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 第287章 殿试下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第287章 殿试下

作者:冬眠中的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1:01 来源:泡书吧

关于刑罚,与爵赏一样对于刑罚的对象,标准等也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对待逃兵要严肃处理。

而选将方面,要任人唯贤,看中将领的能力与品格以及可以调动士兵的士气,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关于练兵,要精兵响实,保证练兵的质量,保证发饷的数量,裁汰冗员,打造精锐部队等等。

殿试策问对策的起收是有一定格式的,以“臣对、臣闻”起,以“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收。

王茂平将刚才想到的内容全部都书写在了草稿纸上。

此时已经是中午,光禄寺造办已经准备好了午餐,虽然每名贡士都是馒头两个,汤一碗,但王茂平这也算是在皇宫吃过饭的人了。

馒头倒是尝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不过汤倒是很鲜美但王茂平并没有敢多喝,怕影响到下午的答题。休息片刻后,王茂平继续开始答题。

接下来该轮到对侵扰边境的蛮夷的策略,对于来犯之敌,要坚决回击,而且对方骑兵灵活善变,与其被动的防守,必要时倒不如以攻代守,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

除了军事行动之外,还可以运用经济战,这也是王茂平自认为文章中有别于他人的最大亮点。

他继续在草稿纸上写着,蛮夷所在的地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艰苦,温饱尚且不能全部解决,所以他们才会对中原虎视眈眈。

蛮夷日常所需的粮食,茶叶,酒甚至于珠宝等都是需要从孟朝获得。这些东西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我方的手中。

可以趁此机会慢慢渗入对方的民生领域,在对手内部进行侵扰,扰乱民心,打乱经济,削弱他们的力量……

王茂平感觉现在有些文思泉涌,越写越顺,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后站了一个人,想想也知道是谁,当即执笔的手一顿,连忙稳住心神,继续写了起来。

片刻后,自己的余光看到,启元帝已经向旁边走去。从王茂平的角度,自然是看不到启元帝的相貌,不过他倒是目测了一下皇帝的鞋码,嗯,应该是穿43的鞋码,够给自己父母交差的了。

将草稿纸上的内容检查了一遍,没有错字,也没有犯忌讳的字眼,这才放心下来,小心翼翼的誊写到答卷上。

殿试的答卷,虽然会弥封糊名,但并不会誊录朱卷,所以无论是读卷官还是未来被上呈皇帝,人家看到的都是你的字。

因此王茂平写的非常小心,自己的字也算是自己的优点之一,但愿读卷官到时候能给自己一个卷面分吧。

此时已经有一些学生起身交卷,吴清维和齐羡离也是前后脚交了试卷,王茂平将自己的试卷仔细的检查了一遍,也站起身来,来到东角门处将试卷交给了受卷官。

王茂平抬头望了望天空,此时已经是日暮黄昏,轻轻的呼了一口气,向承华门走去。不知为什么总感觉心里有一些空落落的,就好像是一段旅程终于是走到了终点,心中除了欣喜,还有一丝丝的茫然。

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一个农家小子成了童生,成了秀才,后来成为了举人,如今马上就能成为进士。

按照当时的憧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已经是完成,看来接下来还要再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才行,还得继续卷起来,要不总感觉不舒服。

出了承华门时,齐羡离已经等在了那里,双方相视一笑,都没有开口问对方答得怎么样,结果三日后自然会揭晓。没一会儿,陈方承和韩沐溪也走了出来,几个人结伴离开。

回到会馆时,王广顺夫妇已经等在了那里“爹,娘,我感觉答得还不错。”王茂平笑着说道,两人听到后终于是放松了下来。

“儿子,你看到当今圣上了?”刘氏回到房间就连忙问道。

“咳,见到了,但是没有看清圣上的样子。”王茂平解释道,你儿子只有圣上鞋子看的是最清的。

两人听到后都有些失落。

“不过圣上的个子很高(皇帝进入奉天殿时,偷着瞄了一眼),声音很威严(众爱卿平身!),鞋码大概是八寸左右(这个看的可是真真的!)……”王茂平尽量给他们描绘了一下。

感觉有些疲惫,吃过晚饭王茂平便早早的睡了下去。不过此时文华殿却是灯火通明,受卷官把收的试卷交给弥封官弥封糊名。

而考生所填的第一页履历三代,弥封官将其折叠成筒,用纸钉固定后再用纸糊之。卷面和卷背骑缝盖礼部大印。卷子的后面还需要朱文记戳,写上印卷官的名字。

这一套流程下来后才会将考卷送到东阁等待读卷官第二天读卷。此时的王茂平早已经是进入了梦乡。这可能是他上京以来睡得最为踏实的一觉了。

此时的王茂平自然是不担心自己的殿试成绩,因为他自觉殿试题目答得已经发挥了他的实力,至于一甲他并不敢想,因为这状元、榜眼、探花的竞争根本就没有自己什么事。

自己的成绩应该不会被挤出前十名,所以现在的他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反倒是陈方承一个劲儿的在那里唉声叹气。

“这是怎么了?”几个人看着顶着两个黑眼圈的陈方承担心的问道。

“还不是在担心自己的殿试名次,你们也知道我这个实力没准就会成为三甲。”陈方承叹了一口气,殿试他感觉自己发挥的还算不错,但还是止不住的担心,你答得好,别人未必就答得差呀。

读了这么多年书,如果真成了三甲,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关键是同进士的地位着实是尴尬了些。

三个人也就只能是安慰他,让他放宽心。尽人事,听天命。陈方承的名次如今可都掌握在那十七名读卷官的手中。因为只有前十名的卷子才会被皇帝亲自评阅,钦定名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