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886章 出征吧

大明嫡长子 第886章 出征吧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春日时分,

阳光明媚,白云飘飘。

在一片宽阔军营之中,明字军旗排列成队,随风而动,气势非凡。

六万虎军,三十个方阵,五排六列,等距列于平坦的武场之上。

这些方阵并不都是步卒,有的是持火铳,有的是骑战马,而不论武器是什么,他们都是穿着明军军服。

皇帝朱厚照一直深信,华夏子民是这个世界上最具凝聚力、最有组织性的民族,只要龙椅上的皇帝有足够的治国之才,那么这个民族从来都不会让时代英雄的期待落空。

“上马!!”

仪仗兵高呼,

随后天子一跨而上,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阻滞。

他今日穿的也是紧身带甲的军服,在他的身后是本次出征的统帅英国公,以及当下最具战功的越国公。

再后面是马荣和征日大军的文官顾鼎臣。

顾鼎臣是原山东布政使,原来竞争过山东巡抚,属于刘健那一类的老传统派。

这家伙虽说在某些方面是有些僵硬,但说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儒家学说,那是没得讲的,否则也不会叫刘健对其赏识。

至于军中的政治工作到底怎么做,朱厚照已经给了他框架和流程了。

最直接简单的,讲历史、讲名将、讲反贼嘛。

今天讲霍去病、明天讲李靖,后天把石敬瑭拎出来鞭尸,再后来把赵构改成完颜构好好的嘲讽一翻。

有故事性,还好玩,突出的就是宣传一个千古留名与遗臭万年。

就算士兵不识字,但翻来覆去的讲,总归是起作用。

朱厚照还喜欢逗这些总‘骂’他的臭脾气文臣,今儿也不例外,刚上马他就对顾鼎臣说:“文能治国富民,武能建军驱敌,正德皇帝这一生,可入得了你们的眼?”

顾鼎臣不卑不亢的说:“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臣一介小臣,岂敢妄言?”

“驴脾气。”

朱厚照今儿高兴,也不和他计较,他用双腿夹了夹马肚,于是天子这拨巡阅的队伍缓缓向前。

走了两步以后,他扬起手中的马鞭,

接着便是震天的吼声,

“杀!”

这个时候没有扩音设备,他没办法对着所有士兵讲话,只能是骑马逐阵检阅,一边走一边高喊,“明军无敌!”

将士们回应,“皇上万岁!”

冲天的声音震得他有一种耳膜发颤的感觉。

但他并不觉得难受,反而是非常的热血、享受。

“明军无敌!”

震天之声再响,“皇上万岁!”

“明军无敌!”

“皇上万岁!”

……

朱厚照始终是一种兴奋状态,以至于他在这个流程结束的时候还满是热情的对着自己的臣属说:“好男儿当如此。朕真恨不得亲自率兵,去讨伐日本!”

越国公和英国公都吓了一大跳。

顾鼎臣则更是眉毛直跳,“陛下为三军统帅,金口玉言,不应孟浪轻言而使将帅误会。”

“朕就是说说,朕就是说说。”朱厚照哈哈直笑,“英国公,这一仗你要打好,打出我明军的风采,这不仅是一次关乎国威的一次胜利,也是向世人证明,如今的军事体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再有,朕还是要多说一句,武器、粮草虽然重要,但仗说到底是人打的,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定要有压倒敌人的气魄和气势,否则再好的武器,也起不了作用。”

“微臣遵旨!”英国公直接单膝跪地,“陛下请放心,臣心中已有决断,此战不成功便成仁!”

“起来。”朱厚照掐着他的胳膊拽了一下,并拍着他的肩膀说,“战争总会有伤亡,但鲜血才是一支虎军成形的最后一把武器!受命吧,择日出征!”

“是!”

“越国公也有大功,不过喜事还是要凑在一起,等英国公凯旋之日,咱们君臣同贺。到那时的盛况,即便是汉唐之期,也不多见吧?”

心中情感到一定程度,其实许多话也说不出来了,最后就是回响起了两句诗,也情不自禁念了出来,“这便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顾鼎臣赞曰:“皇上脱口而出的两句确是极具气势的上品。臣还从未听人念过。”

“佳句偶得,佳句偶得。”

朱厚照赶紧摆手,叫他全部背出来,那和现在的场景也对不上啊。

但顾鼎臣极好这些,心中已是默默地记了下来,想着后面有机会要把佳句补为全诗。

“整体看了以后,朕对此次征讨日本更有信心了。并且朕已经问过钦天监了,三月十六日就是吉日,吉日一到立马祭旗出发!”

“臣等遵旨!”

“喔,越国公,剩余三军的整编之事不要落下,而且要加快。现在亲卫和京营人员都被打乱,要尽快结束这种无序的状态。”

“是。”

“好了,好了。”朱厚照一挥手,“咱们上去。”

接下来还有一个‘节目’,

就是每个百户出一个代表,上台进行武斗,为免受伤都是赤手空拳的。

最后胜出的,皇帝会授其‘大明勇士’荣誉称号,除了发奖状,还会由皇帝自掏腰包发给黄金百两的奖励,

而他所在的那个百户,更会获得一个集体荣誉称号:大明第一百户!

现在一个千户已经是三千人的规模,一个百户则扩充到三百人,也就是说会有200人同时上场开打。

不过演武场够大,先前已经用白线围出了十块方正场地,这200人会按照抽签顺序分别上场。

当然了,一个百户内部要怎么出这个人,那就各自想办法吧。

其实这些行为都不是为了观赏和取乐,

朱厚照可没那个闲情雅致,

他故意如此是要营造一种人人争当勇士、人人争抢荣誉的氛围。

这些士兵平日里没有表现的机会。

作为天子,他来一趟,摆了这个舞台,就是要激励。

说白了,军队里面不需要娘娘腔,牛不牛逼,摆开架势手底下见真章。

而且十块场地同时进行,也不会耗费他很多时间。

他与一众臣子坐下有说有笑的看了不到一炷香,就已经只剩最后的13人了。

赛制上有些粗糙,但意思达到了。

最后的两个精壮汉子‘决战’的时候,朱厚照也站了起来了,依他所见这两人都不是七尺,而更应该接近九尺。

估摸着是做过重活,身材上不是那种肌肉男,但精干有力,这种才是真有本事的。

……

另外一边的天津港。

兵部尚书桂萼奉命来此督办,按照朝廷的统一调令,此次出征日本要用上海军大半的家底,共六十七艘超级宝船。

这种宝船在正德十六年始造,属于五千料巨舶,船身长四十四丈(约140米),宽18丈(约50米),全船上下5层,最多可乘1200人。

除了大以外,技术也和西方船只不同。

比如说帆。

此时的欧洲帆船采用的分段软帆,

但大明这种巨舰的建造技术承接的是永乐年间的郑和宝船,使用的是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

硬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以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而简单的算数就知道,6万人至少需要50艘这样的巨舰。

但没关系,永乐年间郑和船队都有200多艘大小舰船,更别提大明现在财大气粗了,

兵部也不多烦,一道命令下去,除了已经被开到吕宋、台湾的,剩余所有宝船全部调用,一共67艘,多出来的当然就是装载各类武器、物资等等。

其实朱厚照也是应用了现代一些理念,即一艘船只,最好不要短时间内建造的太多,建造太多以后满足了大部分需求,挤压了其他船型的生存空间。

后面一旦有更新的技术怎么办?

所以哪怕是一款非常合适的,那也是分阶段,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建造,这样以后替代起来也有序,压力也小。

所以说这几年先小小造了80艘而已。

战争时期另当别论。

而即便是兵部尚书桂萼本人,也很少看到所有宝船集中起来的场景,毕竟这样的运兵任务并不多见。

纸面上看,这就是一个67的数字而已,可现场来看,光是一艘一百多米长,五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就已经让人有一种惊叹感了,

更不要说是67艘连在一起。

港口处,海面上,巨大的战舰像是一座座小山一样,真正是一望无际,根本不见尽头!

连码头都不够停,只能是借一下曹孟德的战船首尾勾连之策。

桂萼在几个将军的带领下登船检查,这些人都是从南方来的,而且从不同的驻地赶来,到地方才知道原来还有其他兄弟部队船只也被调来了。

“大司马,朝廷这次是要派多少人马啊?竟然征调如此规模的宝船队!”

桂萼也只能唏嘘,

只能说日本人不该在这种时候惹大明。

这样子的船队规模,不要说下船打仗了,就是开到日本海岸边让他们那什么幕府出来瞧一眼都要把他的魂给吓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