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匈奴犯边

当然,这不是比谁比谁更惨的擂台赛,刘进听了淳于辛夷的话,心疼的将淳于辛夷搂的更紧。

一阵温存过后,很快,长安城就到了。

刘进等人的车马并未停歇,而是直接向着那琅琊王府赶去。

许是听到刘进要回来的消息,等刘进的车马到达的时候,王翁须、东方文君以及刘病已等俱在门口等着呢。

刘进先下了车,王翁须笑着迎上说道:“殿下总算回来了。”

刘病已被其乳母牵着,也兴奋的喊着:“父亲,父亲。”

东方文君也抿嘴笑着看着刘进,眼中也是饱含思念。

刘进也对其颔首一笑,但站在马车前并未离开,淳于辛夷这时才从马车内弯腰出来。

刘进搀扶其下了马车。

王翁须含笑的脸颊一瞬间凝固了一下,紧接着便解冻继续笑着。

东方文君则脸色阴转晴,但紧接着还是强迫自己装作展颜欢笑的样子。

纵然是知晓自己的丈夫为琅琊王,未来为皇帝,定然身边的女人少不了,但当亲眼目睹这样的情况下,却也没有那个女人能坦然接受。

淳于辛夷在此之前倒是已经知晓刘进有了正妃,也有一个侧室了。

且不同于自己乃是刘进私纳之人,又是后来人,因此淳于辛夷还是有点紧张的。

刘进知晓,三人终究是要见面的,他便直接坦然的相互介绍起来:“辛夷,此是我的王妃翁须,此为我的东方夫人。王妃、文君,此淳于辛夷,其祖乃名医淳于意,精通医术。此前我在沣水河畔做事,偶感风寒,多亏了辛夷的精湛医术和悉心照顾。”

辛夷听得刘进介绍紧张的对王翁须、东方文君行了一礼道:“辛夷见过王妃,见过东方夫人。”

王翁须对淳于辛夷点了点头,东方文君则是直接含笑走到淳于辛夷身边一把挎住淳于辛夷的的胳膊,对着淳于辛夷说道:“殿下说你医术高超,不知辛夷可否精通房中之术,若是精通可否教教我。”

淳于辛夷被东方文君问了个大红脸,一脸的难为情,支支吾吾的。

倒是王翁须侧头看向了刘进,上下打量了一下,担忧的说道:“夫君,你说你此前在沣水河畔感染风寒,严不严重,可否痊愈了。”

刘进听此,心中一暖,赶紧摸了摸王翁须的脸颊说道:“放心吧,不必担心,已经痊愈了。”

接着刘进看到被乳母牵着,兴奋的看着这边的刘病已,他不禁一笑对其招招手。

刘病已见此,兴奋的松开了乳母的手,两条小腿扑腾扑腾向着刘进这边跑过来。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刘进弯腰,一把将刘病已抄起来,抱进自己怀里。

五岁的刘病已已经二十多斤了,平时不显,这一抱还显得挺沉。

抱着刘病已,刘进不禁开问道:“病已,这段时间学业如何?”

刘病已骄傲的说道:“《仓颉篇》我已经全学完了,我都全会背了,目前正在学习《急就篇》。

父亲,父亲,蔡先生已经开始教我们练字了,我已经会写好些字了。”

刘进听此,莞尔一笑,摸了摸刘病已的脑袋夸赞道:“病已这么厉害,果然成长了许多,虽然依旧是四五岁的小孩子,但已经有六七岁的大孩子样了。”

听得这话,刘病已骄傲的扬起头颅。

这时候王翁须说道:“夫君、文君、辛夷,我等也莫要在此站着了,快些回屋聊吧。”

刘进点了点头道:“且回屋。”

进入屋中,众人还未坐定,王翁须便招手将琅琊王府管家叫过来,对其吩咐整理出一个院落来给淳于辛夷落脚。

管家会意,接着便去安排去了。

到了家中,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便到了晚餐时间了。

众人吃了晚餐,便休息去了。

本来,刘进本想在王翁须房中就寝的,然王翁须却劝解说道:“夫君,我今日观文君见辛夷时颇有几分强颜欢笑,今日你且在她处就寝吧。”

刘进一听,想了想,点了点头,便在东方文君房中就寝了。

也不知是东方文君见辛夷前来有了危机感还是什么原因,这一夜,东方文君对刘进是有求必应,曲意逢迎,温婉非常,完全不似以往的那种情况。

第二日,刘进早起,又是前往宫中,询问父亲刘据的昨日的情况,侍从还是按照惯例向刘进报安。

问安完毕,刘进并未离开,而是留在宣室殿等待参加今日的朝议。

没多久,参与朝议的众公卿也已经到来了。

众人两个多月未曾见到刘进,刘进这突然一出现,实在是挺突然的。

此时刘据尚未到此,众人纷纷向刘进见礼寒暄。

刘进自然也一一回应着。

没多久,三公九卿及今日朝议涉及的两千石以上官员已经到齐了。

此时谒者喊道:“且就坐。”

众人纷纷在自己的位置就坐。

接着,皇帝刘据从里屋出来,坐在主坐。

丞相田千秋领众人拜见。

刘据令众人坐下,待坐定后,朝议正式开始。

众人纷纷汇报了一番自己手头的工作。

待众人汇报完毕,商丘成出列,对刘据拜道:“殿下,臣接朔方诸都尉消息,匈奴又行犯边,略杀我大汉边境兵民。”

刘据一听皱眉道:“先帝已经与匈奴开了互市,定下盟约,匈奴竟言而无信,再行犯边之举,实属无理!”

这时候太仆上官桀站出来,激愤说道:“陛下,匈奴化外之民,无有教化,记吃不记打,臣以为当讨而击之,以应其犯我大汉国威!”

大司农赵过则起身摇摇头拜道:“太仆此言差矣。匈奴犯边乃常有之事。

此前贰师将军葬送我大汉七万余精锐兵马,令我大汉损失惨重。

此当卧薪尝胆之时,应坚壁清野,防范匈奴入侵。

待兵精粮足之后,再新仇旧恨一同算!”

接着少府公孙遗也站出来,从军粮角度,谈论了一番目前的银钱军粮等若是讨伐可供多少人所用的,但并未拿出具体建议来。

其他人也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