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788章 宁藩

大明嫡长子 第788章 宁藩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新的鱼鳞图册编好以后,今后的赋税就以此为准,原本士绅之家的田地不必缴纳赋税,而之所以此次一定要丈量,便是要改一改这规矩。从今往后,不论其他地方如何,朝廷在江南征税只按田来缴纳。

根据最新的丈量结果,一个县的水田、旱田,数量都是清楚,其中多少今年新分得土地的,这样同样清楚,如此一来,一个县的赋税也就是个定数,偶尔存在一些人家坚决抗缴,那样的出入也不大。

你再与原来对比一番看,赋税由百姓和士绅一起承担,税基增大以后,税比就可适当降低,国家赋税不全压在百姓的肩上,这才能真正做到轻徭薄赋。”

在皇帝身边聆听教诲的乃是那个张子麟。

此人入京后,频繁受到皇帝召见,不是因为几次君前奏对深得帝心,又是为了什么?

除了他以外,张璁也在。

这两人,朱厚照是准备大用,因而‘自己的思考’可以提前和他们探讨。

张子麟沉思一番后说:“那陛下也要下令在江南停止士绅优免吗?”

“要。杀人都杀到这个程度了,自然是一步到位。因为征税的田亩扩大,明年江南赋税想必会有所增长,这可以抵消对海贸的负面影响,同时一旦稳定以后,可以逐步降低税比,再等些年,白银交易普遍化,可以优先在江南这些地方进行税种统一,即将地税和丁税合一。

江南商业兴起以后,人员流动加快,丁税本来就不易收取,统一以后一方面可以防止国家赋税流失,另一方面又能解除人员流动的政策枷锁,最后统一税种,可以降低收税难度,简化收税流程,提高税收效率以及贪腐的门槛和难度。至于税赋货币化以后,给押运带来的便捷,这都是小节,更不必提了。”

这些话张璁多少听过,张子麟还是头一回听,他大为震撼,又充满想象,“陛下心中自有方略,实令老臣感佩之至。”

“所以有的人讲,朕行事激烈,甚至是与民争利,这都是短见之语。后续的改革繁重,哪里耽搁的起?更不会有与民争利这等事情。不过繁重,朕也不担心,路虽远,行则将至。江南是大明的一块宝地,很多改革都会先于其他区域,咱们君臣要把这里梳理好,一旦功成,一个百年的繁华江南是少不了的。”

天子所说的事项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而且逻辑性是很强的,并不是胡说八道。

张璁建言道:“此次,江南也有几名有些见识的官员,虽品秩微末,但体会朝廷用心,陛下不若趁赏赐之机,召人入京,到时候臣与子麟两人再与他们分说一二,这些关系理顺,事情要好做的多了。”

朱厚照略作思量之后点头,违逆朝廷的要罚要杀,顺从朝廷的自然就是要赏要升。

这才叫赏罚之道。

再看看张璁这个人……做首辅有些早了,他的性格棱角太多,这是缺点,不过当一个改革的阁老还是足够的。

这件事主要交给他,应当问题不大。

……

……

南昌。

江南的骚乱还没传到南昌,不过从江南来的人不少。

有的从苏州府、有的从松江府,有的还从京师和南京而来……

这么多人入南昌,其中有一些乃是特意被招募来的。

宁王欲图复设王府护卫始终不能成行,于是他就只能大肆结交鄱阳湖一代的水上巨匪,以及广西山中的土家山兵,令他们以为策应。

原本的准备都在有序进行当中,却是这正德十一年的江南之乱给他们送来了大礼。

宁王手下主要有两名谋士,分别叫李士实和刘养正。

李士实这个人,已经七十多了,老得不能行。

不过宁王有几分所谓的小智谋,他的水准比当初的安化王要稍好些。所以折服的谋士,也不一般。李士实是进士出身,弘治年间做到过刑部侍郎这样的高官,后来年长致仕,而后才归入宁王府。

具体怎么折服的呢?物理折服。

一开始老头儿不从,宁王就让人收拾他们家一顿,后面身体很诚实。

照道理说,李士实能文章,谈道理,而尤以书法闻名,还得到过李东阳的赞许,应当是个以死报国的清流人士,怎么能从贼谋逆,但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宁王到处撒银子结交权贵,都是他出的阴诡主意。

也因为善于权谋术,自己年纪又大,常以姜子牙、诸葛亮自比。

另外一个刘养正是举人出身,这家伙是主动上门,跟宁王说,您拥有我,就相当于当年燕王拥有姚广孝!

什么意思不言自明。

这两个人都有一定的权谋之术,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还能够想到一起,很得宁王信任。

作为读书多年的老人,李士实一眼就看出江南之乱的背后缘由。

尤其看到真有人愿意从苏州、松江等地跑到南昌,他便在王府内给宁王出主意说:“正德帝在江南自掘根基,放任刘瑾残害人命,更是取死之道。现如今,我听说江南已经有世家和百姓在自发对抗朝廷,只要王爷加以利用,定会成为一大助力!”

刘养正也觉得是天赐良机,“属下已经派人联系上了当地的一些士绅,他们有的被朝廷通缉,有的是家破人亡,和朝廷结下了血海深仇。王爷只需召见他们,示以恩赏,必定能收揽其心。而当务之急,一是安顿好这些逃难之人,二是派出人手做些营救之事。江南多富庶之家,这些人往往家资百万,只要得其一二,那钱财银两倒是有了出处。”

“钱财倒是其次,关键在人。”李士实捋着白透的胡子,“这些人家不乏书香门第,其中有才之士不知多少,正德帝弃之不用,王爷自可招入麾下。”

宁王一听果然大喜,“不错不错。除了人和财,还有兵马,这些对抗朝廷的人都是悍勇死士,以往他们各自为战,若能得本王所用,或可编练成军。”

“王爷只需注意,这些事务要秘密进行,不可为朝廷所知。尤其江西巡抚等人,他们一向会与王爷作对。”

宁王面色狠色,“总有一天要将他们统统杀了,以泄本王心头之恨!”

他们在此间说话,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就是要秘密商议。

不过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声响,

啪的一下,是茶碗随地的声音。

宁王眉头猛皱,“谁?!”

之后,门口廊檐下出现一个貌美华贵之女,“王爷,是妾身。刚刚路滑,一不小心撞歪了锦儿,打坏了给王爷特意熬的汤,请王爷责罚。”

“是娄氏啊。”宁王语气稍缓,随后挥手,“本王不喝什么汤,这里是议事的地方,你今后不要随意过来。”

“是!”

“你,”宁王指着娄氏边上的婢女,“快些收拾了。”

“婢子遵命。”

娄氏倒没什么,但这婢子……身形瘦削、皮肤白皙,看起来是个寻常的小姑娘。

不过李士实却眼中射出迷迷蒙蒙的疑惑,他只是本能直觉,宁王对待府中下人可算不上和善,又打又骂、甚至杀都有可能的。

这婢子看似动作忙乱,但一双黛眉之间却见平稳之感。

相对来说,不大正常。

但或许是宁王妃那里的,所以这念头一闪而过,就这样过去了。

而且宁王府本身也筛选过人。

不过,他打死也想不到的是,有一个人已经预设宁藩会反,所以奸细是早有安排。

从苏州府、松江府来的人那叫好消息,

但到了第二天,则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宁王听完之后心中微慌,急忙召两位谋士前来商议,“两位先生,刚刚收到的消息。那可恶的江西巡抚郑瑜,向朝廷参奏了本王,当是列举了些什么事。照目前来看,朝廷并未有旨意下来。”

李士实抿了一口茶道:“既然没有旨意下来,那应当还好。王爷也结交了不少人,他们能说上些话,正德帝也一向不听信郑瑜的一面之词。”

“可南昌来了锦衣卫!”

宁王将手中那一点点的白色纸条给他们看。

他们在外面也有自己的眼线。

李士实和刘养正相互瞧了一眼,这事不简单,“怎么得知的?”

“我们在京师的人报的,锦衣卫指挥使毛语文忽然离京,往江西而来。”

“这有些奇怪,”李士实立马觉得不对,“锦衣卫指挥使的行踪一般人如何知道?王爷的人能渗透到锦衣卫?”

“倒是……不能。”

“那如何得知?”

“先生的意思,这是故意放出来的。”

刘养正点头,也觉得如此,“应该是故意让我们知道。”

“不一定是为了我们。”

“可能只是公开的行动,或许是为江西的清田做准备。但……锦衣卫指挥使要来江西,王爷的许多动作倒是受限。”

这消息确实是毛语文故意放出来的,他是按照皇帝旨意,要吓唬一下宁藩。

实际上的消息还不止这些呢……他很想知道,当宁王知道朝廷要来查他们的时候,那是什么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