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 第944章 高考报名!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第944章 高考报名!

作者:大沧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2:47 来源:泡书吧

会议室里的会议还在继续!

周扬轻咳一声,而后说道:“正常情况下,飞机的设计流程确实如同廖总设计师说的那样,但我们这边却不需要那么麻烦,只要我们自己觉得没问题就能进行试生产,无需得到上级的批复!”

“这...这怎么可能?”

古振华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随即问道:“不需要上级审核,他们会给咱拨款吗?”

“老古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这也是我说的咱们这个项目的第二大依仗,咱们不需要上级拨款,所有研发资金都由我们研究所自己出!”周扬道。

“自...自己出,你们打算自己出钱搞这个项目?”

古振华再次被周扬的想法吓了一跳,飞机设计可是一个消耗巨大的项目,尤其是新式飞机的设计,更是无底洞。

就拿他们设计的歼八战机来说,从立项到定型量产,先后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所消耗的资金超过了几个亿。

尽管直升机由于体型较小,投入可能没有战斗机那么多,但没有几百上千万也是完不成的。

这么大一笔钱,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研究所能担负的起的!

“对,新式直升机从概念设计到最后的试生产,所有的经费都由我们研究所承担!”周扬道。

“周所长,你知道这样一个项目需要多少钱吗?”廖星云皱眉道。

“没算过,但是我想前期有个几百万就差不多了吧,只要整体研发费用不超过2000万我们就能承担得起!”

在古振华等人抵达之前,周扬特意向财务处长李满秋了解了一下研究所的财务状况。

据李满秋说,眼下八宝梁研究所账上共有资金1038万元,其中七百多万是刚刚从军方那边收回来的炮瞄雷达的货款,剩余的便是这段时间印刷厂赚回来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上千万资金,周扬才有底气上马直升机项目。

而且有印刷厂这只下金蛋的鸡在,周扬就不怕研究经费不够!

但他的话就像是一枚深水炸弹,弄得在场的众人都一脸死寂。

在场的众人都被周扬这豪横的话给吓到了,前期几百万,整体项目两千万,恐怕研究蘑菇弹的那几个单位都没有这么阔绰吧。

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啊,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研究经费吗?

应该不可能!

这两年,上级部门给各个科研院所的研究经费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怎么会一次性给他们拨这么多钱!

众人的表情周扬都看在眼里,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是他却没有解释。

“诸位,直升机项目是我们研究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所以研究经费不需要大家操心,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只需专心于项目本身就行了,对此大家还有其他要问的吗?”

“周所长,你刚才说你们已经完成了概念设计,那应该已经有了初步的设计图,我们能看看吗?”黄征道。

“可以,不过现在马上就要开饭了,咱们还是吃完饭再谈这事儿吧!”周扬道。

“行...”

正说着,外面的电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当下,周扬再次说道:“呵呵,食堂那边要开饭了,我们这会就开到这吧,吃完饭我们再详细的说说项目的设计思路!”

“好...”

...........

云山县城.教育局!

就在周扬在研究所接待古振华等人的同时,县教育局这边的高考报名也开始了。

别看云山县人口不多,经济条件也不太好,但是来参加高考报名的人却非常多。

还不到九点钟,教育局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熙熙攘攘的人群,将不大的教育局为了个水泄不通,而这些人赶来的牛车马车更是将附近的街道都堵塞了,整个现场乱哄哄的。

或许是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县局这边出动了大量的公安,到这里维持秩序。

而教育局这边也将原定于九点半的报名时间提前到了8点半!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报名,主要原因还是知青多!

云山县地处塞北、晋西以及冀北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地广人稀,因此成了知青插队的重点地区。

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有6000多名知青到这里插队。

这些知青全都被分散在全县大大小小的生产队,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日子过得特别的艰苦。

不管是早些年来的老三届,还是刚刚插队不久的小知青,大家伙全都在硬撑着。

眼下终于有机会返回城里了,谁也不愿意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因此,但凡觉得自己能行的,全都想试一试。

在这些等待报名的人群里,有一支队伍特别的引人注目。

只见他们一行两百多人,不但队伍整齐,而且每个人穿着都很干净整洁,和周围破衣烂衫的其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其他人也大不相同。

他们不管男女,脸上都挂着笑容,看起来非常的乐观自信。

一时间,这支队伍就成了众人的焦点,大家纷纷打听这些人的身份!

当得知他们是八宝梁大队的插队知青,所有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八宝梁村这两年已经成了整个云山县的一个传奇,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村子是怎么发展的,但是大家伙儿却都知道,八宝梁村的人一年分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吃好几年的了,在哪里是不用饿肚子的。

而这年头,能吃饱饭不饿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人群中,李幼薇听着周围的知青们说起八宝梁村都是一脸的赞叹和艳羡,脸上满是自豪。

她很清楚,村里能有现在的发展,全是她家男人的功劳!

如果不是自家男人的话,村里可能还和几年前那样,辛苦一年打的粮食只够半年吃,剩下的日子全靠野菜和黑面馍馍硬扛呢!

就在李幼薇脑海里想着自家男人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一个紧张的声音:“薇薇姐,我的政审真的能通过吗?”

转身一看,发现是女知青黄子晴。

这姑娘今年21岁,到八宝梁大队插队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之前一直在大五号村知青点住着,去年年底的时候才搬到八宝梁村的。

由于家庭的原因,她在队里属于那种那种默不作声的小透明,很没有存在感,也有一些自卑。

“子晴妹子,放宽心吧,宝儿爹已经说了,这次政审只看你平时的表现,不看你的家庭和出身!”李幼薇安慰道。

黄子晴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谢谢你薇薇姐!”

“谢啥呀,你这妮子太客气了!”

“薇薇姐,你学习成绩那么好,这次肯定能考上大学!”黄子晴有些羡慕的说道。

“这谁又说得准呢,不过宝儿爹说了,今年是第一年恢复高考,考题不会太难,我们应该都有机会!”李幼薇道。

“嗯,希望咱们都能考上大学!”

“对...”

众人边聊边等,一直等到上午十点半才轮到他们。

随后,八宝梁村的年轻人们陆续将报名资料递交上去,又填了表,顺利完成了高考报名!

在见识了这么多的人参加高考之后,所有人再次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报完名之后,便都急急忙忙的返回了村里,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当中.

从这一刻开始,高考进入了倒计时...

........

(七十年代考生登记表)

(1977年准考证)

(1978年准考证)

(197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

(进入考场)

(今年的高考即将开始,祝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