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958章 大建设!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958章 大建设!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从烈士陵园归来后的一周。

四行团全团基本都在埋头大干苦干。

不过不是战斗,而是全体化身为建筑工人,各营各连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内部建设,有的在各处构筑工事。

招募的一千新兵除了早上出早操练习军姿和队列外,其余时间都是和老兵一样,操起铁锹锄头大锯等工具,不是盖木屋,就是挖战壕,要么就是垒工事。

按照唐刀等四行团的估算,日军虽然在晋东挨了揍,但他们的目光还是主要盯在目前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的大城,觉得他们这些躲在山里的中**队不过是癣疥之疾,只要搞定了位于晋省的中**队主力,那些小鱼小虾还不是随时可以扑灭。

短时间内,日军还不会以重兵对太行山区发起大规模攻击。

事实上,曾经的时空中日军也是如此选择的。

不过,那倒不是日本人觉得藏于山区的中**队对他们构不成威胁,那毕竟也是好几万人,时不时对活跃在交通线上的日军运输队打、砸、抢一条龙,日本华北方面方面也头大如斗。

那是因为其战略已定,他们必须全面占领晋省,并以此为跳板攻击陕省,那已经算是中国腹地。等占据陕省,日军就可以以关中平原为屯兵地,向西可以进军河套,向西南可威胁川省,向南可以通过鄂西北和华东方面军会师两湖。

日本陆军大本营打的如意算盘不可谓不美,按照他们的规划,顶多再过一年,华夏全境都可被他们拿下。

战术必须为战略服务,正是在这样的大方针下,日军主力一直盯着第二战区主力,而暂时选择性忽略了山区的数万之军。

等到921师迅速发展起来,甚至还有了自己的军工厂,并已经走出太行进入冀省平原向日军发起频频攻击的时候,日军回过神来,却已经是有些太晚了。

那时候他们再想进太行山,别说以步兵大队级,就是步兵旅团级也不太好使。

着名的‘大口子洞保卫战’,不就是日军动用超过5000兵力进山,而且还是趁着921师主力不在的时候。

结果怎样?5000多日军硬是碰了一头包才退出来,战死者达十分之一。

而八十集团军当时在大口子洞的部队,仅有一个兵力不超过2000人的保卫团,所属仅战死不足百人,算是打了一场经典的山区防御战。

所以,唐刀对这些初期构筑的各类防御工事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只要能防住重机枪和掷弹筒轰击即可。

唐刀是打算等到有了白灰厂,再对各类工事进行重建,那基本上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别说重机枪掷弹筒了,就连70毫米步兵炮、75山炮都破不开。

至于说什么重磅航弹和大口径炮弹,除了有限的几个要害位置,唐刀也没办法把整个大口子洞地区都变成铜墙铁壁不是?有本事,日本人就把重2000公斤的105榴弹炮给扛进山,炸死老子,老子也认了。

当然了,唐刀还是对防空洞提出了严要求,要求每个步兵连都得有自己的防空洞。

因为大口子洞的地形独特,山峰几乎都是直来直去,平地极少,基本上各连驻地都在山谷中。若是一道山谷被那种500磅大号航弹炸个正着,被两侧山体逼着的气浪威力会比平原上成倍增加。

唯有防空洞,才是躲避气浪的最佳场所。

对付空袭,只有用防空洞,这自然是下下策,但目前唐刀也只能用这种方式。

想防空袭,最好的战术当然是空对空,那用脚后跟想都知道不现实,仗打到现在,中国已经彻底失去制空权,别说北方了,就连徐州会战那样大级别的会战,中国战机也几乎没出现。

中策则是部署大量高射炮,可四行团目前甚至未来的很长时间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目前,程铁首的炮2连只有两挺20毫米机关炮,剩下的全是高射机枪,一旦日机就躲在1200米高空投弹,高射机枪再多,也不过是个摆设。

未来,以小何老师领衔的军工厂在有了设备之后,能造出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乃至小口径火炮,就已经很难得了。

唐刀只是个特种兵,他熟悉各种单兵器械,但不代表他脑袋里还能装着什么高射炮什么自走榴弹炮的设计图纸。

何况,就算有,以这个时代的简陋机床和钢材材质,造得出来吗?

一切,都还得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唐刀当然知道这个时代最优秀的防空高射炮是那种,可那玩意儿就算有钱,也没地儿买啊!那在日耳曼人手里。

防空力量的不足,这也是唐刀对大口子洞整个防御体系中最为头疼的一点,所以,在还没有头绪之前,干脆命令所有连级部队,全部用笨办法,深挖洞!

若是日机真的来了,打不到,那老子躲还不行?

房屋、物资被炸没了,还可以再建,还可以再从日军步兵那里再抢回来,但人没了那是真没了。

好在大口子洞这片山真的够硬,用炸药爆破并挖掘的山洞不需要多捯饬就可以当防空洞使用,除非日军有未来米国那种超级燃烧弹,不然还真拿这种藏在山岩下的石头洞没啥办法。

唐刀有种预感,日军或许这一段时间不会大动干戈动用步兵大规模攻击,但随着下一次对日军交通线进行袭击,早就憋着火儿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那边必然会动用轰炸机进行报复。

尤其是室内寿衣那货,原本美滋滋的坐等着升官呢!晋东那一战直接战损超过4000,看他不顺眼的日本陆军高层至少翻翻。

何况,还有正打得如火如荼的台儿庄防御战呢!

吴军长昨日还给唐刀发过电报,说台儿庄这会儿打得太苦了,一个步兵师上万人,只用了三天,就伤亡近半。

那个将自己指挥部都放在庄子你的西北军步兵师长多硬的一个人,都忍不住嚎啕大哭的向上级请求援兵。

实在是,这三日里,庄内前沿阵地已经五易其手,日军白天占领,晚上就会有营长级军官率领敢死队重新夺回,而败退了的日军就迅速以炮弹进行覆盖。

不是亲历者,无法知道其中惨状。

曾经时空中,唐刀也只是从资料里知道,一场血战过后,庄内尸横片野,中日双方官兵的尸体交错着横于战场,无人为他们收尸。

不是不想,而是不需要!

因为,下一场覆盖式炮击在不久后就会抵达。

尸骸被炸成血末,纷纷扬扬洒在这个苏北大庄子的黄土墙上,逐渐的将黄色变成红色。

就像一名驾机飞过台儿庄上空的日军飞行员在他的日记里描述的那样:从天空上看,那片战场,就像是一幅由黄、黑两种主色调颜色组成的油画!

黄色,我知道是黄土,中国农村人的房屋大多是由这些构筑。可我一度很疑惑,黑色是什么?是炮火过后的硝烟痕迹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里面的中国人早应该死绝了,那里还用得着帝国陆军航空兵出手?

后来,我从桑木君那里知道了,仅三日,帝国步兵在那里战损达3000人,而以帝国步兵对中国人的战损比,中国人的战损自然是比3000人只多不少。

近万人的命,全部丢在这个面积不过0.5平方公里的庄园里。

那一刻,知道如此之多的黑色来由的我浑身冰寒彻骨!

说实话,那是我这一生中最不想知道的答桉之一!

收到西北军求援的吴军长已然是按捺不住,打算派出一个步兵团增援。

知道台儿庄战斗必然再次血腥,但唐刀更知道,那位身在庄中的将领必然会守住。

损失惨重的日军此时已经犹如疯魔,不彻底干掉自己的对手不会退兵,同样会刺激得庄内的中国守军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此时位于台儿庄战场的中日两军就像是拳击台上的两名拳手,不顾自己的伤痛只顾狠狠往对手身上砸拳,只想将对方先干掉。

这时候谁突然出现参与这场战斗改变现在血腥而疯魔的均势,或许就会导致对面的某一方突然清醒。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中国步兵师是再清醒也无用,后方便是徐州大本营,已是退无可退,只能死扛。

但两个步兵旅团的日军将领却极有可能心生退意,他们现在可还有一万多人,若是想跑,上有飞机保护,下有大炮,光凭63军和59军这三四万人恐怕还围不死他们。

他们必须得在台儿庄这个血肉磨坊中继续死战,把他们的实力消磨至最低,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他们最后的合围,并且在日军援军未抵达之前,吃掉他们。

“只是这样,对池师长他们太......”吴军长的电报没有表达完整。

但唐刀已经知道,他那位老上级终究还是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残忍?如果让这股日军逃掉,才是对死守台儿庄数日的西北军将士残忍。

曾经时空中的他们是用1比1的战损比打残了这两个步兵旅团,创造出了淞沪会战以来中国战场上最辉煌的战绩,一举将国人抗战情绪推上最高点。

这一次,绝对会更上一层楼,只要他们还是像曾经那般坚韧,只需再撑五日,等日军已经被消耗得只剩最后一滴血,三万大军就会汹涌扑来,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

地上已经没有多少炮弹的大炮救不了他们,天上的飞机也救不了他们,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结局。

两个步兵军和一个步兵师,一口吞掉总兵力达2万人的两个步兵旅团,这个战绩绝对会让全国民众抗战情绪高涨,投降派、骑墙派尽皆失声!

做为战役指挥官之一的室内寿衣那厮,更是别想什么升官不升官的问题了,能不能坐稳他现在的位置都是两码事儿。

如果这时候四行团再在交通线上做一把文章,无疑于是给单身三十年的老光棍手里递了一本花花公子,他不得嗷嗷叫啊!

而且,通过921师那边传来的情报,日本人的情报人员也不是吃素的,日本华北方面军高层已经知道四行团抵达太行山,连驻地大致区域都知道了个**不离十。

不过,这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侦察机在大口子洞区域上空飞过!要么,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还是没太把一个步兵团放在眼里;要么,是徐州会战那边激战正酣,其陆军航空兵实在抽不出人手。

从来都是未雨绸缪的唐团座更倾向于后者。

事实上,正在被唐刀揣摩的某大将司令官可是把放在自己桉头的四行团的资料翻看了至少两遍,还专门喊来参谋部的一名大左参谋,命令他从军事上和情报上对四行团予以重点关注。

一名战区级别的司令官,却对中方一个小小步兵团如此重视,已经是令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诸多军官极为惊诧的一个新闻了。

当然了,这个引起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惊诧的小小步兵团在不久后的将来、会再度闯入他们的视野。

只是那时,已经算是颇有远见的某大将司令官阁下已是光荣的卷着铺盖卷滚蛋了。

原本高歌勐进一片形势大好的华北战场,仅过了半年,就处处都是毒点。

尤其是陆航方面,损失的战机竟然比东南战场还要多,关键是中国人在华北,一架战机都没有。

做为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这货不滚蛋谁滚蛋?

所谓有能力者居之,没能力有关系者更想居之,等着坐这个位置的,可不老少。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此时的唐刀和四行团,就是一门心思搞建设。

不过这一次,可不只是四行团原有的三千多人,黎城可还跟着转移了6000多民众。

四行团没有把6000多民众丢到山区和山村里的民众抢本就不多的土地,而是都安置在山区小镇上。

没有忙着给所有人盖正规房子,而是派出工兵连协助他们用野战营地的方式搭建三角形木棚,很迅速的解决了所有人遮风挡雨睡觉的问题。

而吃饭,除了前两日搭建木棚是免费的,后面,可就宣布要以工换粮或钱。

说白了,就是让民众打工争取生活物资。

经历过战争的人,对来之不易的安定特别珍惜,也没人敢跳出来唱反调说四行团压榨他们劳动力。

原因很简单,除了为四行团工作,他们在这片山区根本没办法生存,活下去是他们要考虑的第一要务。

何况,四行团给的酬劳并不低,比在县城里的报酬还要高一些,每人每天包吃不说,每天工钱一斤粮,折合现洋约0.1大洋,一个成年人打工足够养活两口人

除了12岁以下的孩子和60岁以上老人不收,大约有5000人帮着四行团干活儿。

而四行团还算丰厚的报酬也吸引了周边村寨的农民,来打上几天短工挣些粮食贴补家用,最高峰的时候,四行团各处驻地干活的总人数达一万三千余人。

原本极其简陋的驻地,随着一万余人辛勤的劳作,逐渐在太行山的深处成型!

不算搭建的临时营房,光是沿着驻地周围挖掘的野战战壕,总里程就达米,可容纳200人进入的防空洞23个,位于要道咽喉的半永固工事35处,可供士兵于各工事间交通所用的深达2米的坑道40余条!

有了这些,四行团已经初步具备抵御一个步兵旅团级别日军步兵攻击的能力,也初步有了‘避空’能力,至少不会面对十几架飞机组成的中型轰炸机群只能眼睁睁的挨炸。

换句话说,就算此时日本华北方面军想打他和921师的主意,只来108师团那样的蠢货的话,就是来送人头的。

至此,唐刀的一颗心才算是彻底放在肚子里。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苏北。

只等那场大战如愿完毕,他就得去山西老汉那边去忽悠点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