务是得放下了。

本来王炳还挺派得上用场的,看起来他不起什么作用,实际上王炳很会迎合皇帝心意,而且他与杨一清明里暗里的不合,对于避免杨一清‘权倾朝野’是一种重要的牵制力量。

从京师到地方,对于众多官员来说,不是只有走得通杨一清的路子才能升官,王炳本身也挺有实力。

毕竟王鏊属于清流中的清流,几乎是倒向杨一清的,可以称之为‘绥靖阁老’,他没有自己特殊的政治诉求,只是尽到自己次辅的职责,别人主动和他拉帮结派,他也没什么兴趣。凑巧杨一清也不是什么小人,他的品德在王鏊眼中是合格的。

他们的关系就是刘健、李东阳、谢迁的延续。

现在王炳忽然不在了……

朱厚照就得考虑如何应对这个变局,王鏊不用多想,杨廷和自然前进一位,但他还是年轻了些。

这是单纯的政治方面。

本身王炳也负责一些具体事务的,他在当初的职责分工中负责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所谓的三司就是这些。

而有一个迎合皇帝圣意的人管着这片儿,都察院就不会闹太大的幺蛾子,皇帝也能省事不少。

现在换个人的话……

朱厚照考虑着,哪怕是让杨廷和接,估计半年之后就开始各种清流上些怪异的奏章了。

“唉。”

他这一声叹气,一方面是为了一个跟随自己多年老臣的悲惨结局而唏嘘,一方面也是为忽然变动的朝局而烦恼,之所以这个内阁从正德五年到十年一直不动,还是有其道理的。

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他安排朝局的本事再大,但是身在其位的那个人熬不住,那有什么办法?

就像当年的兵部尚书齐承隧,本来跟着杨一清也是前途无量,但半路倒下,现在还在家养病。

“靳贵啊。”

侍从室中出来一个头发也以花白的中年人,“臣在。”

“等今日太医看过以后,你择时先代朕去看望一下王阁老。人这一生啊,功名利禄总难放下,直到身体出了问题以后,除了健康,其他的便什么都不想了。王炳总是立过大功的,虽偶有过错,但朕不是凉薄之君,你去宽慰宽慰他。”

“是。”

正德皇帝一般都是如此。

毕竟人都这样了,你还揪着他那些错误干什么,肯定是尽可能放大他的闪光点。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处理,所以靳贵也明白。

而且对活着的大臣来说,这也是一个安慰和保证,就是不管怎么样,只要不弄得想刘大夏那样,天子一般还是会成全臣子的身后之名的。

就是家人也会受到较好的照顾。

所以满朝文武,那么多人愿意顺从、愿意卖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

……

“真的病了?!”张璁满脸讶异。

他用的下人笃定的回答,“是的,小人已经确认再三,说是忽然之间连话都讲不出来了!现在只凭着一些名贵草药吊着一口气。”

张璁并没有因为早上错怪了人家而自责,他是想到了别的。

王炳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皇帝下江南,怎么不带旁人呢?为什么随驾臣子以他为首?

这其中都是有理由的。

现在他忽然病到话都不能讲……

张璁心中微动,四个阁老少了一个,皇上是不是得考虑再挑一人?

“张福。”

“小人在。”

“让人来给老爷研墨。”

“好嘞。”

如先前所讲,奏疏本身极为容易,因为道理就简单,不够简单的是也可以说的很严重,张璁这一夜未睡,仔仔细细的斟酌了一下用词:

大明之天下,藩王不纳税,官绅也不纳税,朝廷的赋税皆由百姓所出,百姓不堪重负,以至卖地供赋,如此兼并,将来有日国库必会一空如洗,百姓也会一贫如洗,再不改制,便就要改朝换代了!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在众,断之在独!臣请皇上圣心独断,事必专任,若不如是,不足以定倾而安国也!

臣大理寺卿张璁谨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