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 第815章 新战机存在的问题!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第815章 新战机存在的问题!

作者:大沧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2:47 来源:泡书吧

辽沈飞机厂.装配车间!

当周扬与古振华来到装配车间后,映入眼帘的一架崭新的巨大战机!

眼前的这架战机与之前的歼八战机完全不同,尤其是前脸,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古振华说这就是歼八改的话,周扬都不敢认,这就是歼八战机的改进型号。

不同于歼八原型机粗糙的模样,也不同于周扬所熟知的歼八-2两侧进气的设计,这款战机的进气道为二元可调节多波系混合压缩式,这是歼九的设计理念。

如此一来,这就使得战机的机头部位的空间更大了,不但可以安装更大的雷达和航电系统弄,还能使的驾驶员的座舱不必像歼八原机型那样憋屈。

总而言之,眼前这架战机的颜值还是很不错的。

此时,战机旁边有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看样子是对战机进行检查。

看到古振华和周扬等人过来,一个满脸油污的中年当即快步跑了过来,然后说道:“老古、周扬同志,你们过来了?”

“老王,情况怎么样?”古振华道。

“问题还存在,甚至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周扬皱了皱眉头问道:“到底是什么问题?”

古振华当即说道:“经过我们的测试,发现战机整体性能确实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重要的有两个!”

“首先是飞机的静不稳定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影响战机的发挥。”

听到这话,周扬顿时皱起了眉头。

所谓静稳定度是指气动中心到飞机重心的距离,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后静稳定度为正,飞机是静稳定的;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静稳定度为负,飞机是静不稳定的。

打个比方,静稳定飞机的重心就像翘翘板的支点,机头是一端的话,升力作用点就在另一端。

当气流使飞机抬头时,仰角增大,升力增加,升力这一端就会向上,从而使飞机低头。

当飞机被气流压低头时,仰角减小,升力减小,升力这端就向下了,使飞机抬头。这

样一来,飞机总是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来修正外来的影响,飞的更加平稳,但代价是飞机的机动性不佳。

而静不稳定飞机由于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所以非常灵活,但是却是传统机械操控方式无法操纵的,因为这需要每时每刻不间断的对舵面进行大量的细微调整。

所以,要设计一架放宽静稳定度的飞机,就必须借助计算机来辅助驾驶。

周扬想了想说道:“静不稳定是由飞机的气动焦点和重心的不同位置决定的,气动焦点可以通过增加操控面来改,重心可以通过配重来改。”

“我们试过了,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这个问题不大,回头我和你们研究一下,应该能解决!”周扬道。

“哈哈哈,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我代表辽沈飞机厂几千名职工干部谢谢你了!”古振华激动地说道。

“老古你也别动不动谢来谢去的,咱们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周扬道。

“对,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第二个问题是啥,我看看能不能解决?”周扬道。

古振华没有犹豫,直接说道:“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使用中发现这款战机的油耗特别的高,且推重比还比较小,这直接影响了它的航程和飞行性能。”

“根据之前测试的数据,歼8改进型机体庞大,航程却只有1 400千米左右,即便是带上副油箱,航程也不会超过至2 000千米,挂3个副油箱作战半径才800千米!”

“再就是载弹量也少得可怜,所有航弹加起来也仅仅只有3吨,与贼鹰、毛熊等国的战斗机相比,这些性能指标均处劣势。”

听到这话,周扬陷入了沉默,古振华说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一个软肋,这个差距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弥补的,不过这事儿周扬之前也想过如何解决,事不过时机还不到。

想到这里,周扬当即说道:“老古,发动机的问题可以先缓缓,这是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古振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正在研究,能不能研制一种推力更大的新型航空发动机!”

“这可以搞,但是相比于航空发动机,我觉得还是先把歼八改进型号定型列装比较好,这事儿比搞新的发动机更为紧迫!”周扬道。

“嗯,厂里也是这个意思,而且歼八改进型号能到到现在的程度,我们已经很满意了,最起码歼八不必担心下马了!”

说到这里,古振华看向周扬的眼神充满了佩服,也充满了感激!

“呵呵,老古你们多虑了,即便是没有这款改进型号,歼八的项目也不可能下马的!”周扬道。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八爷”啊,他做的这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即便没有他的那个改进方案,人家照样也能成就传奇。

然而,古振华却不这样想,他笑了笑说道:“你呀,就是会安慰人,你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就怕有一天上面突然一道命令让我们终止研究。”

“说真的,要不是有你的话,我们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周扬没有接这话茬,而是笑了笑同古振华研究起了飞机静不稳定的问题。

古振华见状也没有继续说这事儿,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没必要时刻挂在嘴上。

事实上,刚才他说的那些都是心里话,这几年他们项目组过的是啥日子,没有人比他更加的清楚了。

说真的,要不是周扬突然出现的话,他们项目部是不是还会存在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原因嘛,也简单!

一方面固然是项目进展不顺利,长达十年多年的研制,已经耗尽了不少领导的耐性。

另一方面就是歼八战机的尴尬定位,要知道歼八设计之初不过是作为一种过渡机型使用,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对它抱有太大的期望,除了辽沈飞机厂的职工干部们。

13年前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向上面提交了一份,关于设计新型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意见报告,报告里面提到,空军需要拥有一款综合性能超过米格-21的新型战机。

对新战机的要求是,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2马赫,最大航程在2500公里左右,可以挂载空空导弹,并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

很快,新型战机正式立项,这就是歼-8。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同期立项的还有一款战机,名为歼-9。

相比于歼-8,它的性能要求更高,是空军内定的“未来之星”。

而歼-8虽说是新型战机,但当时大家对于它的期待值其实并不高,远不如有着米格-21背书的歼-7,更比不上当时被寄予厚望,代表着共和国空军未来的“歼-9”,不过是歼-9定型前的过度产物罢了。

所以当歼-8设计出来之后,就会发现这款战机实在是让人有些失望。

论颜值,它的长相平平,浑身上下,几乎看不到一丝的曲线美感。

尤其是那僵硬死板的机身,总给人一种极致的粗糙感,好像就是一台装上了翅膀的大号蒙皮发动机。

论性能,歼-8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有着诸如加速提不起来、雷达不给力、操控落后以及载弹量较小等诸多弱点。

与国外同期的先进战斗机相比,他的的综合作战性能存在明显的差距。

总而言之,在这款战机上看不到任何的“过人之处”。

但就在古振华等人迷茫之际,周扬出现了。

他带着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出现了,不但一举解决了歼八战机雷达落后的问题,周扬本人还是一个飞机设计的天才,他提出的歼八战机的改进方案使得整个辽沈飞机厂惊为天人。

经过几个月的修改,他们终于搞出了歼八改进型号的战斗机。

如果说之前的歼八项目团队对于未来是迷茫的话,那么周扬就是那道划破黑暗的光,也是古振华等人心中的光...

..........

(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

pS:第三章送到!求一下催更,求一下免费的小礼物,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