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456章 悲剧之战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456章 悲剧之战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那注定是一场悲剧之战。

用后来赶至战场的唐刀的话说:“他们退走不是因为不够勇敢,因为这场遭遇战足矣证明一切。”

撤退的中国之军没有任何压制性火力,每个人只有一杆步枪和仅有的五发子弹。

而日军却拥有掷弹筒和机枪,日军老兵的枪法也无比精准,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压倒性优势。

奉命撤退的中国官兵此刻最应该做的,是立刻掉头撤离,趁日军步兵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拿出他们习惯性的中央突破两翼包抄之前。

他们只需要向后撤离600米,就可以从己方防线获得火力支援,虽然被重新压回危机重重的战场,但也不用就战死当场。

更或者,丢掉全身所有装备,利用夜色的掩护,轻装逃离,绝大部分人会死在日军的枪下,可总会有活着的,万一那个幸运儿是自己呢?

不管做出那个选择,总会有一线生机。

可是,在曾经因为家乡父母软弱过的吊胳膊少尉的率领下,总计80名士兵,无一离开这片战场。

或许是,他们已经离开过一次,虽然只有1000米。没有人知道他们这短短一千米行程中内心的煎熬。

再如何奉命,事实是,他们抛弃了战友,数百战友将用自己的命筑起防线,掩护他们离开。

就像因为军衔最高临时充当这支撤退队伍最高指挥官的陆军少尉、在和日军遭遇的那一刻目光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一样。

先是错愕,接着是惊惶,再接着是痛苦,最后,则是释然。

错愕,自然是因为竟然会在这里遭遇日寇;惊惶,是做为炮兵排长,他并没有很丰富的步兵指挥经验;痛苦,则是他除了手下的80步兵,还有40重伤员以及14名医护人员,其中更有3名女护士。

如果伤兵和女护士在这里出了什么事,他纵然战死,也会带着浓浓愧疚。

但最后,终究释然。

终究还是回不去了吗?无论软弱还是坚强,日寇都不会放过他们。

没办法,那就只能死了。

是的,伤员和医护队的存在,注定这支撤退之军只能和当面日军死磕,哪怕是全军覆没。

不然的话,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然了,对于这些大头兵们来说,历史不历史的他们不在乎,只是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他们已经认清一个事实,他们是爷们儿,中国的爷们儿。

是爷们儿,死也得顶上去。

撤退,是军令,是为了未来,他们算不上懦夫!

这其实也是环境造就的。

连续数场血战下来,经历过无数生离死别,将军、军官、战友临死不退的铁血精神其实已经悄无声息地浸入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在无法做到抛弃之后,迅速铺开队形和日军对射的中国士兵们在很短时间内达成一致,和日本人拼了,掩护医护队后撤。

可惜,日军指挥官远比他们想象的更狡猾,仅用了两三分钟就洞悉了眼前这支规模和他们相差无几中国小部队的虚弱。

三个小分队四十多名日军迅速向两翼绕行,因为还要抬着几名伤员,不过十几人的医护队没走出一百多米,就被迫又撤了回来。

这里,好歹还有几十步兵保护,再向前走被日本步兵追上,医护队和伤兵只能仍由日军屠戮。

人均五发子弹的火力强度,自然无法和日军对抗。

在战斗爆发十分钟后,后方一线阵地都还在和不断冲击防线的日军顽强对射的情况下,这支撤退之军就已经和不断逼近的日军进行白刃作战了。

带队的日军军官欣喜若狂。

自打进入中国东南战场,他们就再没有展现自己刺术天下无双武勇的机会。

无论是松江城下还是追逐中**队的旷野中,狡猾的中国人总是拿着各种火力凶猛的短枪,隔着十几米的距离就是一通扫。

不知多少勇敢的同僚倒在了中国人的子弹下,掉落尘埃的刺刀尖依旧闪烁着寒光,却刺痛不知多少大日本帝国陆军勇士的眼睛。

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中国人没有子弹了,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在这片夜色下,展现帝国陆军的武勇。

“打出照明弹,让诸君好好给中国人上一课,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陆军,我要让中国人亲眼看着他们的人死于帝国勇士的刀下。”时任第36步兵旅团第45步兵联队第6步兵大队麻生中队中队长麻生太郎大尉,在钻出乌云散发着朦朦亮光的月牙下,拔出了自己的指挥刀,发出宣言。

中**人,在弹药消耗殆尽之后,面对日军步兵的步步逼近,选择了唯一可行的白刃战。

日本军人,为快速解决战斗,完成联队部下达的战术目标,同时也能发泄自己的怒火,同样选择了白刃战。

端着步枪相互发起冲锋的中日两军士兵几乎没有太多的助跑,就这样狠狠撞在一起。

血花飞溅!

猛然响起的惨嚎声甚至超越了先前枪声炽烈的战场。

有中文有日文。

再如何坚强的战士,在冰冷的刀刃入体再被狠狠一转,刀刃于肌肉和骨骼神经之间搅动之后,也会因为神经中枢传来的巨大痛楚而惨叫出声。

日本人很自负,但他们有着自负的本钱。

只是第一波对撞,就有十几名中国士兵的胸腹被日军步兵的刺刀戳穿,而他们却只有四五个伤在辽造十三步枪的刺刀下,那大多还是因为中国士兵不闪不避同归于尽的打法所造成的。

是的,不少士兵在日军步兵端着刺刀冲过来的那一刻,就做出了决定。

以命换命。

在日军刺刀寒光闪闪刺过来那一刻,不挡不避,就遂了日军步兵的意,拿着胸膛勇敢的迎了上去。

刺刀刺破皮肤穿透肌肉撞断骨骼,也会因此被阻碍住,哪怕只有0.5秒,中国士兵手里的刺刀也会狠狠刺入日军步兵几乎相同的位置。

这种先伤己再伤敌的打法,无疑是出乎日军步兵们的意料的,再如何困兽犹斗,人的本能是先保护自己的命,哪怕明知道很难,那也是要挣扎一下不是?

哪像这些中国人,战术如此粗糙,上来就搞一换一。

这种近乎不讲理的战法开始的时候还打了日军步兵一个措手不及,连续有四五对双方士兵只用一个照面,就互相你戳着我、我插着你,口吐着血沫仇恨对视。

但当日军步兵们反应过来,先避其锋芒而后再周旋刺杀后,双方的实力差暴露出来,连续有中方士兵被刺中要害。

日军步兵为了迅速击溃这股中国士兵的士气,异常残忍,明明知道对手因为遭遇重创已经失去反抗能力,抽出刀不久之后就会死亡,却还要用力扭动步枪枪身,让刀刃在胸腔或是腹腔内搅动,给人带来难以接受的痛楚。

可是,他们失算了。

惨嚎声响起!

“草你姥姥!”

“日你良!”

.......

中国士兵临死前不甘的骂声却是让战场更是增添了几分血腥。

有红了眼的中国士兵甚至甘愿当战友的盾牌,在日军步兵的刺刀刺进身体后,立刻丢枪,握住刺中身体的枪,所有的力气都在双臂上,只为延迟日军步兵抽刀一两秒钟,让自己身后的战友好一刀干掉对手。

战后证明,如果不是他们这种从一开始就出现的以死换死的交换式战法。

他们绝不可能撑过十分钟。

而日军也是到白刃战最后的几分钟,才发现这批让他们头疼的中**人为何如此不惜命的死战。

他们的背后,有伤兵,有医护,还有女兵!

欣喜若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