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继续怼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继续怼

作者:仙途.c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6:29 来源:泡书吧

那博士哑口无言,颓然坐下,知晓自己刚刚未曾辩论过刘进,还要一些脸面。

然而紧接着便又有一儒生站起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先帝虽赦陛下之过错,然却未曾赦免任安。

且琅琊王殿下你包庇任安,便是不遵皇帝之诏。

定要治罪!”

刘进冷哼一声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此言是谁所说?”

此儒生当即站起来道:“定然是先师孔子《五经》之所言,至于具体哪本,我已经忘了。”

刘进则道:“吾虽不才,却也算熟读《五经》,为何我未曾读到过此言。”

此儒生眼神一阵闪烁,支支吾吾说道:“或儒家其他先贤之言。”

刘进轻蔑一笑,道:“若儒家经典,《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经中找出此言,孤本人这琅琊王便不做了!”

此儒生一听,哑然,不敢说话。

这个年代讲究治学精纯,除自己所治之学要学习之外,其他的书籍可看可不看,只要精通自己所治之学便可,若是谁所学驳杂,反倒是为人所耻笑。

此儒生本想利用这一点来湖弄刘进的,谁知晓刘进竟然如此硬气,又如此博学,竟然笃定其言不是十三经所说。

旁边有一个儒生终于看不下去了,拽了拽此儒生的衣袖道:“此言出自董仲舒董师《春秋繁露》。”

那儒生听此,胀红脑袋,低着头坐下,不敢说话。

言语出自谁不知道,想要扯谎还让人给戳穿了,实在是丢大人了。

然紧接着又有一儒生站起来道:“此虽非孔子及先贤所说,也为董仲舒所言,其言有几分道理!”

刘进则说道:“孟子与董仲舒谁言更有道理?”

此儒生一听刘进之言,知晓这句话有坑,但他迟疑了一下道:“需视情况而定!”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刘进则根本没给其模棱两可的空间,再次问道:“我再问一遍,孟子与董仲舒谁言更有道理!”

此儒生硬着头皮道:“董仲舒部分言语其道理不输于孟子!”

然其回答仍然不能令刘进满意,继续追问道:“我最后再问一遍,你二者选其一,孟子与董仲舒之言,谁更有道理。”

此儒生此刻已经被刘进的话逼到墙角了,只能两个人里面选一个。

若是选了孟子,此儒生刚刚已经见识了刘进的辩才,恐怕定然有惊人之语在后面等着,到时候是否能招架,他不确定。

若是直接说董仲舒的话更有道理。这特么儒生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更遑论说服别人了。

因此此儒生便不再言语,故意不说话。

然此时到了刘据拉偏架的时候了。刘据道:“请此儒生快些回答琅琊王之问。”

此儒生一听,皇帝都亲自发话了,再不回答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当即躬身叹息道:“吾以为孟子之言更有道理。”

刘进接着说道:“孟子曾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此言比之董仲舒: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二者谁更有道理?”

此儒生抿着嘴唇,再次败下阵来。

刘进一人一言,唇枪舌战,对战众儒生,却压的重儒生根本无力反驳,此时场面有点难看了。

此时一白发苍苍的老者站起来。

刘据一看,竟然是其学习《谷梁》的师傅瑕丘江公,他脸色一变道:“江公也以为朕乃是不孝之人?”

瑕丘江公摇摇头说道:“陛下,非也。老朽不过是就是论事,老朽未曾治其他,仅《谷梁》一书,老朽便学了一辈子,悟了一辈子。

且常学常新。

老朽常常们心自问,吾等所理解先师之言便是对的吗?

不见得。

因此,吾以为当因时因事因势考虑先师之言。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无错。

董仲舒之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亦无错。”

刘进一听皱眉起来,这瑕丘江公乃是和董仲舒同一时代之人,然董仲舒早已经入土不知几十年了,这瑕丘江公竟虽垂垂老矣却存活至今。

年老便是资历,年老便是道理。

且此人还是刘据的老师。

刚刚的一番话明显是看刘进怼的儒家有点狠,已经下不来台面了,若是再进行几次,恐怕儒家的名声便要大受打击了。

因此看情况不妙,他觉得应当站出来了,因此便仗着年老资历深,且身份对刘据而言不一般,站出来和稀泥,以解决儒家之颓势。

刘进本想着宜将剩勇追穷寇来着,继续捶打儒家一番。

但转眼一想,儒家老家伙都亲自下场了,一点都不给儒家老前辈面子,道义上占据下风,实在得不偿失。

当即闭嘴不再言语。

刘据一听,也赶紧站起来道:“江公之言甚是。江公快快请坐。

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

今日琅琊王与诸儒生之辩,实属精彩,双方均有惊艳绝伦之语。

然今日乃是商议任安功劳一事。

辩论之言已有所偏离了。

朕以为依照任安之功劳可封列侯五百户,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拜道:“唯。”

听此刘据微微颔首道:“既然诸位无异议,便这样定下了。

大鸿胪,待朝议结束,你且协助任安操办封侯之事。”

大鸿胪起身拜道:“唯。”

刘据扫视了一眼众人道:“诸位,可还有他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刘据一挥衣袖道:“若无他事,且退了吧。”

“臣等告辞!”众人向刘据拜道。

众人纷纷告退。

众儒生面色难看的相互看了看,不约而同的走在了一起。

至于依靠军功、刑罚,以及积功累迁的众官员则和关系好的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讨论着刚刚的辩论,不,不应当叫辩论,应当叫刘进单方面的输出。

其幸灾乐祸之表情,甚至都没有一点掩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