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819章 上疏、入京

大明嫡长子 第819章 上疏、入京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夏言将手里的这封信放下,仔细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少年。

“锦衣卫?你想借此营救你的父亲?”

“一开始,不是的。现在要说没有,夏伯父也不会相信的。”

夏言不喜欢这些蛇蛇歇歇的事情,“你小小年纪,究竟在琢磨什么?”

“事到如今,小侄当然不会再瞒着伯父。不知伯父是否还记得,小侄和您说过韩春薄这个人?当时小侄说他善事做得太急,这确是一个理由,但小侄之所以如此确定,便是因为锦衣卫已经追他追到了双流县。

在我父亲没有出事之前,小侄是想让我爹查了这案子,领了这份功劳。其目的么,也不怕伯父笑话,自然是想谋个更高的职位。但后来的事情您也知道,现如今能将这封密信发挥出效用的,也只有伯父您了。小侄也以为我爹出事,与此人脱不了干系,所以当然是存了私心的。”

夏言拳头微微攥紧几分,“你如何能证明,这信是出自韩春薄之手?”

“送信的人都被抓了,他已全部交代。”

“也有可能是诬告。”

“这么多巧合放在一起,夏伯父还这样认为吗?再说一个人的字迹本是很难模仿的。夏伯父是田长,难道手中没有他署名的公文吗?只要拿出来,一对便知。”

徐敏说的如此肯定,夏言心中的信任感慢慢升了起来。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些人是该死!”夏言怒骂道,但他并不是蠢人,“可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锦衣卫也掌握这个消息,你自可和你的上司禀报,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层层上报之后,皇上自会处理。又何必拿给我?”

“小侄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怎样?”

“Rb国每年送抵大明的官银每年达千万两,小侄没见过世面,但想必皇上会和重视天下清田令一样重视Rb官银。所以到底是什么人能从Rb走私出官银?”

夏言略微有一丝明悟,“不错。如此说来,这封奏疏要是递上去,朝堂之上立时便天下大乱了。”

徐敏适时拍马屁,“因而这等事,除了至真、至公,以公心而非私心侍奉朝廷的伯父以外,换做任何一人都会与其狼狈为奸,也许领些银子,便从此后闭紧嘴巴、躲避灾祸!”

夏言面色马上凝重起来,他站起身,身上的儒生袍服勾勒出他并不宽大的肩膀。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不管是谁,侵吞国家财富至这等地步,吾辈都不能视若无睹!贤侄,这份职责,我来背负!”

让他们觉得幸运的是,朝廷定下田长制以后,虽说田长的品秩不高,但是上奏疏的资格是有的。否则你皇帝放这些耳目有什么用?

接下来的几天,夏言便将这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形又去探查了一番,包括对比字迹、包括那个正德十九年的官银。

徐敏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了他。

而且他刚去找过韩春薄,自己的亲爹转眼就出事,虽说时间对不太上,但他就是觉得这里面是有事的。

这里面的疑虑甚多,如果他原来还是知县公子,那么还可以暗中查查,可现在他们已经没了权限,包括田长,他只是对田地负责,并没有办案的职责。

最后的最后,就是要上疏!

田长虽然可以上疏,但并不具备密折之权,换句话说夏言上的奏本一路逐级上去,最后看到的人才是皇帝。

这样不够稳妥。

夏言已经完全‘入戏’,于是他交代徐敏,“这奏本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一定要皇上能够看到,可是我担心……你想,他为何别处不去,要来四川?”

徐敏极为聪明,“这里有可以帮衬到他的人。所以我父亲才会突遭此难。”

“不止如此,若韩春薄真的要加害你父子,那你待在双流反而危险。这样,同样的奏本我写两份,一份我照常逐级递交,另一份由你亲自为我送去。我在京中虽无至交,但是到底还认识些人,请其帮忙转交奏本至通政使司,还是不难。通政使司的官员离皇上就近了,他们必不敢轻易拦下此疏。”

夏言已经将这件事揽在了身上,用词都是‘为我去送’。

徐敏听后本能的对外面的世界有些恐惧,不过大事摆在眼前,为了救他的父亲,他是赶鸭子上架,不上也不行了。

“好!”

看他答应下来,夏言转身到书房,拿了第二封信出来,“我当年在京师认识了一个同科好友,姓张名经,现下应该是兵部侍郎了。”

徐敏本来还不以为意,一听兵部侍郎,眼睛都睁大了,“这么大的官?”

夏言有些底气不足,“此人,官职太高。所以我与其相交并不多深,但脾气相投,这里是我们当日一起作出的诗,你拿着这份拜帖到他的府上求见于他,再拿出这首诗,说是我托你送此此奏本,大事可定。”

徐敏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并不贵重的信封,心里头有些怀疑,“伯父,不说小侄多嘴。几年前的一首诗,万一人家不记得了呢?万一记得也不愿意呢?万一……小侄找不到他呢?或者小侄赶路这段日子,人家受命离开京师,那又怎么办?”

言外之意,那可是兵部侍郎,您是啥呀?

忘记的概率更大一点吧?

夏言咳嗽两声,虽然这话……有些驳他的面子,但却是该有的考虑。

不过他为人方正,极少在官场上走关系、交朋友。

徐敏一看就明白过来,“行,反正随机应变,小侄到时候再想法子就是。”

出远门还需要银子,好在这个问题徐敏可以自己解决,他以往当知县公子的时候与县里大户关系都还不错。

虽说是人走茶凉,这时候他再上门肯定没什么好脸色。

但是他脸皮厚,没关系的,大事求不到,但当个万人嫌上门,求十两二十两银子还是可以的,人家出于往日情分以及打发他这个麻烦人的心思,大概都会‘慷慨解囊’。

但夏九哥知道其实这并不容易,以前是知县公子,现在却要上门当乞丐,这种落差一般人都受不了。

尤其也有那种只给二两银子的。

徐敏明明被人轰出来,但还是得挂着笑脸,并对他说,“人家说技多不压身,现在咱是钱多不压身。多一两都是好事。”

可惜九哥虽然有心帮助,但他的身家也很可怜。

好在这样‘化缘’化了一天之后,还真给徐敏化到了四十多两银子,再加上自己娘亲给的十二两银子,大约有六十两,所谓穷家富路,去京师还是得多带点。

来不及照顾自己那受伤的小心灵,更没心思去找自己被踩在地上的面子,徐敏在第二天便收拾行囊出发。

出发后进行了最后一次化缘,就是赵百户要了一匹马。

离别场景不必多提,他现在是一家人的希望,哭哭啼啼的更让人担心。

而且他与母亲都说此去必成,一个妇道人家,他讲再多困难干什么呢?那些其中的曲折她听不懂,

听了以后也睡不着。

却说两日后,一身商户打扮的他终于先到了成都府,京师太远了,他又没去过,这一路走,还得一路问。

而刚一进城,他便有一种进入新世界的感觉。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成都府已经成为周边区域的中心大城,谢丕巡抚四川期间,将四川城墙重新修筑一圈,并且在城内模仿京师,又造了一个不夜城。

所谓盛世,其中一个表现便是物资、商品等更加丰富起来了,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

且到了成都府他才发现,原来城内有这样的长距离运输服务,便是出马夫、马车将你送到指定的地方,当然,肯定要是大城,这样才容易一些,偏远地方那得出高价。

徐敏觉得这个倒是可以,可惜他已经有了马了,不过地图仍然需要,所以去购买了一份。

在这家店里,他还看到不少稀少的书籍,什么《四海图志》、《万国博览志》等等,甚至还有千里镜这样的奇物。

坐店的店家也不像他们县城铺子里的人根本不理你,而是主动走出来相问:“这位公子,不知您看上什么了?”

“喔,这个千里镜,真的能看到千里之外吗?”

“倒也不是,不过能看到一里地外倒是可以的,取名字嘛,是取其吉祥之意。而且,具体看多远,这与当中所用的玻璃材质有关。”

“玻璃?”

店家看他也不明白,便炫耀一番,“公子怕是不知,我大明自开海以后,与外界多有交流,这种制法是融合了我中华古法与罗马法,并由大明科学院研制而成。”

徐敏有些不信,“店家,你这名头有些大呀?”

店家一脸正色,“诶?我们本就是少府名下,是官营店铺啊!”

“急什么,我买一个就是了。”徐敏觉得出门赶路,有时候或许会碰到什么情况不明的,这东西能看得远,应该有些用处。

“多少银子?”

“十两。”

“这么贵?!”

店家耐心介绍,“这其中有科学,科技是最贵的,这可是当今皇上说的。”

“太贵了,太贵了。”徐敏连连摇头,他虽然有些钱,但得仔细着花。

“哎,别走别走,我便宜点卖你还不行吗?”

徐敏站在门口心里笑起来,这里面花里胡哨的他不懂,但还价的那些道道他还是明白的,“3两银子,你同意,就成交。”

“3两银子?这样卖我得亏死!8两!”

“您啊,慢慢卖吧。”

店家一跺脚,“好了,好了,3两,我亏本卖给你!”

徐敏果然笑起来,“就是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