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016章 丧失主动权的第二混成旅团!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016章 丧失主动权的第二混成旅团!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给我继续炮击!告诉庞大海,不必担心炮弹存量,这场仗,打不了太久!”与此同时,距离山下文8公里外的唐刀也下达了军令。

从黄昏到天黑,再从天黑到深夜,四行团炮兵营成为整个四行团最忙碌的作战单位。

中方对着日军后翼防线的炮击竟然持续了整整6个小时,创造了四行团乃至整个晋东南战场的一个新记录。

6个小时的炮击,四行团16门山炮和6门150重迫,总共投掷了超过5000发炮弹,占了此次四行团所携带的炮弹总量的一半。

创造的战果也是辉煌的,日军原本就脆弱的后翼防线被炸了个稀巴烂,不管是高地还是位于丘陵地带的简易战壕,被摧毁了超过六成,所有视野所及的村庄,全部被炮火炸成废墟。

山下文要求自己旅团参谋长拖到天黑的命令倒是达成了,那是因为除了炮击,后方的中国大军压根没出动一兵一卒对防线进行冲击,但他希望的连夜构筑工事的愿望却被某团座不惜消耗的疯狂炮击给轰了个稀碎。

日军在疯狂的炮火下,不得不放弃先前的简易工事将防线后撤,一夜未眠的结果,也不过是在先前防线之后的800米外再度挖上几条浅浅的战壕。

不超过1.5米深的战壕连日军这么矮小的身材都还要弯着腰才敢行走,你说心酸不心酸。

面对中方炮兵的强势,日军的炮兵大队也不是没有试图做出报复还击,可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炮兵雷达,能锁定对手火炮阵地坐标,只能是靠着经验对大概方向和距离进行判断,而后还击。

显然,这样近乎于夏基霸打的方式,对于藏在山背后的四行团炮兵阵地损坏有限。

而且,这种近乎无意义的对射,牵扯了日军炮兵大队的精力,导致浊漳河一线的炮火准备强度只有先前的三分之一。

赖谷义男不得不让自己的步兵在没有足够炮火的掩护下向浊漳河防线在天黑前进行了第二波进攻。

这一次,可没什么试探不试探的,近2000米的战线上,步兵出动将近1100人,那是6个步兵中队,一共分为三个波次,两个步兵中队在前,两个步兵中队在后,最后又是两个步兵中队,每个波次之间的间距大约为150米。

这是典型的日军步兵进攻方式,第一波日军用来和守军对射,耗费对手弹药和精力,第二波日军紧跟其后,然后就是烦第三波,就像大海的浪涛一样,攻击连绵不断,让人难以抵挡。

而打头的,就是8辆94式装甲车,黑洞洞的机枪口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冰冷的光泽。

上一轮试探进攻日军虽然遭遇重创,但好歹还有些收获,浊漳河不算什么大河,河面不窄,河水也不是很深,完全可以供94式装甲车开过去。

紧随着装甲车行动的日军工兵以三人一队扛着木板,那是要过河之后对高达2米多的沟坎进行爆破并铺上木板,可供94式装甲车通过。

700米外的战壕里,92式步兵炮足足摆了6门,虽然还未开炮,但森冷的炮管已经调好角度,随时可以对暴露出的中方重火力点进行炮击,那也是赖谷义男敢动用如此大规模步兵对防线进行攻击的底气。

不是用钢板加固过的工事,在70毫米‘加农炮’的轰击下,基本属于一炮没。

更近一点的,就是超过30组掷弹筒兵散步于战场各处,他们的目标是500米范围内的所有轻重火力点,就算无法立刻摧毁也要对其造成困扰,不能对正在冲锋中的日军步兵造成大的伤害。

迫于后方中方炮群的压力,这第二轮攻击,第二混成旅团就几乎使出了全力,动用各种兵力合计1600余。

换成其他部队,或许在遭遇24门山炮轰击后,已经很难再抵挡如此一股庞大力量的冲击了。

但此时挡在日军面前的,是未来号称天下第一旅的主力团772团,团长更是在未来被称之为‘疯子战将’的王小强,从团长到整个步兵团,都是八十集团军的中坚。

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装备可早就今非昔比,一个步兵团装备迫击炮16门,重机枪24挺,另外还有4门37毫米速射炮以及完全不逊于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的掷弹筒。

此时,光是二线战壕的掷弹筒小组,就已经高达60组。

这也是683旅在和日军长达半年时间里不断汲取教训痛定思痛的成果之一。

日军的50毫米掷弹筒给683旅造成的损失太沉痛了,两战七亘村,虽然歼灭日军数百,但日军一个小小掷弹筒,却造成了作战主力772团大约20名机枪射手阵亡。

那些可都是从万里大转移中走出的精锐,竟然在完全优势兵力作战下牺牲,683旅哪能不对这种射程四五百米的小型‘迫击炮’无比重视呢!

师以夷之长以制夷!既然日军的掷弹筒能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那就用掷弹筒来回击他们。

凭借着从神头岭一战缴获的大量掷弹筒和弹药,772团同样在步兵排中设立了掷弹筒小组,日军一个步兵小队拥有两具掷弹筒,那步兵排就搞3具,反正要超过日本人。

正是在这样的战术思想指导下,772团麾下9个步兵连,竟然拥有了63具掷弹筒,这是还没有完全编制到位,如果按照王小强的想法全部配齐,那将是高达80余具。

可别小看只能投掷不足一斤装药量不过100多克的手榴弹式榴弹,数量一多,那威力也是很吓人的。

所以,当亲自抵达前线的王小强从望远镜里看到日军像蚂蚁一样铺开整个战场,在装甲车的带领下缓缓前行时,没有先行下令各重火力点进行火力压制,而是让躲在战壕里的各掷弹筒小组自由攻击。

“轰轰轰!”一团团硝烟在日军队列中爆出。

虽然由于日军步兵间隙拉得极开,一枚榴弹爆炸,绝不会出现一炸一片的情况,但架不住772团掷弹筒数量多,一轮就是60多发。

而且中方掷弹筒兵虽然没有日军老兵那种极其精准的射术,可也是经过严格训练,300米以内还是有七八分准头的。

连续几轮发射,至少有五六十名日军倒在这种靠数量堆起来的弹片下。

“八嘎!中国人从哪里来的掷弹筒?”赖谷义男气得再次爆出贫瘠的日式粗口。

掷弹筒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也绝不是拿根铁管就能用的,赖谷义男有充足理由怀疑,这些都是来自帝**内。

“不过,用掷弹筒轰击步兵,他们的指挥官也可够愚蠢的,真以为榴弹是无限的吗?”拿着望远镜的赖谷义男看着战场上不断腾起的烟雾,开始对自己进行心理抚慰。

对于日军来说,一个掷弹筒小组2人,一名射手一名观察手兼弹药手,战时携弹12发就已经很多了。

中国人这么打,估计用不了多久,就把携带的弹药给打光了,几十条人命他还是消耗得起的。

旁边的参谋很想提醒他,中国人两个月前可是胖揍了108师团和第14师团一顿,尤其是14师团,那可是近200辆汽车组成的辎重队,运输的弹药之多,令人难以想象,来个几千发掷弹筒榴弹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看看正在竭力安抚自己的陆军少左,中尉参谋还是把这个情况重新吞回了肚子。

少左已经很痛苦了,何必伤口上撒盐呢?

但中国人用下一波可怕的打击,又给赖谷义男少左的心脏上拉了一条大口子。

人家的重机枪,开火了!

不过,还不是来自于浊漳河正面防线上。

而是来自于侧翼的高地上。

高地距离战场近700米,看着是挺安全的,但这也在重机枪800米射程内,而且中国人居高临下,无形中又增加了其射程,或者说就算子弹不再是笔直前进,咋的,稍微飘一点的子弹就不能杀人呢?

重机枪,啥时候是靠精准度搞人了,不就是靠子弹多,靠概率嘛!

至少3座高地上的9挺重机枪对着战场上的日军步兵射击,不管第一波还是第二波或是第三波,日军步兵那是哗啦全部倒伏在泥浆里。

不像啃一嘴泥,那就可能会死,战场就是如此残酷,日本人也很明智的做出了选择。

“还击,还击,让负责防守侧翼的蠢货还击!”赖谷义男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什么时候,他第二混成旅团混成这个逼样了,谁碰见都想扇个嘴巴子。

你侧翼战场距离这边少说也有一千米,你们子弹是不要钱还是怎么的?

程大旅长:你猜对了,这些都是老子从14师团抢的,真不要钱!

这9挺重机枪一开火,战场瞬时间热闹了,日军藏着的步兵炮和掷弹筒包括重机枪,都开始开火还击。

随着手摇警报器开始长鸣,第一波日军开始迈着小短腿果断的冲向浊漳河。

最惨烈的进攻,真正开始了。

“给老子打!”王小强一声令下。

超过30挺轻机枪,12挺重机枪不顾掷弹筒和步兵炮威胁,全力开火。

不断有日军倒在浊漳河中,河水瞬间被染红,但或许这次日军是下了死命令,顶着枪林弹雨,更多的日军跟在94式装甲车的身后,渡过浊漳河。

这时候,赖谷义男部署于战场两侧的16挺重机枪开始对己方进行火力掩护。

弹雨有多密集?

一名中方士兵的手臂刚刚扬起,手中的手榴弹都还没离手,一颗子弹就狠狠击中他的手腕。

粗大的重机枪子弹直接将其手腕炸断,仅仅连了一点皮肉在上面,而此时没有获得太多动能的手榴弹竟然没有抛离战壕,直接掉到了战壕里。

如果不出意外,正捂着手腕撕心裂肺惨嚎的士兵在两秒钟之后就不用感觉疼了,那枚手榴弹足以将他和他身侧的一名战友炸飞。

但他活下来了,虽然从此以后他没了右手。

在那一瞬间,他的战友做出了选择。

一脚踹飞那枚还在冒着蓝烟的手榴弹本是士兵最本能的选择,但手榴弹不是足球,不可能踢出战壕,最多只是离他们远一些而已,可稍远的地方,是正在射击的战友。

所以,那名士兵的选择是,一个虎扑,用自己不算厚实的胸膛压住了手榴弹。

然后,手榴弹就爆炸了。

士兵被爆炸的能量整个掀飞了两米多高,被整个撕开的胸膛都能看见心脏的模样。

就这,斜躺在战壕边上彻底暴露于战场的士兵遗骸还不断承受着子弹的冲击,一枚枚子弹射在已经没有活力的躯体上,一朵朵血花绽放。

“啊!”捂着手腕的士兵从地面上爬起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惨烈一幕,扑通一声重新跪在了地上。

剧烈疼痛刺激以及极度悲恸情绪下的泪水鼻涕以及鲜血混合在一起,犹如恶魔,让赶过来的士兵们不忍直视。

这只是战场上的一隅,牺牲是避不可免的。

或者说,死亡,才是战场上的主旋律,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但死亡也绝不会停止,此时的中日双方,就像角斗场上的两头勐兽,一方不彻底倒下,战斗就绝不会停止。

随着中方不断抛投手榴弹,日军同样伤亡不小,但日军依然顽强的不肯撤退,哪怕他们的身上湖着同僚被手榴弹撕开的血肉。

日军工兵开始对沟坎进行爆破,轰然的爆炸将沟坎炸塌,通过木板和土方填补,不到五分钟,就形成一个足以让履带装甲车和人跑上去的斜坡。

搞土木工程这方面,日本人真的是够专业。

眼看着过河的帝国步兵至少占了三分之一,工兵们也至少开辟了六个供94式装甲车前进的斜坡,赖谷义男嘴角首次向上弧:“哟西,命令第三波次快快滴前进,我要彻底一次性解决当前中国人,旅团长阁下在后面看着我们,帝国,武运昌隆!”

“都都!”随着手摇警报器的嘶鸣,位于后方的第三波日军不再弯着腰小步前进,而是集体高呼“板载!”端着枪大步向前。

这是类似于八十集团军的冲锋号,一旦发出冲锋命令,除非是死绝,绝不收兵。

但很快,日军就遭遇当头一棒!

一直藏匿未出的37毫米战防炮,在日军94式战车刚登上斜坡正准备耀武扬威的用7.7毫米机枪对前方进行扫射的当口,露出了它们的獠牙。

37毫米战防炮,是德制武器的优秀产物,别说94式小豆丁战车不足10毫米的薄铁皮,就是89式中型主战坦克30毫米钢板,在700米的直线距离上,也是一击而穿。甚至,在未来的二战战场上,这种已经快被淘汰的反坦克炮,也有击穿豹式坦克侧面50毫米装甲的记录。

没有坦克炮的94小豆丁,在这种火炮面前,就是绵羊遇上狼,除了咩咩几声表示自己绵羊身份,再无其他用途。

仅用时3分钟,所有登上沟坎的94小豆丁,全部被击毁,成了河岸边上燃烧的火炬。

“步兵继续攻击!”赖谷义男虽然脸色铁青,但依旧不肯放弃。

他知道,这或许已经是他最后一次进攻了,不是山下文旅团长不再信任他,而是,中国人已经不会给他机会了。

来自后方数千米外的闷雷声还在持续,既显示了中方炮兵的强大,也显示着他们的信心。

这一次如果冲不破中国人的这道防线,或许,整个旅团数千人将要被迫进入防御状态,再无掌握战场主动的机会。

失去了六辆94坦克的机枪掩护,日军步兵所有的勇勐,都被粉碎这个河岸上。

因为中国人又有近10个重火力点开始开火,那是超过20挺重机枪和50挺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网。

而日军的步兵炮,则不断遭受着来自于中方迫击炮的攻击,再无法向先前那样对中方重火力进行炮击。

“这仗打得爽!”眼看着一群群冲过来的日军就这样被轻重机枪扫倒,小丁营长由衷的发出感叹。

这是他第一次在充沛的火力优势下作战,感受到己方强大的同时,看着日军在飞舞的子弹下挣命的狼狈模样,内心的满足更是怎么一个‘爽’字了得。

换源app】

这一次,他再也不用带着全营指战员和日本人白刃战了。

更不用在打赢之后,还要承受不知多少熟悉的面孔从自己眼前永远消失的悲伤了。

日军够顽强,在这样强度火力网的猎杀下,竟然也坚持了15分钟,甚至还有一小队二十几名日军杀到战壕前的现象,但那只是冰山一角,很快就被驳壳枪和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给击杀在战壕前沿。

日军终于退了!

1100多名日军步兵和8辆94装甲车,能回去的只有一辆装甲车和400多日军步兵。

有将近700日军永远沉睡在这个战场上。

而772团伤亡不足150,战损比达到惊人的1比5。

日军可谓大败。

而自此以后,日军如同赖谷义男想象的那样,再没有组织起像样的进攻。

炮击了日军后翼近乎一整夜的四行团,再未给第二混成旅团机会。

第二日清晨,四行团三大步兵营,对日军后翼左中右三道防线,开始发起攻击。而771团和补充团则开始对面前日军前锋侧翼不断冲击。

日军两道防线,及及可危!

兵力高达8000的日军仅用2个小时时间,就由进攻变成了防御,这在整个中日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但就是如此真实的在太行山的深山中,发生了!

左左木大尉,再次带领日本华北方面军陆航的战机编队,出征!

不过这一次,是24架战机,那已经是原城方面所能聚集的最大战机编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