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781章 还是读书人坏

大明嫡长子 第781章 还是读书人坏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下官这是来向刘公公报喜。”

刘瑾听得不明不白,“有什么喜?”

“自然是大仇得报之喜。”

刘瑾现在意气风发,落在他的手上几乎没什么人还能逃生,要说真的不能杀的也就是那帮脾气又臭又硬的谢体中之流了。

听到此处,刘瑾露出微微的笑意,“咱家就说偌大的南京城怎么可能都是愚笨之人,总得出个聪明人吧?现在看来,周逸周大人与他们很不一样。”

南京太常寺的少卿这个官在官员系统中实在不入流,而且如果在北京也就算了,还能再熬熬,可在这里熬起来都没劲头,要是不想点办法的话,大概是要一辈子蹉跎了。

“公公过奖了。”

“来人,赐座!”

如果是论起这桩事,刘瑾不仅脾气全无,而且颇具耐心。

周逸拱手之后坐下,“公公若是允许,在下就耽搁点时间从头开始说起。”

“你说,你说。”

“是,话说正德十年末,朝廷发布了天下清田令。旨意传到江南之后,各地官绅已然有些慌乱,而且此事涉及士绅除优,牵连又广,从那时起,江南一地的士绅就在想着怎么抵抗朝廷的清田令了。若不是刘公公这么一番动作……那不管朝廷派出多少测量员,他们都寸步难行。”

“这件事,咱家倒有听说。测量员到了县里以后,官府并不出面力推,各地士绅也不配合,甚至煽动百姓抵抗,要么就是找测量员的麻烦。”

“是,而且读书人做事……”周逸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怎么说呢,都会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官府以‘民间反对之声众’为由向朝廷争取延缓,士绅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官场发声,时间再拖下去,朝堂上下人人都反对,那即便皇上想做,也要大费一番功夫。那些找测量员麻烦的,也必是构陷什么罪名,绝对不会粗暴行事。

然而按道理说,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此事乃是为百姓减轻负担,为何做起来会得罪那么多人?一句话,财帛动人心,百姓的负担减轻了,谁的负担会增加?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可公公细想一番,士绅增加负担他们反对实属正常,可官员为什么反对?我们这些人的俸禄都是朝廷所发,负担加在哪里?”

真要说起来,刘瑾是个没什么水平的人,他或许有几分机智,但有知识和聪明不是一回事。

而且,他的行事作风,使得寻常意义上的读书人没有和他接触的,唯一天天给他‘补充点常识’的张永,那特么也就是个半吊子。

因而现在周逸简单分析了一下,刘瑾也觉得‘神智大开’,仿佛见到了一片新天地。

甚至于他语气中还有几分兴奋,“不错,不错。他们的行为是很奇怪,你继续说。”

“官员们反对公公的理由,表面上是公公杀人,实际山,他们是怕清田令真的推行下去,更怕刀子落在自己的头上,到时候很多人家隐藏的田亩就会暴露出来,官绅,官绅,入朝即为官,返乡则为绅,官绅本是一体,无法分割。而公公推行的清田令,是既要他们的家财,又要他们的性命。如此一来,江南各地官员怎么会不反对?”

刘瑾恨恨的道:“好在皇上没有受他们的诓骗!”

其实真的从学术角度去看政治体制,一个集权的体制怎么会没有效率,所有人听着一个声音行事,总比他一言,你一语的讨论半天却没有动作要强吧?

不说国家,哪怕是一个企业,也肯定是强势的领导人更有力量。

封建君主制度之下,国家是绝对有行动能力的。

只是所有的决策集于一人,这个人就会变得很关键。

千年的帝制历史之中,有很多事做不下去,往往就是皇帝最后软弱了,或是掌控的能力不够强。

就像清末的光绪皇帝,他要推行新政,总是屡屡受挫,于是我们得出结论维新变法那一套不行。可要反过来看,为什么慈禧太后说一句,那马上就是排山倒海的力量扑过来?

当时反对她的人也很多,有用么?

所以说皇帝的态度和决定是最为关键的。

正德十一年这一次江南之乱,看起来官绅体系的反扑似乎总是找不对点,关键就在于刘瑾说的,皇帝没有受他们诓骗。

否则京师哪怕是松一点口子,刘瑾就势如累卵,那自然就显得士绅的力量极其强大,似乎朝堂之上都是他们的声音。

周逸此时也愿意听到刘瑾讲这句话,外朝文官没有争取到皇帝的圣意,那一次大的溃败是难以避免的,没有他……也会溃败。

这样心中自我安慰了一句以后,他的心情也能更加平静下来。

而接下来……

刘瑾就对真正关键的事情感兴趣了,“如此说来,这帮人个个也都是为了自己在与咱家争。咱家不过陛下的一条狗,他们与咱家争,就是与陛下争。想必,他们是变着法子的……违逆朝廷的清田令吧?都有哪些法子?”

周逸心中明白,这是宦官常用的办法,寻个由头,污蔑某人有谋反抗旨之意。

“回禀公公,依照下官刚刚所言,官绅皆为一体,官员之后自有士绅,官员不好妄动。但士绅不一样,公公可由此处入手,想必蛛丝马迹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他们如何联系自己台面上的官员,想了什么法子去暗中对抗清田令。

恕下官直言,公公先前所为实在不智。派出厂卫把这些人都杀了,这是自断线索,这些士绅之家的台前人反而安全了。”

周逸胆子大了些,因为他知道自己赌对了,刘瑾还是看重他的。

事实上也如此,被他这么一点拨刘瑾忍不住心中的笑意,“你还真是个妙人。”

“公公谬赞。”

“好。”

刘瑾心中畅快,因为他忽然明白思路了,这件事做起来也不难,世上的硬骨头很多,但绝对不是这群过惯了春花秋月的好日子的江南士绅。

稍微上点手段,他们什么不说?

不过在此之前,刘瑾不能忽略了周逸。

人家递了投名状,他总得有些表示。这种有来有往,是完全在他的‘认知’之中的。

他起身,打量了一下这个壮年官员,模样还是端正的,看着也没什么重大的缺陷,嘴巴利索、脑袋聪明,是个可用之人。

他虽然和文官关系不好,也不敢直接插手皇帝的用人。

因为他自知自己的名声已经极差,他出面推荐人肯定是不好使。

不过他不行,不代表张永不行。

“周逸,你且回去稍待,等着咱家的好消息。你也不必担心,刘瑾这个名字是不好使了,可刘瑾还有一帮兄弟,他们在皇上面前同样说得上话。我们是看着皇上长大,从小陪着皇上在东宫读书,你只要一心忠于皇上,少不了你的前程。”

“公公,下官的这点前程倒是不急。”周逸拱手,分外淡定,“公公眼下还有一桩事要做。”

“喔?”刘瑾大感意外,“你还有主意?”

“有。”

“说来,说来。”

周逸抬了抬手臂,“公公这一番清田,想必已经查出了不少的隐田吧?”

“不错。”

“下官斗胆猜测,皇上圣威之下,公公必定不会自己私占。”

“那是自然。”

放以前他说不定还会动心思。

但从中都出来以后,他一个马上六十的人真的看明白了许多。那些东西,皇帝愿意给他,他一辈子不会缺,不愿意给他自己私拿,下次就不是守皇陵而是直接死了。

关键从感情来说,他也不愿意如此,他现在更想求得皇帝真正的原谅他。

“既然公公不要私占,那些隐田又是无主,何不尽快分给流民?”周逸再作揖,“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这是陛下的圣旨,公公如此做就是迎合陛下,陛下的圣宠重过一切,是也不是?”

“不错,你说的对。”

“其二,公公在南京行事不管怎么说还是激烈了些,引得江南官绅无人不反。皇上是支持了公公,但皇上也承受着压力。如果公公确实在给流民分田,那名正言顺四字公公就占全了。到那个时候,不管何人,只要反对公公,那就是反对清田,反对为民谋利,公公想安插一个什么罪名不行?”

刘瑾眼睛连连闪光,他心里爆粗口,他妈的,还得是这帮读书人,全身上下都是鬼心眼。

而且说得还真他娘有道理。

他一个坏人,把好事给干了,不仅给皇上得了名,而且把那帮好人全变成坏人宰了!

“……公公这样杀人,不仅皇上更满意,而且公公更安全,再有清田的圣意也能做下去。到时候公公再见到皇上,便什么话也不需讲了,皇上自会嘉奖。”

“好!好!好!之前,确实咱家大大的错了,只知杀人,不知办事,你很好!”刘瑾连喊三声,甚至要忍不住放声大笑,面对周逸也更加客气,“咱家这就赏你一套宅子,你莫要住远,以便时常亲近。等办成了此事,咱家也要向皇上上禀你的功劳!好啊,好啊。你这个人聪明,咱家喜欢。”

一个太监说不出太有水平的话,不过大白话只要意思对就行。

周逸微微一笑,面容之上也更加从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