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 第957章 一村双状元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第957章 一村双状元

作者:大沧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2:47 来源:泡书吧

“安老,您老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周扬的话音未落,就听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安邦国的声音:“周扬同志恭喜你啊,一村双状元,亘古未有之事啊!”

听到安邦国这话,周扬整个人都愣住了!

一村双状元?

这意思是今年塞北省的高考文理状元全都出自他们八宝梁村!

足足缓了半分钟,他才回过神问道:“安老,省文理状元真的都出自我们村儿,这消息准确吗?”

“报纸都刊登出来了,肯定是经过核实的!”

“啥报纸,另外这文理状元都是谁?”周扬再次问道。

“我是从省报的头版看到的,报道上说是经过省教委核实过的,应该错不了!”

接着安邦国再次说道:“省文科状元叫王平安,理科状元叫李幼薇,就是你媳妇儿...”

听到这两个名字,周扬嘴角微微上扬,和他预料的差不多,自家媳妇儿真的拿下了省理科状元。

唯独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王平安竟然拿下了文科状元,这真的是意外之喜啊!

就在这时,安邦国的声音再次从话筒里传了过来:“而且我看报纸上说,你媳妇儿这次考了468分,是咱们塞北省历届高考理科最高分儿,妥妥的状元王啊!”

“您老过奖了,主要是今年的题比较简单,而我媳妇儿又准备的比较充分...”

不等周扬说完,就听安邦国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你呀,就是太谦虚了,不管考题是简单还是难,所有人都是同场竞技,考得好就是有本事!”

“您老说的是!”周扬笑着说道。

“对了,省报这两天接连报道了你们村不少事情,什么给社员分红百万,什么人均分粮三四千斤,再加上这次你们村一下子出了两个状元,在全省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接着安邦国继续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这段时间将会有更多的媒体和记者前往你们村采访,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明白,我会和村里交代一下这事儿的!”

“别的我倒是不担心,就是怕去的人多了,让你们村后面的那个研究所给曝光的!”

对于八宝梁研究所的情况,安邦国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一方面是安邦国和聂南孙认识,从聂老的身份就能猜出一二。

另一方面则是从他家小闺女安雅如那里得到的消息,要知道在生物实验室待了一年多时间,而生物实验室和研究所仅仅一墙之隔。

时间长了,研究所是干啥的,安雅如自然就知道了。

当然了,安邦国也好安雅如也罢,他们都只是知道八宝梁研究所是军方的重点单位,但并不知道主要是研究什么的。

“安老放心,我会注意的!”

要是之前的话,研究所这边还真是担心被敌特渗透,毕竟之前村子和研究所之间并没有什么遮挡,外人来客很容易靠近研究所的核心区域的。

但是自从家属院儿建起来之后,研究所的核心区域与村子之间有了遮挡,外人想要穿过家属区进入研究所,那可不大容易。

再加上村里有民兵,研究所还有警卫部队,外人不等靠近就会遭到拦截,所以研究所的安全问题并不严峻。

“那就好,另外我今天给你打电话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要通知你!”

“啥事儿,您说!”

“这两年你们村的发展越来越好,也引起了咱们省里不少老同志的注意,不少人提议到你们那里看看。所以今天省委会议上,游主任亲自拍板,决定组织部分省市领导去你们哪里视察一下,你们要做好接待准备!”

周扬当即问道:“安老,时间确定了没有,大概有多少人?”

“时间吗应该就在这三两天,人员应该不会少于五十人,最起码省直各单位都要派人过去,另外宁市、鹿城以及鄂城的市领导们也要过去,加上随行人员,人数肯定不少!”安邦国道。

“好,我知道了,那我好好安排一下!”周扬道。

“好...”

随后两人又简单的聊了几句,这才挂了电话!

省里的大领导们要来村里视察,这可是大事儿。

当下周扬立即给县城的李长青以及公社的老丈人各打了一个电话,将情况告诉他们,免得他们那边一点准备也没有。

这还不够,在打完电话之后,周扬随即带着陈北玄赶往大队部。

毕竟省领导们视察的重点是他们八宝梁村,能不能让领导们满意,还得看村里这边的安排...

..........

而就在周扬同村干部们商量如何接待这些省领导的同一时间,省报头版刊发的一篇名为《一村双状元—记八宝梁村高考奇迹》的报道,引起了全省老百姓的高度关注。

根据这篇报道,今年塞北省的高考招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体检政审环节,省文理状元也已经统计出来了。

省报在与省教委的相关部门核实之后得知,塞北省高考的理科状元是李幼薇,高考分数为468分,是历届高考理科分数最高的。

而文科状元名叫王平安,分数为421分。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状元竟然是同一个村的。

一个村子同时拿下了省高考的文理状元,这是几十年来从来都没有的事情。

更令人震惊的是,省报的这则报道还提到了,在八宝梁村,参加今年高考的社员知青搞到220人,截止目前,拿到体检通知书的就高达57人,高考上榜率达到了27%。

要知道眼下远没有到体检结束的时间,不出预料的话,后面还会有不少考生拿到体检通知书,村里的高考上榜率还会提升。

撰写报道的记者刘成预计,加上大中专录取的考生,八宝梁村的高考上榜率最终可能会达到50%左右。

另外,除了两个状元外,今年塞北省高考理科前20名当中,八宝梁村占了6个。

文科这边更厉害,前二十名中,八宝梁村占了8个不说,状元和探花都出自这里!

省报作为塞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其影响了毋庸置疑。

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就引起了全省老百姓的热议。

很快,人们就惊讶的发现,报道中的这个八宝梁村咋这么熟悉呢。

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前段时间因为给社员们分红150万而引起轰动的那个村子吗?

紧接着,八宝梁村人均分粮三四千斤的事迹也被挖了出来。

八宝梁村火了,彻底的火了!

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村,因为省报的这篇报道再次火遍了全省。

只是这次的爆火不再是昙花一现,人们并不是看过一眼就忘了,而是牢牢地将八宝梁村这个神奇的地方给记在了心里。

不过相较于这则报道本身,广大市民百姓更在意这个小村子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文理状元同时出自这个村子,还有那么多的高分儿考生,这显然不是巧合,或许他们有什么学习技巧。

因此在报道发出之后,很快就有不少人或是打电话或是写信给报社,询问这个问题。

看到市民百姓们如此关注这事儿,刘成当即决定围绕八宝梁村的这两个状元,再做一期后续报道...

.......

pS:第一章送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