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879章 紧急军情

大明嫡长子 第879章 紧急军情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这日,

皇帝驾临军机处,人坐于主位,并与诸郎中训示边情。

缘由乃为新疆总督杨一清上禀,哈萨克汗国塔赫尔汗先率兵攻打塔什干部落被击败,而后又在西部被诺盖尔人击败,钦察草原已混乱不堪,各部落相互攻伐,纷争不断。臣已暗中联络塔什干部落首领克烈,随时可入草原,以起定鼎之效。

皇帝则批示:哈萨克汗国之乱无平息之象,此时宜尽快完成新疆军区两军六卫,六万人马整训事宜,不得拖延。然,若情势有急变,而依附于大明之部落有倾覆之危,则应断然处之,不可堕我国威。

屋子里只有沙沙的写字声音,皇帝话音落下后,再过数息,夏言的诏旨也拟好了。

他起身双手奉上,“请皇上阅览。”

朱厚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思忖着,杨一清已经七十二岁了……

最多再有一两年,一旦领兵出征,说不准都要把他这把老骨头撂在那地方。

再有新军区的整训还是老一套人,怕是没有新鲜血液,还是要有新人去破而后立。

总之,他也是动了要换掉杨一清的念头。

而杨一清是当初首辅出事,被‘贬’过去的,现在再让他回京担任朝务也不合适,就算合适他这个年纪能干啥。

不过新疆位在边疆,而且即将面临战事,必得一个有能力的大将。

夏言看皇帝顿住,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心中正忐忑的。

随即听到皇帝提笔。

他是要写几句温言抚慰的话,然后婉转的告诉杨一清,你要离开了。

至于新的人选,朱厚照选择辽东总兵韩十二郎。

年轻而更有冲劲的大将去那边应当更好些。

主要是能否打胜仗,关于这一点,朱厚照对他有信心。

此外,随着军政分离,在设置军区的区域,民政事务要从‘总督’这个职务里分出来了。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总督从此分为军区总兵和地方巡抚两个职务。

地方巡抚虽然也有一定的节制军队的权力,但主要是节制当地大大小小用于简单守卫的卫所,也可以理解为巡抚兵丁。

为了尽量做好对军区总兵的牵制,他的粮草、饷银、武器、战马都是通过民政系统进行运输。

当然,军中文官、太监也都会到位。

监军的存在会让地方军事长官焦头烂额,但如果他行事肆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就该轮到京师焦头烂额了。

“尤址。”

老太监侧身,“奴婢在。”

“对面的人齐么?”

“奴婢这就去看看。”

军机处与内阁相距很近,朱厚照只要过去就行。不过有的时候这些人会不在,毕竟也很忙碌。

至于事情么,

他是想要让河南巡抚王宪去新疆。

王宪在此次赈灾过程中头脑清醒、行事稳重,有封疆大吏之能,即便新疆更乱,朱厚照也认为此人有守住大局的本事。

大约半个时辰后,朱厚照处理完这里的事宜,便又和张璁、顾人仪、王廷相论及诸多人事。

他虽然是个比较强势的皇帝,但是寻常事务还是会听从大臣的意见,常规事务都要他这个皇帝非常细致的去关心,那人会受不了。

大部分的常规事务,他保持‘知道、了解’的情况就可以了。

顾人仪对于王宪也比较认可,说:“王维纲天性孝友,敦尚节俭,历官三十余载,不激不抗,有古大臣风。”

王廷相则言,王宪有定边安疆之能。

朱厚照对王宪的印象也不错,他是文人出身,但做事干练,颇有能力,实际上已经把他当做能安一方的那种重要大臣。

这些年来王宪也历任陕西、保定、河南巡抚,官声极好。

这种人本来可以到京师再任高官,哪怕一部尚书也不成问题,不过皇帝一直重视地方大员,所以像王宪这样的有一批人,都让他放在地方。

“既如此,那就这样定了。朕快忘了,杨应宁已年过七十了。若不是这新年之期,还会想不起来呢。”

张璁直接问:“王宪巡抚新疆以后,杨公,皇上欲如何处置?”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他一时不知如何安排,“你们以为呢?”

“皇上圣旨一道,想必杨阁老会有回乡颐养天年之心,或许也不必……”

“不,七十多的老人,朕不会薄待于他的。而且新疆远离中原,这些年来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朝廷要给他一个去处。不然的话,他就是不想致仕,也要被逼致仕了。”

“那要么是其他省份的缺?”

回到京里总归是没有希望了,这些年来从内阁被贬出去的,没有一个还能回来。

朱厚照不愿意,已经走的人,又回来,会让朝堂平衡的格局被打破。

“这样吧。”他忽然想到了,“他现在是正二品,给他兵部尚书衔,品秩不变,让他到陆军学院担任西域方向的军事地理教育。他毕竟在新疆这么多年,对于紧邻新疆的诸多汗国,没有人比他更为了解。”

张璁松了一口气。

虽说有个兵部尚书衔,但教书育人,说到底只是个虚职,只要不回到朝堂上那就没问题了。

顾人仪和王廷相也都挑不出毛病。

“陛下英明,臣以为如此安顿可算恰当。就算……就算杨公坚持致仕,但天下也都可见陛下是仁至义尽。”

“子衡(王廷相字)。”

“臣在。”

“你回头和兵部打个招呼,从目前的周遭情势来看,新疆发生战事的可能性最高,所以战马、武器先满足新疆军区的供应为要。对了,让王宪赴任前到京师一趟,朕要面谕嘱咐,不要忘了。”

“是。”

皇帝一人治国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当这个人又比较勤奋时,国家机器会最终完成很多事情。肯定是比光吵架、不干活的情况要好。

对于今天来说,朱厚照的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时他有简单的小憩一会儿,起身后又批阅一个小时的奏疏,及至傍晚刚想到后宫歇会儿,结果忽然有内侍呈递紧急军情。

朱厚照是走到半路被‘追回’了。

“宣内阁三位阁老。”

现如今大明各处都已经比较平稳了,不太会发生什么紧急的情况。但有一个地方例外。

乾清宫。

皇帝揉了一下太阳穴,说道:“日本总督陈朝瑞来奏,今年正月初一,日本本州新川氏联合几个大族趁着新年之机纠结六千人马突袭我大明,妄图夺回银山的控制权,虽然这路敌军被打退,但我军也死伤900余人,而且一人举义,不免诸多响应。

依朕来看,此事若是不妥善处置,日本危矣,日本一乱,则银山有失,这个损失眼下的大明可承受不了。”

大明现在的国库收入,其中有三四成是从银山里挖来的。

所以这里绝对不容有失。

其实朱厚照还是讲究软硬结合的,不会压迫太狠。但他人又在日本,大明官民去了那个地方肯定高人一等,私下里到底有没有把日本人不当人对待……他也搞不清楚。

但出了这个事情的话,估计还是有的。

张璁放下奏疏,“陛下,微臣以为应当增派援兵。正如陛下所说,日本,不可乱。”

“臣附议。”王廷相和顾人仪也表态。

没别的,银山乱了,那接下来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而且属国攻击大明,这还得了?

眼下正是在和各国商议共同贸易协定,这个节骨眼肯定是雷霆出击,也怪日本人挑了个不好的时候,可他们也不知道大明正在做这件事。

只能说命不好。

“这么多年未在当地用兵,他们是忘记什么了。”朱厚照发了暗暗的狠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们以为派谁合适?”

张璁说:“若要稳重,则越国公最好。”

朱厚照摆摆手,“这一仗要打得荡气回肠些。”

这是台面上的话,实际上就是要下手重些的。

“朕以为应遣虎贲卫指挥使马胜,你们以为如何?”

马胜其实就是马荣的大哥,但他这个大哥才能不如二弟,马荣是有勇有谋,用兵如狐。马胜则像个莽夫,勇猛那是无敌,但指挥差点儿,不过这些年的锻炼,基本的军事指挥素养是具备的。

众人皆惊奇于皇帝的选人。

朱厚照解释说:“马胜虽然粗糙了些,但明军不论是武器还是士兵都远远强过日本人,这是一次泰山压顶的攻势,正该用其勇。”

更重要是马胜这个人够狠,只要力量足够,横推过去,他最合适。如果真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两军摆阵对垒,互相对弈,见招拆招,那这家伙是不合适的。

顾人仪则说:“陛下,微臣以为还是派英国公张树为帅,马胜任副帅可也。”

朱厚照沉吟一下,随后点点头,他明白顾人仪的意思,马胜实在太莽了。

英国公张树在军学院受过训练,不说才能直追其祖,但是打这种实力差距悬殊的战役还是可以的,而且他有进取之心,所以应该给他机会,用他的进取之心。

最后,他国公的身份能稍微压制一下马胜那个暴脾气……打仗还是要靠脑子,光靠一人之勇可不行。

这样更加稳妥些。其实朱厚照是想说,你们低估了大明现在的火器和骑兵了,哪怕是横冲直撞,他相信日本人也受不了。

不过,打仗不能骄傲,稳妥些当然更好。

“准奏。对了,让朝鲜李氏渡海出兵协助,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