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 第1476章 周扬的建议—文化传媒公司!

见父亲对于大哥辞职的事情没有意见,周扬再次问道:“大哥,嫂子啥意思?”

辞职这种事情毕竟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尤其是大哥这种家里的顶梁柱,在这方面更要慎重。

特别要征求另一半的意见,免得引发家庭矛盾。

周平笑了笑说道:“你嫂子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做任何决定她都会全力支持的,我和她说我想辞职的事情时,她直接和我说,万一我真的失业了,她养我!”

对于大哥这种赤\/裸裸撒狗粮的行为,周扬只能表示很羡慕,嫂子颇有那种草原姑娘的豪气,敢爱敢恨。

只要大哥不瞎搞,其它的则是全力支持。

“那大哥你想好辞职后干什么了吗?”

对于大哥辞职下海的想法,周扬并不反对。

现在下海或许还算新鲜,但再过两年,这将成为一种潮流。

不要说像大哥这些的企业干部了,很多地方的政府干部和高校老师,也都纷纷辞职下海后世不少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就是这批人创办的。

比如说“一亿小目标”的老王,就是辞掉区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创办了亿达集团。

还有“对钱不感兴趣”的杰克马则是辞掉了老师的工作,与十八罗汉创办了阿里巴巴。

所以,大哥要是想下海创业,周扬也是支持的。

只是任何一个时代创业,都是有风险的,周扬得给他把把关...

周平略作沉思,随即说道:“我想创办一家杂志社!”

听到这话,周扬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怎么说呢,眼下确实属于杂志的黄金时代,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只要内容还算可以的杂志,都会有一定的读者群体。

后世有名的几种杂志,也都是在这个时候暂露头角的,比如说《意林》、《延河》、《青年文摘》等等。

但同样的,周扬也知道,属于杂志的黄金时代太短了,前后加起来也就只有十年左右。

再往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崛起,纸媒的衰落不可阻挡,更不可逆转。

千禧年之后,即便是当年火遍全国的大杂志社,也都是每况愈下,苟延残喘。

比如说塞北省最有名的杂志《草原》,当年也算是火遍整个北方,但现在的发行量仅仅只有三千册。

所以,在周扬看来,现在看似风风火火,热闹非凡的杂志社刚开始辉煌就要成为夕阳西下之后的余晖,大哥实在是没必要在这个产业上浪费时间。

看到周扬眉头紧皱的表情,周平和周亚文心里都是莫名的一阵紧张。

“小扬,你是不是不太同意我创办杂志社?”

周扬想了想说道:“大哥你要是想创办杂志社的话,最好要做好转型的准备,杂志社的辉煌可能持续不了太久!”

“这...这是为什么?”周平不解的问道。

“大哥,你可知道,西方国家个人电脑已经在普及当中,用不了多久这个趋势就会传入我国,届时信息传播的媒介就会由纸质的报纸杂志转变为网络,纸媒终究是要衰落的,而且速度远超你的想象!”周扬道。

“电脑...网络?”

“对,这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未来将会是互联网的时代!”

对于自家弟弟的眼光,周平还是非常认可的,这些年只要是他说过的事情就没有出过错。

但创办杂志社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好容易现在鼓起勇气辞职,没想到结果竟然是这样,这让他颇有些心灰意冷。

过了好一会儿,周平才叹了口气说道:“小扬,杂志产业真的不能进入吗?”

“也不是不能进入,不过我的建议是不要搞单一的杂志社!”周扬道。

“什么意思,还要附带其他产业吗?”

“对,我建议你搞一个文化传媒公司,业务范围除了你想做的杂志社外,还可以涉及出版、展览服务、各种广告设计制作、文化艺术交流策划,以后甚至于还可以涉足唱片发行、影视剧制作等等!”周扬道。

“这...这摊子是不是铺的有点太大了,这得招多少人?”周平吞了吞口水说道。

“是有点大,但可以一步一步地来嘛!”

接着周扬话音一转,再次说道:“最主要的是,大哥想要进入以上哪些领域,是很有优势的!”

“什么优势?”周平当即问道。

“出版发行这方面就不必说了,大哥在印刷厂干了这么多年总编辑,肯定也积攒了不少人脉,干这个肯定没问题!”

而后周扬再次说道:“再说广告设计、文艺交流策划,展览服务,这些都是和电视台有直接关系,老杨就是电视台台长,现在他们那边广告多的都拍不完,到时候可以做个外包单位,专门承接他们做不完的活儿!”

“至于唱片发行以及影视剧制作,这些业务咱们家里就更有优势了,毕竟我妈和我嫂子现在可是全国有名的歌唱演员,有她们在,想涉及这些领域实在是太简单了!”

别看这些年周家父子接连成为国宝级科学家,更是被评为学部委员,但要说老周家名气最大的却不是他们父子,而是叶莉芳和塔娜这对婆媳。

从79年春晚开始,除了塔娜生巴特尔那年没有登上春晚舞台外,其余时间叶莉芳和塔娜就是雷打不动的钉子户。

除了春晚,但凡央视这边有什么大型文艺活动,都会优先邀请她们婆媳参加。

由于经常在电视机里露面,两人的知名度自然而然的就上来了,是当下知名度最高的歌唱演员之一。

当然了,这固然是有周扬的面子,但更重要的是周扬不断地为她们写歌。

短短几年的时间,周扬就为老妈和嫂子写了三四十首经典老歌,每年至少要有两首新歌。

在这么多的作品的加持下,各个电视台也乐意邀请她们。

而周平在听完周扬的分析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这时父亲突然开口道:“小扬,你说的这个文化传媒公司,上面允许吗?”

“原则上是允许的!”周扬道。

尽管法律上承认和允许私营经济是在1988年,当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并明确国家要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但这只是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在宪法层面的体现,虽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不是说在此之前并不允许私营经济。

事实上,早在1980年上面就表明,在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城镇个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是我国对个体经济的最早认可,也是我国重新认识个体经济的起点。

到1982年时,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所以眼下虽然距离88年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国内开工厂办企业的大有人在。

只要不是捞偏门儿,问题就不大!

听到周扬肯定的答复,周亚文当即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上面允许,倒是可以试试。”

周平略作沉思,随后也说道:“行,我好好考虑一下你说的这个文化传媒公司,然后拿一个方案出来,到时候还得小扬你帮哥好好参谋一下!”

“行,没问题...”

随后父子三人又聊了聊家里的琐碎事情,直到周扬要给上面糅合“南天门计划”和“高新技术发展计划”,才结束此次聊天...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