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96章 围猎东南计划

大明嫡长子 第96章 围猎东南计划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皇太子那句‘送你的小儿子过来’,梅可甲听明白了

他有三个儿子,最受他喜爱、且最为聪明伶俐的便是这个最小的儿子,

这难道是凑巧?

可能吧。

但梅可甲不往那种‘别人是笨蛋’的方向去想,他宁愿觉得太子是有意而为之。

这其实也是告诉他,我把你调查了清楚并不是什么假话。

“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朱厚照在殿门口踱着步,一边走一边说。

梅可甲心里想着,他要问的可多了。但这是东宫,也不是什么都能问、更不是能问不停的。

思来想去之后,他挑选了一个问题。

“小人,确实有一个问题。”

朱厚照笑了笑,摆了个手势,“问吧。”

梅可甲抬眼确认了一下太子的心情,

他说话是很小心的,而且看脸色,一旦不对,那么赶紧要换别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这并非什么心机,而是多年来的习惯了。

眼下,皇太子似乎心情很好。

“小人斗胆想要问殿下。为何千里迢迢寻了小人过来,且若小人拒绝又会是什么结果?”

“聪明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老实。”朱厚照有些调笑般的指了指他,“你这可是两个问题啊。”

“小人失言!请殿下恕罪!”梅可甲赶紧跪了下来。

“行了,起来吧。往后你就了解我了。我说了,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就说这第一个问题,寻了你过来,乃是因为我要你做的事,非绝顶聪明之人做不了,这样的人本就难寻,在接到西北奏报的时候发现了你,自然就选了你。当然,如果你不愿为东宫效力,那么也自可离去,只要奉公守法,不要真的暗通鞑靼,我也不会要你的命。但我知道,你一定会答应。”

梅可甲心中有奇,“殿下为何会如此确信?”

“因为本宫是太子,你愿意和张坋合作共事,却不愿依附我这个太子?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对朱厚照来说,

这也不是什么很费成本的事,

如果他不同意,那么再换一个就是了。东宫的门楣有的是人想要攀。

至于梅可甲出去了乱说……聪明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这种要命的东西,沾上太多,他活不到今天。

“殿下英武睿智,小人心悦诚服。”梅可甲随后问道:“但不知,小人现在可否知晓,殿下委派小人何事?”

“不可以。”朱厚照毫不犹豫的转身,往自己书桉那边走了过去,“你可以下去了,等你的小儿子送到了京城,本宫什么都会让你知道的。”

梅可甲:“……”

这可……真是直接啊,

这么多年来,他都没遇到过这样的人。

“是,小人告退。”

“回去养好身体。你这么虚弱,脑子再聪明也做不成什么事。”临走前,太子这么叮嘱一句。

“是。”

朱厚照自然知道要礼贤下士,

但他也知道,为人主靠得不是一味的对他好。他也要有一种派头,要他们敬。

是下属迁就着自己,不是自己迁就着下属。

所以说梅可甲是湖涂的进宫,又湖涂的出宫。不过多年起伏,倒也不会令他过分焦虑,太子不说他便当还没有这事儿,好好的放空几天,缓缓心神。

……

……

“殿下若是想要银子,奴婢倒是有个法子。”

刘瑾在伺候朱厚照用膳的时候,忽然提了这么一嘴。

太子余光瞥了他一眼,“什么法子?”

“奴婢看,好些个勋贵子弟或是宫里的人出去办差,都会奏乞皇爷赏赐盐引,既然他们能要,殿下为何不能要?”

一个土地、一个盐引。

这都是弘治时期,喜欢给藩王、勋贵和太监的赏赐。

或许在这个年代的人眼里,皇家的人取用些这些东西也是寻常,算不得什么。

刘瑾的这个心思应也没什么其他用意。

不过朱厚照还是拒绝了,“我寻梅可甲来,说是为了银子吧……其实也不是。”

“难道,殿下不是用他为皇商?”

“过几日,他那个小儿子应该也到了,你再将人带过来,到时一并听听好了。”

刘瑾讶然,难道太子还有什么更为高明的用意?且一定要等梅可甲的孩子到了才说。

“是。”

“最近,有什么人在奏乞盐引吗?”

“……各地藩王若有大婚,皇爷一般会给以盐引。”

“知道了。”

这些都是等着他要去改革的东西。

其实有许多东西,他这个太子慢慢的都可以看到、接触到了。

比如说去年,弘治十年,国家的岁入米约1900万石,麦子890万石、丝3600斤、棉约265万斤……这些七七八八合在一起大约3000多万两白银,

其中有一项触目惊心,就是屯田收入293万石。

朱元章可是自豪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粟的,朱厚照觉得奇怪不到300万石的粮食,养百万兵?开玩笑呢吧。

所以就去翻太祖实录,这一翻他傻眼了。

洪武年间,全国的军屯收入有2000多万石粮食,永乐年间亦有2300万石的记载,这才多久?就剩了这么一点点!

他本不是喜欢到处杀人的人,但如此深刻的利益,一旦要动,不流血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钱也不仅仅这一个来源。

我们伟大的宋高宗赵构,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就是说,海贸之利丰厚。

但海贸在明朝、弘治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约二十日后,

朱厚照终于见到了梅可甲的那个小儿子,说是小,比他还是要大三岁的。

小孩儿长得非常的‘漂亮’,鼻梁高挑,唇红齿白,差点儿都要让人怀疑是不是把儿子换成女儿送进来了。

梅可甲还说小孩子像母亲,朱厚照想着,看来这个梅可甲也是纯纯的好色之人。

这个孩子自有宦官领到一边。

刘瑾跟着太子,梅可甲落在最后,他们三个要谈个正事。

“……孩子叫梅怀古,这谁起的名字?”

梅可甲出了声,“乃是家父起的。”

“好名字。”

“谢殿下夸赞。”

“你接了我的差使,至少三五年的时间,估计也回不来。家里人往后就在京城安顿,只要你仍然是东宫的人,他们会比跟着你的时候过得更加安心舒适,至少不比担心有谁要来抓他们。”

“小人谢过殿下厚恩!殿下的大恩大德,小人此生必做牛做马以奉还。”

朱厚照翻了翻白眼,“好啦。你这种平日里拿着哄张坋的话就不要在我的面前说了。”

梅可甲略有傻眼,太子这是什么套路。

“小人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呐。”

朱厚照的语气转而略微严厉,“梅可甲,你是聪明人,那就不要在我的面前装笨人。这些人到京城是做了人质的,你便就真的这么感激我?我上次见你时,说话、做事都很直接,因为我知道,我的那些手段一样骗不过你。怎么,你觉得你聪明过我,骗的了我?”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这样,

梅可甲便无法开口说话了。

大家都在演戏,但太子不打算演了。

“太子殿下英质卓绝,天下罕见,小人,佩服!”他总算收起了点哭腔,不再像刚刚那么假了。

朱厚照是对症下药,

若是王鏊,他可以说国家、说大义、说百姓,

梅可甲这样的商人,就直接和他说成本、收益以及交易条件就好了。

“我的行事,不是多么高尚,甚至有些卑鄙。但你我第一次见时我就告诉过你,我不轻易相信旁人,我要你做的事又非同小可,希望你能理解。这话你不要当是一个太子说的,你就当你的做生意的对象说的。但话说回来,本宫欲害你也不会绕这么多弯子,因而你放心,他们只用住在京城,平日里不会有人打扰。”

梅可甲正色肃容,碰了一次钉,他就知道太子这样的人喜欢听什么了,“小人明白。说句掉脑袋的话,殿下若是不将我的家人放在京中,我还觉得是有什么圈套呢。”

“你瞧瞧,”朱厚照抬起头跟着刘瑾说:“这是他的本来面目!心里想着本宫这个太子怎么计算他呢。”

“殿下恕罪。”梅可甲陪着笑,“实在是防备惯了。现在明白过来,小人只是一商人,本不值当殿下的算计。”

“不妨事。你要不聪明,我还不要你。”

前面这些不提,

之后说起正事。

皇太子斟酌了会儿,组织着用词,“……想来想去还是直接说,梅可甲,本宫要你做的事,乃是在东南沿海、行商。”

“敢问殿下,做的什么生意?”

“海上的生意。”

这话,梅可甲和刘瑾眼皮子都一抖。

梅可甲更是奇怪,“可是殿下……海禁是朝廷的国策,也是祖制。这海上的生意……要如何做?”

“东南的商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太子的这句话说的内涵丰富。

听到这话的两人全都聪明,一下子便明白了。

走私!

明初,朱元章规定“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到永乐时,太宗皇帝也曾多次强调过海禁的国策,可以说这真的就是祖制。

祖制在这样一个政治道德环境下想要改,那不是一般的难。

虽然到隆庆时,确实也改了就是。

这一瞬间,刘瑾和梅可甲也都知道,为什么太子一定要在梅可甲的家人到了京城之中才说出口。

这大抵关乎到太子心中的秘密谋划,

旁人不得知晓,而知晓的则必定要是东宫的自己人。

可梅可甲与东宫接触不多,于是就只能通过那种办法来控制。

“请殿下明示!”梅可甲总得知道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是银子?

可以这么说,但银子对于一个太子来说能有多难?

只可能是……

“本宫,要动这个国策!”

屋内烛火一阵晃动,掠过三人的脸庞,或是坚毅、或是震惊。

刘瑾啪一下跪了下来,“启禀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还请殿下慎重!”

这和出宫、杀几个贪官可不是一个性质。

在舆论上,这是祖制。

在利益上,浙江、福建还有一大帮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整得不好,一夜之间就能冒出许多倭寇出来。

但朱厚照知道,

海禁不开,海贸的利益拿不到,那其他的改革就更不要谈了,

土地兼并还牵涉到全国呢,难不难?军屯那些查起来难不难?有许多可是将军占了地的。至少海禁只涉及到沿海个别省份,总好过在全国大动干戈。

说到底,到现在这个份上,除非躺着,否则都难。

“起来,我又没有说现在就要动。”朱厚照从来不是冲动之人。

类似这种大事,不谋划好,怎么会轻易的动?

梅可甲震惊之后,也想明白了些,“依小人之见,殿下的这个谋划应当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才说小人三五年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回来……可小人还是没懂,不知殿下欲如何改动?”

朱厚照也愿意解释,不然梅可甲没领会到要义,就这么走了那怎么能行?指导思想就不对。

“海禁之策,自太祖高皇帝定下以后,一直便没有改过。只在成化年间有丘濬提过请恢复宋元市舶司之议,但也是石沉大海,不了了之。因为请开海禁的第一难,便是难在有违祖制。”

“不过,海禁国策之下,浙江、福建的商人就真的不做生意吗?那个地方七山两水一分田,濒海而居,只靠种粮食怎么够吃?所以本宫知道,东南沿海实际上存在大量的走私行为。”

到弘治时,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走私就更加猖獗。

“所以开海禁的第二难,便是难在东南沿海富商的阻挠。”

说起来有些吊诡,他们明明需要做海外生意,却又反对开海。原因便是禁海让他们的走私获利更大,毕竟违法,能做的只有少数几个和官府有关系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垄断。

梅可甲震撼莫名,“竟有如此荒唐之事……”

“不过,本宫最终的目的却不仅仅是叫你去走私。”朱厚照的还有第三层目的,“你们二位想想,开了海之后又会怎么样?”

“倭寇!”这个刘瑾知道。

其实不算特别准确,倭寇么……有一部分是因为海禁而产生的,老百姓没地种、又不让出海谋生,那么只能当倭寇了。

开海反而会减少一部分这样的人。

当然了,海外也还是有倭寇的。

朱厚照点点头,“朝廷没有像样的水师,也没有钱建立像样的水师。贸然开海,却没有力量保护商船,那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有什么用?最后岂不是肥了靠劫掠而生的倭寇?”

听到这里,

梅可甲已经不是佩服了,而是觉得不可思议。

当今太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思量?!

“殿下,”他起了身,撩袍子跪了下来,“殿下也太看得起小人了,若按殿下所说,小人要做的已不止是一个商人了……”

“所以我说,非绝顶聪明之人绝不能为。梅可甲,这时候可没有反悔药了,你已经知道了。只能陪着本宫博一个光宗耀祖。都说商人是喜欢冒险的,你也活了三十多年了,可愿跟随本宫把这件大事做成?!”

“小人当然愿意!请殿下吩咐吧!殿下是直接之人,小人也要说话算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朱厚照这时候才说出他真正的要求,“其一,本宫会给你一笔银两。五十万也好,八十万也好。你做过生意,你自己说个数。我还会让你带些人,护卫你的安全,平日里便打着宫里御马监的旗号,地方官自然也不敢动你太狠。去了之后,本宫不管你做什么生意,瓷器、丝绸、茶叶……都可以,总之你把生意做起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竞争,这是你的老本行,我在京城帮不了太多。”

“小人明白。”梅可甲说这话时还算有底气,毕竟他也是很厉害的商人。

“这其二,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你就会在那边听到朝廷有开海禁的声音,到时东南沿海必有人疾声高呼反对,甚至以武抗命。因此在这三五年间,你要将东南沿海的富商底细摸个七七八八,若是有人要兴私兵、或者乔装成倭寇闹事,本宫至少要知道敌人是谁。这是你第二个任务。”

“其三,生意做大之后,你要在海上建立船队,海禁一开,沿海的百姓必定大量出海谋生,到那时,本宫可不想当一个无法保护子民的储君。不过这一节我无法谋划,你只能见机行事,重要的便是壮大实力。”

刘瑾听了心中大骇,

这要是完成了,

梅可甲岂不是等同于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

“功成的那一天,你回来,我赏你爵位!”

爵…爵位?!

梅可甲都不敢听这个词,

他父亲是个商人,他也只是个商人,爵位!

这两个词能让他浑身发抖!

“殿……殿下……”

“你不必马上回话,好好想想。不过一些简单的你也应该能想明白了,比如说为什么本宫你一定要将你的家人留在京城。换成你,你不这么干嘛?”

梅可甲自是心潮激荡,他本来以为太子殿下找他一个商人,无非就是为了钱。哪怕找他做事,无非就是想找个皇商。

谁能想到是在布置这样一盘大棋?!

而且是在提前几年就开始布局。

这份思量与谋划,谁他娘的能搞得过他?!

真有那一天的时候,东南沿海的富商们能想得到,东宫太子在弘治十一年春天的时候就把心思动到他们身上吗?

“梅可甲,你怎么说?!”

梅可甲深呼吸了几口,随后非常正式的行礼,“小人此生有幸!愿与我大明太子共谋大事!不枉我梅可甲活此一生,若是像以往只当一富家翁又有什么意思?”

“好!”朱厚照一拍桌子,“五月份,你启程南下。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和家人好好相聚。临走时,你再进宫,我还有交代。”

“是!”

商人梅可甲深深叩了个头!

心中自是便带着汹涌的情绪离开东宫。

倒是刘瑾,这时候要开口了,

“殿下,这样的谋划非同小可,梅可甲出身西北,对东南并不熟悉,若是失败了呢?奴婢觉得是不是换个人?!”

朱厚照幽幽的说:“熟悉东南……若想找个对东南熟悉的,那能熟的过本地的?可本地的人……谁也不会拔刀向自己。梅可甲出身西北,正是一张白纸。我派他去东南做生意,说不好听点儿就是虎口夺食,所以他这张白纸,除了靠着京师,还能靠着谁?”

是啊,不能派不过去一人,被别人给同化了,那不是鸡飞蛋打嘛。

刘瑾嘴唇微颤,这……原来是特意从西北找的。

“但你说的是对的,若他失败,本宫总不能在他一棵树上吊死。”朱厚照话音也还没落下多久,

殿外就传来张永的声音。

“奴婢张永,参见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