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809章 秦皇不必筑长城

大明嫡长子 第809章 秦皇不必筑长城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皇帝登门,又钦赐墨宝,这当真是泼天的富贵。

王鏊本人见过大风大浪,虽心中欣喜,但还是强自镇定,并不多有失态,只不过他那四个儿子个个面带兴奋,再加上他府中的女眷,大多难以自持。

正德皇帝颇具传奇,而且正当年轻,几名男性还能机缘巧合一睹天颜,可女子就难了,说不准也就仅有王鏊今日过寿的机会,于是乎都想尽量凑前,哪怕看到一眼满足一下好奇心也是好的。

却说这宴席从里到外,个个停下交谈,全都注视于当中天子的一举一动,朱厚照看在眼里,知道自己已经喧宾夺主了,于是立马便说:“王阁老,今日你是寿星,朕是祝寿而来,你找个地方叫朕坐下即可,寿席还是要继续才是。”

王鏊自然不敢随意安排,马上拱手说:“是。皇上,请上座。”

“好。”

朱厚照毫不客气。

王鏊略微有一丝很不明显的诧异,他觉得若是再早个几年,以皇帝的性格,大概要和他客套一番,因为皇帝本就是愿意礼贤下士之人。

而倒不是说这样干脆的答应没有礼贤下士,只是以往大概还是要和他退让几番。

看来,天子自信日益增长了。

朱厚照觉得自己是皇帝,他要是不上座,估计没人敢坐,倒不如直接坐下,这样大家都舒服。更不会有人来说他皇帝不配。

“皇上……那臣就……”

“喔,你自去招呼。朕和他们几位说话。”

朱厚照此时是坐了。

但张璁、王华、王璟等人都肃立在桌边。

“行了,你们这样挡着朕的视线,朕什么都看不到,都坐下。”

“臣等不敢。”

所有人一齐回答。

“坐下!”

天子加重了语气,这之后这帮人才堪堪坐下,而且屁股搭着半边板凳,一个个都僵硬的很。

朱厚照心生感叹:当皇帝有时候确实无趣。

不过今晚这台戏,他得唱下去,不唱下去他难受,唱下去这帮大臣难受,那还是叫他们难受着吧。

“都来了啊。”他也是没话找话。

王华等呵呵陪笑,“是,是,都来了。”

因为不想喧宾夺主,所以他没在这里闹出太大的动静,而是看着王鏊慢慢走到台阶之上,面对着下面的人以及他背后的这些人,说道:“今日是老夫六十八岁的生辰,原本并未想过如此大操大办,叨扰诸位,更有皇上屈尊驾临。皇上……老臣……”

朱厚照:“你说你的。”

“是,老臣遵旨。”

王鏊很不习惯,天子在场总觉得不太对劲……而且完全放不开。

“皇上,要不还是您吩咐下来……臣恐有失礼之处……”

朱厚照啧了一下嘴,“是你过生辰,又不是朕过生辰,朕连二十八都没有,六十八是更加不想了。”

“哈哈哈。”

皇帝说了句玩笑话,现场气氛这才宽软一些。

“好,那老臣便说了……”

他这一套的东西,朱厚照也懒得听,无非就是套路的谦虚、苍白的客套再加表面的和善。

他还是更有兴趣下面的那帮人,仔细瞧来还真是坐了不少的朝廷官员,原是想默默观察,但王鏊还是‘放’不过他,说完之后又过来请旨,“皇上,您看这接下来……”

“该是什么礼数?”

“开席即可。”

“那你开啊。”

众臣脸色一变。

尤址则心领神会,“陛下,容奴婢先为你试菜。”

“好。”

皇帝答应下来,王鏊不觉得被冒犯,反而和大家一样心里松了口气,真是叫人无语。

“喔,对了,朕这里有桩喜事,要和你们同享,正巧也是再为王阁老的寿辰添个喜。”朱厚照仿佛是恰巧、刚刚想到了一样,说:“新疆总督杨一清来奏,至今年三月,朝廷已完成对关西六卫的重新清理。诸卫皆表示,仍愿意向我大明称臣。王阁老,这其实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啊。”

刷刷刷的,一帮大臣立马站起来行礼,“臣等恭贺皇上再建新功!”

王鏊则将:“这一切都是仰赖皇上洪福齐天,老臣岂敢居功。”

“诶,话不能这么说。朕不管旁人怎么当皇帝,朕绝非尽揽臣子之功、尽诿臣子之过的皇帝,新疆远离中原,地处偏远,朕只是说了一句要尽收西域之土,可这其中的诸多事务都见臣子之功,你有何不敢居功?”

“皇上圣明。”

“还有,朕已经下旨,要剩余关西六卫以三个月为期,全部遣亲子入京为质,上谕就是写的为质,这听起来是非君子所为,不过关西诸卫屡屡背叛朝廷,朕尚在幼龄之时,便听闻有些卫所调而不动,宣而不听,因而是他不仁在前,而我不义在后,君子岂固为人所欺凌耶?其次是要诸卫所必须听从旨意调动兵马,若有违者,来年大兵进之,亦无不可!”

这番话说的霸气十足,一帮人听到耳朵里就觉得一股帝王之气扑面而来。

大话谁都会说,粉饰太平也从来不难,可说着让人有感觉,又让人相信这才是最关键的。

张璁也觉提气,立马言道:“皇上,如今我大明北驱蒙古千里之遥,遍收西域诸多部落,而东海之疆亦尽入我怀中,可说东西两翼横绝三千里,南北之遥则有冬夏两季之奇观,以千年不通中国之地,悉为我大明臣仆,实为未有之盛世。”

张璁原本是拍马屁的话,逢迎君上大抵如此。

不过朱厚照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客气,他坦然而受,就是要让臣子们知道,皇帝也接受盛世之说,而且他心中早已想好了要如何在今晚‘名扬天下’。

当然了,他不是真的要自己的名气,而是要将这等盛事传扬出去。

“今日躬逢国家景运昌隆,殊勋捷奏,朕当以此并阁老生辰,与各位同贺。自土木堡一战,我大明屡屡受挫,致使国威沦丧,士气蹉跎。而今四海升平,终改颓靡之气。如今天山以南,尚有叶尔羌汗国等仍不知所谓,屡屡挑衅,朕已晓谕杨一清,厉兵秣马,适时讨之,以壮我汉人之威,是时,则是秦皇不必筑长城,而汉武不必悔轮台也!”

最后的两句终于落了下来。

及至皇帝离开,仍是有人不停慨叹,主要是太雄壮了。

千百年后,人们提起正德皇帝都不会绕过这两句:秦皇不必筑长城,汉武不必悔轮台!

这句话从诗词的角度来说,没那么强的艺术性。

但若轮豪迈,便是苏东坡写出来也不够。

对,不是说他写不出来,但他写出来不够。这等话,需得帝王来说!

王鏊也确实是了解皇帝,他想的就是朱厚照的打算。

首揆生辰,天子驾临,而后留下两句豪迈之语又潇洒离去。

到了第二天,街头之上早就是一片热闹。而在公署衙门之内,也处处爆发着各种‘争论’,偏向民生的自然是说天子这两句话杀气太甚,

什么叫秦皇不必筑长城?长城之外的都杀了,自然就不必筑了。而汉武帝晚年发的轮台诏,就是对自己穷兵黩武的悔过,皇帝却说不必悔,什么意思?

另一方面,偏向于武功君威的臣子又对此大加赞赏,毕竟皇帝不是胡说,而且国力可以支撑,打仗打到现在,中原百姓并无征劳之苦,既然如此,凭什么不去开拓疆土,建立功业呢?难道要没志气的这样缩着?

王鏊就更觉得自己是被当成了‘一杆枪’,第二天见到张璁、王华、何鉴等,全都是很明显和他客套一下什么生辰,接着就把话题直接放到皇帝的身上。

就是他自己也得谈正事,“皇上金口即开,要征叶尔羌汗国,诸位还是同我一同进宫,与皇上议议此事吧?”

实际上,内阁已经收到了不少奏疏了,很简单的两派,打和不打。

至于那个江南的事情……正在以很快的速度为人所忘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